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蓬舟吹取三山去」的「三山」是哪裡

2020-09-03 巴爾庫的風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漁家傲記夢》中的詞句。大多數的詞解將此處的三山釋為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傳為神仙居所,尤其讓人神往。故而,欲問三山何指?很多人都不假思索地以為是蓬萊、方丈、瀛洲,大多忽略了三山還是福州的別稱這一事實。

關於三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在《道山亭記》一文中這樣寫道:「福州治侯官,於閩為土中,所謂閩中也。其地於閩為最平以廣,四出之山皆遠,而長江在其南,大海在其東,其城之內外皆塗,旁有溝,溝通潮汐,舟載者晝夜屬於門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宮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閩山,東曰九仙山,北曰粵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蓋佛、老子之宮以數十百,其瑰詭殊絕之狀,蓋已盡人力。光祿卿、直昭文館程公(程師孟)為是州,得閩山嶔崟之際,為亭於其處,其山川之勝,城邑之大,宮室之榮,不下簟席而盡於四矚。程公以謂在江海之上,為登覽之觀,可比於道家所謂蓬萊、方丈、瀛州之山......"

三山呈品字形鼎峙布局,越王山在北位於城市一環和二環之間,九仙山、閩山並列於南,居於市中心。唐末五代梁開平二年(908)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三山全部圈入城內,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風貌。三山成為福州城主要標誌,並由此成為福州的別稱,以至於地方志書的書名也以三山指代福州,這部地方志就是《三山志》,該書於宋代淳熙九年(1182年)成書,故而又稱為《淳熙三山志》。

三山做為福州的別稱,在古代特別是宋代較為常用。如文天祥的《<指南錄>後序》第五段:「予在患難中,間以詩記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廢,道中手自抄錄。使北營,留北關外,為一卷;發北關外,歷吳門、毗陵,渡瓜洲,復還京口,為一卷;脫京口,趨真州、揚州、高郵、泰州、通州,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此處永嘉即今溫州,三山自是福州。

《漁家傲記夢》寫於建炎四年(1130年),正值「靖康之難」之際,華夏民族經歷了一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從北而南的大撤退,福州此時成為了後方疏散地,安置了大量的移民。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宋朝首都東京,虜走徽宗和欽宗。這一年,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改年號為建炎。中原陷落後,原奉安於東京太廟的七祖御容塑像隨後遷到福州,供奉在開元寺內。寺院專門闢出供奉御容的七個殿堂,稱為「啟運宮」。此外,趙宋皇族的西外宗室人員也全都碾轉遷到福州定居,這些宗室人員住在今鼓樓區尚賓路附近的敦宗院內。管理西外宗室的西外宗正司也建炎三年(1129年)遷到了福州,設在開元寺的太平院。根據相關史料,無論是護送御容,還是西外宗人員入閩,都是走海路坐船從東海到福州的。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金兵進犯越州(今浙江紹興),宋高宗趙構南撤,先是到了明州,然後到溫州等地。李清照在隨著逃亡的難民離開建康, 為了洗刷「玉壺頒金」之誣,一路追尋宋高宗的行跡。她先後經越州、明州、奉化、嵊縣等地,在黃巖僱船走海路到達台州章安,建炎四年二月轉隨御舟船隊到溫州。此時,一路尋找君親的李清照探聽到夫家人在福建的消息:丈夫趙明誠的二哥趙思誠在福建任職;小姑也已帶著三子二女到了福建。於是暫泊溫州的女詞人萌生了去往福建的念頭,在心中回答天問"歸何處"時,吟唱出「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豪邁詞章。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蓬舟吹取三山去」的「三山」是哪裡?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漁家傲記夢》中的詞句。大多數的詞解將此處的三山釋為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唐末五代梁開平二年(908)閩王王審知擴建城池,將三山全部圈入城內,形成了福州「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城市風貌。三山成為福州城主要標誌,並由此成為福州的別稱,以至於地方志書的書名也以三山指代福州,這部地方志就是《三山志》,該書於宋代淳熙九年(1182)成書,故而又稱為《淳熙三山志》。三山做為福州的別稱,在古代特別是宋代較為常用。
  •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剛剛步入空乘行業的時候,就本身來說,對「空乘」工作的認知很是茫然,更甚至從未料想過成為空乘有如此繁雜細緻的學習過程,在剛開始接受培訓的時候雖說不是苦不堪言,但與之前的猜測也說的上是大相逕庭。
  • 李清照也寫過豪放詞,「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她擅長寫兒女情長,哀婉心事,後人把她的這種風格稱為婉約派。後人把李清照寫的詞編輯成冊,起名為《漱玉集》。其實李清照也寫過風格豪放的詞,但數量較少,傳世作品只有一首,詞牌為《漁家傲》。《漁家傲》這個詞牌的格式為雙調62個字,前後段各5句,起源於宗教曲目。
  • 「美文美圖」百年舊屋|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人卻去意決絕:長空九萬裡,大鵬沖天飛正高。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一葉輕舟,直送往蓬萊三仙島吧。這悽涼的世界,這悲苦的人生,不戀也罷!三山或許沒有痛苦,三山或許沒有冷漠,三山或許也沒有悲歡離合吧。附:漁家傲作者-李清照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 李清照: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遊》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我們注意。
  • 李準基傲視: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天涯何處無芳草」,我為什麼如此在意你?「多情卻被無情惱」。 你為什麼不懂我心意?被罰去澆花的解樹,覺得無法發揮自己的能力,總是受到無端的排擠。被解樹澆了一身水,王昭花叢中站起靠近少女,讓她不要偷懶好好幹。知道了正胤的皮膚病,你想給他治療吧?小心嘴巴。
  • 一生中必讀的宋詞名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宋·戴復古·《滿江紅·赤壁懷古》)多少次春風吹度改朝換代,千年萬代的往事仿佛隨著潮水而去。抒發作者憑弔赤壁古戰場時的滄桑之感: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潮水東流去,淘盡英雄人!
  • 李清照這首詞裡的這個地名到底是指哪裡?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詞中的「三山」有不少學者認為是指蓬萊、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是虛構的、想像中的三座仙山。但是,小編要指出的是,李清照所的三山,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福州!所以作為政治正確的士族女性代表,李清照不可能出現「快把我的小蓬舟吹到蓬萊去吧」這樣的低級錯誤。
  • 讓李清照給蜜蜂寫首《如夢令》之李清照是新手養蜂人
    李清照當然不能「穿越」到現再給蜜蜂「訂製」一首千古流傳的宋詞了。這裡「蜜蜂唐布斯」給用李清照的詞給大家仿一下。李清照對蜂群說:「來,大家跟我一起來吟唱一首我的詞『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李清照最豪邁的一首詞,奇情壯採,令人讚嘆不已!
    李格非不但學問好,而且極為重視對女兒李清照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李清照聰慧穎悟、勤奮好學,故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詩名。十八歲的李清照嫁給了才華橫溢的趙明誠,兩人門當戶對,情投意合。婚後,兩人的生活過得很幸福,他們時常切磋詩文,有時在喝茶的時候比賽,說某一典故出自哪一部書第幾卷第幾頁,誰先說對了就先飲茶。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李清照,兩宋之交的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她是宋朝罕見的才女,不但善寫詩文,而且精通金石和書畫的鑑賞。李清照曾與丈夫趙明誠著有《金石錄》,她自己也寫過許多流傳千古的名作。譬如《一剪梅》、《醉花陰》、《聲聲慢》等,這些作品也構成了她婉約和清新別致的詞風。
  •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詞賞/文瀾珊
    蓬舟吹取三山去。殷勤地問我要去哪裡?我說路太長了,嘆息這日頭將要西垂了。 雖然學習寫詩詞,卻少有語出驚人的句子。大風正舉著大鵬鳥在九萬裡高空翱翔著。風,不要停下來。將這小篷船,吹到蓬萊三仙山上去吧。從這首詞看,李清照大概是個謫仙吧,居然能夢到天庭,還能與天人說話。不簡單,不簡單!
  •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文瀾珊
    這首詞也是我解構李清照的詩詞中,就目前而言,遇到的最棘手的,一起來看看。蓬舟吹取三山去。03我的理解和翻譯看到天邊,雲海濤濤,連著晨霧。殷勤地問我要去哪裡?我說路太長了,嘆息這日頭將要西垂了。 雖然學習寫詩詞,卻少有語出驚人的句子。大風正舉著大鵬鳥在九萬裡高空翱翔著。風,不要停下來。將這小篷船,吹到蓬萊三仙山上去吧。
  • 楊雨61: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蓬舟吹取三山去。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李清照一首特別有女漢子氣質的作品——《漁家傲》。為什麼我說這首《漁家傲》很有女漢子氣質呢?通常我們不是總說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嗎?她怎麼又變成女漢子的代表了呢?「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李清照的回答其實同時也是質問。對於她的質問,天帝似乎都被問住了,無言以對。雖然在天帝這裡得不到指引,但倔強的李清照,是不會放棄她的求索的:「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這幾句詞又用到了道家的典故。
  • 「漁家傲」李清照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但玉帝的口氣是問詩人「歸何處」,似乎並沒有想把詩人留在天上的意思,這讓詩人很為難,人間不想回去,天上又不留她,到底去哪裡好呢?於是,詩人想到海上仙山是個好去處,但是仙山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個凡人又憑什麼去仙山呢?但詩人覺得自己的才華驚世絕倫,自己寫的詩詞,有著驚人的好句子,是有資格去仙山的。
  • 李清照唯一的一首豪放詞,絕非一般女性能寫出!
    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俱是千古流傳的佳作。只是,這些詞多是描寫閨情幽怨。今天和大家一起欣賞的這首詞,是李清照南渡之後所作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這也是她唯一的一首豪放詞。
  • 李清照僅存的浪漫主義詞作,氣勢磅礴、音調豪邁
    文 / 煙雨立凡李清照,歷代尊其為婉約派詞宗,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因此,李清照的婉約詞,獨成一家,與另一婉約大家柳永相比,她的詞更顯清麗高雅,淺顯達意。《全宋詞》錄有李清照詞45首,疑作13首。其中,《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一詞在婉約李詞中文風迥異,極具浪漫主義的豪放色彩。天接雲濤連曉霧。
  •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賞析及備考集錦
    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蓬舟吹取三山去。」這幾句話用了《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一句,回扣了天帝詢問詞人歸於何處的問題:看大鵬它已高翔於九萬裡之上!風啊,你千萬別停下,把我乘坐的如蓬草般輕快的船兒,吹送到海中的仙島上去吧!就這樣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以述夢的特殊方式,凸現心中之塊壘,同時又展示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 李清照晚年的夢與現實
    當我在詩歌的海洋裡徜徉時,李清照的名字像一縷清風進入我的心房,喜詩詞,愛婉約,喜才女,很愛很愛中國古代詞國皇后李清照。《漁家傲》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地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的晚年的夢與現實
    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譯文:天霧蒙蒙,雲朵與濃霧相連,銀河好像帶著千金帆船在逐浪舞動。夢中仿佛回到了天地的住所。天地親切的問我,你的住所在哪裡啊?我說長路漫漫蹉跎朝暮,學著作一些詩,偶爾有些被誇贊的句子卻也空乏無用。九萬裡雲天,大鵬振翅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