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清三代皇家瓷器文物,網友:這才是珍寶|真知堂

2020-11-10 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

上海博物館是我國收藏古代文物珍品最多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其館藏的清三代瓷器,既多且精,對於愛好古瓷器收藏的收藏家們而言,無疑是必須前往打卡的地方。這一篇展示的均為清代官窯瓷器珍品,不少瓷器屬於御用瓷,也就是所謂御窯的範疇,文物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上圖為清乾隆官窯琺瑯彩龍鳳呈祥紋雙聯瓶。

這種瓶又叫合巹瓶,一般是婚禮上使用的。合巹(讀緊),是古代婚禮上最重要的一環,始於周代。《禮記·昏義》記載:"夫婦共牢而食,合巹而酳。"《注》酳(讀印),漱也。酳之言演也,安也。《嵆含·伉儷詩》:挹用合巹酳,受以連理盤。

古人用一種叫做「苦葫蘆」的匏瓜破成兩半,夫妻二人各飲用其中一盞,表示同甘共苦,合為一體。到了宋代,這種儀式變成了後世流行的交杯酒。

宋人 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娶婦》一篇中寫到:"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喝完交杯酒,這個杯子還得扔到床底下,如果一正一反,就是大吉之兆。

這個交杯酒的杯子到底是什麼樣子,今人不得而知。但從古代酒器的發展歷史來看,這種杯子多數是耳杯,也就是漢晉時期流行的羽觴。其材質,應該是漆木製或者金屬所制。否則,按照宋人的習俗扔到床底下,多數要摔得粉碎,也就看不出吉兇了。

上圖這件青花瓷器,應該稱作青花纏枝蓮八寶紋盉,這是清代乾隆官窯仿青銅器造型所制,也是一種酒器。它的作用,一般是用來往酒裡摻水。以降低酒的濃度。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清三代官窯,首重雍正,次為乾隆。究其原因,首先是雍正時期為時最短,僅有十幾年。而康熙一朝六十一年,乾隆一朝六十年,物以稀為貴。

其次,康熙時期,清朝剛剛建國,立足未穩,康熙皇帝在位時又經歷了三藩之亂,國家未能得到很好的休養生息。康熙帝駕崩,留給雍正皇帝的可謂一個爛攤子。而雍正皇帝的治國能力,應該是極強的。雍正一朝,大清國力強勁,有了錢自然可以生產高檔次的瓷器藝術品。

到了乾隆朝,滿清國力達到頂峰,所以,雍正時期還屬於極為珍罕地琺瑯彩,一下子多了起來。圖為乾隆琺瑯彩花鳥瓶。瓶上的鳥似乎是鵪鶉。取歲歲平安之意。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清代琺瑯彩,創燒於康熙晚期,最初的顏料和畫師都是進口的。著名的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就是康熙時期進到宮廷繪畫的。但目前坊間所見的郎世寧款的琺瑯彩瓷器,均為新仿品。並且,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清康熙、雍正二朝的琺瑯彩瓷器真品。當時每一件琺瑯彩瓷器,都被皇室記錄在案,有活計檔可查,連年羹堯大將軍這樣的重臣,雍正皇帝也僅僅賞賜了一件半件琺瑯彩。

郎世寧本是義大利米蘭人,康熙五十四年才來到中國傳教。康熙琺瑯彩多為色地琺瑯彩,圖案多為花卉。到了雍正時期才開始流行白地琺瑯彩。目前館藏文物中,並未見到郎世寧款的琺瑯彩瓷器。琺瑯彩的畫家,清宮記載有王原祁、蔣廷錫、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達、金廷標、李世倬、沈暉、袁瑛、王敬銘、錢維城等。圖為乾隆時期的琺瑯彩高士瓶。值得注意的是,琺瑯彩瓷器一般均無大器。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上海博物館是除了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外,收藏清三代琺瑯彩瓷器最多的博物館之一。除了鎮館壓軸的琺瑯彩以外,清代官窯瓷器還有不少珍貴品種。圖為清雍正款的胭脂紅蓋碗,這種紅非常勻淨,不類於郎紅的那種鮮豔之牛血紅,屬於雍正時期新燒的品種。由於仿製難度大,後仿品都很難再達到雍正朝那種色澤均勻的效果。

當然,也有一個可能是,當時的官窯把燒成的次品全部砸碎了,只留下沒有瑕疵的上等品進獻給皇帝。目前,尚未見到能仿得一模一樣的此類高仿品。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相比而言,這種皇帝專用的明黃釉,從明宣德開始就生產,弘治時期達到頂峰。清三代這種純粹的黃色,變成了皇帝和皇后,皇太后專用的品種。

這種明黃色,又稱雞油黃。它是採用氧化鐵成分礦物在720-820度左右的低溫燒成的。低溫黃釉燒成難度低,技術幾百年來一直沒有發生大的改變。所以目前而言,景德鎮所仿明清黃釉,技術水平很高。如果沒有多年多明清黃釉研究的經驗,一般專家學者很難快速鑑別出新燒的高仿品。圖為上海博物館藏的清雍正雞油黃杯和杯託。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圖為上海博物館藏乾隆粉彩百鹿尊。這種器型非常大,屬於重器。光緒時期有同類仿品,幾乎可以亂真。但如果拿乾隆朝和光緒朝的百鹿尊對比,就能看出區別來。手上沒有光緒朝百鹿尊的圖片,所以再次就不能詳細講解了。

光緒瓷器在清晚期屬於佼佼者。慈谿太后當政時期,清朝迴光返照,出現了少有的中興氣象,史稱「同光中興」。因此,應該對慈谿太后做一個新的歷史評價。所以,光緒瓷器在清晚期中是最佳的,其品質不低,因多仿康熙朝瓷器。市面上把光緒瓷器多稱為「小康」,以和康熙之「老康」對應。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青花礬紅海水龍紋大盤,是雍正一朝的傑作,此類大盤在國際拍賣市場上價格極高,早就過了千萬級別。但真心相論,清代瓷器是商品,宋元明三朝的官窯才是藏品。目前在中國古董市場上,僅僅是因為國家法律的限制,只有清代瓷器可作為傳世文物供給個人收藏。所以清代瓷器價格居高不下。

對於新入門的收藏者而言,不建議接盤清三代官窯。它的價格早已炒得過高。偏離了其投資空間,變成了投機的項目。而目前市場上尚未熱捧的宋元明三朝古瓷,其投資和收藏價值均比清代瓷器要高得多。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熟悉真知堂的朋友都知道,真知堂很少推介清代瓷器。清代瓷器,如果是晚清、民國時期的民窯,說實話藝術價值不高,市場存貨量不低。各地文物商店,都有大把的這類瓷器。

此類瓷器基本上可歸屬於舊貨而非文物,因此也就不會被市場監管。但這類民俗舊貨,越往後走,其收藏價值越低。收藏家們一旦入了門,就會目光盯著高精新,看不上這些老破殘了。所以,建議新入行的收藏愛好者,儘量少碰這些老普殘。基本上瓷器有殘破,價值跌了九成以上。所以真正的藏家往往不會願意接盤這些殘器。圖為清雍正三陽開泰釉石榴尊。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玩瓷器,首先要培養自己的美感。很多國寶幫的朋友,其實差就差在了審美上。他們分不清什麼是美什麼是醜,真品和贗品之間細微一線的差距,更是無法辨識,才花錢收了一堆新仿的工藝品。所以,玩收藏,先不急於下手買買買。先把功課做好,沒有親眼看過一百件(含真品大圖)本朝瓷器,就不要砸錢去買。特別是清代官窯瓷器,真知堂基本上不碰。其原因無他,目前景德鎮高仿把所有館藏清代瓷器都仿遍了,學像了。如果不是有確切可信的傳承記錄,所謂清代官窯基本上無漏可撿。聽人勸,吃飽飯。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瑯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瓷器,是中國特有的原產地產品。歷史上,中國生產的瓷器和絲綢,茶葉一樣,為中國在海外貿易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文物藝術品。圖為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清雍正琺瑯彩牡丹紋碗。(圖片來自 IC photo)瓷器鑑定真知堂:瓷器在中國歷史極為悠久,晉唐為啟蒙,宋元為高峰,明代彩繪瓷流行,青花和釉裡紅瓷器堪稱世界之冠。清代則以琺瑯彩,粉彩為著。圖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琺瑯彩竹菊鵪鶉圖瓶。(圖片來自 IC photo)瓷器鑑定真知堂:歷史上的瓷器分為官窯和民窯。
  • 越窯瓷器鑑定一:博物館收藏的東漢到三國時代越窯文物|真知堂
    所以收藏家往往多少收藏有幾件越窯瓷器。越窯的燒制年代,可能早到商周時期。從東漢到宋代的一千多年間,越窯窯火不歇,一直是中國古代青瓷的傑出代表。從本文開始,一共有六篇文字介紹越窯。圖片展示的均為博物館文物,東漢到三國時期的越窯瓷器。圖為蛙形水注,文房用器。
  • 上海博物館國寶級商代玉器,高古玉收藏家必看|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收藏圈裡,玩玉的和玩瓷的朋友一樣多青銅,書畫,瓷器,玉器,號稱四大金剛。由於目前國家法律政策限制,青銅器基本上民間無法收藏,古代書畫也罕有傳世品,所以瓷器和玉器是目前國內收藏家們的主要品種。玩收藏,必須要天天學習,才能眼力增長。商代高古玉如何鑑定呢?跟隨真知堂,一起去看看這些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的高清大圖吧。
  • 初學者如何玩轉高古玉收藏?專家:看真知堂解說上海博物館文物
    高古玉收藏,近年來似乎有流行之趨勢,然而,這類收藏真知堂卻並不建議普通收藏愛好者介入。原因主要在於,高古玉器一般年代特別久遠,多為國家級別的珍貴文物,收藏起來容易觸碰法律紅線。並且,真正的高古玉器在古玩市場上非常罕見,大量面世的都是蚌埠等地所產的仿古玉。
  •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官窯瓷器高清實拍,件件都是國寶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很多中國古代珍貴文物,其中的瓷器大英博物館的明代官窯瓷器,多為珍品。以前很難見到高清大圖。下面這些瓷器極其珍貴,多數都是一級文物。值得廣大收藏家朋友認真學習。第一件從構圖上看,應該是明中期嘉靖到萬曆時代的五彩。其蓮池鴛鴦紋和成化五彩非常類似,應該年代偏早。可能是嘉靖、隆慶年的官窯。
  • 順治瓷器:清兵入關初期瓷器並不太粗糙,值得收藏|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明末清初瓷器,又稱轉變期瓷器。主要指的是明晚期天啟、崇禎到清初順治時期的瓷器。本圖集展示的都是博物館藏順治瓷器,有些非常少見。順治瓷器存世數量不多,但民間有漏可撿。值得收藏家們認真研究學習。
  • 博物館文物洪武官窯,以釉裡紅瓷器著稱,青花瓷數量較少|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古代瓷器一般分為顏色釉和彩繪瓷兩大類。彩繪瓷又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兩大部分。其中,釉下彩品種不多,以青花瓷和釉裡紅瓷為主。明代官窯中,這兩種品種就佔據了半壁以上的江山。圖為洪武官窯釉裡紅獸首銜環龍紋瓶,是一件著名的洪武瓷器。 瓷器鑑定真知堂:洪武官窯,一般指的是1368-1398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制的官窯瓷器。洪武官窯也包含建文時期四年的瓷器。
  • 從博物館藏漢代動物造型國寶級文物談漢代圓雕玉器鑑定|真知堂
    漢代玉器非常名貴,但漢代高古玉文物中,最珍貴的卻是一種叫做圓雕的玉器。據相關資料顯示,整個博物館收藏的漢代圓雕玉器不過僅僅十幾件。圖為東漢銅鎏金羊形油燈。注意它的前蹄是蜷曲的。本圖集匯聚了公開渠道展示的可靠可信的漢代動物造型各類文物,對漢代圓雕玉器的鑑定,非常有幫助。這是真知堂的個人資料總集,也在此分享給各位同好。圖為漢代朱雀造型陶器,個見應該是油燈類。
  • 揭開清三代瓷器鑑定絕密
    通常大家都想讓專家認可一下自己手中的東西,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除了馬未都之流實戰家,大部分專家都是扯犢子,這是潛規則,比如沒有人敢告訴你如何鑑定大宋官窯瓷器……清三代瓷器是拍賣行業,鑑定行業,博物館,文物公司人員大量涉及仿品製造的領域,可以說大部分仿品都是這群人參與搞出來的!
  • 成為瓷器收藏家的秘訣是什麼?老藏家:記住三忌一要訣|真知堂
    市面上根本看不到相關的文物鑑定書籍,更談不上彩圖。有很長一段時間,真知堂幾乎總是泡在湖南省圖書館,把館藏那些和文物有關的書籍翻了個爛,還抄錄下大篇文字,所以才能慧眼識寶,從一堆舊貨破爛中屢屢找到那些古代瓷器。網絡開始出現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的事情了。順應潮流,真知堂成了中國第一代網民。第一臺電腦,還是貸款買的,那時候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網上的信息量也不大。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明代官窯彩瓷難得一見,收藏家:這才是國寶文物
    ,很多高等級文物國內博物館都沒有。館藏文物是我們學習瓷器鑑定最好的老師,絕大多數收藏家都沒有機會前往臺北看展品。還好,萬能的網際網路給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教材。本圖集就是臺北展出的明代官窯瓷器中的稀罕品。圖一為成化法華彩雙龍紋盤。它屬於藍上藍,地子好像是採用吹青工藝的。這件瓷器非常珍罕,此類文物存世數量應該在個位數。
  • 瓷器收藏家學習文物鑑定如何入門?真知堂:須具備七個方面知識
    古董,其實就是古代文物,所以必須掌握文物鑑定的正確方法,才能少走彎路,早入正道。文物鑑定並不是只有少數專業研究人員才能掌握的本事,是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方法和技巧的。有志於在古代瓷器收藏和其他古物收藏領域裡取得一定成就的朋友,跟隨真知堂,去系統地學習一下文物鑑定的方法吧。專業文物鑑定,必須掌握七個方面的知識。看一看,你都掌握了多少。
  • 藝術品投資的「優質股」——「清三代」瓷器
    小貼士:「清三代」泛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鼎盛時期製作的瓷器,近年來,「清三代」瓷器成為藝術品市場上受追捧的對象,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的成交價屢創新高。去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上,樂從堂主曹興誠珍藏的清乾隆料胎鳳舞牡丹包袱瓶以2.07億港幣成交,時隔19年增值8倍,成為2019瓷雜板塊成交價最高的拍品。
  • 專業研究人員鑑定瓷器依據是什麼?真知堂:學會這四點你也是專家
    今天給大家聊一聊瓷器鑑定專業人員研究的四大依據。看完這一篇,你也能登堂入室,步入瓷器文物鑑定的大門。文章所配圖片,均為上海博物館藏明代官窯瓷器 真 品。年代就不詳細說明了,大家自己看。民藏文物,夠得上這兩條的機率幾乎為零。換句話說,這件珍貴文物,在國家手上能評到一級,在你手上就只能評到二級。對於珍貴文物而言,它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雖然重要,但它所記載的歷史,才是更為重要的。
  • 遼代瓷器到底長什麼樣?真知堂:一篇文章你就看懂
    (圖片來自 IC photo)瓷器鑑定真知堂:遼代陶瓷一般比較粗獷。目前已知的有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上京窯,南山窯,白音戈勒窯。赤峰缸瓦窯。圖為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遼代白釉雞冠壺,屬罕見的精品。(圖片來自 IC photo)瓷器鑑定真知堂:還有遼寧遼陽江官屯窯,北京龍泉務窯,山西大同青瓷村窯等。其中以缸瓦窯,上京窯較為出名。大多數文物都出土於遼寧內蒙等地的遼代貴族墓葬。
  • 老化痕跡鑑定,這種瓷器鑑定方法可靠麼?瓷器鑑定真知堂
    最近,老化痕跡鑑定(又稱死亡氣泡鑑定)這種鑑定法,在收藏圈裡頗為流行。那麼,什麼是老化痕跡鑑定,它的原理是什麼?這種方法是否科學?科學的瓷器鑑定方法到底是什麼?這些問題收藏家們都很關注。跟隨真知堂去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本文配圖,均為博物館館藏文物真品,值得收藏家收藏起來慢慢看。什麼是老化痕跡鑑定?
  • 畢生瓷器收藏落戶大英博物館
    1914年,起戴維德開始頻繁地從倫敦兩家主要經營中國文物的公司購買中國瓷器。1918年,他從史帕斯處買到一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題詩的定窯碗,為了弄清楚這段銘文,他曾寫信給博物館諮詢。這件藏品的獲得,使他意識到掌握中文對於收藏中國文物的重要性。
  • 湖北博物館收藏的青花瓷器,除了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這些都值得看
    瓷器鑑定真知堂:湖北博物館收藏的瓷器,精品不少。最著名的青花瓷非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莫屬。然而這個梅瓶在湖北就有兩件。一件還是當地收購於民間的。換言之,沒有館藏文物作對比,誰敢說收來的這件就是元青花?館藏文物中還有不少屬於明青花精品,跟隨真知堂一起來欣賞一下吧。瓷器鑑定真知堂:這個碗看不到底款,從翼龍紋和青花發色來看,應該屬於成化、弘治時期的作品,最晚不會超過正德。
  • 少見的博物館遼金元瓷器,原來南北方民族審美真的不一樣|真知堂
    本圖集展示的都是博物館藏遼金元瓷器。圖為遼磁州窯白地黑花彩繪四系瓶。瓷器鑑定真知堂:遼金元瓷器中,磁州窯是一個最為重要的窯口。磁州窯類型的產品在這三代非常流行。這對瓶子可能是北宋時代的,並不屬於遼金。瓷器鑑定真知堂:磁州窯到明代還在為皇室燒製酒罈子。這種內府銘文的黑白釉梅瓶,特別是白釉梅瓶,看器型和明初永樂極為相似。所以,這兩件應該是元末明初的製品。
  • 2020藝術指數榜|最貴清三代瓷器TOP10
    2020藝術指數榜|最貴清三代瓷器TOP10 2020-12-30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