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用本是晁蓋嫡系,為何宋江上山不久便倒戈依附宋江
在《水滸傳》第十八回中,何濤奉命來到鄆城縣找知縣商議捉拿晁蓋之事,不料卻遇上了宋江。當宋江得知是晁蓋劫了生辰綱,心中大驚,「晁蓋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從這一段內心獨白可知,宋江與晁蓋的關係非常密切。晁蓋與吳用又是什麼關係呢?小說第十四回劉唐來到東溪村找晁蓋,結果被都頭雷橫抓獲。
-
水滸傳:晁蓋對宋江的試探,宋江一句話,晁蓋體會了王倫的痛苦
宋江那裡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眾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卻讓不才?」若要堅執如此相讓,宋江情願就死!」晁蓋道:「賢弟如何這般說!當初若不是賢弟擔那血海般干係,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眾?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誰坐?」宋江道:「仁兄,論年齡,兄長也大十歲,宋江若是坐了,豈不自羞?」
-
先跟晁蓋後隨宋江,吳用背叛晁蓋了嗎?
後來朱仝上山入夥,晁蓋、宋江等好漢還打鼓吹笛,到金沙灘迎接他。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哪怕宋江魔心未斷期間,晁蓋和宋江都是一樣的心思。正因如此,所以即便晁蓋死後,他還想著幫助宋江。比如宋江攻打大名府,晁蓋還提前託夢告知他有災,需要江南地靈星才能救他等。而且,晁蓋從沒有去託夢責罵吳用。為什麼會這樣?
-
兩個原因可以證明:宋江不會架空晁蓋,更不會支使花榮對晁蓋行兇
我一直以為晁蓋死於宋江的陰謀這個說法是一個無稽之談。為什麼呢?一是關乎他在江湖上的名望和地位,二是沒有必要。先說第一點吧。宋江在《水滸傳》出場之前,就已經是一個江湖上人人景仰的名字。他的出名除了於家大孝以外,更重要的是於外仗義,常常雪中送炭救人於水火之中。宋江在不認識閻婆、更不知道她家還有一個漂亮女兒的情況下,都痛快地拿出十兩銀子相助。
-
晁蓋錯失一人,沒有拉攏他,以至於給了宋江上山奪權的機會
「原來那東溪村保正姓晁,名蓋,祖是本縣本鄉富戶,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不論好歹,便留在莊上住。若要去時,又將銀兩齎助他起身。最愛刺槍使棒,亦自身強力壯,不娶妻室,終日只是打熬筋骨。」他還有一個外號叫「託塔天王」,也是有些緣由的。原來呀,東溪村隔壁老王西溪村常常有鬼,這鬼常常鬧事,最愛青天白日裡迷了人下水。
-
水滸傳:晁蓋對宋江的試探,宋江一句話,晁蓋體會了王倫的痛苦
當初若不是賢弟擔那血海般干係,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眾?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誰坐?」宋江道:「仁兄,論年齡,兄長也大十歲,宋江若是坐了,豈不自羞?」再三推晁蓋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吳學究坐了第三位,公孫勝坐了第四位。
-
晁蓋錯失一人,沒有拉攏他,到頭來給了宋江上山奪權的機會
北宋末年的梁山起義,雖轟轟烈烈但也是曇花一現,在這之中湧現了許許多多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漢,他們或武藝高超,或為人仗義,相信每一個讀者心中都有一個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我而言,最讓我意難平的是晁蓋,作為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他比宋江更早成為梁山的領導人,但是最後一世好漢卻落得湮沒無聞的結局
-
晁蓋顯靈都是為了宋江,說明了什麼?
晁蓋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水滸傳》第十八回。晁蓋和宋江是水滸傳中繞不過去的的兩個大人物,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是水泊梁山的前後任寨主,還因為兩個人的歷史由來已是很長,正如宋江在得知晁蓋因劫取生辰綱事發之時的感慨:晁蓋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時,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
-
晁蓋兩救宋江的命,卻遭宋江排擠架空,玩弄權術他只是個小學生
他組織七星聚義智劫生辰綱,事發後逃到梁山做了寨主,才有了梁山的基本框架。如果說人的命裡真有剋星的話,毫無疑問,晁蓋的剋星就是宋江,他們二人有很深的一段淵源。晁蓋和宋江原來是好朋友,宋江是鄆城縣政府秘書,晁蓋是鄆城縣東溪村治保主任,還是東溪村首富。
-
宋江的走路姿勢,暴露了他的野心,難怪公孫勝會離開,晁蓋會失敗
我們都知道,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所以,曹操沒有非常重用他,就是因為,害怕司馬懿有不臣之心。古人云:狼顧者,謂回頭顧而身不轉,性狠,常懷殺人害物之心。可見,走路有狼行之態的宋江,必然也是一個性情狠辣之輩,而他「及時雨」的綽號,就像是他行走在羊群中的一件外衣。
-
晁蓋被宋江捏的死死地,這是為什麼?
如果說宋江替晁蓋下山作戰是架空了晁蓋,那麼三打大名府的時候,吳用替宋江下山作戰,是不是吳用架空了宋江呢?還有第一次招安的時候。宋江與眾人道:「我們受了招安,得為國家臣子,不枉吃了許多時磨難,今日方成正果。」吳用說道:「論吳某的意,這番必然招安不成。縱使招安,也看得俺們如草芥。等這廝引將大軍來,到教他著些毒手,殺得他人亡馬倒,夢裡也怕。
-
晁蓋死前向宋江提了一請求,宋江聽後當場拒絕,晁蓋當即心如死灰
梁山眾頭領在商議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晁蓋和吳用私下裡曾經有段對話。晁蓋決定親徵之後,吳用勸說晁蓋不要下山,又把宋江扯了進來,說無論如何都應該和宋江商議一二,也就是在此之後,晁蓋才堅定了親徵的決心。宋江在江湖上頗有些名氣,自從宋江上山之後,他便迅速的籠絡了梁山上一眾頭領。對於宋江來說,梁山唯一的出路就是招安,但招安的提議根本得不到原先跟隨晁蓋的諸多頭領的認同。魯智深甚至直接推翻桌子拂袖而去,武松也是極力反對,但是軍師吳用卻對招安的說法很感興趣。
-
晁蓋和宋江的恩怨情仇
首先,晁蓋和宋江,有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都仗義疏財講義氣。在《水滸傳》中,提到仗義疏財,不得不提另一個人,小旋風柴進。柴進、晁蓋和宋江,是整個《水滸傳》中,最仗義疏財的三個人物。然而,從實際效果看,宋江做得最成功,他硬是把它做成了一個金字招牌,這就是「宋江人脈學」。宋江的仗義疏財,不但為他贏得了好名聲,更為他日後成就梁山大業積累了廣泛而堅實的人脈。
-
水滸中,吳用為何支持宋江而背棄晁蓋?晁蓋做了一件令他失望的事
就在王倫排擠林衝的同時,晁蓋帶著吳用等人上山了。林衝抓住機會火併王倫,擁護晁蓋做了寨主。晁蓋成為梁山之主後,梁山的的確確有了不小的發展,頭領由最初的五個人增加到十二個人,他還帶領梁山好漢們擊退了一次濟州知府的徵討。晁蓋成為梁山之主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規矩,責令梁山好漢們不得濫殺無辜。
-
晁蓋攻打曾頭市,只帶自己的人,排斥宋江的人?
比如,有人說,晁蓋被架空,有人說晁蓋之死,就是宋江派人下山做的,為的就是奪了晁蓋的寨主之位,諸如此類。實際上,這些都是無稽之談。還有人說,宋江帶了很多人上梁山,這些人都是他的嫡系,晁蓋就是知道被宋江架空了,所以即便攻打曾頭市,也是帶著林衝、劉唐、阮氏三兄弟、白勝等老部下,這是防著宋江。因為這些人是跟晁蓋上山,或者在晁蓋之前就在梁山,屬於晁蓋的嫡系。
-
都是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晁蓋到底哪些地方比不上宋江?
讀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宋江上梁山後架空了晁蓋。因為《水滸傳》的讀者大多討厭宋江,所以很多人以為宋江架空晁蓋純粹是靠陰謀。但作為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晁蓋確實比不上宋江。
-
假如晁蓋宋江血拼,晁蓋7心腹,宋江27幫手,為何晁蓋還能贏
梁山上的3任頭領,能力最弱的是王倫,他對這點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所以林衝和晁蓋等人上山時,他都百般刁難,不想留他們,因為王倫知道,他駕馭不了這些好漢,但可惜他佔的是梁山這塊好地盤,所以最終還是被林衝給殺掉了,然後扶持更有威望的
-
吳用本是晁蓋的心腹,為什麼後來會背叛晁蓋而投向宋江?
但後來,當宋江上梁山後,吳用就漸漸疏遠晁蓋,轉而投向宋江,成為宋江的得力助手。我們可以看到,當晁蓋和宋江出現不同意見時,好幾次吳用都幫宋江說了話。比如,晁蓋要斬楊雄石秀,宋江不讓,這時是吳用帶著眾兄弟起鬨,說楊雄石秀是好漢,斬不得,晁蓋無奈,只得作罷。顯然,吳用的心思已經不在晁蓋身上,那麼他為什麼要背叛晁蓋而投向宋江呢?其中到底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晁蓋不死的話梁山第一把交椅還能輪到宋江坐嗎?梁山會不會覆滅?
>吳用投奔梁山,而林衝如果算資歷的話比晁蓋還早,當年晁蓋上投奔梁山的時候王倫其實是不想收留的,為何,其一,王倫這樣書生意氣,行兇狹隘沒有遠大志向。宋江原是山東鄆城縣一名公務人員,江湖人稱「及時雨」,又號「呼保義」。為他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於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財,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
晁蓋作為梁山寨主,為何108將裡沒有他,宋江在他死後說出原因
就是「託塔天王」晁蓋,那麼作為梁山一把手的晁蓋為何沒有排到108將裡面呢?晁蓋是在林衝火併王倫之後做的寨主,他和王倫不同,坐上寨主之後,他招賢納士,來者不拒,雖搶劫錢財,但是從不濫殺無辜,也因此獲得一些江湖上的聲望。這就讓梁山從打家劫舍轉變成劫富濟貧,可以說這些都是晁蓋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