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很多,買家庭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GymSquare

2020-12-18 騰訊網

健身時照鏡子,是人類的天性。

作者/夢軒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健身鏡的出現,讓「健身和鏡子」兩件之間的聯繫空前緊密。女性健身者在健身房鏡子前展露身姿,男性健身者對著鏡子矯正硬拉動作。對於眾多健身愛好者,健身房照鏡子從來都是下意識動作。

而在家庭場景,也有了某種特殊的「鏡子」,囊括的功能已遠不止身材展示。

比如從國外lululemon收購的mirror,到國內FITURE、喬山、myShape等,甚至團課健身房Justin&Julie Fitness,都相繼推出家庭健身鏡。用戶不僅對著鏡子看到自己的體態身姿,更可以對著鏡子的課程內容,展開訓練。

但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很多,買家庭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

從用戶的需求來說,健身時照鏡子,可能是人類的天性。照鏡子對健身促進的作用來看,家庭健身鏡更有激勵作用。

在心理學中,這一現象又稱為「曝光效應」。反應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經常照鏡子的受試者對身材更滿意。即使未達到理想的身材狀態,重複自我觀賞的渴望仍然存在。

甚至「曝光效應」在健身場景下可增強身材自信。當同時面對鏡子和苗條身材的海報,運動科學實驗中的訓練者,在努力程度和情緒狀態都能趨向飽滿。

從科學上,健身和鏡之間的關係,確實可以找到某種勾連。

而相比Peloton主打的單車,健身鏡似乎與家庭場景更契合。比如宜家就推出了在外觀設計和結構形態方面,與居住環境相融合的啞鈴等健身器械。尤其對於人均居住面積小的中國來說,鏡子看起來是一個相對放得下的家具。

當然,這也是更多家庭健身科技公司,用鏡子作為突破口的主要原因,同樣也促成mirror創始人Brynn Putnam,選擇將鏡子作為產品形態。

鏡子在從健身房的公共領域,走向居家臥室的私人空間。作為一種與健身交融的產品,鏡子是很好的家用健身載體。

但介於較高的產品售價,以及尚待普及的用戶健身教育。更多家庭健身鏡,需要給用戶足夠的付費理由。用戶不一定為鏡子付費,更多可能是鏡子中承載的內容。

也就是說,智能健身鏡的價值,並不在於鏡子,而在於產品所承載的激勵、互動和陪伴等體驗功能。能否基於互動,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是包括健身鏡在內,更多家用健身公司的核心壁壘。

當健身房照鏡子

成為一種習慣

在大型連鎖健身房,鏡子是標準健身房配置的一部分。而在各式各樣的團課健身房,鏡子似乎也是無差別融入各種風格的「基礎設施」。

其實,在健身房裡安裝鏡子,早就被寫入場館設計標準。

早在1997年,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健康健身設施的標準和指南》(第二版)建議,所有健身教室應該「至少在兩面牆上裝鏡子」。

放置鏡子的作用,主要在於健身房的視覺效果。在2008年,英格蘭體育委員會發布《健身空間設計指導》,鏡子可以創造空間感,還能將自然光線反射到室內。

因此,委員會建議,每家健身房都應該安裝鏡子,且至少兩米高。明文規定強調,鏡子在抗阻力訓練區、自由重量區、拉伸區和舞蹈工作室的配置。

而更進一步說,安裝鏡子也許可以促進用戶健身。《指導》強調,團操教室的鏡子建議安裝在教練的背後,以便讓用戶在健身過程中看到自己。

此外,鏡子甚至也成為軍隊日常體能訓練的必備。如美國空軍將鏡子列入日常訓練區的空間設計原則,尤其在團體訓練區和器械區,特別要求至少在2面牆上安裝72英尺的鏡子。

美國空軍將鏡子列入日常訓練區的空間設計原則,尤其在團體訓練區(上圖)和器械區(下圖)

對著鏡子自拍,也成為大多數健身愛好者,打卡記錄運動的方式。對於健身博主,從正面露馬甲線,到側身回頭秀臀,再到鍛鍊後大汗淋漓的見證,似乎成為健身房擺拍的經典姿勢。

在Keep上,照鏡子成為和測體重、量圍度的「身材追蹤法」,在熱門話題「你日常觀察身材變化的方法是什麼」中,有超過2300條討論,近5萬人圍觀。大量用戶對鏡自拍來記錄運動成長。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家庭健身公司,在推出智能健身鏡。一款家庭場景的AI智能鏡,像一個家庭健身的物理載體,通過健身動作識別、課程直播、以及社群互動等功能,來承載包括瑜伽、搏擊、HIIT等各種健身形態。

相比於以單車為主打的Peloton,智能鏡似乎是個家庭智能健身產品中,「門檻更低」的產品形態。無論從價格還是佔地空間來看,似乎都是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mirror創始人Brynn Putnam被問及「為何選擇鏡子作為家庭健身產品」時表示,「我的公寓裡沒有跑步機或單車的空間,而YouTube視頻也不能激發我的健身動力」。相比較之下,「面對鏡子,我可以看到體形並自我矯正,還看到自己在努力而感動,更加激勵想要繼續健身。」

健身時照鏡子,

是人類的天性

喜歡在健身房裡照鏡子,是人類的天性。

英國調研機構對2000餘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利物浦女性平均每天照鏡子71次,平均每天補妝11次,幾乎每小時一次,而英國男性每天照鏡子的次數高達27次,尤其是27歲左右的男性,每天平均要照52次鏡子。

而對於健身愛好者而言,在鏡子面前運動可能有激勵效果。

比如經常照鏡子,或對身材更滿意。這項結論來自《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病學雜誌》2014年的一項研究。

實驗人員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組被要求注視自己滿意的身體部位(POS EXP),另一組注視不滿意的身體部位(NEG EXP)。結果發現,兩組參與者對身體滿意度都有提高,其中注視不滿意部位的一組,在實驗開始時出現消極的情緒反應。然而,隨著曝光次數增多,參與者的情緒逐漸好轉,且對自我身體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照鏡子頻率增多,身體滿意度提高

來源:2014年《行為治療與實驗精神病學雜誌》

甚至鏡子對健身的激勵作用,會成為一種相互競爭。

例如發表在《國際運動科學雜誌》的研究,將男女參與者分為三組,分別為:在鏡子前、在鏡子和一張擁有理想身材的教練海報前,以及沒有鏡子這三種條件,分別完成20分鐘的單車訓練。

結果發現,參與者在鏡子和海報同時出現的條件下,騎單車的平均速度最快,鍛鍊最努力,且鍛鍊後情緒感受最強烈,這一現象在女性參與者身上尤為突出。

鏡子對健身的激勵作用,或許是家庭健身鏡的機會所在。

鏡子和海報同時存在時,騎單車速度最快,情緒感受最強烈

來源:2014年《國際運動科學雜誌》

除此以外,健身鏡本身更容易融入家居環境,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比如宜家近期推出的健身功能家具「Kondition」就是一個例子。從產品形態上看,是一個帶抽屜的凳子,而中間可以擺放啞鈴等家庭健身器材。

還有英國健身科技公司Pivot Fitness,在上個月推出的PIVOTBed,將一張床通過旋轉掀開,改變支撐位,從而轉變為上拉杆、雙槓和起蹲架等健身設備。

宜家Kondition

健身房照鏡子的人多,

買健身鏡的人也會多嗎?

鏡子正在從健身房這一公共領域,走向家庭場景的私人空間。

但是,「變得更智能」的鏡子,也存在用戶是否願意為其支付高昂價格的問題。

YouTube關於mirror的評論

在YouTube的mirror測評視頻,大量用戶評論,「支付超一千美元購置健身鏡,不如直接打開免費視頻平臺同健身博主鍛鍊。」

和Peloton相比,mirror所缺乏的基於明星教練的直播課,是兩者的差異所在。以單車為主要產品形態的Peloton,在疫情隔離期間,發展勢頭高漲。在外媒平臺Reddit上,用戶發帖公告動態,搶佔課程席位。Peloton的健身課,儼然成為了健身愛好者的「線上派對」。

智能健身鏡的價值,其實並不在於鏡子,而在於產品所承載的激勵、互動和陪伴等體驗功能。

比如在@Wirecutter頻道的一則視頻留言中,@Jason Fuller提出相比於YouTube健身視頻,mirror具有本身的交互,數據分析功能,還可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服務。

但從其他用戶反饋來看,mirror現階段所謂的高科技和互動性,似乎尚未引起用戶的共鳴。而伴隨Apple Fitness+的入局,也構成內容服務上的全新挑戰。

如果說健身房照鏡子,是來自人類天性,那麼居家臥室基於鏡子載體健身,背後還有關於健身體驗的加持。■ GYMSQUARE

-END-

歡迎各位從業者參與GYMSQUARE精練

《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

問卷旨在調研中國行業現狀與行業發展

相關焦點

  • 智能健身鏡滿足上億人市場 專訪沸騰時刻CEO劉唯劼
    我們很多的訓練內容、產品設計,就是這樣跟王巍一起探索。這些年來我和王巍一直在不同的行業共同朝一個方向努力,傳播積極的生活態度,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健身房並不完全適合中國家庭    關於健身房,其實我們聽得最多的不是誰誰誰去健身房練出馬甲線,而是某個健身房又倒閉了,或者一些健身房緋聞等。
  • 一文讀完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GymSquare
    挑戰在於,以北京為代表的健身房復工之路漫長,而機會則在健身房精細化運營時代到來,以及,多樣化健身消費品受到大眾、資本層面的關注。 這裡有一份2020健身行業大事記,內容精選於GymSquare過去一年所發布的所有文章。
  • 「閒魚」上的二手健身卡|GymSquare
    二手健身卡轉讓違規,是疫情下迫切的獲客需求。作者/晟傑編輯/GymSquare編輯部賣二手健身卡是個趨勢,二手交易平臺是主要渠道。在國內二手交易APP「閒魚」,能發現多名賣家轉讓威爾仕、一兆韋德健身卡。這種二手健身卡多為年卡,相同時效卡種的轉讓價格,可能僅為健身房辦新卡的一半。
  • 全新顛覆的浴室健身空間Gym Space,終於可以「把健身房搬回家」了
    對每一位運動愛好者而言,「把健身房搬回家」是他們承載健康生活的夢想。為此,打造了可與其他浴室系列組合的浴室健身空間Gym Space。通過可隨心搭配的「配件元素」與模塊化的「空間元素」設計,營造一個專屬的運動空間,一種可隨心設計的生活理念。
  • 用「鏡子」顛覆傳統健身模式,它憑啥在疫情下還能值5億美元?
    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範圍類的健身房尚未完全營業,不少健身行業開創了自救之路。例如通過將健身設備租給消費者,獲得營業收入;還有些健身房通過線上直播課程,讓健身教練搖身變主播。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在過去的幾個月中,家庭健身在疫情流行期間顯得特別重要,Mirror、Peloton和Hydrow等家庭健身產品銷售量持續增長。
  • 將俄羅斯教堂變成健身房的人
    坐落在紐約曼島中心,有一家掛滿鏡子的商店。小編前去採訪時,門外正有兩個過客在討論這家將鏡子變成健身器材的高科技公司。   而這家高科技健身公司的創始人,就是Brynn Putnam女士。在mirror.co之前,她還曾創立過另一家健身公司——Refine Method。
  • 健身房有什麼內幕嗎?購買健身卡要注意什麼坑?大神級回答
    去健身房健身的確可以通過多樣器械、課程幫助我們減肥、塑形、練出好身材。但是價格也都不菲?不一定~至於健身房的一些內幕,以及辦卡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第一條:不要盲目辦卡、買私教課!1.要知道,健身房會員卡有多種~什麼體驗卡,月卡,季卡,年卡,甚至有3年卡5年卡等等,辦健身卡就真的能去健身房健身嗎?不見得!我周圍也很多人都是見了沒幾次後來就消失不見了~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買卡(耐著住銷售人員的誘惑),可以先體驗,感覺不錯就先買個月卡,看看自己能堅持下來嗎?要不然~年卡雖然看著便宜,但你一年去不了幾次健身房,那不就是太坑自己了?
  • 李小龍健身:最早的功能性訓練|GymSquare
    如果說如今團課健身房內,全身槓鈴操的功能性,在於讓現代人恢復自由行動的能力,那麼李小龍創造的全身循環訓練,更能精進格鬥家們的「一記重拳、一記踢擊」。李小龍的功能性訓練,是一種駕馭身體的哲學,而這也是他留下的寶貴財富之一。
  • 健身房裡,如何跟他人溝通?
    為了保持好身材,人們通常會去健身房進行鍛鍊。在那裡,他們會做各式各樣的運動,例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做做伸展運動也十分重要,這些運動應該是在你去健身房前或後進行。在健身房,你會看到許多器材,例如舉重機、健身腳踏車、橢圓機和跑步機。Most health clubs also offer jogging tracks and areas for aerobics, as well as classes in fitness activities such as Zumba, or spinning classes.
  • 廣州粉色健身房成新晉網紅打卡勝地
    當粉色撞上健身房,你猜會發生怎樣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近日廣州新開的一家充滿少女力的複合型潮流粉色健身房INS.BAHA pink gym & café,成為90後新晉網紅打卡勝地。每一眼都是潮爆的粉色力量,不同以往的嬌柔粉,這家粉色健身房的粉充滿了少女力量感。
  • 鏡子照多了,真的會有靈異事件嗎?
    2反射心理人有很多心理變化,如自戀、自負、悲憤等,都能通過鏡子無限放大。,你在鏡前審視著自己,驚喜或悲傷,這種情緒會無限放大。,它能在視覺上拉伸出空間感,如上圖所示,有鏡子的時候能投射出視角後方的空間,而打開鏡子後所處的空間顯得狹隘很多。
  • 14歲黃多多微博健身視頻惹熱議:事實證明一個良好的減肥環境真的很...
    看看人家這裝置,地板、鏡子、健身墊,多專業,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跑上一跑都覺得不舒服。其次要有一對黃磊孫莉一樣開明的父母,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精英教育」。不過上面那句「一個適合用來健身的房間+安置一面健身鏡子」還真沒說錯。沒有黃磊孫莉這樣的父母不是你偷懶的藉口哈,沒有良好的家庭條件,並不代表你就不能擁有一個媲美健身房的運動環境。有句話叫,減肥,氛圍遠比方法重要!
  • 健身潮流ing!6個詞彙教你輕鬆和外國朋友聊健身
    最近幾年健身愈來愈流行,上健身房時怕遇到外國朋友不知道怎麼開口討論?趕緊來看看以下 6 個詞彙,讓你不再害怕開口討論健身。work out現在健身已經是種潮流,常常會聽到人家說去 work out。但到底應該是在說 work out 還是 workout?兩者有什麼差別?
  • 一面智能鏡,讓家庭健身「活」起來
    健身這個詞在朋友圈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家庭健身也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有的人分享家庭健身的經驗,還有的人尋找更好的家庭健身計劃和方法。但在家庭健身中,除了具備專業知識的少部分人可以自由安排訓練外,大多數人是跟隨健身App上的視頻做運動。
  • 英語情景對話:健身房裡如何跟他人溝通?
    為了保持好身材餓著健身,人們通常會去健身房進行鍛鍊。在那裡,他們會做各式各樣的運動,例如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做做伸展運動也十分重要,這些運動應該是在你去健身房前或後進行。   At they gym, you'll fid lots of equipment such as weight lifting machines, exercise bikes, ellipticals, and treadmills.   在健身房,你會看到許多器材,例如舉重機、健身腳踏車、橢圓機和跑步機。
  • 無錫兩家健身房如此「健身」 真是讓人開眼了
    現在走在街頭,不難發現,各色各樣的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越開越多,路上走幾步就能收到一疊關於健身瑜伽的推銷傳單。為了爭搶客源,每家健身館都號令自己的銷售人員使出渾身解數。   這不,位於陽光廣場的半球健身就和離得不遠的斐林克健身互掐了起來,還鬧上了法庭。
  • 線上健身是偽概念還是真需求?
    在經歷了五個半月系統的運動與飲食搭配後,鏡子裡肉眼可見的身體線條讓她為之驕傲。疫情發生後,伊一擔心疫情反覆,買了划船機,結合自己買的線上課程,開始在家鍛鍊。這是「DoNews」在探訪健身用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案例,相信大多數有過健身體驗的用戶,都可以在伊一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健身,但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過來人告訴你原因
    健身是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健身的好處,所以開始加入了健身的行列,比如說去健身房辦卡,或者買各種各樣的健身器材,網絡上也經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健身的照片,但是真正的到了健身房,很少會看到裡面有人健身,就算是有人也是單純的拍照打卡,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健身,但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
  • 不管是戶外運動,還是健身房健身,必備的裝備,你準備好了嗎?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運動健身的好時候。由於受疫情的影響,人們都憋在家裡很久了,每個人的運動量想必要比往常少了很多。隨著我國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相信很快戶外運動將掀起熱潮,健身房估計也會爆滿。相信很多人已經開始為此做準備了。
  • 臺灣女星健身房遭偷拍,健身亂象什麼時候才能停止?
    健身房本應該是個強身健體、充滿正能量的地方,卻經常被爆出各種醜聞,圈錢跑路、毆打會員、騷擾女生....健身房的偷拍現象更是層出不窮,除了拿手機偷拍照片、視頻,竟然還有人直接在女更衣室安裝了針孔攝像頭。現在的健身房真的這麼不安全,健身房老闆真的這麼不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