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谷自主創新園。
「智匯新區 共創未來」2019年度中國動力谷「雙創人才」政策兌現大會。
戰疫情 促發展 創新「線上+線下」籤約新模式。
北汽株洲分公司復工復產。
天易科技城。
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本版圖片均由株洲市天元區委宣傳部提供)
■ 戴 鵬 王 娜
車間裡,人機協作,開足馬力生產;工地上,挖機隆隆,建設熱火朝天;寫字樓裡,雲端線下迸發無限創意……9月,走進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好一派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
疫情帶來的「寒冬」雖長,但擋不住株洲高新區(天元區)經濟社會發展前進的腳步。與時間賽跑,在危中尋機,想方設法招商引資,該區全面推進項目建設,不斷優化升級服務,推動園區經濟加速向前,奮力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近期一系列亮眼的數字,彰顯出株洲高新區(天元區)通過產業強區之路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今年上半年,全區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0.24億元,其中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69.95億元;實現重點項目開工22個,實現重點項目竣工16個;「產業項目建設年」綜合成績排名全市第一,「奮戰一百天、衝刺雙過半」重點項目建設「看學議」活動全市排名第一。
時不我待攻項目
——於危機中迎接挑戰、直面困境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各地經濟開始逐漸回暖,先一步復工復產,便能早一步穩住市場,贏得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
7月9日,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迎來了一場重要的儀式——中南高科產業園項目、株洲匯隆三一道依茨發動機配套工程項目集中開工。這是該區產業項目建設「大幹一百天、衝刺雙過半」活動結出的碩果。
產業興旺是株洲高新區(天元區)發展的第一支撐,項目建設則是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
1—8月,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共有中南高科產業園等24個重點項目實現開工,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等22個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鮮亮數據背後,是盡銳出戰的「新區力度」、是你追我趕的「新區姿態」!
復工快,幹勁足。塔吊林立、機聲轟鳴、焊花飛濺……3月初,立方新能源儲能型鋰鈉電池生產研發基地等,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8個項目,克服疫情困難,集中開工,吹響全區今年產業項目建設「衝鋒號」。
投產快,產業強。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作為全省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隨著它的投入運營,將支撐起新能源汽車有關共性技術的研發需求;中國長城海洋信息項目竣工投產,標誌著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將建立起我國在海洋信息安全領域自主可控的科研體系……
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今年,株洲高新區(天元區)產業項目建設硬核出擊,聚焦「215」總體目標,即全面對接省「五個100」,實施市「五個一批」重點項目200個以上,全年開竣工重點產業項目50個。
為了保障項目建設的進度和質量,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建立了一套項目建設的長效機制:為每個項目規劃好「辦事清單」與「時間表」,並推行限時辦結、首問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講評」的「四個一」推動機制。
對所有重點項目,實行一個領導、一套專班、一個工作組、一個微信群。主要領導帶頭督促在項目一線;工作組24小時待命,做到「問題不過夜、交辦當天復」。
如今,從慄雨湖畔到武廣新城,從新能源汽車基地到動力谷創新產業園……漫步在株洲高新區(天元區),一家家企業開足馬力,一個個建設工地加速開工,產業項目建設活力滿格。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全區上下克服困難,再添動力、自我加壓、奮力作為,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株洲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說。
乘風破浪尋新機
——於逆境中借勢崛起、趁勢而上
項目落地的背後,也將產生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產品,一項項新區智造驚豔亮相。
9月3日,兩臺產自株洲高新區的新能源無人駕駛智能清潔車從該市神農城出發上路作業。運動5G技術研發的「智能汽車」,成為該區「智造」新名片。
中車電動生產車間,一輛新能源客車外表看起來並無特殊,內部結構卻讓人耳目一新:新安裝的「雲控淨化」系統,使客車實現除菌、除霧霾、殺菌、體溫監測「一體化」。疫情期間,該產品一面世,便受到市場熱捧。
逆境中,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努力成為「新經濟」的領跑者,實施「四新經濟」培育工程,支持共享經濟發展,積極推動5G、新零售、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等新業態、新項目入區。加快推進國家安全產業示範園區建設,以安全品牌促進產業集聚。
當前,在株洲高新區,大數據這一新業態正呈現蓬勃發展之勢:以大數據產業衍生服務商為定位的大漢·惠普信息產業園,已吸引200多家企業入駐。
天易科技城內,省重點項目之一的株洲信息港,今年內可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建成後,這裡將是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端產業的研發、創新、孵化基地。
與大數據產業比翼齊飛的,還有共享經濟、電子信息產業、物聯網等「新經濟」在產業全鏈條、製造全過程深度融合。
作為共享經濟頭部企業的株洲雲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去年4月成立以來,嘗到了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崛起的「甜頭」。今年以來,該公司與中國移動、拉卡拉、鬥魚等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並與鬥魚、歪歪等直播平臺積極接洽,探索「網際網路+」模式,做相關項目的二次挖掘,預計今年將為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帶來2.4億的稅收收入。
在電子信息產業鏈上,龍頭企業湖南長城的自主可控整機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平臺,成為全省唯一上榜的2018年全國工業網際網路APP優秀解決方案;叄農實業借力大數據,建立生鮮電商平臺,每天為1200餘戶家庭提供無接觸式配送服務……
同時,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全力出擊,搶抓「新基建」風口,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藍普視訊是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新基建」重點項目。作為「LED可視化應用解決方案領航者」,他在業內一直有著顯赫的地位,其項目前景也一直被看好。
「我們作為產學研轉化重大產業項目落戶株洲高新區後,將在這裡大放異彩。」該項目負責人自信地說,5年內,該項目將為株洲帶來不少於1億元的稅收。
如今,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新業態、新模式借勢崛起,市場主體積極性大增,產業活力迸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我們將重點發展終端智能等7大領域,著力建設中國領先的『新經濟』產業集聚區。」株洲市天元區區長姚永告認為,新業態、新模式借勢崛起,市場主體積極性大增,產業活力迸發,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蹄疾步穩精招商
——於新模式中溯流而上、固本強基
項目建設是「本」,招商引資是「根」,「本」固才能枝榮,「根」深才能葉茂。
6月29日,2020湖南-長三角經貿合作洽談周(簡稱「滬洽周」)開幕,6月29、30日連續兩天,株洲高新區獲籤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額達226億元。
喜人的成績背後,是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在「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中,主動調整招商思路、加大服務調度、拓寬招商渠道,力求引優引強提高實效……根據實際情況精準發力的碩果。
今年,受疫情影響,延緩了各地招商進度,但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卻「熱度不減」。
「株洲高新區在疫情期間都沒有停止招商引資的腳步,這給我們投資帶來了極大的鼓舞。」新城控股集團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汪娟,力挺投資「新區」。
3月20日,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在全市率先發布《關於促進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配套的十二條政策措施》,真金白銀兌現獎勵措施,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重點針對以商招商,不斷完善產業鏈,推動產業建設全流程全鏈條升級。
3月底開始,由該區主要領導率隊先後多次造訪珠三角,海口、江西、上海、北京等地,考察招商,一併隨行的還有相關產業鏈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和招商專員。
株洲高新區(天元區)還對每個投資項目都成立一個「小、精、專、實」的招商小組,量身定製對接方案;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由區主要領導帶隊,一對一、點對點的對接洽談、破解難題,保證企業及項目的良好發展。
這樣高效的工作節奏是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招商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該區除開上門招商外,還創新方式方法,將招商引資向數位化、雲招商模式轉型,採取視頻「雲招商」超20餘次,解決了在疫情期間他們無法上門考察的難題。
線上線下推介忙,為新區按下發展「快進鍵」,為株洲高新區按下產業項目建設「快進鍵」。
全力以赴優服務
——於新制度中創新模式、優化服務
在當前形勢下,穩投資是「六穩」工作的關鍵抓手,而做好穩投資工作,則需要良好的「土壤」——優質的制度支持。
根據年初的目標,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將全力確保今年產業項目投資超過150億元。但隨著後疫情時代的連鎖反應逐漸顯現,項目建設面臨的困難比往年更大。
為此,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成立了項目困難問題協調服務專班,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要素保障長效機制,相關部門及時匯總困難問題,分門別類後確定責任主體,進行協調、落實。
在今年疫情防控最緊張時期,株洲高新區(天元區)建立疫情防控期間重點聯繫企業派駐防疫聯絡員制,共派駐225名聯絡員,進駐復工復產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各項工作,積極助力企業平穩過渡。
疫情期間累計反饋問題271個,辦結265個,正在處理6個,辦結率達98%;同時出臺協調物資保障、金融服務促復產、穩企穩崗穩就業、幫扶企業降成本、法律援助送溫暖等一系列暖企措施,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解決問題是常規動作,面對今年的緊迫形勢,需要融入更多的創新動作,才能逆境求生。
今年,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深度結合「四聯」行動和「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將貫穿產業招商、項目建設、竣工投產、後期服務的全過程服務。
率先啟動技術性預審查改革試點,推行投資項目報建審批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通過研發、製造、配套、市場開拓、後市場服務的全鏈條幫扶,促使企業以輕資產快速入駐,先投產後再拿地、擴充產能。奇點汽車、株洲信息港等11個購地自建項目納入先期試點,開工時間普遍提前4-5個月。
更加細化產業鏈,以「鏈條」為平臺,奮勇爭先的株洲高新區(天元區),率先在八大產業鏈上成立聯合黨委,讓地域相近、產業和行業相同的20餘個黨委(黨組)1300餘名黨員組織、動員起來,形成「一核多元」黨建體系,實現強鏈、延鏈、補鏈。
以「鏈條」為基礎,推出了「企業用工6條」「產業鏈12條」等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幫助企業良性發展。特別是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四新」企業給予了一系列的激勵政策。
制定疫情防控期間鼓勵引進「雙創人才」八條政策措施,降低享受政策的門檻,覆蓋人群更廣泛,還新增加了資金加速兌現、一次性發放、公寓安置等人才「紅利」。
同時,株洲高新區(天元區)還主導或參與設立12支產業創投基金,充分利用資本的催化和槓桿作用,撬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
在高質量發展的路上,株洲高新區(天元區)正以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膽氣,咬定青山、誓破樓蘭的豪氣篤定前行,加快爭創全國一流高科技園區的步伐,按下高質量發展「快捷鍵」,為助力株洲加快建成「一谷三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