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古運河:「性格」迥異的守望者

2021-01-21 接觸無錫


走一座橋,看一處風景

水鄉的河多橋也多

而古運河上的橋,本身便是無錫城裡別致的景色

「個性」截然不同的它們

也是無錫這座城市歷史的沉澱


「橋」見古運河的歲月變遷


姓名:清名橋

性格:成熟好客

出生時間:明萬曆年間

遊覽關鍵詞:拍攝、寫生、遊船

最佳體驗時間:全天


清名橋,位於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飛架運河兩岸。清名橋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無錫古運河上最古老、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單孔石拱橋。



清名橋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耀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清康熙八年,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改名為清名橋。



1986年,清名橋被列為無錫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康熙、乾隆兩位皇帝都多次南巡經過清名橋,著名民間藝人瞎子阿炳也常在橋堍演奏嫻熟的二胡。



20年前,日本著名作曲家和青年歌手尾行大作在遊覽清名橋後,創作出風靡世界的《無錫旅情》、《清名橋》等歌曲,一直被世人傳唱至今。



任歲月變遷,清名橋始終靜靜守望,橋下河水潺潺流淌,訴說著這裡的繾綣溫情。



「橋」見古運河的悠悠日長


姓名:伯瀆橋

性格:深沉內斂

遊覽關鍵詞:拍攝、散步、窯群

最佳體驗時間:白天

除了清名橋,不得不說「默默相守」的伯瀆橋。伯瀆河與古運河呈「丫」字型交匯,清名橋和伯瀆橋便是分別呈60度角橫臥在交匯口兩河之上。



伯瀆原建木板橋,後人改用石板平鋪。現在的伯瀆橋單孔拱形,橋身高大勻稱,橋下伯瀆河,已有3200多年歷史,伯瀆河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歷經滄桑流淌至今。



伯瀆港河岸邊的大窯路,是無錫古老的開窯燒磚聚集地,在明朝盛極一時,如今建立了無錫窯群遺址博物館。



相比於清名橋的名揚,伯瀆橋則是內斂沉穩的,一頭連著繁華,一頭接著遺蹟,隱在時光裡,靜靜承載著悠悠歲月。



「橋」見古運河的音韻悠揚


姓名:大公橋

性格:踏實正直

出生時間:1930年

遊覽關鍵詞:拍攝、賞景、評彈

最佳體驗時間:夜晚


上世紀初,無錫的民族工商業非常發達,為了交通運輸的方便,當時許多絲廠都是沿著古運河而建的。大公橋便是當時工商業巨子榮德生、榮宗敬兄弟動用「千橋會」的善款全力贊助建造的,於1930年竣工。因當時榮氏有大公圖書館,於是便把這座橋命名為大公橋。


▲ 1958年的大公橋


這座三孔拱橋,橫跨大運河,東接南下塘,西接南長街,完全是現代結構。雖稱不上古老,卻別有風情。油紙傘矗立在橋欄兩側,晴天裡,遠遠望去是濃濃的老無錫味道。



走過大公橋,橋堍一座灰黑色實磚鋪就外牆的古色古香的兩層建築就是「書碼頭」,曾經的「江南第一書碼頭」至今依然傳唱著清韻的曲調。



「橋」見古運河的燈火輝煌


姓名:跨塘橋

性格:熱情開朗

出生時間:2007年

遊覽關鍵詞:拍攝、賞景、購物

最佳體驗時間:夜晚


跨塘橋古橋原名陽春橋,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後經民國28年間及1971年兩次改建橋形為平板水泥橋梁。在2001年古橋因礙於城市交通被拆除,2007年5月為凸顯吳文化底蘊,保護清長橋歷史文化街區的傳統風貌而重建。



重建跨塘橋是石質拱形橋,橋梁高6米、橋寬4米,東西各有20級人行踏步。在跨塘橋上不光可以觀賞古運河的美景,更能將南長街的繁華熱鬧盡收眼底。



每一座橋,都有一段值得銘記的故事。歷史緩緩流淌,多少輝煌隨時間湮沒。而橋,矗立一方天地,不僅跨越河流、串起四方,更是古今悠悠歲月無言的守望者。


資料來源於風情古運河

相關焦點

  • 清名橋古運河
    夜遊無錫清名橋無錫古運河  清名橋古運河水上遊活動於2009年3月25日正式開遊的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位於無錫市中心南端,佔地約44公頃,是市政府重點打造的無錫著名歷史文化保護區粉牆、小橋、駁岸、垂柳、小船在悠悠的水面上傳播開去……古運河伴您走進槳聲燈影中的水弄堂。   無錫古運河開鑿最早、保護最好,既是古運河的發源地,又最是古運河文化絕版之地。民居民窯共存、河道小巷縱橫、戶戶碼頭親水、商鋪鱗次櫛比。也正因為此,「水弄堂」兩岸保護規劃從1993年至今歷時16年,前後共進行了6輪規劃編制。專家們在編制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時慎之又慎。
  •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赴日推介 文化資源轉為生產力
    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在此次邀展之列,這也是江蘇唯一受邀參展的名街。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藉此機會,將景區內景點、餐飲、住宿等「打包」赴日推介,著力將城市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資源,再創古運河「水上遊」輝煌。  名街一路吆喝出國門  赴日推介,是無錫名街的又一次主動出擊。  早在今年1月,以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為創作題材的主題藝術展,便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 邗溝,不是小溝;古運河,還是運河
    迎燻橋,南門的橋。不過,這不是古運河上的橋。要看到古運河的橋,還得往裡走一走。幾級臺階上來,就是南門遺址廣場。廣場左邊,一座與古運河風格說不上協調的建築物,保護著籠罩著挖掘出來的「南門遺址」。與之相對應的不遠處,還有一個相似的碑。這個保護的罩子,有點像鳥巢有點四不像。不知當年的設計者,想到了什麼?是為了在古老的遺址上,來一點現代的點綴?
  • 無錫:將對清名橋古運河景區臨時封閉
    無錫宣傳部官方微信號援引無錫市古運河旅遊度假區景區發展服務中心消息,9月2日至9月3日,在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內舉辦大型活動,為加強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安全管理,保護遊客生命和財產安全,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根據《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和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決定9月
  • 橋一橋,數一數,古運河上到底有幾座橋(南長街篇)
    生活在無錫這座被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的城市裡,古運河的名字對我們來說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你知道古運河上有多少座橋嗎
  • 2014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民俗燈會 展示「魅力無錫」
    美輪美奐、流光溢彩的燈組展示,充滿時尚感的創意競賽,充滿挑戰的「智慧燈謎」精彩,COSPLAY聖衣爭奪賽……2013年12月20日-2014年2月14日期間上演的「魅力無錫·活力南長」2014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民俗燈會,以「中國年、無錫風」為特色,營造春節期間最具「年味」的地方,打造歡樂祥和的新春民俗節慶品牌,也成為年末新春錫城市民感受新年的一個好去處。
  • 無錫這座名橋太破敗 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將及時維修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陳敏)近日,有無錫市民向現代快報反映,位於無錫梁溪區南長路的南長街有一座木橋,連接著南禪寺和南長街景區,是遊客和市民出遊的必經之橋,但木橋狀況卻有些槽糕,橋面上很多木條都鬆動了,有的釘子都露出來了,這兩天下雨,人走在橋上時不時地還會冒水,「這樣糟糕的木橋狀況,怎麼沒人來管一管」!
  • 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清名橋,400多年繁華故事盡收眼底
    在無錫古橋中,清名橋應該是最有名了,它與所處的南長街運河兩岸,是無錫古運河保留最完整的,也是京杭運河上最具代表和最能出彩的亮點,稱為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上世紀九十年代,曾有一部電視連續劇《清名橋的故事》,讓清名橋在全國聞名。
  • 「橋」裝打扮 續寫常州古運河新篇章
    如今,大運河常州段的幾座橋,在悄然發生變化。橋畔不僅水清岸綠,更是「橋」裝打扮,玩起了科技「惠」民。 運河兩岸架起宜居智慧新常州 河水無言 霞光染金 古運河展新顏,「橋」裝打扮繪新篇 走在運河邊或駛過大橋下,我們看到原本灰暗的牆面、橋墩,如今以彩繪覆體。
  • 無錫清名橋古運河「國家4A級旅遊景區」揭牌
    昨晚,古運河畔、南長街上分外熱鬧。清名橋古運河國家4A 級旅遊景區掛牌儀式暨南下塘老字號特色街開街儀式隆重舉行,首個以「大運河」為主題的數字博物館同時亮相。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莉新為4A級景區揭牌,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國中,天朗控股集團董事長孫茵出席儀式。   「槳聲、燈影、古橋、民居」,清名橋古運河景區是最純粹的「民俗風情水上圖」,今年4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古運河是夜揚州的眼睛
    古運河是夜揚州的眼睛,這句話是我夜遊後凝成的一個詩句。當天來到便益門附近的碼頭上,因為遊船不多,比肩而立的遊客在靜靜等候;我見他們翹首等待的情狀,才知道古運河水上遊,在揚州人和外地遊客中已經非常熱門。我們登上了一條小型的遊覽船。船一開動,清風徐來,我頓時感到進入了一個撲朔迷離的童話境界。伴隨著輕柔的馬達聲,機槳劃出滿河的漣漪,瀰漫的是流動著的陸離的光影。
  • 飛架運河兩岸 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內記者「畫中遊」
    「宛如一幅水墨畫,來到無錫,很難不愛上這座城」,徜徉於無錫清名橋古運河景區內,很多記者發出這樣的驚嘆。無錫清名橋飛架運河兩岸,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為著名的景點。蘇州古運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委員會副書記荊洪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景區從2008年開始,經歷了6年有序規劃建設,現已形成全長1500米的精華段。目前,整個景區已被評為4A級景區,中國著名的商業文化街和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街。九座橋、近200多處文保單位,對於已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運河而言,已形成運河水上遊和陸上博物館遊錯落的旅遊方式。
  • 孕育無數文明的古運河,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距離不是很長,不過每一段都有特色,每一個細節都有江南水鄉的味道。交通位置:遊覽古運河最好是從南禪寺到清名橋(沿南長街或河對岸那條街),可以乘坐地鐵1號線或者乘坐公交105路、12路、15路19路、23路、25路、27路、312路、32路到達南禪寺站。
  • 古運河上,又添一座!
    古運河上又要添一座橋了?
  • 鎮江古運河夜景迷人
    鎮江古運河夜景迷人 2002年9月27日13:29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27日  鎮江26日電 昨晚,鎮江古運河兩岸華燈齊放,從中山橋到虎踞橋,亮燈後的運河如帶似練。
  • 夜間攝影:無錫旅遊,南長街,清名橋,美麗的古運河,夜拍正當時
    喜歡攝影的朋友們,可以來拍拍我們無錫的古運河了;白天在小石橋上看古運河,感覺一般,完全沒有晚上的好。晚上有燈光,有倒影,虛實相間,比白天多姿多彩的多。無錫南門頭上古運河歷史文化街區,古運河河道不是很寬,方便取景構圖,又有好幾座橋梁,在橋上拍河面風景,位置恰到好處。
  • 無錫古運河,大水塔下的詩與遠方
    不期而遇的一場霧,深鎖江南古運河。要是你在這個連續了快一周的晨霧天氣裡,來到無錫古運河,站在岸邊,眺望著世界文化遺產「清名橋」,竟然發現已經屹立於運河上四百多年的石拱橋,忽隱忽現,猶如進入夢裡一般。從前,古運河上鮮有橋梁,兩岸民眾過河都是依靠擺渡船。明朝萬曆年間,無錫的兩位富豪捐資興建了一座「清名橋」。清名橋是一座單孔的石拱橋,橋的東面有46級臺級上橋,西面有43級臺級下橋。古運河上來往的船隻,則從橋洞下面穿梭而過。四百多年來,石拱橋依然堅守於古運河上。清名橋也成了古運河歷史的見證人,從它誕生之日起,無數的人從橋身上經過,無數的風雨吹過橋身,然而不變的依舊是古老的清名橋。
  • 街拍:無錫旅遊,古運河,清名橋,伯瀆港,南下塘,少了些什麼
    大公橋的來歷:上世紀初,無錫的民族工商業非常發達,為了交通運輸的方便,當時許多絲廠都是沿著古運河而建的。該橋是當時工商業巨子榮德生(榮毅仁父親)、榮宗敬兄弟動用"千橋會"的善款全力贊助建造的,於1930年竣工。因當時榮氏有大公圖書館,於是便把這座橋命名為大公橋。大公橋旁的休息亭。多幾處就好了。
  • 無錫:江南古運河風情夜遊節七夕啟幕
    (晚報記者 黃孝萍/ 文、陳大春/攝)昨天,梁溪區在古運河會議中心舉行「2018無錫·品質梁溪·江南古運河風情夜遊節」媒體見面會。據介紹,本屆國際風情夜遊節將於8月17日晚正式啟動,9月27日閉幕。從2015年開始,江南古運河風情夜遊節已成功舉辦了三屆,前三屆的主題分別為「流動的盛宴」、「花漾運河·美麗傳說」和「又見岸上踏歌行」,為錫城市民夏日生活增添了遊購娛的好去處。本屆國際風情夜遊節則以「戲滿運河·樂遊梁溪」為主題,以傳統戲曲和民樂為主要展現形式,並以「全域綻放、全民共享、文商融合、產業結合」的特點和濃鬱的古運河風情打造古運河畔一道靚麗的風景。
  • 無錫古運河水上遊南北貫通
    不過有些遺憾的是,由於歷史和體制歸屬等原因,無錫古運河「水上遊」以南禪寺為界被分為南北兩段旅遊航線,這兩段航線分別由無錫市城投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無錫古運河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運營,城投旅遊公司運營的北線從運河公園到南門戛然而止,無法深入南長街和清名橋水弄堂。古運河旅遊公司運營的南線則只能在南長街和清名橋水弄堂兜圈子開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