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楊豔)自從11月中旬,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開展,改革開放的話題便頻頻成為大眾討論的熱點。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40年,中國迎來發展新時代,而每一個人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網際網路的快讀發展,這一切,也都被電商大數據記錄了下來,快來看一下,40年的變化有沒有發生在你的身邊!
從千篇一律到個性百變
40年前的大街,絕沒有現在時尚百變,彼時沒有所謂成衣,都是購買布料手工製衣,「個性」二字只被寫在字典上,衣服從來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這一切,如今都已經發生改變,穿衣,不只是為了「求溫暖」,而是成為彰顯個性和品味的手段。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1758元,比1978年增長40.6倍,年均增長10%。而京東大數據也顯示,與2013年相比,京東上與服裝相關的商品2018年銷售額比2013年增長26倍,相關商品數量(SKU)增長20倍。
除了數量的增長,品類的豐富、對品質的追求顯而易見:京東大數據顯示,相比男女裝外衣,近年來羊絨衫和女士內衣的銷量增幅更明顯。與2013年相比,2018年羊絨衫銷量相比2013年增長了13.6倍,女士內衣銷量也增長了9.4倍,改革開放到如今,人們愈加追求穿衣的舒適與美觀。
與此同時,品牌化、個性化也成為人們購買衣服的關鍵詞。人們穿著更加注重品牌和風格個性。以毛衣品類為例,對比2014年和2018年銷售額最高的五個單品可以發現,2018年最熱銷的毛衣中,有兩款出自知名品牌恆源祥,京東上的設計師潮牌服裝的品牌數量在2014年到2018年之間也增加了近8倍。到了今天,穿衣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滿足保暖和蔽體的需求,更是成為一種另類的享受。
民以食為天,品嘗美食才是正經事情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飽飯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在40年前,吃飽飯尚且有些困難,吃好飯更是一種簡單的奢侈。那時候,米麵糧油肉蛋奶都是憑票供應、限量供應,吃飽、吃好不是一件容易事,冬天的北方基本只吃大白菜,人們買肉也會挑更有油水的肥肉。正契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那時候大家想要滿足的不過是最底層的生存需求罷了。
改革開放40年,吃飽已經不是件難事,恩格爾係數從1978年的63.9%下降至2017年的29.3%,人們在吃上更注重健康、新鮮、綠色。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京東上與食品相關的商品銷售額比2013年增長168倍,相關商品數量(SKU)增長200多倍,相關的可選擇品類也大大豐富。
蔬菜大棚的普及,使得人們隨時隨地可以吃到新鮮蔬果,進口通路的便捷,也讓進口美食上了大家的餐桌。從2016年到2018年,京東上的生鮮產品銷售額增長迅速,禽肉蛋類增長8.5倍,水產類增長6.3倍,水果類增長5.4倍。按生鮮產品產地劃分,進口生鮮增長更為顯著,2018年銷售額比2016年增長5.8倍,領先於國產生鮮4.9倍的銷售額增幅。
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按銷售額看京東上最熱銷的進口海鮮是泰國黑虎蝦、厄瓜多白蝦、越南巴沙魚柳、紐西蘭銀鱈魚、英國麵包蟹,最熱銷的進口水果則是澳大利亞臍橙、智利牛油果、泰國椰青、泰國榴槤、智利車釐子,那些過去聞所未聞的進口美食,如今已經可以輕鬆get,做好「吃」這件小事兒,人們正在滿足「胃和心靈」的雙重追求。
品質、便利唱主角,美美的家帶來新感覺
過去,一家幾口人擠在一間小屋裡,冬天依靠煤爐子取暖,「四大件」是絕對的奢侈品。現在,家的模樣已經完全改變,改革開放40年來,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6.9平方米,鄉村人均住房面積從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46.7平方米,人們擁有更廣闊的居住空間,而各種配套設施也被搬進美美的家。
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京東上與居住相關的商品銷售額比2013年增長了8倍,相關商品數量(SKU)增長9倍。「四大件」成為標配而非奢侈品,可以選擇的品類、可以享受的功能和服務越來越豐富起來。
以電視機為例,在京東平臺上,2018年銷量相比2013年增長14倍,銷售額也增長了12倍。對比2013年和2018年最熱銷的五個電視機型號,屏幕平均尺寸從43.6英寸擴大到57英寸,六年間增加了31%,並且前五電視機全部為4K超高清畫質。此外,京東數據顯示,2018年售出電視按銷售額計超過八成都是4 K及以上超高畫質電視。人們購買電視機,並不只是為了「可看」,更是為了「好看」。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低線城市的居民對於大屏電視更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2018年,京東上銷售的70英寸以上超大屏電視在五線、六線城市的銷售額佔到一半以上,大幅超出一二線城市的佔比。這或許是因為低線城市居民的休閒方式主要還是以看電視為主,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低線城市居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科技的發展讓人們越來越懶,而經濟水平提升,人們更願意通過科技來解放自己的雙手。相比2014年,2018年京東上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856倍和209倍。看起來對於普羅大眾而言,家電帶來的其實是一種高效便捷、品質化的生活。
自行車成了老古董,咱們開車兜風去
過去,自行車絕對屬於家庭貴重資產,更是一度與手錶、縫紉機合稱「結婚三大件」。那個時候,男生騎著自行車帶著女朋友出去兜風也是最鮮明的時代印記。但是現在,自行車已經變成了老古董,汽車才是中等收入家庭的第一選擇。
從曾經的自行車大國,到如今的汽車第一大市場,我國汽車產量從1978年的14.9萬輛增長至2017年的2902萬輛,在京東平臺上,與汽車相關的安全自駕類商品也快速增長。2018年,京東上汽車安全自駕類商品的銷售額比2013年增長24倍。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在開車兜風以外,旅行、出遊,成為不少人的出行新選擇,自駕遊、境內遊、境外遊,旅遊熱每每都能成為逢年過節的新聞。京東大數據顯示,2018年京東上與出行相關的商品銷售額比2013年增長了43倍,相關商品數量(SKU)增長300倍。境外旅遊和國內旅遊產品銷售額相比2014年增長了84倍,其中境外遊增長更加突出,銷售額增幅達104倍,超過國內旅遊31倍的增幅。
境內有滿足不了大家看世界的心,人們越來越願意走出去,與2014年相比,2018年在京東上的境外遊產品,範圍更遠、旅遊時間也更長:前幾年,人們境外遊的目的地以日韓、東南亞遊為主,出行時間多在一周內;而如今,南美、北美、歐洲、中東10天以上的深度遊更受歡迎,全世界都留下中國人的足跡。只是玩還不夠,大家還要走得更遠,時間更長!
從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40年,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就在你我身邊。網際網路記錄了我們生活的變化,也刻畫出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除了現在的這些變化,對於改革開放過程中生活的愈加美好,你是否還有更深刻的體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