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中國移動四川成都分公司攜手四川博物院為「國際博物館日」獻上厚禮--「和4G+ 創未來」第五屆「川博杯」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四川博物院中庭隆重舉行。
此項集企業、博物院、高校三方之力聯手打造的成都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自2012年開始舉辦,經過5屆的發展,已成為成都乃至全川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創賽事之一。通過大賽進程中一系列公益活動的開展,充分展現了成都移動盡善社會責任,牢記使命擔當的企業形象。
歷時五屆 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網際網路+文創比賽
據介紹,中國移動四川成都分公司攜手四川博物院,自2012年以來聯手打造成都青年(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移動信息化與四川博物院館藏文物在成都青年(大學生)文創中碰撞出最新的火花,成都移動自身先進的網絡技術及平臺,為大學生們搭建起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賦予傳統文創以嶄新生命的學習與交流的文化創意平臺。
經過5屆的發展,該項賽事已成為成都乃至全川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創賽事之一。參賽院校從第一屆的6所高校,增加到當下近40所各類藝術院校或綜合高校藝術院系;參賽範圍從最初的僅成都市內高校參與到覆蓋全川高校,第五屆更是吸引了來自廣東、山西、天津等地的高校參賽選手且斬獲大獎;聚沙成塔,五屆大賽共徵集超過5500件參賽作品,賽事舉辦期間累計獲得網站、web、簡訊、微信各類投票超過560萬票。
成都移動與四川博物院通過五屆的大賽積累,已逐步搭建起全市青年大學生文化創新和創意產業發展的全新「網際網路+」生態環境,搭建校園創新創意與文化產業園區對接的橋梁,打通「學生作品-孵化產品-商品」的轉化鏈條,服務學生就業創業。通過5屆的沉澱和積累,成都青年(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正成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集企業、博物院、高校三方緊密合作的「移動網際網路+中華文明」特色文創平臺。
移動網際網路+助力大學生就業 推動科技創新
「博韻尚聽」藍牙音箱、「望遠」車載迷你空氣淨化器、「和4G+ 做生活大咖」移動與東郊記憶文創設計……一件件充滿移動元素與傳統文化元素相融合的文創產品不斷的從成都青年(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尤其是近兩屆以來,大學生們的文創產品已經越來越「突破」大學的圍牆,搭上網際網路的快車,邁出了文創產品以「移動網際網路+」的形式的嶄新一步。
與往屆相比,第五屆川博杯更為成熟。本屆大賽特別強調「科技與傳統文創有機結合」,鼓勵參賽選手創作出有新意、應用性強的文創產品;強調「川博」元素、「一帶一路」的四川元素與移動「和」文化的有機融合,為廣大參賽師生搭建一個能展示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本屆賽事自2017年12月10日啟動以來,得到省內外廣大高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同時,配合大賽開展的落地活動「成都大學生文化創意產品高峰論壇」、 「創意校園巡迴宣貫會」帶領青年學生們開拓創意與靈感思路,走進藝術理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業最前沿。隨著比賽宣傳的不斷深入,省內外各高校學子踴躍參與,共徵集到形式多樣、設計類型豐富的文創作品600餘件。覆蓋成都理工大學、西華大學、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四川師範大學、成都大學、四川文化藝術職業學院等30餘所省內高校,更有來自廣東、山西、天津等地的高校參賽。在5月18日當天舉行的頒獎禮上,來自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四川師範大學、西華大學等院校的89件文創作品成功入圍,其中西華大學蒲桂平、餘琴琴的《「印記」座椅》和西華大學樊秀麗、陶冶、彭鍾鈺、袁俊的《會跳舞的指針》獲得金獎,成都大學李久陽的《中國移動文創設計》獲得融「和」創新全場大獎。
未來,中國移動成都分公司與四川博物院將繼續發揮各自獨特優勢,投入「網際網路+中華文明」行動的推進中,引導青年(大學生)在新時代以文化自信鑄文化輝煌,激勵成都青年(大學生)在成都建設「中國西部文創中心」的時代浪潮中,圍繞「成都創業、創業都成」的城市名片匯聚青春力量。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龐健
編輯 李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