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到!農諺「中伏多雨,五穀豐登」有道理嗎?中伏下雨好嗎?

2020-08-23 智聊農村

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今天已經是7月裡最後一天,也是中伏天的第6天,中午出門感覺跟進入烤爐一樣,很熱,酷暑天真的是不約而至了。現在小智在城市裡工作,對於這種酷暑天很是厭煩,平時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困擾。但是農民伯伯卻很喜歡這種天氣,中伏這段期間天氣的溫度很高,因為受到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中伏期間高溫少雨,自從入伏以來,每天熱量都在不斷地積累中伏已經到達了峰值,中伏熱不熱?熱!中伏天高溫農民喜歡嗎?喜歡!那為何在民間還有「中伏多雨,五穀豐登」的說法呢,是自相矛盾嗎?中伏天下雨好嗎?下面小智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小智】

雖然現在很多農民工都去了城裡打拼,但是在以前他們都是靠著種地維持生計,莊稼今年的收成好不好不是說光靠這農民的辛勤勞動就行了,農民口中常說的一句「靠天收」就能驗證了天氣狀況對農作物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都是農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特別是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是和農作物有關,這句「中伏多雨,五穀豐登」也是關於天氣的,從中我們不難體現農民的智慧和農業經驗。

「中伏多雨,五穀豐登」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中伏期間經常下雨,雨水充沛的話,農民到了秋收季節就有大豐收,五穀豐登就是有好收成的意思,為何這麼說呢?人們都聽過三伏天,知道三伏天很熱,中伏大家就是三伏天最熱的階段,也是一年最熱的時候,這段時間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主要是看中伏期間天氣的變化。在我們皖南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玉米水稻和花生,這些農作物都是喜熱的,而中伏期間有充足的光照,是農作物的最佳生長期。但是雖然農作物喜熱,如果長時間乾旱少雨的話,農作物的根就要旱死,農作物肯定會欠收。

農村以前根本就沒有空調,電風扇有時候還不怎麼靈光,如果在高溫天氣能有幾場降雨,就能能給農村人降降溫解解暑。當然幾場降雨能給農作物補給水分,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農作物才能茁壯的成長。天氣狀況農民是不能預判的,但是他們能根據天氣的情況預測農作物的長勢,所以說「中伏多雨,五穀豐登」是很有道理的。

在農村關於伏天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三伏有三雨,五穀才進門」,三雨中的「三」指的是虛數,意思就是三伏天雨水充沛,到了秋天五穀進倉,農民會有大豐收,這句話也應了上面的那句諺語。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有地理的局限性,「中伏多雨,五穀豐登」也是在浙江皖地區很流行,總之農民種植農作物也是因地制宜,農民的種植經驗很是很豐富的。

另外,今年的中伏天從7月26日到8月14日,一共有20天,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準備,少做劇烈運動多喝水,大夥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俗語請打在評論區,小智會為你解答,本文由智聊農村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最熱中伏」至!今年的「倆中伏」會帶來雙倍高溫嗎?下周上海……
    今天(7月26日) 我們迎來了 今年「暑伏」裡的「中伏」 今年有「倆中伏」 總共20天 比一般年份多10天 「雙中伏
  • 今年「三伏」有40天,你知道頭伏、中伏和末伏那一伏最熱嗎?
    相比於往年不一樣,最讓很多怕熱的朋友們受不了的是,今年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真的是超長待機啊。那你可知道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和末伏那一伏最熱嗎?關於這個問題,有些老農民是最清楚的。因為在農村裡有著「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和「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的說法。簡而言之,那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在三九天,而最熱的則是三伏天。可是,為什麼三伏中中伏最熱呢?
  • 「詩詞鑑賞」熱在中伏 暑氣正盛,古詩詞裡的中伏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一年中最炎熱的一天已經到來了。中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中伏已經到了,立秋還會遠嗎?和元伯中伏夜雨南洋河水泛中伏離襄極熱老母為動念既行日有微雲時作甘雨因賦是詩
  • 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有道理嗎
    導讀:立秋將至,農諺:「立了秋,涼颼颼,哪裡有雨哪裡收」,啥意思呢距離立秋節氣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現在正值中伏階段,也被譽為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間段。農諺立了秋,涼颼颼,這句俗語有好多種的說法,因為立秋有不同的叫法,有的早立秋,晚立秋之說,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所以立秋的時間階段不同,帶來的氣溫變化也會各不相同。
  • 2018年有閏中伏嗎 臨沂市民迎來第一個中伏
    大家都知道每年夏天都會有一段時間是最難熬的,那就是三伏天。三伏天也是被大家所熟悉的,可是今年被稱為閏中伏,閏中伏顧名思義就是多了一個中伏期,那麼今年真的有閏中伏嗎?   有,2018年有兩個中伏,也就是閏中伏,2018年的中伏有20天。
  • 「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有何意?2019年入伏是哪天
    農村民間農諺云:「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此時節,寒去春暖季,大部地區進入農事春耕時,視為農民播種最佳季節。正式如此,驚蟄自古備受人們的關注,故而在農村至今流傳無數驚蟄經典語句,比如:「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這是先輩們觀物預測天氣變化的農諺老話,在農村還有句關乎今年麥子收成的農諺您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為何中伏有20天?
    為何今年中伏有20天?文/農夫也瘋狂夏至節氣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老話說得好「芒種夏至是水節,如若無雨是旱天」,意思是說在芒種和夏至節氣這兩天,如果都沒有降雨,那預示著這一年的夏季雨水很少,很可能是旱年。
  • 立秋下雨有啥說法
    立秋下雨有啥說法8月7日,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對於農民來說,因為過去一直都是根據24節氣來安排農事的,而立秋又意味著秋季到了,馬上就要迎來農作物收穫的季節,所以農民對於立秋也是十分關注。那立秋節氣到了,農諺「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黃金」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立秋節氣下雨有啥說法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中伏最熱:2018年中伏有多少天
    已經進入伏天,如果你還不了解今年中伏有幾天的話就需要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咯。中伏最熱:2018年中伏這段時間將有20天。具體時間是從7月27號(星期五)到8月15號(星期三)這段時間,共有20天的時間。中伏第一天三伏天的具體時間是可以通過計算出來的。
  • 三伏天中伏最熱嗎2018中伏多少天閏中伏嗎 附避暑指南
    ­  三伏之中中伏最熱,現在初伏馬上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到來的中伏才是真正的大菜,這個時候防暑準備是一定少不了的,有關中伏的一些知識大家也要記住。­  有,2018年有兩個中伏,也就是閏中伏,2018年的中伏有20天。­  中伏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
  • 【季節變換】今日中伏:炎炎三伏過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夏至以後,雖然白天漸短,黑夜漸長,但是一天當中白天還比黑夜長,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仍比散發的多,近地面的溫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間,地面吸收的熱量幾乎多於散發的熱量,天氣也就最熱了。
  • 「詩詞鑑賞」又到一年中伏日,古詩詞也是這般熱
    「詩詞鑑賞」又到一年中伏日,古詩詞也是這般熱2020-07-15(分享作品)品讀好詩詞今日中伏,暑氣正旺,是一年最熱的時候。熱在中伏,竹蔭遮窗。暴雨時行,荷塘夜色,螢火亮晚。蒲扇邀涼,涼食敗火。掩扉思倦,臥席聽蟬。
  • 2018年有閏中伏嗎 今年炎熱的中伏有20天
    三伏之中中伏最熱,現在初伏馬上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到來的中伏才是真正的大菜,這個時候防暑準備是一定少不了的,有關中伏的一些知識大家也要記住。   有,2018年有兩個中伏,也就是閏中伏,2018年的中伏有20天。   中伏是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
  • 農村俗語:「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幹土」,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在我們南方地區,對於農村來說,芒種節和伏裡都是下雨最好,這是為什麼呢?一、芒種不見雨,伏裡無幹土的意思。農村的這句俗話,就是在芒種節時候不下雨,那麼到了伏裡就可能天天下雨,地上都是潮溼的沒有幹土。2020年的伏裡時間是從自從2020年的7月16日至2020年的7月25日,共計 10天的時間這是進入初伏,中伏是7月26日至8月14日,末伏是8月15日至8月24日,就是這三個時間段,如果是芒種節不下雨,那麼伏裡雨水會很多。二、南方芒種和伏裡都需要下雨。在我們南方進入6月份,已經是小麥收割完畢,稻田的秧苗已經插入田裡,正需要雨水澆灌的時候。
  • 農諺「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有道理嗎?今天六月二十四,下雨沒?
    摘要:農諺「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有道理嗎?今天六月二十四,下雨沒?文/農夫也瘋狂原本以為今年的夏季不熱,因為小暑節氣一直以涼爽天氣為主,就連四大火爐也都沒有發威。然而在小暑節氣最後一天。這話有道理嗎,有什麼說法嗎?這是在黃河以北,主要是河北一帶所流傳的一句俗語,其前面還有半句,即「小旱不過五月十三,大旱不過六月二十四。」古人發現,這兩個日子比較的神奇,每年到了農曆五月十三和六月二十四這兩天都會下雨。如果前面出現了旱情,那到了五月十三會下雨。而如果這天不下雨,那旱情會比較嚴重,最遲也會在六月二十四這天會下雨。
  • 明日中伏!「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今年啥時候最熱,要熱多久?
    其中三伏天最熱的階段就是中伏了,有人說中伏天出門感覺都要被熱化了,足以說明中伏天的炎熱。在民間還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的說法,上面說「熱在三伏」,其實三伏中最熱的是中伏,那麼今年什麼時候是中伏,到底要熱多久,小姐姐們都著急買防曬霜了。別著急,讓馬龍給你們一一分析!
  • 大暑節氣到,「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大暑下雨才好?
    導讀:大暑節氣到,「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啥意思?大暑下雨才好?7月22日迎來了今年夏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它是24節氣中第12個節氣,前面是小暑節氣,而「暑」就是熱的意思,小暑指的是天氣還是小熱,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
  • 最熱的中伏來了!今年中伏是20天「豪華加長版」,記得多吃這些菜
    今天是中伏的第二天,從7月26日到8月14日,我們將度過一個「豪華加長版」的中伏,前後共持續20天。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就連原本「規規矩矩」的三伏天,也從30天硬生生地延長到了40天,讓人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 穀雨節氣到,「穀雨無雨,雨水少」有道理嗎?穀雨下雨會怎麼樣?
    導讀:穀雨節氣到,「穀雨無雨,雨水少」有道理嗎?穀雨下雨會怎麼樣?馬上就要進入到4月份的下旬了,而在4月19日這天還將要迎來一個對農民朋友來說很重要的節氣,那就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了。穀雨是一個對農業耕作非常重要的節氣,在很多地方也因為不同的自然和社會環境而產生了各種不同的習俗和文化,其中關於穀雨節氣的俗語就有很多,那俗語「穀雨有雨雨水好,穀雨無雨雨水少」有道理嗎?穀雨節氣下雨會怎麼樣呢?看完心裡有數了!穀雨節氣三候是什麼?
  • 大暑下雨好不好
    俗話說「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就足以看得出來這個期間的天氣有多麼炎熱了。那大暑到了,俗語「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啥意思?大暑陰雨天好嗎?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在民間也有很多和大暑節氣相關的農諺,其中「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就流傳很廣。說的是小暑和大暑下雨對農作物的生長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大暑節氣降雨,等到秋收的時候就會大豐收。在大暑節氣的時候,正好是處在三伏天的中伏期間,而這個時候的天氣是很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