李杜將軍打響哈爾濱抗擊日寇第一槍

2020-12-21 新晚報數字報

  □唐金壯 張馨慧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吉林省軍署參謀長熙洽公然向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並成立偽吉林省公署。1932年1月,日軍指令大漢奸於琛澄率偽軍四個旅進犯哈爾濱。時任依蘭鎮守使並第五旅旅長、松花江沿岸軍隊總指揮的李杜將軍,當即率部奔赴哈爾濱,成立抗日自衛軍,開始一場驚心動魄的哈爾濱保衛戰。1月26日自衛軍與來犯的日偽軍交火,打響了哈爾濱抗擊日寇的第一槍。

  投筆從戎為報國

  李杜,遼寧省義縣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880年8月4日,李杜出生在一個半農半商家庭,少年時在私塾讀書,學習刻苦,每次考試皆名列前茅。因慕李白、杜甫的詩才及憂國憂民的坦蕩胸懷,遂更名李杜。1900年庚子之變,俄軍出兵東北,潰敗的清兵路過李杜的家鄉肆意搶奪。李杜見清兵毆打自己的父母,便上前阻止,被清軍開槍擊傷。氣憤之下,他決心投筆從戎,解救受難的蒼生。

  1901年,李杜投入到義縣的清軍二十鎮,開始了他的兵旅生涯。1906年,李杜以優異成績考入東北講武堂普通科,1907年結業,先後被任命為奉軍連長、隨營總教習、教練官、管帶、東北軍營長等職,駐守錦州一帶,負責該段鐵路的保護。在校期間,他認識了同盟會會員吳祿貞,學到了反對封建專制、致力於民主革命的先進思想。1917年,李杜晉升為團長、步兵十旅旅長等職。1926年,任依蘭鎮守使兼第九旅旅長(後改為二十四旅)、松花江沿岸軍隊總指揮,晉升為陸軍中將。在依蘭任鎮守使期間,李杜嚴明軍紀,懲治不法官兵、禁菸剿匪、重視農墾、興辦工商業,深得下江十二縣擁戴。

  打響哈爾濱保衛戰

  九一八事變後,以吉林省軍署參謀長熙洽為首的軍政要員公然向日本投降,宣布成立偽吉林省公署,並宣令吉林省所屬各縣部隊必須服從「新政府」節制。熙洽公開叛變投敵的行徑,令李杜義憤填膺,他當即宣令「拒不附道,堅決抗日」,並以依蘭鎮守使的名義發出通電,痛斥熙洽的賣國行徑,呼籲各縣軍民團結起來,一致對敵,將日本侵略者驅除國土。

  1932年1月,按照日軍指令,熙洽起用下野的原東北軍騎兵師長於琛澄,任命他為偽吉林省剿「匪」總司令,率偽軍四個旅向哈爾濱進發,強佔哈爾濱。得到消息後,李杜當即決定率部奔赴哈爾濱,阻擊日偽軍。1月26日李杜率部抵哈,與吉林警備司令兼第一旅旅長馮佔海合兵一處,成立哈爾濱抗日自衛軍。27日清晨,自衛軍與來犯的日偽軍交火,打響了哈爾濱抗擊日寇的第一槍。在李杜和馮佔海兩軍的攻擊下,來犯的日偽軍全線潰退。哈爾濱保衛戰取得了第一場勝利。自衛軍還擊落了一架為偽軍助戰的日本飛機,日軍偵察參謀清水大尉被擊斃。

  哈爾濱保衛戰初戰告捷,1月31日,李杜、丁超等召集抗日軍政要員在哈開會,成立了「吉林自衛軍總司令部」,推舉李杜為自衛軍總司令。偽軍潰敗後,日本關東軍開始赤膊上陣,組織多個師團進犯哈爾濱。2月1日,日軍主力攻陷雙城,逼近哈爾濱南郊。潰逃的於琛澄在阿城糾集殘部向道外區進行反撲。2月3日哈爾濱外圍保衛戰打響,李杜以丁超旅守三棵樹,以邢佔清旅守南崗,以王之佑旅守顧鄉屯,自己親率所部與趙毅旅一部守上號(香坊)。2月4日晨,各路日偽軍開始瘋狂進攻。日軍憑藉人多勢眾和飛機、大炮、坦克的掩護,步步逼近,自衛軍僅憑民房、土牆等建築物和簡單武裝進行抵禦。

  3小時後,顧鄉屯守軍團長白文俊投敵,旅長臨戰脫逃,形成了無人指揮的混亂局面。南崗守軍邢佔清在敵人炮火猛攻下退入市區,隊伍潰散。丁超則擅離職守,跑到張景惠的公寓裡躲避。而哈市內降日的警察署長和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等指揮日偽軍從市裡殺出來,自衛軍腹背受敵,孤軍作戰,呼救無緣。李杜多處負傷,他看到敗局已無法挽回,就命令愛將趙毅率部突圍,他留下掩護。趙毅等不同意,李杜就準備拔槍自盡,以身殉國,被趙毅和衛士們救下。趙毅率部保護李杜突破日偽軍的包圍,撤到了賓縣、方正。2月5日夜,哈市被日軍佔領。第二次哈爾濱保衛戰終以「轉戰經日,傷亡盈千,兵力過疲,呼救無援」而失敗。

  堅持抗日誌難酬

  回到依蘭後,李杜積極籌備軍餉、擴充兵源。他將個人銀行存款和經營的麵粉公司捐獻出來,以充軍備。1932年4月初,李杜決定吉林自衛軍兵分三路向哈挺進。5月中旬,大軍已逼近哈埠外圍。不料,日軍乘依蘭大本營空虛,密派第十師團主力利用松花江水運進入依蘭一帶,前方將士回師不及,依蘭失守。至此,吉林抗日自衛軍失掉了後方陣地,李杜只好率領餘部經勃力轉移到梨樹鎮。

  在梨樹鎮,李杜所率自衛軍與王德林所率救國軍合作,團結分散的抗日武裝,聯合成抗日義勇軍,將吉東一帶的軍民緊密團結在抗日義勇軍的偉大旗幟下,使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全境的野心難以得逞。1932年12月,日軍第十師團向下江地區的抗日軍隊發動總攻,從依蘭退到梨樹鎮的李杜率部節節抵禦,極力阻擊,但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入蘇聯。

  1933年7月,李杜由蘇聯假道歐洲回國。抵達上海後,他立即上書國民黨政府,並親赴廬山面見蔣介石,呼籲國民黨政府出兵抗日。不久,他看清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本質。李杜悲憤交加,果斷投入到進步人士所組織的抗日運動中去,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共同倡議成立了中國民族武裝自衛委員會,並被推舉為該會武裝部長。利用這個身份,李杜終日走訪各機關、團體、學校以宣傳抗日救國主張,並組織各界人士捐款捐物,以支援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

  為直接指揮和領導東北抗戰,李杜以出國考察為名,欲轉道蘇聯潛回東北。然而日本政府懼怕李杜在東北抗日軍民中的極大威望,多次向蘇聯政府提出抗議,迫使蘇聯政府拒絕李杜入境。李杜在法國羈留半年之久,只得返回國內。此次李杜還完成一個特殊的使命:受黨的委託,將毛澤東的兒子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經法國送到了蘇聯。

  1938年,李杜在重慶以抗日聯軍總司令的名義成立了抗聯總指揮部,開展抗日宣傳和民眾發動工作,並派人在香港、天津、重慶等多地架設電臺,與東北抗日聯軍保持密切聯繫。在重慶,李杜多次同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中共高級領導人會晤,逐漸接受了共產主義信仰,經馮雪峰同志和董健吾同志的介紹,李杜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特別黨員。

  全國解放後,黨和人民高度評價了他的功績,先後推選他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常委。許多黨政軍領導人登門拜訪探望李杜,邀他北京定居。他不躺在功勞簿上坐享其福,盡力而為地為黨和人民工作。1956年8月22日,為中華民族解放和進步奮鬥一生的李杜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6歲。《重慶日報》頭版刊出李杜逝世的消息,表達了黨和政府對一位老黨員、革命老將軍的悼念。

  作者簡介

  唐金壯 民革哈爾濱市委秘書長,哈爾濱文史館館員,哈市社科聯理事。著有《調查研究漫談》、《哈爾濱黨史故事》等書籍。

  張馨慧 民革哈爾濱市委機關幹部,哈工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注於近現代史研究。

相關焦點

  • 「綠林好漢」頭子打響抗日第一槍,終生願望,帶領子弟打回東北
    這篇文章我們來講講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綠林好漢」頭子馬佔山。 馬佔山出生匪幫,在日軍侵華戰爭之前是「綠林好漢」頭子,但在「九一八事變」後,帶著手下子弟打響抗日第一槍,成為陸軍中將,多次與日軍搏殺,成為了享譽中外的抗日名將! 馬佔山出生於吉林,早年給地主放馬,從而練就了一身騎術。
  • 「綠林好漢」頭子打響抗日第一槍,終生的願望,就是帶領子弟打回東北
    這篇文章我們來講講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綠林好漢」頭子馬佔山。 馬佔山出生匪幫,在日軍侵華戰爭之前是「綠林好漢」頭子,但在「九一八事變」後,帶著手下子弟打響抗日第一槍,成為陸軍中將,多次與日軍搏殺,成為了享譽中外的抗日名將!
  • 國軍少將韓家麟,打響抗日第一槍,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
    可沒過幾日,馬佔山又重新出現在了抗戰前線,而且更加勇猛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百姓們得知後無不歡呼雀躍,日軍卻疑惑不解,被日軍殺害的人不是馬佔山,那會是誰?此人是馬佔山的義子,國軍少將韓家麟,他在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參加了江橋戰役,打響了抗日第一槍,也是我國第一個犧牲的將軍。
  • 兩位老人耗時10年查證:揚州民間抗日第一槍在哪打響
    杭集有兩位老人,10年間一直在查證一件事:揚州哪裡打響了民間抗日第一槍?經過多年走訪倖存者和收集抗戰史料,他們認為,民間抗日第一槍可能發生在杭集雙隆村,希望能建個抗戰紀念館傳承紅色基因。「兩位老人說,揚州民間第一股抗日力量,就在杭集,因為襲擊了日軍,才遭到報復掃蕩。」陳宜林說,後來找到的多位倖存者,也稱是杭集打響了民間抗日第一槍。講述萬福橋慘案後他們襲擊日軍「已故揚州工藝美術學校校長陳宜隆,是一位知情者。」
  •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今天,請讀者諸君隨封面記者一起,將時光回溯至近百年前,去看看在黑河通電全國、打響「抗戰第一槍」的馬佔山將軍:視頻時長1'44" 無wifi亦可觀看據悉,馬佔山將軍紀念館的建造,系參照原有馬佔山故居的建築的照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進行設計營建。施工方為了更好還原歷史,去多個城市收集了無數上百年「老磚」,回到黑河之後再進行加工、打磨,精細化施工。
  • 愛國名將何基灃:打響抗戰第一槍,自感失土有責舉槍自殺
    1982年,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映了一部軍事題材的劇情片——《佩劍將軍》。講述的是淮海戰役期間我軍潛伏在國民黨軍隊內部的中共地下黨員賀堅、嚴軍率部在賈汪起義,為我軍殲滅黃伯韜兵團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故事,影片播出後,影響很大,不少人根據這個影片認識了兩位愛國將軍,也就是賀堅、嚴軍的原型——何基灃和張克俠將軍。
  • 小蘿蔔頭獄中老師:警察局長打響抗日第一槍,任義勇軍總司令
    他的抗日主張甚至影響了張學良,打響東北乃至全國抗日的第一槍,是東北抗日義勇軍的締造者之一。這些文韜武略、赫赫戰功,讓我開始留意、關注和研究這位東北土生土長的先烈。在瀋陽打響抗日第一槍,是東北義勇軍的締造者之一。黃顯聲是東北軍高級將領中最先接受黨的領導,並於1936年8月秘密加入我黨。
  • 武昌起義為何成功,又是誰打響了第一槍
    但是這場革命中有很多不知道細節,尤其是到底誰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武昌起義的意義最主要的是沉重的打擊了清政府,導致清政府在1912年2月中國最後一位皇帝被迫退位,結束了中國封建統治和二千多的君主專制的時期。同時也誕生了共和國的號角。其實武昌起義來得很突然,革命黨根本沒決定那日起義。
  • 哈爾濱打響降價第一槍背後:人口流失,現有樓盤要兩年才賣完
    除了哈爾濱「十四條」政策本身的意圖——是真的出於給購房者優惠考量,還是單純為了「救」而「救」,大家還關心的是,哈爾濱如果真的打響降價第一槍,後面會有更多城市跟進嗎?更關鍵的是,降價,能讓樓市回暖嗎?那麼這一次,哈爾濱為何要這樣做?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哈爾濱「救市」,實屬無奈之舉,其背後折射出整個東北地區樓市的疲軟。一位哈爾濱的房產中介告訴記者,目前,哈爾濱當地大部分開盤的新項目都在打折、讓利,「很多房子價格已經比開盤時便宜了大幾千。」
  • 尋訪打響浙東敵後抗戰第一槍遺址——平地一聲驚雷響
    74年前的夏日,這裡的一聲槍聲,打響了三北(慈谿、餘姚、鎮海北部)敵後抗日第一槍,為浙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拉開了序幕。 近日,記者與慈谿青年志願者追尋革命足跡,來到這個當年新四軍三五支隊與日軍激戰的地方。 一條水泥澆築的村道,穿過崇壽鎮崇勝村,兩旁是一幢幢紅色的精緻農家小樓。這條名叫六塘的小路,崇勝村的大學生村官馬雪丹每天至少都要走上一回。
  • 哈爾濱雙城堡火車站:黑龍江最美火車站,曾被印在一元鈔票上
    雙城堡火車站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市車站街上,是一個綠瓦黃牆、飛簷鬥拱的老火車站,也是哈爾濱鐵路局管內保護最完整的中東鐵路歷史遺蹟。它伴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而誕生的,在這裡打響了保衛哈爾濱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是雙城市的標誌性建築,黑龍江的南大門,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陰青陽二期安置房工程打響第一槍
    揚子晚報網6月10日訊(通訊員 祥重 正方 牟濤 記者 徐媛園)6月9日上午8點58分,中鐵上海局建築公司江陰安置房二期項目配套工程--河改溝工程啟動儀式在現場舉行,河改溝工程的動工正式打響了二期施工第一槍,讓青陽當地上萬群眾喜盼新居多年的願望增添了希望。
  • 輸入法之爭打響網際網路大佬圈地戰爭的第一槍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第一槍最新資訊 > 正文 輸入法之爭打響網際網路大佬圈地戰爭的第一槍
  • 清晨行動冒雨擒「老賴」 打響「百日競賽」第一槍
    清晨行動冒雨擒「老賴」 打響「百日競賽」第一槍 2020-09-15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警雲南總隊: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組圖)
    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第一槍」開訓就聞硝煙味 打響新年度開訓
  • 謝家慶 率16團打響百團大戰第一槍
    百團大戰第一階段,129師一部進行正太路破擊戰     2 打響百團大戰第一槍    1940年7月22日,八路軍總部下達了《戰役預備命令》,要求120師、129師和晉察冀軍區務必於8月初完成戰役準備,8月10-13日(後改為20日)將集中22個團出擊正太線。8月8日,朱、彭、左籤署《戰役行動命令》。    8月18日,129師在和順縣石拐鎮召開軍事會議。
  • 打響獨立的第一槍!蘇格蘭終於攤牌了,俄:支持
    蘇格蘭打響獨立第一槍,準備進行獨立公投近日,英國又攤上大麻煩了。由於在疫情應對以及脫歐事項中的表現平平常常,使得早就對英國不滿的蘇格蘭再次出現了尋求獨立的聲音。近日,蘇格蘭終於向英國政府攤牌了,打響了獨立的第一槍。據英國路透社11月2日消息,蘇格蘭民族黨領袖斯特金公開透露,已向英國政府提出蘇格蘭政府確定的於2021年第二次舉行獨立公投的提議。事實上,早在2014年,蘇格蘭就曾舉行過一次獨立公投,但因反對者的比例高於支持者,蘇格蘭的獨立計劃未能如願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