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發展是非常快的,這20年當中正是因為房地產高速發展,才會使得很多人因房地產賺到了很多錢,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大佬。因為房價不斷升高,那些開發商不斷拿地,蓋樓,將樓盤賣出去之後都可以賺到不少錢。不過如今房價趨於穩定,房地產商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在2018年下半年的時候,萬科開啟了逆勢發展模式,開始不斷擴張,不斷「買買買」,就在2018年3季度的時候,整個萬科的拿地金額就已經達到458.7億,要知道這一數據已經相當於恆大、融創以及碧桂園的總和了。
因為萬科財大氣粗,擁有足夠低的負債,所以它的資金鍊是非常安全的,而且萬科不像有些公司那樣惡意收購,所以它便化身成了「白衣騎士」。在2018年10月9日的晚上,華夏幸福發布了一則公告,在公告中顯示。
萬科擬收購華夏幸福旗下涿州公司80%股權、裕達公司80%股權、廊坊公司80%股權、裕景公司80%股權、霸州公司65%股權,以上這5家公司所完成的交易預計對價金額約為32.34億元。這也就意味著華夏幸福獲得了一定資金,此後華夏幸福便開啟了裁員。
不僅是華夏幸福,在房地產企業中碧桂園同樣也裁員過,或內部人員轉過崗,類似房地產商裁員的事情不在少數。但是始終沒有聽過萬科有大規模裁員的舉措,當萬科「拯救」了華夏幸福之後,又耗資46.24億將嘉凱城的房地產項目資產和海航基礎廣東華興實業收入麾下。
一時間萬科似乎成了地產界的「接盤俠」,成為了很多地產商心中的「救世主」,很多人有困難第一時間都會想到萬科。最近泰禾集團也找上了萬科,泰禾集團在7月31日的時候發布了相關公告,公告中稱控股股東泰禾投資、黃其森擬向萬科的全資子公司海南萬益轉讓泰禾集團19.9%的股份,初步作價24.27億元。
如果此次交易成功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萬科將會成為泰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不過此次萬科在這次交易中設置了「防火牆」,想要達成此次交易,那麼必須要達成兩項嚴苛的前提條件。其一是泰禾制定相關的債務重組方案並且需要和債權人達成一致,債券重組方案必須可以幫助泰禾恢復正常的生產,讓泰禾可以持續經營下去,並且此方案還需要得到泰禾和萬科的認可。
二是萬科還會對泰禾完成法律、業務以及財務等盡職調查,並且在調查過程中所發現問題的解決方案,要和擬議交易的方案達成一致,而且還不能存在影響擬議交易的重大問題,不僅如此泰禾的業務、債務以及資產都不可以影響公司的持續經營,或者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其實這兩個前提條件還是比較苛刻的,簡單地說,就是泰禾要和債權人進行談判,並且萬科並不兜底債務。對此,泰禾集團也表示,泰禾系獨立經營主體,有著對自身債務承擔責任的義務,而且要完成債務重組事項,並且萬科不會對泰禾的經營以及債務等問題承擔任何責任。
而且泰禾集團還透露了,如果此次股份轉讓完成,那麼萬科將會全面協助泰禾集團共同治理完善公司,盤活泰禾的存量資產,並且還會進一步支持泰禾集團的正常經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萬科的加入,並沒有成為泰禾集團的控股股東,而是成為了泰禾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而泰禾集團的第一大股東黃其森的所持有的股份將會降到30%左右,所以總體看來,此次萬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泰禾創造一個解決危機的機會,這對泰禾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促成此次合作,還是要取決於以上兩個條件是否得到滿足,所以兩家是否會達成最終的合作還未可知。
房地產市場壓力增大,加上宏觀調控收緊以及「黑天鵝」事件等等因素,讓房地產行業在併購或者是大宗交易的時候變得非常謹慎。萬科因其資金雄厚,負債低,在其他房企遇到資金問題的時候果斷伸出了「援助」之手,拯救華夏幸福於「水深火熱」之中。
同時也向泰禾集團遞出了橄欖枝,不過能否達成最終的合作,還得看泰禾集團能否制定出合理的債務重組方案。你覺得今後的房地產究竟會如何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