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講這3句話,讀懂後可以受用一生

2020-12-19 國學大觀園

《易經》大道易簡,只要我們掌握以下3點,就能受用一生。

都知道易經是大智慧學,可人們關心的只是怎麼應用,畢竟只有少數是易經專家,普通人只要懂得淺顯的道理,能在生活中要為我所用就行了,這也符合《易經》說的「大道至簡」。對於《易經》,每個人的學法不同、用法不同,所以各自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大道是開闊的,大道裡面還有無數的小道,人們說「條條道路通羅馬」,小道上也能各顯神通。易經64卦中,提煉出3句智慧箴言,你若能悟透一條便可不再平庸,如果3點都做到,就會成為高人。

01把握時機

人的一生,有的人做事容易成功,有的人屢屢碰壁。六十四卦從乾卦開始,雖然乾卦都是陽爻,剛健進取,但萬事開頭難,剛過易折,又沒有陰爻的以柔克剛,所以並不是在每個爻的位置都能一帆風順的,各自選擇的機遇也不一樣。我們知道九二是「利見大人」,為什麼初九不能現田呢?還要告誡「潛龍勿用」呢?這就是你現在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做好,還需要養精蓄銳,機遇沒到,出來很危險,也沒有大人在田裡等你現身給你指導。

機遇是千載難逢的,有時抓不住就錯過不在,機遇是一種徵兆,它不會事先通知你準確的時間,但你要有敏銳的感官,對到來的機遇如果視而不見,做事就受挫折。順應時機的人,才能在天時、地利、人和中,實現自己的願望。

比如,一件事物剛興起時,大多數人都在觀望,只有少數人認為這是天賜良機。一個新鮮事物的出現,人們的反應速度不一樣,那時網際網路剛起步,很多家庭連電腦都沒有,這也限制了人們的思維。等到網際網路發展起來時,第一批人已經嘗到了甜頭。直到現在,人們還想做網際網路時,發現紅利期已經過去了,所以有的人做得很吃力。

一個行業總有盛極而衰的時候,這就是《易經》的乾卦上九爻,在九五時處在事業的最高點,即「飛龍在天」,如果心存敬畏之心,再「利見大人」,能保持的長遠一些,否則就到了「亢龍有悔」的階段。盈不可久也,人生和事業,就像上下起伏的曲線,有起有落,這也是陰陽之道。

所以要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搶佔制高點,在處於最低點時,積攢能量,再捕捉下一次的機遇。有這樣《易經》的思維,才能心胸開闊,站得高,看得遠,把握住每個時機,而不是只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沾沾自喜。

02持之以恆

有些人和幸運,抓住了機遇,可是能堅持到最後的才是贏者。人有惰性,如果不願意進取,就會半途而廢。事物的發展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創業是艱難的,如果不能在黑夜裡忍受孤獨和痛苦,那麼就容易倒在黎明之前。

《易經》的恆卦告訴我們「君子以立不易方。」雷和風恆久相伴,這是大自然的一種恆,即恆久之道。君子長期堅持正道,不輕易改變前進的目標,堅持不懈,最後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在這裡的「不易方」,是指不輕易改變,還是要根據客觀情況而定。如果一開始前進的方向就走錯了,就要及時改變策略,保證自己沿著正道行走,這才是真正的「恆守其道」。

現代人的人心浮躁,能安心靜靜看書的人都少了。人們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有些人急功近利。其實 我們看一些實幹的企業家,他們的成功,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經過努力和不懈的堅持,最後才功成名就的。

03正確對待得與失

《易經》中講,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保持中立,才是最佳的狀態。有時候,我們對一件東西很執著,可越是想得到它,最後越得不到。有時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還是無緣擁有。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你的意志要順應天地之道,才能順勢而為,達到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們把目標看得太重,那麼就會患得患失,影響你的心態,在前進的道路上就不能正常發揮應有的水平。如果你能正確看待身邊的得與失,對想得到的東西保持適度的關注,而不是非要據為己有,反而心態會更加平和。

04學習易經有竅門

大道至簡,只是我們人心複雜。《易經》有人說難學,也有人說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化難為易,豁然開朗。

比如易經愛好者推崇的撲克記憶法,就值得初學易經的小白去嘗試。《易經》是大智慧,只要我們每天持之以恆地看幾張撲克,在寓教於樂中,就輕鬆記住六十四卦的內容了。為我們以後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套卡牌一共80張,其中16張知識卡,64張卦象牌,排版精良,而且小巧玲瓏,可以隨身攜帶。易經64卦快速記憶卡牌,還額外附贈一張伏羲太極八卦布以及三枚銅錢,性價比十分高。只要我們每天堅持隨機抽取一張進行觀看,自然會牢記易經64卦。

點擊上面的橫條,就可以獲得人生好牌,您值得擁有!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文章來源:國學大觀園《易經》向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易經的核心觀點就是陰陽辯證法的觀點。陰代表的大地、柔弱,而陽代表天空、陽剛,當陰陽交織在一起,就會生成萬事萬物,這麼來說,萬事萬物的本質其實就是陰陽。
  •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講這3句話,讀懂後人生豁然開朗!
    《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可謂是實至名歸,歷代很多學者著書立說,思維體系皆是來源於《易經》,《易經》中也出現了很多名言金句,直到現在還被人們使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3句箴言,都是出自《易經》之中,裡面暗藏著大智慧和大道理,你若能讀懂,足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就是悟透了其中1句,也會好運自來,平庸的人生也能光芒四射、熠熠生輝。
  •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是在講2句話,一般人也能看懂
    事實上,易經的思維方式早就融入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自古就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說法,而易經的核心思維方式,其實就是陰陽辯證思維法。所謂陰陽思維,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兩面性,而我們考慮問題只從一個方面去思考的話,就會陷入僵局無法脫身。
  •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讀懂後人生豁然開朗
    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3句箴言,都是出自《易經》之中,裡面暗藏著大智慧和大道理,你若能讀懂,足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就是悟透了其中1句,也會好運自來,平庸的人生也能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第一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解讀《易經》的書有很多,每次遇到這句話,書中的解釋出奇的一致:來自老天的保護,這樣就會吉利,沒有什麼不利。
  • 整部《易經》看似深奧複雜,其實全篇的內容只講了這3句話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觀全本《易經》雖然複雜難懂,其實其核心內容就只有3句話。
  •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難懂,其實全篇的核心只有這3句話
    整部《易經》看似複雜難懂, 其實全篇的核心只有這3句話《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縱觀全本《易經》雖然複雜難懂,其實其核心內容就只有3句話。一、 順天應人《易經》中的革卦,裡面曾說「順乎天而應乎人」。
  • 整部《易經》,其實就講了一個字,讀懂了,受益無窮!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凝結了古人的智慧精華,是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被後人尊為「群經之首」。易者,變也,整部《易經》,其實都是在講這個「變」字,講事物變化的法則,所以才叫《易經》。《易經》上講:「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這些變化的道理從哪裡來?是古人通過對世界萬物、對宇宙天體的觀察總結而來。「象」就是現象,就是自然界隨處可以看到的,只要不是瞎子,人人都能看到的現象。「在地成形」,就是說地球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動物、植物,乃至萬事萬物的變化,都與自然天體的關係有著密切的聯繫。
  • 讀懂這三個字,就讀懂了整部《易經》
    《易經》是中國古代最有智慧的書,被稱為「群經之首」「萬經之源」,同時也被當作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結晶,可以說,讀懂了《易經》,也就讀懂了一大半中國文化。「「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從伏羲畫卦開始,《易經》經歷了《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也經歷了從伏羲到周文王,再到孔子,其中的內容紛繁複雜,浩若星海,想要讀懂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
  • 《易經》中,這3句話最為經典,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這樣廣大精微的一本書,但很多人都會覺得很難讀、難記、難懂、難應用。其實,整部《易經》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話。細細感悟其中的智慧,定能令人終生受用不盡。1、「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易經》4句經典名言,可以讓人一生受用
    《易經》4句經典名言,可以讓人一生受用《易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古籍。《易經》一般是指三本,即《連山》、《典籍》和《周易》。從本質上講,《易經》是一本關於變化的書,長期以來一直被用作「佔卜」。後世對其哲學的學習越來越多,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著作。
  • 為什麼朋友難交,易經這3句話告訴我們真諦,讀懂後豁然開朗!
    有的朋友對此頗有微詞,他們更多的是把易經比作生活常識,就好比靠近火焰知道燙,靠近寒冰知道冷一樣。其實持有這樣觀點的朋友,他們只認識到了易經的冰山一角,誠然易經是百科全書,但是在眾多生活常識的背後,是無數深刻而又內涵的智慧箴言。我們學習易經,如果只停留在表面,自然無法窺探到其中的精髓。
  • 易經:人生的大智慧,讀懂一生受用
    《易經》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閱盡世間萬本書,也不如讀懂一本《易經》。《易經》是一本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書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做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 讀懂《易經》的這5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有啥好讀?這樣評價《易經》,可就大錯特錯。隨便找出一句,你未必能懂其中的含義。人活在世間,為什麼有的命好,有的命差?難道真的是天生?想收到更多福報,很難嗎?其實,如果你按照下面五句話去做,也許你的命運會從此不同。
  • 曾仕強:《易經》全篇只講了這「3個字」,但很多人都沒搞懂!
    《易經》,很有幫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其實,整部《易經》,只講到3個字而已。著名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熟讀《易經》後總結了3個字的成功格言:「上」、「止」、「正」。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需要選擇的問題,如何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重要。
  • 《易經》有多偉大?網友:只懂這一卦,受用一生!
    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可謂博大精深,敢說完全讀懂的人寥寥無幾,甚至一個都沒有。其實這部書到底有多偉大,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不過就像一位網友說的那樣:讀一部《易經》只懂其中一卦,足以受用一生了!這位網友說得在理。
  • 易經:大道自然,小道顯神通,普通人抓住這3個關鍵,受用一生
    縱觀古今,那些在不同時代做出過卓絕貢獻的人,才是真正讀懂了《易經》的「高人」。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藥王」孫思邈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北宋文學家朱熹一生鑽研易學,而且還親自註解過《易經》。魯迅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 看似複雜的《易經》,核心精髓就三句話
    《易經》整體看似複雜,但其中核心精髓就三句話,如能悟透其中的大智慧並身體力行,也許你的人生就此改變!一、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現代解讀《易經》的很多書,解釋此句為:來自老天的保護,這樣就會吉利,沒有什麼不利。其實這樣的釋義是錯誤的。因為老天不會幫助任何人,因為一旦幫助了,老天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還談何公正公平呢?人們相信老天爺,就是因為老天爺鐵面無私。
  • 想要參透易經的精髓,這2句話不可不知,讀懂後受益一生!
    易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大智慧典籍,能夠幫我們走出人生的困境,處理生活上的諸多難題,可以讓我們更快懂得生命的真諦。歷代學者對易經都說手不釋卷,皓首窮經,有的人專研一生也不敢說自己精通易經的全部。其實易經看似難學,其實又極好的入門,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熟讀六十四卦,先做到通識,然後就需要對其每個卦進行背誦了。易經的背誦要用聯想的記憶法,比如我學易經的方法就是現在紙上畫出六十四卦的卦象,然後看卦象和卦名進行比對,頭腦中要有一定的想像力,這樣記憶起來很迅速。
  • 易經中有2個「天機」,每一句都被生活檢驗,讀懂後受益終生
    事實上,易經的思維方式早就融入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自古就有「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說法,而易經的核心思維方式,其實就是陰陽辯證思維法。所謂陰陽思維,就是說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兩面性,而我們考慮問題只從一個方面去思考的話,就會陷入僵局無法脫身。
  • 只要讀懂《易經》這3句話,你就會成為智者,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規律和發展的趨勢,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相互轉換,彼此又交互融合,這就是簡易的範疇。簡易是三易中最先被提到的,這就是告訴我們,易經其實很簡單,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應用簡易,比如人們的吃飯、睡覺、工作看似簡單,卻都符合自然之道,這個世界上再複雜的事情,最後也都能歸於簡單,成語「熟能生巧」正是簡易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