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微信朋友圈裡的一條消息作為「溫馨勸解」被不斷地轉發:
「伏天裡請大家不要喝冰鎮飲料和食物,否則會使寒氣入侵體內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腳涼,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導致的。要想使體內的寒氣排出,請大家堅持在伏天喝熱水,這樣就會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
大熱天,不讓我吃冰棍也就罷了,還得喝!熱!水!?
這個說法,有多少真,有多少假?健康時報記者綜合國內多位專家觀點,看完後你就明白真相!
真相一:喝熱水把寒氣逼出來?不靠譜!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李曉娟:沒有科學依據。比如說寒性的藥你給加熱之後它就能變成熱性的藥嗎,熱水和涼水與我們所說的寒熱是有區別的。
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僅靠三伏天避免冰冷就能逼出體內多年寒氣的說法明顯誇張,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病科金小晶:如果說靠喝熱水排出體內積聚多年的寒氣,這說法誇張了,也沒有科學的理論支撐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盧秉久:冬天畏寒怕冷並非完全是三伏天疏忽養生造成的。體質寒涼除了和後天生活習慣有關外,還與疾病損傷有關,也和隨年紀的增長腎陽不足有關,很多時候還和人的先天體質有關。只靠伏天喝熱水就徹底逆轉體質不太現實。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薛霽:消息我也看到了,如果說必須堅持喝熱水才能排出體內寒氣這就有些絕對了,人的體質不同,像陽虛體質的人確實不能食涼,但普通人偶爾食用一些涼的食物並沒什麼大礙,而且也不用一直堅持喝熱水。
唐山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葉珊:伏天喝熱水其實並不能排除體內寒氣,這個說法是不科學的。對於這個說法,沒有什麼依據,體內寒氣是日聚月累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應該對症治療,不能靠喝熱水,這個是不科學的。
寧夏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尚斌:伏天喝熱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汗,也就是中醫說的發汗解表功能,能起到透裡疏通、清熱的作用。長期堅持,會達到一定的養生效果,但是能在短時間內「把體內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氣逼出來」,有點誇大了。
真相二:伏天不能喝冰的?吃得過多確實不好!
耗傷人體陽氣
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冬為陰、夏為陽,夏季三伏之時令,是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旺之時。在機體陽氣最旺時,一味用寒涼之品(冷飲、空調)加以抵抗,勢必會耗傷人體陽氣,損害機體的脾胃功能。從養生角度來看,夏日不吃寒涼的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但少量吃冰冷東西也無妨。
影響消化吸收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盧秉久:這裡宣傳的內容有合理成分。夏天中焦虛寒,吃過多的冷飲、涼食會讓脾胃進一步受寒,損傷脾陽,時間長了不但會影響人體消化吸收,還會降低整體免疫力。尤其是本來就體寒的女性,更容易加劇亞健康狀態。
傷害脾胃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中醫科主任薛霽:伏天不吃涼冷的食物確實是對的。因為伏天天氣炎熱,有時還加上悶熱,所以人們常稱伏天為「苦夏」,此時人體體內熱量不易散發,胃腸溫度也偏高,冰冷、寒涼的食物進入胃腸道會使胃受到強烈刺激,很容易引起胃腸痙攣,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所以不建議在伏天的時候「食涼」。
唐山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朱葉珊:中醫養生的角度依據《黃帝內經》裡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養陽氣,吃冷食喝冰飲會讓胃腸內的溫度急劇下降,容易造成胃脹、消化不良,甚至絞痛、腹瀉,有些人劇烈運動後喜歡大量喝冷水或冰凍飲品,也會讓胃腸道的血管突然收縮,還會導致毛孔急速閉塞。傷及脾胃;特別是脾胃虛弱患有急慢性腸胃道疾病者,更應少吃或不吃。
真相三:有些人確實不能吃冰鎮飲料!
腸胃不好的人:
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病科金小晶:有以下幾種清況,確實不太適合喝冰鎮的飲品。比如,腸胃不好的人,因為這樣會讓胃內的溫度急劇下降,容易造成胃脹、消化不良,甚至絞痛、腹瀉。有些人劇烈運動後喜歡大量喝冷水,這種習慣會讓胃腸道的血管突然收縮,還會導致毛孔急速閉塞,暫時中止出汗,造成體溫散發受阻。
寧夏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尚斌: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汗液增多,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此時如果進食寒涼食物、喝冷飲等,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特別是脾胃虛弱的人,容易加重體虛的症狀。
陽虛體質的人:
寧夏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尚斌:對於陽虛體質的人來說,一年到頭都不宜多吃冷食冷飲,哪怕最熱的伏天也是如此。陽虛體質的人平時就很怕冷,哪怕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不該吃涼,這是陽虛體質的人伏天養生的關鍵。
真相四:體寒的人如何緩解?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盧秉久:除了不吃涼食、不喝冷飲之外,人們還需要利用多種方法。
第一,少用空調。尤其是在大汗之後避免馬上用空調,可以有效減少寒邪入侵。
第二,艾灸穴位。人們可以通過艾灸的辦法溫陽,比如艾灸足三裡穴、命門穴、關元穴、神闕穴等。這些穴位每天艾灸20分鐘。
第三、吃點羊肉。平時體寒的人可以在伏天適當吃一點羊肉。中醫認為羊肉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補中益氣」等作用,所以夏季適當吃羊肉可以發散、行氣、活血、通竅、化溼,尤其是虛寒體質、陽氣缺乏、血液循環較差的女性,吃羊肉可以緩解腰、背、手足冰冷,胃痛,消化不良,肢疲無力等不適症狀。
第四、別露肚臍。在衣著上,人們要保護好寒邪容易入侵的「通道」,如肚臍等等。所以,愛美的女性伏天不要穿露臍裝。
第五、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功效。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第六、跟體溫接近的食物。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涼快吃一些冰鎮食物。在喝水的溫度上,一直建議溫度不要太高,長期喝熱水會燙傷口腔及食管黏膜,造成口腔炎、食管炎,導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腫。建議的水溫在40℃到45℃,既符合口腔溫度,也適合胃腸的溫度。
最後提醒,改善體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伏天裡的努力並不會徹底把寒氣逼出來。只有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並持之以恆,才能逐漸調理亞健康狀態。
(摘自健康時報微信公號 ID:jksb2013)
編 輯丨周 晶
實習生丨韓 琳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