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網小編整理了小學語文文學常識匯總,知識點較多,分文列出,希望對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中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很多古代詩文集,這些詩文集的命名除了姓子式(如《孟子》、《孫子》、《列子》)、姓名式(如《岑參集》、《陸遊集》)、表字式(如《李太白全集》)、別號式(如《白香山詩集》、《東坡全集》)外,還有其他一些命名方式,如:
一、封號式
古時君王常給臣子封號,封號也能作為集名。如明代劉基,字伯溫,封誠意伯,其作品集為《誠意伯文集》。北宋王安石,封荊國公,其作品集有《王荊公詩箋注》。
二、諡號式
古代帝王高官死後,朝廷根據死者生前事跡給予一種褒貶善惡的稱號,叫「諡號」。「諡號」也可以命名詩文集,如宋代文學家範仲淹,死後加諡「文正公」,他的作品集命名為《范文正公集》;歐陽修諡號「文忠」,其作品集為《歐陽文忠公文集》。
三、官爵式
西漢司馬遷曾任太史令,世稱太史公,其《史記》又稱《太史公書》;唐代詩人杜甫,曾官檢校工部員外郎,也稱杜工部,其作品亦名《杜工部集》;明初文學家宋濂,曾官翰林學士承旨,其作品集有《宋學士文集》。
四、籍貫式
古代以籍貫稱人表尊敬或表自謙雅趣,並常以此作為集名。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縣人,也稱柳河東,其作品集名為《柳河東集》;宋代散文家王安石,撫州臨川人,其作品集名為《臨川先生文集》。
五、地名式
即以任職地或隱居地地名為詩文集命名,如唐文學家杜牧別墅在樊川,故有《樊川文集》;北宋文學家沈括晚年隱居潤州「夢溪園」,故有《夢溪筆談》。
六、書齋式
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賀取書齋名,齋名也可以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清代散文家姚鼐,室名「惜抱軒」,其詩文集名為《惜抱軒詩文集》;近代梁啓超,書齋名「飲冰室」,其作品集為《飲冰室合集》。
七、年號式
以皇帝的年號作為詩文集的命名。如唐代白居易有《白氏長慶集》,因在唐穆宗長慶年間編纂而得名;蘇洵有《嘉佑集》,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
八、顯志式
以書名顯示撰文編書的目的。如北宋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鑑》,其目的是「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行失」,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
最後,預祝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進入理想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