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白居易《池上》(其二)誦讀:張璐

2020-12-13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白居易《池上》(其二)誦讀:張璐

2020-09-29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著名配音演員張璐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池上》(其二)。

點擊收看

池上(其二)

作者:白居易(唐) 誦讀:張璐

小娃撐小艇,

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同倡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詩風廣闊,尤擅敘事長詩,傳世佳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此詩短短二十字,卻好像一套兒童動畫,描繪出一個小娃娃偷採白蓮的連串情景:在蓮花盛放的炎炎夏日,天真活潑的小娃娃偷偷地撐著小船去池中採蓮,興高採烈地摘到大白蓮後,又得意忘形、大搖大擺地劃著小船回來,一時間忘記了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竟然沒想到要隱蔽自己的蹤跡,小船過處,浮萍蕩開,水面上清晰地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痕跡。

此詩用字簡易,如清水出芙蓉,西施臉上不著脂粉,天然率真。詩人帶著慧眼和童心,以飽含感情和詩意的筆觸,精確地捕捉了小娃娃淘氣的行動和瞬間的心情,一幅富有情趣、栩栩如生的頑童採蓮圖從而躍然紙上,讓人感到小娃的可愛如在眼前,忍俊不禁,見之胸中壘塊全消。

誦讀人介紹

張璐,配音演員。配音代表作:《神鵰俠侶》(2006年版)中的郭襄,《天龍八部》(2003年版)中的天山童姥(少女時期),泰劇《傷痕我心》中的小敏等。

原標題:《未來講堂|白居易《池上》(其二)誦讀:張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