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新一期的智聊農村。今天已經是7月裡最後一天,也是中伏天的第6天,中午出門感覺跟進入烤爐一樣,很熱,酷暑天真的是不約而至了。現在小智在城市裡工作,對於這種酷暑天很是厭煩,平時的生活會受到很大的困擾。但是農民伯伯卻很喜歡這種天氣,中伏這段期間天氣的溫度很高,因為受到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中伏期間高溫少雨,自從入伏以來,每天熱量都在不斷地積累中伏已經到達了峰值,中伏熱不熱?熱!中伏天高溫農民喜歡嗎?喜歡!那為何在民間還有「中伏多雨,五穀豐登」的說法呢,是自相矛盾嗎?中伏天下雨好嗎?下面小智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小智】
雖然現在很多農民工都去了城裡打拼,但是在以前他們都是靠著種地維持生計,莊稼今年的收成好不好不是說光靠這農民的辛勤勞動就行了,農民口中常說的一句「靠天收」就能驗證了天氣狀況對農作物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都是農民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特別是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是和農作物有關,這句「中伏多雨,五穀豐登」也是關於天氣的,從中我們不難體現農民的智慧和農業經驗。
「中伏多雨,五穀豐登」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中伏期間經常下雨,雨水充沛的話,農民到了秋收季節就有大豐收,五穀豐登就是有好收成的意思,為何這麼說呢?人們都聽過三伏天,知道三伏天很熱,中伏大家就是三伏天最熱的階段,也是一年最熱的時候,這段時間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主要是看中伏期間天氣的變化。在我們皖南地區主要的農作物就是玉米水稻和花生,這些農作物都是喜熱的,而中伏期間有充足的光照,是農作物的最佳生長期。但是雖然農作物喜熱,如果長時間乾旱少雨的話,農作物的根就要旱死,農作物肯定會欠收。
農村以前根本就沒有空調,電風扇有時候還不怎麼靈光,如果在高溫天氣能有幾場降雨,就能能給農村人降降溫解解暑。當然幾場降雨能給農作物補給水分,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農作物才能茁壯的成長。天氣狀況農民是不能預判的,但是他們能根據天氣的情況預測農作物的長勢,所以說「中伏多雨,五穀豐登」是很有道理的。
在農村關於伏天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三伏有三雨,五穀才進門」,三雨中的「三」指的是虛數,意思就是三伏天雨水充沛,到了秋天五穀進倉,農民會有大豐收,這句話也應了上面的那句諺語。但是我國地大物博,很多關於天氣的俗語都有地理的局限性,「中伏多雨,五穀豐登」也是在浙江皖地區很流行,總之農民種植農作物也是因地制宜,農民的種植經驗很是很豐富的。
另外,今年的中伏天從7月26日到8月14日,一共有20天,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準備,少做劇烈運動多喝水,大夥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俗語請打在評論區,小智會為你解答,本文由智聊農村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