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六屆福建文創獎啟動 以文創引領城市IP
工作人員為觀眾講解福建文創獎獲獎作品。 東南網記者 王龍風 攝
福建文創獎展區 東南網記者 陳朝蘭 攝
海峽網4月30日訊(東南網記者 陳星宇 鄭曉丹 陳娜)
4月29日,第六屆(2019)福建文創獎在第十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獻上「首秀」,並舉行推介會系列活動。活動包含第五屆福建文創獎優秀作品展、第六屆福建文創獎推介會暨城市IP主題沙龍活動。活動一經推出,吸引了不少文創愛好者的關注。
碰撞地方工藝提升活力
大漆而就的《漆·芸館》、牛角打磨的《雲卷梳品牌形象設計》、浸潤如畫的《扎染時尚禮服》……一件件、一組組亮相於本次藝博會的手工作品,展現了我省傳統手工藝的精髓。傳統手工藝的極致,便是棲身於玻璃櫃內的工藝美術品。要走出玻璃櫃,飛入尋常百姓家,文創便是其間的橋梁。
參加本次活動的福建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處副調研員黃偉表示,我省工藝美術總產值位列前茅,莆田尤為突出,因此,第六屆福建文創獎首場推介活動落地莆田,希望福建文創獎能夠與當地的工藝美術碰撞出新的火花,為文化產業提供新的增長點。
第六屆福建文創獎以「傳藝新生 非凡造物」為主題,以市場為導向,擬通過「1+N」的「傳幫帶」形式,讓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美術大師關注福建文創獎平臺,並以此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參與到賽事中,讓福建傳統手工藝能夠積極觸網,讓福建文化更有活力與創造力。
催生城市IP激活文創
福建文創獎評選活動自2014年以來連續舉辦五屆,大賽通過搭建文化創意競賽、研討、展覽、推介、人才培養、產業對接平臺,打造具有突出影響力的福建文化創意綜合性品牌賽事,已成為推動我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福建文創獎評選提出城市IP概念,將為福建省內的文創愛好者提供新的發力點。
IP一直是文創界的風口,福建提出「全福遊 有全福」的口號,更是將城市全福「代言人」的重要性推到了頂峰。一個村鎮、一個街區、一座城市的文化承載,需要獲得人們的認同感,城市IP的概念應運而生。
在推介會暨城市IP主題沙龍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春輝、莆田藏雲堂精微透雕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建軍、華昌珠寶有限公司副總裁周燕萍、莆田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陳祖芬等手工藝界大師及專家齊聚一堂。在他們看來,城市印記與風景裡,蘊藏著極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它既是其外在形象與精神內質的有機統一,也體現著經濟增長的軟實力。他們期待今年的福建文創獎推出更多深入人心的城市IP,留住每座城市獨特的「味道」。
參展作品《呷歡喜(閩南喜文化)》 東南網記者 陳朝蘭 攝
參展作品《閩俗歷——閩南傳統習俗月曆設計》 東南網記者 陳朝蘭 攝
活動現場 東南網記者 王龍風 攝
利好疊加唱響文創最強音
「酒香也怕巷子深」,優質的文創之聲更怕被埋沒。第六屆福建文創獎疊加多重扶持政策,將從獎金、包裝、銷售渠道等方面,為獲獎者提供一站式扶持,讓文創好聲音能夠經久不衰。本屆文創獎總獎金將達42.5萬元(每個徵集類別評選出金獎1名,獎金5萬元;銀獎2名,獎金各1萬元;銅獎3名,獎金各5000元)。此外,組委會還將打通賽事與文創市集的通道,擬推東南匠人研習社、線下體驗店等推廣渠道,打出「組合拳」,為文創從業者賦能,提升文創產品價值。
本屆文創獎與福建省域內相關文創賽事聯動,延展徵集維度。文博創意類作品將與第二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博物館文創藝術設計大賽聯合徵集,吸納更多優質作品參賽。部分城市還將結合地方特色文化產業開闢分賽道,進一步助推賽事成果產業化。
據悉,本次福建文創獎推介會系列活動為期6天,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莆田工藝美術城,現場感受我省文創產品的獨特魅力。現福建文創獎已全面啟動徵集,有意者可登錄大賽官網「福建文創獎」報名頁面了解詳情,或以電子介質形式報送,歡迎各地文創愛好者踴躍參與。
大咖有話說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性格。」
福建文創獎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有機融合,能發揮優秀文化的精神紐帶和文化資源的嫁接功能,創造出充滿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和品牌,提升全省傳統手工藝水平。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鄭春輝
「媽祖文化是莆田市最響亮的城市IP。」
大IP時代,媽祖文化已然成為莆田的城市大IP。它不僅是文化的象徵,也是精神的傳承。一個家喻戶曉的城市品牌創建需要一種最基本的精神標杆,媽祖正好可以擔此重任。媽祖文化無論是在價值觀層面還是民眾生活層面都具有極高的美譽度。
——莆田學院教務處副處長陳祖芬
「城市想要『彎道超車』,形象傳播必不可少。」
城市如何結合網紅思維、超級IP等,將古老文明激活,是所有手工藝人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福建文創獎為傳統手工藝品賦予了更多時代氣息,也為其市場發展提供指引。希望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藝人參與大賽,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傳統手工藝品變成精美文創產品,吸引更高的關注度。
——福建工藝美術大師、莆田藏雲堂精微透雕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建軍
「城市IP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優秀的城市IP可實現情感寄託、性格塑造、創意迸發,能在多個內容平臺上獲取流量,可將人格具象化,進行精神傳遞,其形成的產品是可以具有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的。
——全國首飾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鑲嵌首飾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華昌珠寶有限公司副總裁周燕萍
「文創是博物院的最後一個展廳。」
將博物館元素作為文創設計的基礎,進行城市IP設計,讓福建文創獎的參與者有更廣闊的發揮空間。賽事聯動,讓兩岸的大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設計出佳作,進而落地成叫座產品,為文化產業經濟增長提供動能。
——福建博物院文創中心主任黃曉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