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馬城遺址確定為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神廟遺址
「寶馬城——長白山金代皇家神廟遺址」考古成果日前通過專家評審論證,以前被認為始建於唐渤海時期、遼金沿用的古城,正式被確定為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 寶馬城遺址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西北4公裡處的丘陵南坡上,自1978年在該地發現指壓紋瓦片以來,該城一直被認為渤海始建,遼金沿用。
-
中國發現迄今最早的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
新華網長春10月9日電(記者周長慶 劉碩)最新考古發現證實,位於東北吉林長白山腳下的「寶馬城」是800多年前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這是中國發現迄今最早的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 今年8至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對寶馬城遺址內中軸線上偏北的土臺進行了發掘。此次發掘面積達728平方米,確認了大型夯土臺基式建築一座,發現了環繞三座基址的迴廊北段的東側部分,並清理出大片的磚瓦倒塌堆積。 據考古人員推測,從建築形制上看,這應該是一座減柱結構建築物,對空間跨度如此大的建築實行內部全減柱處理,在古代建築中並不多見。
-
金皇家祭祀長白山神廟遺址現身 或因起火倒塌(圖)
寶馬城遺址建筑西北角礎石,直徑近一米。 記者從吉林省文物局獲悉,最新考古發現證實,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鎮附近一處丘陵南坡上的寶馬城遺址,為金代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皇家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 此前學術界一般認為寶馬城為唐代東北地方政權「渤海國」朝貢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有學者認為是渤海國中京顯德府下轄的興州。 寶馬城遺址現存城牆周長約465米,城內中部由南向北順次排列有三個土臺,考古人員判定為大型建築基址;城內外散落有大量磚瓦殘片,礎石等建築構件以及陶片、瓷片等遺物。
-
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吉林安圖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於2014~2017年對該遺址進行了連續4個年度的勘探與發掘,累計發掘面積3498平方米,勘探面積188000平方米,共出土各類遺物超過5000件,其中2016年出土的玉冊確證其為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廟故址。
-
常務副校長邴正陪同吉林省副省長安立佳視察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文/季洪濤 趙俊傑 圖片提供/趙俊傑】8月9日,吉林省副省長安立佳在吉林省文化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金旭東,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邴正教授的陪同下,視察了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考古現場。安立佳向在高溫下堅持田野工作的吉林大學考古學院19名師生致以親切問候,在聽取考古發掘領隊趙俊傑副教授關於神廟遺址發掘與保護工作的匯報後,充分肯定了吉大多年來在田野考古方面取得的重要成績和神廟遺址的重要意義,並就即將竣工的考古工作站建設及後續運營保障事宜提出了具體要求。
-
穿越金代,還原長白山神廟真相!
上千件瓦當、滴水、鴟吻、獸頭等陶製建築構件出土了,它們均具有明顯的金代文物特徵。而帶有獸頭、鳳鳥等圖案的構件之精美,更是凸顯了遺址的皇家氣韻。特別刻有是「癸丑」、「金」字樣的玉冊殘塊的出土,使得吉林省的考古專家們有了一個令他們欣喜的判斷:這裡不是什麼傳說中的唐代寶馬城,而是金代皇家修建的祭祀長白山的神廟故址,這一說法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們的肯定。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26評10,長白山神廟遺址等入圍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於2月26日揭曉。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等得票排名前26的項目入圍2017年度終評。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一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感覺倍兒神秘?看到「遺址」有望成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小編內心也是蠻傲嬌的!
-
揭開長白山神廟遺址的神秘面紗【組圖】
此次發現的長白山神廟遺址就是金代帝王效仿中原皇帝封禪祭山之舉,建廟奉安,對長白山祭祀的廟址。 遺址最早發現於上世紀80年代,當時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我省考古隊在遺址調查中發現一些指壓紋瓦片和獸面瓦當。
-
吉林安圖寶馬城揭露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從寶馬城遺址遠眺長白山 JZ4方向以長軸測算為北偏東5°,與神廟內其他建築方向相同。臺基坡地起建,夯土築成,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9米,東西寬約12.8米。其上建築的牆體平均厚度約1.1米,使用條磚錯縫壘砌,外整內碎,以北牆保存較好。牆內礎石僅兩處缺失,均為砂巖材質,表面鏨刻向心狀溝紋,除門礎外,均為暗礎。
-
吉林省副省長阿東考察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師作...
中國教育在線 訊 5月9日,吉林省副省長阿東赴長白山考察調研。期間,阿東副省長前往位於二道白河鎮的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了解文化遺產保護情況。在遺址現場,發掘領隊吉林大學考古學院趙俊傑副教授代表發掘單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學,向阿東副省長一行介紹了遺址歷年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穫,並就遺址的重要意義等問題向阿東副省長作了匯報。阿東副省長高度讚揚了參與單位在考古發掘、遺址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將來能夠把相關的考古與歷史研究推向深入,並就遺址下一步的保護、展示與利用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
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發現木構水井和窯址等遺蹟
新華社長春12月4日電(記者周長慶、劉碩)記者從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獲悉,在近日結束的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2018年度發掘項目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金代的木構水井、窯址和神廟排水系統等遺蹟,為進一步探明神廟的形制、結構等細節提供了重要依據。
-
吉林省安圖縣寶馬城,發現金代神廟遺址,榮獲「考古界奧斯卡獎」
眾所周知,長白山地處吉林省東南部,位鄰我國與朝鮮邊界。長白山脈,是松花江、圖們江和鴨綠江的發源地,其中松花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文化聖山。長白山最早見於中國4000多年前的文字記載中,《山海經》稱「不鹹山」,北魏稱「徒太山」,唐稱「太白山」,金始稱「長白山」,並延續至今。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位於吉林安圖寶馬城發現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該遺址的發現,是中原地區以外首次發現的國家山祭遺存,對探索金代禮儀制度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
盤點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金代皇家神廟震撼亮相
2017十大考古新發現(按年代順序):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
2019年央視上的吉林大學
2019年,是吉林大學砥礪奮進的一年,也是成就滿滿的一年。吉大在多領域、多學科的突破令世人矚目,也成為了央視頻道報導的焦點。 讓我們一起來細數2019年吉大與央視頻道「觸電」的閃光時刻吧!2月5日,新聞頻道CCTV13《共同關注》欄目報導《吉林大學 演員張秋歌與吉大師生共度春節》。
-
吉林發現古代東夏國「皇家糧倉」
新華社長春1月2日電(記者周長慶、劉碩)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2017年對吉林延邊磨盤村山城遺址進行的發掘中,發現了一座古代東夏國的大型官倉遺址,並出土了粟、紅小豆、小麥等多種糧食作物。專家認為,這是長白山地區金代農業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有助於進一步揭開800多年前東夏國的神秘面紗。
-
長白山龍脈發現神廟,快去接他回家!
喜歡《盜墓筆記》的人,都想去長白山(603099,股吧)接張起靈回家 而在距離長白山主峰50公裡處的寶馬城遺址,真的發現一座神廟!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的青年教師趙俊傑帶領的考古隊伍,從那裡發掘出獸面瓦當、鳳鳥脊飾、龍鳳紋鴟吻、白玉玉冊殘片等。
-
《金史》專題|邱靖嘉:金代長白山封祀背後的信仰與政治
古代民族普遍都有山川崇拜的原始信仰,長白山的重要性毋庸贅言,而被稱為黑水的混同江即今松花江,是東北地區的一條大河,它又發源於長白山主峰天池。從這一地理特性來看,女真人崇敬長白山應當是很自然的事情。金代所建祭祀長白山的神廟遺址女真後來建立了金朝,在傳世文獻中保存有金代冊封和祭祀長白山的記載,由此可以看出女真人對長白山的尊崇。
-
2017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江口沉銀遺址等入選
4月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入選。圖為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左上)、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右上)、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左下)和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