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草兒
昨日,肖戰發微博呼籲網友:「盡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我不需要應援」。
可謂是「道盡一把辛酸淚」,背後原因惹人疼。
肖戰因飾演《陳情令》中的魏無恙,青春帥氣,靈動瀟灑的形象受到大眾喜愛,因此收穫了無數粉絲。
但最近,他卻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仿佛一夜之間,他成為了全民公敵,遭遇全網聲討。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就在昨日,據網傳,肖戰的一名教師粉絲,讓自己的學生手舉畫報,為肖戰錄製聲援視頻。此舉經過輿論發酵,肖戰再次「躺著中槍」。
無奈之下,他藉助媒體發聲:「我不需要應援」。
對於肖戰此舉,網友紛紛表示:「第一個站出來指責的藝人,夠剛」。
01.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肖戰,非科班出身,曾經只是一名小小的設計師。
《陳情令》的火爆,讓肖戰圈粉1000萬。可觀的數據,驚人的流量,肖戰一躍成為娛樂圈炙手可熱的流量小生。
粉絲的贊捧,讓肖戰「一夜成名」,速度之驚人,遠超同樣起步的練習生。於是網上有了這樣一句話:「你和肖戰的距離,就差一部《陳情令》」。
粉絲與演員,本是相輔相成,相融共生。然而,肖戰的某些粉絲,卻以愛之名,行所謂「應援」之事。
先是有名的「227事件」。
起因是,有人以《陳情令》主角肖戰與王一博的CP對話為原型,創作了同人小說,並被轉載到了AO3網站上。
在小說中,肖戰被描寫成了一個「髮廊妹」。這讓肖戰的粉絲坐不住了。
其中一個超粉,私自聯合了其它粉絲力量,舉報網站、人肉作者,甚至牽連作者母校。
因舉報人數眾多,力量強大,且網站確實存在部分違規,因而舉報成功。結果是,「髮廊妹」作品被下架,AO3網站被封殺。
不僅如此,他們還借著人多,肆意舉報各類大型文化網站,打著「為肖戰好」的名義,肆意妄為,不顧後果。
肖戰粉絲的這些瘋狂操作,終於激起眾怒。被殃及的各網站粉絲,也發起了瘋狂反擊。一時間,肖戰成為了眾矢之的。
後來,雖然肖戰為粉絲傷害他人的行為,做了誠懇的道歉,但仍不解民憤。接著,「追星女孩被騙」事件。
新歌《光點》發布之初,短時間內銷售額就突破了一個億,實現了華語數字專輯第一。然而,「人紅是非多」。
據說是騙子假借「肖戰助理」身份,創建了一個「肖戰粉絲群」,王先生十二歲的女兒小麗,追星不成,卻深陷其中,入群被騙。一時間,肖戰成了追星的反面教材。
於是,全網矛頭再指肖戰。
很多人集體去肖戰參演的電影電視劇打低分,打差評。當「粉絲行為上升到正主」,肖戰便「躺著也中槍」了。
揭開肖戰「全網被黑」的真相,可謂是「成也粉絲,敗也粉絲」。
人性最大的惡是:口口聲聲「為你好」,卻喪失基本的辨識能力,絲毫不顧及你的感受,也不在意會將你推向怎樣的境地。
有意也好,無意也罷;所有以愛的名義,傷害他人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02.擦亮眼,理智追星
2006年「楊麗娟」事件,在當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16歲的楊麗娟因一場夢,認為自己與劉德華「姻緣註定」。為追星,她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輟學。她的世界裡,劉德華的地位已經遠遠高於父母。
無論路途多遙遠,劉德華的每場活動都會參加;奔波於幾座城市,只為能遠遠瞧見劉德華一眼;家裡更是堆滿了劉的專輯。
然而,事與願違。
多年追星,楊麗娟都未實現「單獨見他一面」的願望。她的父親為了幫助她追星,不惜傾家蕩產,甚至賣腎。最後,在留下十幾頁遺書後,跳了香港海。
這場血淋淋的悲劇,如果一定要歸罪於誰,是16歲楊麗娟的偏執和瘋狂?是父親的無原則遷就?或者是媒體的推波助瀾?還是劉德華的冷漠無情?
好在,斯事已去,一切已經回歸平淡。
如今的楊麗娟,面對鏡頭,已經放下心中的執拗。她表示:「很後悔以前的行為,如果能夠重來,一定不會那樣去做。」
縱觀楊麗娟追星的整個過程,正印證了那句話「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楊麗娟親手斷送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父親以死「成全」,家庭破碎;而劉德華也曾不煩其擾,甚至遭遇公眾指責,「冷血」「沒有人性」。
然而,現實生活中,楊麗娟絕非個案。在《老梁觀世界》節目86期,講述了一件「父親砍死女兒」的人倫慘劇。
起因是女兒追星,父親責怪:「你不好好學習,天天除了上網就是追星。不要再追星了,明星再好也沒有父母對你好」。
女兒聽了後,大吵大鬧,說了句讓她的父親無法容忍的話:「我愛明星勝過愛父母」。父親一怒之下,去廚房拿了把菜刀,親手砍死了自己的女兒。
盲目追星,如同飛蛾撲火,搭上了自己的青春年華,終是害人害己。
魯迅先生說:「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作為追星一族,一定要保持理智。可以把對明星的喜愛,成為你奮鬥的一種力量,一束光,照進生命裡。
而你,必須要有自己的生活。
03.愛人,先自愛
當明星成為一種榜樣的力量,照進生命裡,才會開出美麗的花兒。
17歲的柯林頓,心中出現了自己的明星甘迺迪,這顆星領著他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千裡迢迢來到華盛頓特區喬治城大學,辛苦求學力求上進,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總統夢;衣索比亞長跑名將貝克勒,他崇拜的偶像是格布雷希拉西耶,於是他刻苦訓練,最終在多項國際大賽上奪得冠軍;被稱為「小鄧麗君」的裴唯瑩,一直將鄧麗君當做自己的偶像,12歲便出演鄧麗君,清純可人。
著名作家亦舒說:「自愛,沉穩,而後愛人」。追星如此,所有關係皆如是。
先做好自己,有穩定的收入,獨立的性格,有自己的原則;不急躁,溫暖有度;能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他人;
足夠的自我管理,才能給人安全感和幸福感。
對於那些,以愛之名,做出過分舉動的人,我們不得不提防;因為蜂蜜很好吃,但蜜蜂很可能回頭蟄你一口。
古訓有言:「欲愛人者先自愛,欲知人者先自知」。
愛人,先自愛;餘力,愛他人。
作者簡介:喵姬,寫作裡最會唱歌的,唱歌裡最會寫作的,致力於內在和外表瘋狂的購物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