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蘿蔔研究所第43次原創文章推送」
這兩天南京的各大家長群都炸開了鍋,因為最後一隻靴子終於落地,就在本月11日下午江蘇省教育廳召開「2020年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政策新聞通氣會」並進行了政策解讀。
政策文件有些長,我們挑出了重點內容並對其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政策重點一
(1)民辦學校明確招生範圍,滿足審批地入學需求後仍有空餘學額的,經批准可適當擴大範圍,原則上不得跨設區市招生。
政策解讀:當民辦學校圈定了招生範圍後,成為了所在轄區的「學區房」,19年南京民辦小學採取首次搖號招生(通過電腦派位方式錄取的學生比例不低於招生計劃的20%),像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河西外國語學校、南外仙林分校還能面向全市招生,但2020年後若想要上心儀的民辦學校,首先要買這個區域的房子,這樣你才能擁有一張搖號入場券,至於最後能不能上,全憑運氣。
政策重點二
(2)公辦民辦同步招生,招生時間一般安排在5月中旬至8月下旬,不得早於5月1日。
政策解讀:同步招生並不是同一天招生,值得注意的是若公辦民辦錯開招生,公辦學區是否還能作為保底選項,這一點在文件中並未體現,若公辦不能保底,民辦和公辦只能二選一,民辦學校熱度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對於一些本來就有不錯的學區房的家庭,為了尋求穩妥,可能會直接放棄報民辦,因為如果沒搖上號,就無法去原本對口的公辦學校,只能接受調劑去一些報名沒報滿,比較差的公立學校,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政策重點三
(3)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所有報名人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政策解讀:民辦學校之所以受到家長們的青睞,主要是這類學校在公辦學校之前提前掐尖,保證了優質的生源,當民辦學校採取100%統一搖號方式,生源優勢將大大削弱,同時家長們未必放心將孩子送去生源質量不確定的學校,因此報名熱情會下降。數據顯示,上海18年實施公民同招新政後,在總入學報名人數增加的情況下,民辦小學報名人數下降5成。另外,相比於小學,100%搖號招生對於民辦初中生源的影響非常大,民辦初中生源選擇主要看成績,對生源質量的依賴度遠大於小學,因此在歷年中考成績排行榜中民辦學校總是佔據大半壁江山,當民辦初中失去生源優勢,將會縮小與公辦學校之間的成績差距,但不會發生斷崖式下跌,畢竟優質的民辦學校有很強的師資力量加持,教學質量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2019年南京各初中中考成績排名前十情況
最後,言歸正傳回到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Q1:到底選民辦還是選公辦
關於到底選公辦還是民辦,我們總結了以下三種情況:
當然,選擇參加民辦學校搖號也要做好接受高昂學費的準備,從去年開始南京民辦中小學學費大漲,因此無論是買學區房還是上民辦學校,家長們還是要慎重考慮,量力而行。
Q2:到底要不要買學區房
公民同招在一定程度上是利好學區房的,很多家庭為求穩,會選擇優先考慮學區房,因此新政後的短期內會刺激學區房的市場需求,尤其是一線名校學區房地位更加穩固,二三線學區房的價值將得到提升。因此,如果你資金充足的話,且近兩年小孩確實有上學需求,那麼買學區房是最安全穩妥的方式,因為搖號是隨機的,誰也不能保證結果。但如果只是考慮純投資屬性,風險可能比較大,一方面目前南京頂級學區房價格已經接近天花板,不太會有再次暴漲的可能,另一方面,學區房多是老破小,實際居住很困難,價格和價值不匹配,全靠政策支撐,未來若實行多校劃片,對學區房會造成巨大衝擊。
結束語
公民同招的初衷是為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化,減少擇校熱、民辦熱、補習熱等問題,絕不是為了給學區房託底,天價學區房的背後承載了父母的愛和壓力,同時天價學區房也折射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要想使天價學區房真正退出歷史舞臺,唯一的辦法就是實現教育的均等化,除了「多校劃片」、「隨機搖號」這些措施外,同時也要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使優質教育資源不再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仍可以期待下,畢竟「公民同招」就是邁出的第一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