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二要不要回娘家?

2020-12-16 教育者的小情懷

明天是大年初二,媳婦回娘家的姑爺(女婿)節,這一天照例是姑爺(女婿)帶著孩子陪著媳婦去老丈人丈母娘姥姥姥爺家參拜的大日子。

但是這勢必會帶來巨大的人口往來流動。

如果遇到開明的老人還好,改成電話拜年視頻團拜。要是趕上喜歡熱鬧的他姥姥他姥爺,就不好說了。

各地已經出現多起因家庭性聚會引發的感染,呼籲電視廣播多多宣傳,今年情況不一樣,最好勸阻自己的孩子回娘家。

我們的奮戰在一線的專家早就發起了警告和倡議,在當前這個疫情攻堅階段,最好的預防就是隔離,最好的隔離就是待在家裡別出去,這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這也是作為公民的社會責任。

雖然說習俗是很多年的傳統,但是相信親情也不會因為這一次的不走動而消失,相信作為親人,都會理解,都會讓彼此過得好,不會讓你拿生命去冒險,更何況還有可能搭上自己的命。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傳統的文化古國,更是一個注重親情的國度,親情是永遠割捨不下的,所以是不會因為一次的不走動而變淡的。

所以在大年初二這個傳統的節日到來之際,大家還是通過電話、微信等通訊工具來溝通感情,儘量減少走動,不給國家添亂,不給社會添亂,不給親戚添亂,為打贏疫情這場戰鬥貢獻自己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初二,回娘家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大年初二丨回娘家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今天是大年初二按照民間習俗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回娘家>「回娘家」又稱「歸寧」。在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時,必須辦一大袋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禮物頗薄,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回娘家」的習俗,讓許久未見的姐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老少團圓,其樂融融。
  • 為什麼要大年初二「回娘家」?
    回娘家作為一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有很多講究,通常有固定的幾個時間必須回娘家,第一是大年初二回娘家,被稱為「迎婿日」;第二是新婚3天後,稱為「回門」;第三是端午節,稱為「送五月端」;第四是重陽節,稱為「送九月九」。還有的地方是正月十四,稱為「送燈籠」,中國地域廣闊,各地風俗略有不同。
  •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這個形勢下,還要不要回娘家拜年?看完不糾結
    今天是大年初二,在往年這個時候,出嫁的姑娘早已經帶著禮物回娘家給娘家人拜年,但是今年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春節。在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傳播下,讓很多在外打工的人沒辦法回家和家人團聚,雖然今天是大年初二,很多出嫁的姑娘也在猶豫要不要帶著孩子回娘家拜年,那麼在這個形勢下,應該如何做呢?
  • 正月初二:回娘家、祭財神
    正月初二我國農曆一年之中的第二天,亦是正月第二天,在這一天,我國舊時有回娘家、祭財神等習俗。「回娘家」的習俗,也給出嫁的女兒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姐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老少團圓,其樂融融。
  • 為什麼是女兒大年初二才可以回娘家?
    大家初二回娘家,這是中國家庭的一個傳統習俗。其實不止是已婚婦女,丈夫和孩子也要在當天跟隨前往姥爺家中,正式的稱呼叫做「歸寧」。今天在春節中,大家現在都比較重視大年三十這一天,在這一天的晚飯是最為隆重的,俗稱「年夜飯」。
  • 正月初二有什麼習俗?「回娘家」、「吃開年飯」忙得不亦樂乎
    所以嫁出去的女人一定要在婆家過年,但是很多出嫁的女人其實,在過年的時候也十分思念,自己的父母和其他親人。所以在古代人們專門為出嫁的女人,設定了一個「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大年初二。在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
  • 煙臺大年初二:回娘家串親戚 過年就愛扎堆
    水母網2月21日訊(YMG記者 孫淼 攝影報導)正月初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嫁出去的閨女回娘家的習俗。媽媽說,「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在初一這天不能回娘家,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不能「回娘家」的大年初二
    (新春見聞)不能「回娘家」的大年初二中新社瀋陽1月26日電 題:不能「回娘家」的大年初二中新社記者 宮旭26日是中國農曆大年初二,民間素有「回娘家」的年俗。離開機場前,一位帶著口罩不願透露姓名的「白衣天使」說:「今天不能『回娘家』了,等這陣子忙完,再去看父母吧!」來源:中國新聞網
  • 正月初二你們的風俗是不是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族歲時風俗。這一天中國各地的民族都有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的民俗。 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裡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
  • 大年初二;祭財神,回娘家
    初二祭財神的說法有很多,不過在我國古代就有著初一求平安,初二求富貴的說法,因此會在初一上寺廟點香求平安與還心願,同樣也會在在正月初二祭財神。 這一行為自然也影響過年,通俗而言初一向來以男方為主,初二次之為女方,因此也就有了初二回娘家之一習俗。 在這一天裡,嫁出去的女兒帶著丈夫與兒女回娘家拜年,因為各地之不同,所攜帶的禮品自然也就各有不同,因此關於這一點就不詳細例出了。(而且時至現今,據說女兒回娘家多備以紅包(現錢)為主。)
  • 不走親戚不串門,大年初二,河南這家人取消三場「回娘家」聚會
    大年初一下午,舅姥爺讓兒子用微信囑咐我們,說現在是非常時期,村裡不建議走親訪友,希望我們家人不要去了。而按照原計劃,我們原本初三要去拜訪他的。舅姥爺還特地錄了語音給我奶奶聽:我身體都好,你們不要掛念。【大年初二:我家取消了三場串親戚活動】今年春節,是我哥嫂結婚後的第二個春節,我們在河南鹿邑農村老家度過。
  • 年初二「回娘家」,英文可別說成 go to mother's home?
    昨天的大年初二,按照習俗嫁出去的姑娘要回娘家那麼問題來了「回娘家」英文怎麼說?可不是 go to mother's home那 father 不要了嗎1)」回娘家「怎麼說?」回娘家「說的是」娘家「其實是回」父母家「所以,英語應該說visit the parents' home此外,
  • 正月初二閨女不能回娘家?這個農村的忌諱逆天,初二還有哪些忌諱
    正月初一大家都知道,就是呆在家,陪父母,初二一般都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不過這個農村地區的忌諱有點逆天,正月初二不讓自己的女兒回娘家,這到底是咋回事呢?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文化差異較大,而且飲食差異也很大,尤其是在過春節的一些習俗上有所不同,比如在我國山東的膠東農村地區,不管娘家的父母多麼思念自己的女兒,正月初二是萬萬不能讓出嫁的閨女回娘家的,這個傳說還很有意思。
  • 初一餃子,初二面,春節回娘家要吃麵條是個什麼講究?
    北方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一早上必須吃肉餃子,而天津等地方要吃「津味素」餃子,南方一些地方春節要吃湯圓,寓意一年團圓美滿,還有吃年糕的,喝雞湯的,但流傳最廣的,還是「初一餃子,初二面」的習俗了。初一吃餃子由來已久,取「更歲交子」之意,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一是因為餃子形狀如同元寶,吃餃子取「招財進寶」的意思,而且餃子裡可以包進去各種吉祥的東西,寄託人們的祈望,但初二「吃麵」很多人就不明白為什麼了。
  • 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注意了!這幾個禁忌一定要知道!
    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大年初二在這一天我們有兩件頭等大事要做「回娘家」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豬、整羊、整雞、整鴨、紅色活鯉魚等,祈望今年發大財。
  •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大年初二回娘家有什麼規矩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娘家?回娘家,又稱「走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在正月初二這一天,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而且要與丈夫同行,所以這一天又稱為「迎婿日」或者「姑爺節」。民間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回門會把娘家吃窮,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 初二|習俗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女兒回娘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回娘家的閨女還要帶上糖果和麵條,糖果表示祝願生活甜甜美美,麵條是表示健康長壽的意思。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互動| 小夫妻大年初二隻能回娘家? 初二也可以回婆家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傳統習俗裡,女方只要嫁了人,就應該在男方家過年。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尤其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的劇增,近年來,大年初二回娘家的古老話題也在悄然變化。 與之一道,春節該回誰家過年的爭論也是此起彼伏,更被調侃是一道「送命題」,處理不好就可能引發家庭矛盾。
  • 快過年了,為什麼農村習俗中必須在大年初二以後才能回娘家?
    但在過年什麼時候回娘家也有些許講究。回娘家亦稱為歸寧、回門。因為女兒已出嫁,如同外人所以也稱做客。但現在一般都在正月初二。這種習俗還是以前的老傳統中沿襲下來。正月初一不可歸家,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這些人們不願意讓嫁出去的姑娘回家過年的原因是,有怕破壞婆媳家的關係的,在他們的舊觀念中已經嫁到婆家去了,就成為了婆家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