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鄭有91本獻血證。記者 許天長 攝 |
□記者 王思勤
通訊員 施洋
57歲的鄭世明是鄞州古林一家地板廠的老闆,他還有一個更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堅持18年獻血的全國獻血明星,鄞州「紅色力量」志願者服務隊隊長。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鄭世明時,他正和30多位志願隊的隊友從上海返回寧波,「這次,我們隊裡有隊員獲得了上海市無償獻血白玉蘭獎,大家去領獎的同時,還能順道再去獻個血……」
第一次獻血是因為感恩
對於鄭世明來說,獻血已經成了生活中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說起第一次獻血,他還是有些感觸。「1997年,村裡展開無償獻血活動,很多村民對獻血有顧慮,參與的人不多。為了鼓勵大家,村裡希望黨員能起個帶頭作用,我就主動去報了名。」鄭世明說,第一次獻完血,他一點感覺也沒有,身體也沒什麼不適,因此,第二年、第三年,村裡再有獻血活動時,他都主動參加了。
「說實話,最初去獻血,除了響應村裡號召,更重要的是因為感恩。」鄭世明告訴記者,他的奶奶就是因為得到過他人血液的救助,才多活了15年。
鄭世明自小跟奶奶感情特別好,有一天,奶奶身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紅色瘀斑,送到醫院一查,是得了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已危及生命。後來經過治療,奶奶很快轉危為安了。當時,醫生就跟鄭世明說,老人家身體好,輸了兩次血,就痊癒了。
「是好心人的血液救了奶奶的命,這份恩情,我一直記著。既然現在有機會去幫助別人,我為什麼要猶豫呢?」鄭世明是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從1997年起至今,他獻血超過了200次,累計獻血量超過了14萬毫升(獻一次血小板按全血800毫升計),相當於30個成年人全身血量總和。最近的一次獻血,是在11月14日,這是他今年第17次獻血。
組織起了500多人的志願服務隊
在鄭世明的辦公室裡,擺滿了各類榮譽證書、獎盃,光「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金獎」就有5個,還有厚厚一撂90多本義務獻血證。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妻兒、親友,甚至員工、客戶,都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
鄭世明告訴記者,在他的地板廠裡,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職工獻血缺勤的,工資照發,還有車子接送。如今,廠裡的10多名員工,除了不適合獻血的,其餘全部加入了獻血隊伍。「我常常跟客戶談著談著,就聊到無償獻血的事情上來。如果客戶有興趣,我肯定要跟他好好普及普及,有好幾次,不僅生意談成了,還多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從2002年開始,鄭世明跟在獻血中結識的幾位朋友一起,多次發起宣傳無償獻血的公益活動,2004年,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加入,他們共同成立了無償獻血義工隊。
如今,在這支名為「紅色力量」的志願者服務隊裡,隊員已超過了500名,在奉化、慈谿等地還建立起了8個支隊。「我們還沒具體統計,今年起碼又有60多位新人加入,光買給初次獻血隊員的鮮花,已經花掉了幾千元。」鄭世明笑著說,「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多一人加入獻血,就多一份力量,就能挽回更多的生命,幫助更多的人。」
每個月,「紅色力量」都會組織無償獻血活動,只要血站一個電話,作為隊長的鄭世明就會叫上隊員一起趕去。「成分血保存期很短,像機採新鮮血小板保存期只有5天。給病人手術時,需要大量用到血小板來凝血,血站電話一來,隊員們都知道是趕著救人的,個個爭著報名去獻血。」
「紅色力量」還把愛心傳遞到了上海
昨天早上5點,鄭世明帶著30多名隊員,一起趕往上海。到了上海後,他們兵分兩路,大部分人去了上海血液中心獻血,這其中,還包括鄭世明的妻子;另外有6人作為代表,到上海市圖書館參加2015年上海市無償獻血表彰大會。「這次,我們有隊員獲得了上海市無償獻血白玉蘭獎,有63個隊員獲得了無償獻血紀念獎。」鄭世明自豪地說。
「紅色力量」與上海血液中心的聯繫,是從2006年開始的。當時,鄭世明到上海配貨,順路去了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他,來上海求醫的患者很多,血液很緊張。他回到寧波後,就召集了隊員一起開會,大家決定每年4次前往上海無償獻血,「能幫助全國的病患,是很光榮的事。」
前幾年有一次快要到春節了,上海來電說血庫告急,鄭世明當即組織了20名隊員前往上海獻血,獻完血後,大家還冒著嚴寒發放宣傳資料,帶動不少上海市民加入獻血隊伍。如今,「紅色力量」在上海也有60多位隊員了,每次寧波的隊員過去,都能得到上海隊員的陪同。「每次去上海,隊員們都很積極,感覺就跟過節一樣。一開始還是坐麵包車,後來人太多了,就湊錢租了大巴,最多一次,租了3輛大巴,去了170多個人。」鄭世明說。
「紅色力量」團隊也感動了上海血液中心,每次去那裡,大院裡總會掛起「滬甬兩地情,血脈一家親」的橫幅,他們還先後三次派人來寧波,送上牌匾和錦旗,表達他們對「紅色力量」的感謝和讚賞。現在不僅在寧波、上海血站,「紅色力量」隊員們的愛心還傳到了部隊醫院和杭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