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和物理,哪科難度最大?這兩類學生的回答「截然相反」。高中課程很多,僅主科就有9門,高考考其中的語數外和其他的六選三。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都很關注各學科的難度,到底哪門課程難度最大?有些學生說是數學,也有學生高呼必須是英語。
但也有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為什麼不是語文?為什麼不是物理?那麼,就這兩科來說,高中語文和物理,哪科難度最大?這兩類學生的回答「截然相反」,這兩類學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和學渣。
前幾天在一個話題討論群裡看到,很多數學、物理接近滿分的學生,在提到語文時,滿臉的無可奈何,語文對於他們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然而,對於另一些學生,特別是視物理為噩夢的人,基本上都覺得語文是最好學的科目,果然是截然相反!
那麼,如果我們認為這兩門科目各自都很難,那麼它們的難度具體有下面這些——
1、語文很難,難在知識面寬,怎麼突擊都不見效果。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大多數理科出色的男生,語文都是弱科。要追溯原因,這和他們小學時對語文的興趣有關。也就是這些同學錯過了建立語文積累的黃金期,一直以來對語文缺乏興趣,內心有牴觸。對語文的學習,僅限於課本,只有刷題這一形式。
這樣的學生,在小學時語文成績與其他學生差距不明顯,初中時出現差距,高中時差距很大。高中時,他們考慮到語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為了多拿那150分中儘可能的分數,也在積極努力學語文,但一段時間過後,發現水平沒有提高,成績可能不升反降!
努力了都學不好!這語文該有多難。要是把這些時間花在數理化上,成績可是要大幅提高的。其實語文越是到高年級,積累的作用就越大。越是到高年級,語文從弱到強花費的時間緊力就越多。
2、物理的難度在於非常抽象,僅憑時間投入無濟於事
從廣泛的範圍來說,高中物理的難度要高於數學;數學屬於學生拼一拼還有希望的學科,而物理對於一些學生,足以用絕望來形容。物理課本內容並不多,但是非常抽象;概念簡單,弄懂深層次本質難;公式好記,靈活運用難。學好物理,對抽象思維能力要求非常高,要熱衷於思考。
但對於一些抽象思維弱,對持續深入思考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上課聽懂都是難事,課外的進一步拓展無從入手,使得物理成績兩極分化嚴重,成績高的可以接近滿分,低的三四十分。物理可以說是高中課程中,學生差距最大的課程。
如果要說物理與語文也有簡單的一面,那應該是——對於從小就有理科學習熱情、喜歡動腦筋,對抽象事物感興趣的學生,能在高中物理中獲得成就感;有著長期積累、感性思維活躍,語感強的學生,學語文沒有難度,而且興趣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