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哥」石建國為親朋好友寫的「福」字。 見習記者 金卓帆 攝
【網紅名片】
石建國,1991年出生於河南濮陽白罡鄉,建築工地抹灰工人,因為在工地練習書法的視頻走紅網絡,得到媒體和網友的點讚。
上次採訪一年後,記者再次見到石建國時,他的笑容依舊靦腆。陽光下,皮膚黝黑的他舉著手,向記者打招呼。那是一雙粗糙、布滿紋路的手,十指的指縫裡,沾滿了灰黑的泥土。
若不是此前相識,很難將這雙手與書法聯繫在一起。
「有夢想的人就值得被尊敬,好樣的!」「小哥哥很棒,有夢想誰都了不起。」2018年4月,一個名為「溫州抹灰哥小石」的短視頻躥紅網絡。主人公便是石建國,90後,來自河南濮陽白罡鄉,在浙江各地工地「兜轉」務工已經6年。
視頻中,石建國頭戴工程帽,揮毫潑墨;畫面一轉,他站到鋼架上,粉刷牆面……這段點擊量高達207萬次的視頻,如同一顆被擲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石建國枯燥普通的工地生活中激起一番漣漪。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頭號媒體紛紛為他點讚:哪怕身處塵埃,心中也有山川湖海。
「抹灰哥」石建國在工地宿舍內練字。見習記者 金卓帆 攝
工地潑墨走紅網絡
年關將至,石建國忙著寫「福」字。
「這些想送給工友們。」20平方米的簡易移動房內,石建國指著床鋪上的書法作品說道。
這裡,就是他的住所。目之所及,5張雙層床鋪,簡單的生活用品,進門左側的下鋪上放滿了剛書寫完的宣紙,一幅幅紅色的「福」字橫七豎八地擺放在床鋪上,一旁的梯子上還掛著3副春聯,年味從這個方寸之地溢出。
靠門的床鋪上,鋪著一塊藍色泡沫板,上面放著筆架,幾隻毛筆整整齊齊地擺放著,還有墨水、鎮紙、幾疊宣紙、一本字帖。「我在這個工地主要負責夜晚吊裝工作,來的次數比較少,所以只帶了簡單的書法工具過來。」石建國說。
從2008年開始,石建國就背上行囊,前往全國各地打工。雲南、新疆、山東、上海……他修過車,做過橋梁施工,也在船廠做過電焊。直到2013年,他結束漂泊來到溫州,加入了哥哥的抹灰團隊,成了一名「抹灰小哥」。2018年4月初,石建國將自己在工地練字的視頻上傳,當天被意外推上了熱門。「那天下班後開直播,發現突然多了很多關注者。」此後,石建國便嘗試著每晚直播練字。
他特意從網上買來三腳架、字帖、毛筆、毛氈紙,在侷促的移動房裡架起手機,從床頭拉上電燈,將撿來的廢棄玻璃窗放在床上,再墊上毛氈鋪上宣紙——簡易的直播間就這麼誕生了。
「抹灰哥」石建國在工地宿舍內練字。見習記者 金卓帆 攝
外地「粉絲」趕來切磋
有人通過微信向他求字,有人特地驅車到工地跟他探討書法……走紅一年多的時間,石建國收穫了許多「粉絲」。
前段時間,有一位富陽的「粉絲」趕到石建國所在的工地,跟他在宿舍中聊了一個多小時。「都是書畫方面的事情,他牡丹畫得好,但是書法寫得不好,我畫畫沒他好,但是字比他好,我們就互相切磋。」談起字畫,石建國語氣有些許興奮。
與書法的相遇,石建國記憶猶新。初中的時候,學校發了一本課外書名為《書法藝術》的書。「覺得書上的字特別美,瞬間就喜歡上了書法的美感。」石建國說。
「當時沒有毛筆,就拿著白紙附在書上,用鋼筆一點點地描黑,晚上把描好的字帶回家貼到牆面上。」石建國說,也就是那時候,心裡埋下了「一定要學習書法」的種子。
「真正開始練習書法是在2013年,當時出了智慧型手機,我就在手機上『百度』書法圖片,看著圖片練字。」石建國說,為了練字,這些年自己買過最多的書籍就是字帖,陸陸續續收集了20餘本字帖,最新兩本還是「粉絲」幫忙從舊書市場淘來的趙孟的《千字文》和《百福書法》。
多年的自學,讓這個小夥子渴望能夠得到更加專業的指導。在他的事跡見諸報端後,瑞安籍書法家林元況先後兩次致電石建國:小夥子底子不錯,過來學習學習,對以後會有幫助。「今年3月份,回溫州跟林老師學習了一天,他教的小楷,跟我平時寫字風格很不一樣,以後也是學習的方向。」石建國說,曾有一名書法家告訴他,只有寫夠足夠的墨、足夠的紙,才能寫出好字。而他,也一直在努力。
陪伴女兒最為幸福
因為走紅,石建國被公司老闆賞識,從溫州調到了杭州。
「離家近,現在每天要是下班早,就回富陽陪老婆、女兒,要是晚了,就在工地裡住下。」石建國說,陪伴家人和練字佔據了他全部的業餘時間。
在石建國發布的視頻裡,除了書法,大多是關於女兒的。
2013年,石建國的家庭迎來了新生命——女兒石藝萱。迫於生計,他去往溫州的工地打工,石藝萱則跟著媽媽和外婆,在富陽生活。
從前工地忙的時候,石建國兩三個月才能去杭州,與妻子、女兒見一面。「以前每天都會跟老婆、女兒視頻通話,但是大多時候都是在跟老婆說話。」說到這裡,石建國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失落。從女兒出生以來,自己陪伴在她身邊的時間實在太少了,小傢伙跟自己生疏得很。
在石建國看來,「走紅」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回了杭州能跟女兒、妻子團圓。現在每周他都要抽出兩三天從工地回家陪伴家人。「女兒對我熱絡多了,有時候也會粘著我。」石建國臉上的失落褪去,嘴角噙著笑,滿眼溫柔。
石建國說,將來女兒喜歡書法的話,自己會盡力培養她。
「抹灰哥」石建國展示書法作品。見習記者 金卓帆 攝
【面對面】
1.記者:你每天大概花多少時間練習書法?
石建國:不管工地上多忙,每天都會抽2個小時來練習書法。
2.記者:書法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石建國:書法帶給我的是一種內心的安寧。忙碌了一天之後,寫寫字,既能靜心又陶冶情操。
3.記者:對於書法,接下來有什麼計劃?
石建國:我會堅持練習,也會尋求更多的專業化、體系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