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與機遇總是相伴而生。從困惑焦慮到信心十足,民營經濟今年來如過山車般的境遇,讓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感慨萬分。
21日,周海江與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小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雷軍,一起受邀參加了國新辦舉辦的「改革開放與民營經濟發展」中外記者見面會。
周海江表示,原來各種困難疊加效應產生的信心問題,現在由於開了座談會,各個部委和地方政策形成了政策機遇的疊加,這為民企經濟提供了廣闊前景。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於11月1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在此之後,各省紛紛舉行民營企業座談會並出臺具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中央部委、高檢、高法等部門進一步落實講話精神,先後出臺了從信貸、融資到產權保護在內多項政策舉措。
在多重政策機遇疊加之下,民企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機遇期。劉永好在這次記者會上再一次提到了「陽光、空氣和土壤」的說法。他表示,總書記的講話讓民營企業家見到了太陽、政府的支持與幫助是空氣、中國的巨大市場是土壤。「有了陽光、空氣、土壤,以後就要靠企業自身了。」劉永好說。
政策落地,信心提升
11月1日座談會講話裡一連三個「沒有變」和六方面政策舉措堅定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劉永好表示,習主席講「民營企業是自己人」,讓民營企業一掃前期的陰鬱和焦慮,感受到撥雲見日的力量和溫暖。
雷軍表示,參加座談會以後,心裡特別踏實、特別放心。
周海江則表示,座談會對內樹立了信心,對外宣示了改革開放的決心,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更足了。
「所有的困難,客觀的、主觀的、內部的、外部的,11月1日的座談會是個分水嶺。」周海江說。
民企的信心不僅來自最高層的表態,也來自座談會之後相關部委快速出臺落地政策。近日來,包括央行、銀保監會、稅務總局、司法部等多個部門和最高法、最高檢密集發聲,出臺頗具含金量的政策。
央行將通過信貸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和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的組合,緩解融資痛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稱之為「三支箭」組合。
而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不僅兩度喊話紓困民企,還送出了「一二五」民企信貸大禮包: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
為了緩解民企的流動性風險,郭樹清表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將在本月下旬正式發布。辦法提出,實行「一戶一策」評估風險、制定方案,並採取補充抵質押品等增信方式;允許保險資金設立專項產品參與化解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目前已有3隻合計380億元的專項產品落地。
除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減稅降負也是為民營企業鬆綁的核心議題之一。
習近平在上述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成本行動各項工作,推進增值稅等實質性減稅,對小微企業、科技型初創企業可以實施普惠性稅收免除,根據實際情況降低社保繳費名義費率,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
國家稅務總局於19日印發了《關於實施進一步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針對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稅收「堵點」「難點」問題,提出「認真落實和完善政策,促進民營企業減稅降負」等5個方面共26條具體措施。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用「三個確保」來保證減稅降負的效果:確保總體上不增加企業負擔;確保企業社保繳費實際負擔有實質性下降;確保企業社保繳費方式穩定,同時考慮降低社保費率。
南存輝表示:「國務院各部門和各地政府密集調研,迅速出臺一系列政策來化解民營經濟的困難和挑戰。比如最近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26條優惠政策來降本減稅,實實在在支持企業發展。」
此外,為打破橫亙在民營經濟中的各種「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針對營商環境的政策也在密集出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透露,將會同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並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8年版)》,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並於2020年在全國推開營商環境評價。
稅務總局稱,將開展新一輪納稅服務優化工作,年底前再取消20項資料證明事項;將辦稅時間在去年基礎上再壓縮10%;探索納稅申報「提醒糾錯」制;擴大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範圍。
「(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只要有信心,只要政府部門、企業、金融機構等一起(面對),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南存輝表示。
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在21日的記者會上,在問及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時,劉永好特別提到了張文中。張文中改判無罪讓劉永好相信,國家保護私人企業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正在進一步深化和發展。
習近平在11月1日的民企座談會上強調,紀檢監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既要查清問題,也要保障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保障企業合法經營,讓企業家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表示,「涉產權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小組」正在全面展開工作。
在最高法指導下,各地法院均加大了涉民營企業家錯案冤案甄別糾正工作力度。
司法部稱,今後對民營企業和人員的一般違法行為,將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嚴格區分財產類別,結案後及時解封、解凍非涉案財物。
南存輝認為,法制建設是民營企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過去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大家有顧慮、有批評、有呼籲。可喜的是,國家和有關部門積極推動,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民企需修煉內功
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一度被稱為壓在民營企業家肩上的「三座大山」。如果說政府可以助力民企攀登「融資高山」,那麼跨越「轉型火山」則要靠民企自己。
當前,民企的發展面臨著中美貿易摩擦和國內經濟波動的壓力。南存輝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對製造業的影響較大,「正泰出口美國(的產品)雖然很少,只佔1%,但以前是零關稅,現在25%的關稅」。
這些變化給企業發展增加了不確定因素,不過南存輝認為,只要產品和服務有足夠的競爭力,不可能沒有國外市場的。「我相信打倒你的不是別人,是自己。」他表示。
近年來,隨著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很多企業通過全球化布局,應對市場的壓力與風險。
雷軍認為,中國經濟面臨一定的波動,中美貿易摩擦對製造業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小米已經克服了這種影響,在上個季度保持了49%的增長——其主要原因是中國製造業獨特的產業鏈優勢。
周海江表示,如今的市場狀況,讓很多民營企業開始思索如何更加注重科技創新、自主創新,以避免低價競爭;如何以自主品牌化解傳統產業簡單的OEM加工,並通過自主資本化解企業的槓桿率高的問題。
劉永好表示,有了陽光、空氣和土壤之後,傳統製造業必須用創新的管理來升級。新希望將進一步加大創新和科技投入,用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結合等一系列措施和辦法,力爭未來五年在銷售、盈利、稅收等方面保持較快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