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線莆田訊 11月25日上午八時,福建佛學院男眾部全體師生及廣化寺兩序大眾共同參加了紀念圓拙長老誕辰110周年誦經法會。
法會由福建佛學院副院長振宇法師主持。
在悠揚的梵唄聲中,由定興、賢立、法空三位法師主法,在香菸繚繞、肅穆莊嚴殿堂裡,我們帶著一片虔誠之心,懷念這樣一位了不起的大德長老。
監院定興法師帶領大眾緣念,牢記前輩的風範懿行,佛弟子更當以此為楷模,莫忘初心。
賢立法師向大眾介紹了圓拙長老的生平事跡。圓老一生以弘一大師的清淨律行為楷模,以簡樸、慈悲、和善、自律為準繩,以莊嚴清淨道場為己任,以淨心念佛為入道指南,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弘法與整頓道風。
早年與著名的陳仕牧居士發起倡印流通佛經的活動,給學佛的同修們帶來了極大方便,使佛教在福建、乃至全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弘揚。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後,圓老再一次回到廣化寺,荷擔起重興道場的重任。
在修復寺院的同時,一方面創辦佛經流通處,另一方面,則著手倡辦福建佛學院。圓老高瞻遠矚,革除舊弊,為使大任有繼、慧燈不絕,樹立了一代高僧的光輝形象。
法空法師分享了自己九十年代初來到廣化寺參學時有幸親近圓老的經歷。
法空法師回憶說:圓拙長老重視持戒念佛,不肯因為個人的事挪用常住一分一毫,去外地辦事也是儘量乘公交車或者搭順風車,不讓寺院專車接送。
長老不允許在廣化寺做經懺佛事,而是重視教育僧才和實修。
他老人家雖然提倡不收徒弟,卻因曾經收了一位弟子因病而逝而自責,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師父的責任,有十幾年的時間,無論走到那裡都把弟子靈骨帶在身邊,這樣的盡心盡責,實為當頭棒喝,警醒後世弟子當以何為師之責。
法師希望大家能夠以長老為榜樣,重視廣化寺持戒念佛的一貫家風,才是道場清淨,有向心凝聚力的根本。
最後,大眾齊誦《金剛經》,祈願正法昌隆,眾生離苦,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祝願長老不舍大悲願,乘願再來,利濟無量大眾。
廣開方便門,化導無量眾。一定是南山廣化寺的一貫家風。
附圓拙長老簡介:
1909年1月3日,圓拙長老出生於福建省連江縣,幼年受到村塾教育,後來轉入新式教育的公立學校,至高級中學畢業。1927年,圓老19歲時,在連江縣任小學教員。後來有機緣接觸到佛經,圓老如貧得寶,遂萌發出家之志。1934年,圓老於莆田縣廣化寺,禮體磐上人出家,時年25歲。翌年於福州怡山西禪寺受具足戒。
1936年,圓老入閩南佛教養正院學習,在養正院有緣親近了當代高僧弘一法師。從法師的言傳身教中,圓老深刻地體會到戒律對個人修持和佛法住世的重要。
1938年,圓老赴蘇州靈巖山寺,依止印光大師專修淨土法門。常聞印光法師開示念佛法要,深得其旨。弘一法師和印光法師對圓老的影響很大。在圓老修復廣化寺後,持戒、念佛也就成了廣化寺的道風。
1963年,圓老應邀至泉州開元寺,主持弘一法師紀念室籌備工作,收集弘一法師散失在各地的文稿書法等作品,並對弘一法師點校的南山三大部加以精閱細讀學習。在「文革」期間,圓老依然盡心盡力保護弘一大師遺留下來的佛教典籍、書法作品等珍貴文物。
紀念圓拙長老誕辰110周年
1979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落實後,圓老受圓禪長老的邀請,主持莆田廣化寺的修復工作。圓老含辛茹苦,歷時六載,終使廣化寺面貌一新。
1983年,圓老創辦全國著名的佛經流通處,中國佛教在飽受文革創傷之後,佛經尤其難覓。流通處的建立如及時之雨,解決了當時佛教四眾弟子對佛經的渴求。直至今日,廣化寺流通處出版的經典書籍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
紀念圓拙長老誕辰110周年
1983年,圓老高瞻遠矚,針對僧教育,同時創辦福建佛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省級佛學院。夢參老和尚、智敏上師、觀空法師等一批大德都曾被圓老邀請來任教,至今已為佛教界培養輸送了3000多佛教人才,為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與此同時,圓老還著重培養了界詮法師、濟群法師、演蓮法師等一批優秀的青年僧才。現如今,親近過圓老的這些法師們遍地開花,對當地的佛教,甚至中國佛教有著重要的影響。
1988年,圓老不辭年邁,又主持泉州承天寺的重建工作,同時創辦廣欽老和尚佛教圖書館,成為全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佛教圖書館。
1991年,圓老協助主編並出版《弘一大師全集》,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1997年11月25日18時13分,圓老於莆田廣化寺安詳示寂,世壽89歲,僧臘64夏。圓老曾先後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名譽會長,福建省石獅市佛教慈善基金會名譽主任等職。(文/寂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