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在湖南」綠水青山育英才 鳳棲梧桐花滿枝——解碼長沙...

2020-12-12 華聲在線

綠水青山育英才 鳳棲梧桐花滿枝

——解碼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之道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北門

(本文圖片均由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提供)

水環境監測與治理實驗室

學子風採

唐海珍 唐 婧 張建平

小隱在山林,大隱於市朝。

在長沙南城熱鬧而繁華的黃金地段,有一處修身求學淨土,傳道授業殿堂。

四十不惑正盛年,低調難掩凌雲志,內斂不湮其光輝。

它就是湖南唯一一所以環保命名的高職院校,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長沙環保職院)。

近年來,學院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專心致志發力於環保主業教學,成為環保人才培養基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

專業制勝 教師團隊有擔當

為國育才,專業先行。近年來,長沙環保職院一直深諳此道,打造了一整套科學合理、與時俱進的強悍專業。

現開設有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專業以及環境藝術設計等29個專業。覆蓋了環保行業和生態文明建設所需的主要職業崗位,形成了與環境保護發展戰略相適應、覆蓋環境保護行業主要職業崗位群、具有鮮明環保特色的專業格局,構建了環境監測與治理等五個專業群。培育了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工程技術、環境評價與諮詢服務等對接環保產業緊密、特色鮮明、就業質量高、社會聲譽好的品牌專業。

這些環保特色鮮明的專業,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在湖南高校獨此一家。而在全國高職院校也是位居前三甲。2017年,教育部7個高職環保專業教學標準,有5個由該院制訂。

要培養出好的人才,除了有過硬的專業,更需要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長沙環保職院還通過「送出去、引進來」的柔性引才理念,大力推進人才興校戰略。

「非常感謝學院的培養,也正是學院寬鬆的教學教研環境,讓我有了為國效力的機會。」談起自己的成績,電話那頭的楊利平很是低調,把成績都歸功於學院。

楊利平是湖南邵陽人,2006年大學畢業後被長沙環保職院看中,2010年被學院推薦留學海外讀博,2012年回校任教。

其實在業內,楊利平想低調都低調不起來,因為實力不允許。

才過40歲的他就已經是教授級高工,長沙市C類人才(省市級領軍人才),廈門百人計劃人才,長沙環保職院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湖南大學研究生校外指導老師。

更讓人側目的是,楊利平所主持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UNDP-GEF)《建立和實施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獲取與惠益分享國家框架湖南試點項目》《洞庭湖總磷汙染成因解析及防控對策研究》中央水專項等國家、省級項目5項,獲得專利10項。

主持開發的惡臭場所空氣淨化整體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於包括長沙黑麋峰、廣州興豐填埋廠在內的垃圾填埋場、汙水處理廠、公共廁所等惡臭場所的空氣淨化。被新華網、人民網等門戶網站廣泛報導。

2018年,團隊研發的產品入選湖南日報社首批報導的湖南省八大黑科技之一。

事實上,楊利平老師所感嘆的學院寬鬆的教學教研環境,惠及的不只是他自己,也吸引了一批行業領軍人物、教學大伽紛至沓來,到學院開壇論道,傳經送寶。例如中南大學尹華群教授,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武建勇研究員等。

截至目前,學院已有「南京321科技型創新領軍人才」2人,「湖南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入選人才」1人,省級專業帶頭人6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12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

學院教職工560人,其中專任教師362人,教授、研究員等正高職稱高達39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副高職稱也有160人,博士、碩士超400人。

校企合作 創業創新有源泉

「即使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的營業收入也會比去年翻倍,投身環保產業前景廣闊。」創業才三年的肖化勝很是看好自己所從事的微生物除臭產業。

肖化勝畢業於長沙環保職院環境科學系。2017年創立了湖南瑞智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該公司除臭技術被省級生態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列入《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名錄》。

現今,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5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生產廠房,一條微生物除臭菌劑生產線,產能可達3000噸;一個研發中心,研發出除臭菌劑、水處理菌劑、餐廚垃圾處理菌劑等多種功能菌劑;一條除臭設備的組裝線,已開發了6種除臭設備類型。

公司緊緊抓住自主研發這根弦,開拓創新,以「環境微生物菌劑」為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利用「微生物+治理設備」模式,形成了惡臭氣體控制、高難度汙水處理(如垃圾滲濾液等)、餐廚垃圾處理的核心技術,成為了環衛行業的環保問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者。公司產品已經遍布湖南、山東、廣西、江西、四川、湖北、河南、廣東、雲南、福建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

其實,肖化勝自主創業的底氣與自信,正是源於母校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扶持,也成為了長沙環保職院大力推行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生動實踐。

長沙環保職院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採用「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方法,實行「雙證」和「多證」制,實施校企合作的「五融合、三遞進」。

同時,大力打造產學研創新創業平臺,使之成為「學生+學校+企業」的樞紐和窗口,師生通過創新創業平臺,參與企業項目等方式,探索出了一種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新模式。

通過多家公司合作,以項目為依託,整合「學生-學校-企業」資源,實現「校中廠」和「廠中校」的落地與對接。

近幾年,這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創新創業的熱情,學生的內生潛能也得到全面釋放。學生團隊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創新創業類大賽中屢獲大獎。

其中,參加「挑戰杯-彩虹人生」高校創新創業創效大賽獲國家一等獎1次、國家三等獎1次、湖南省高校特等獎1次、湖南省一等獎2次;參加「黃炎培創新創業創效」大賽獲得湖南省一等獎、二等獎1次、三等獎多次;參加網際網路+比賽獲得省級二等獎1次、三等獎多次。

長沙環保職院院長劉益貴認為,通過整合學校、企業等各種校內外資源,創建產學研合作平臺與實訓基地,學院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供不應求 學生就業有保障

近幾年,在生態文明建設這重大戰略舉措的引導下,環保產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據統計,每年需求相關從業人員在15萬以上,整體缺口達50萬以上。

在急缺環保專業人才的大環境下,近年來,長沙環保職院的就業形勢就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比一年好。

「今年東莞市在我院要招400個環保督察專員,但學院的畢業生實在供不應求。」談到今年的就業情況,長沙環保職院招生與就業處處長李華林既是欣喜又很是無奈。

長沙環保職院的畢業生就業有多種渠道,一個是到基層生態環境局或下屬事業單位。

再者就是繼續深造。也就是專升本教育。專升本有兩種形式:一是自考專升本,學生在校期間同時讀本科,學校有專門的繼續教育學院負責,每年大約有七八百人專科畢業同時獲得自考本科文憑,這個文憑的好處除了學歷提升外,還使學生獲得了參加公務員考試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資格。

第二是「3+2」專升本,學院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吉首大學、湖南城市學院、長沙師範學院進行聯合培養,在學院就讀三年獲得專科文憑後,再到本科院校讀兩年,取得全日制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

2020年,長沙環保職院共533人參加「3+2」專升本考試,錄取235人,錄取率近45%。其中湖南農業大學錄取79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錄取38人,吉首大學錄取17人,湖南城市學院錄取92人,長沙師範學院錄取2人。

當然,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大頭還是走向市場。多年來,學院與長株潭、珠三角、長三角區域幾百家大中型環保企業開展校企合作,保持密切聯繫,這些企業每年提供崗位上萬個。

同時,作為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院還與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合作辦學,開辦 「力合班」,新生入學即成為公司員工。

長沙環保職院畢業生以「能吃苦、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的良好信譽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湖南省教育廳每兩年對各高校進行就業評估,長沙環保職院2014年、2016年、2018年連續三次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

如今湖南省各縣市區的生態環境局的環保骨幹大多是長沙環保職院的畢業生,全國各地基層環保幹部中有5000餘人,基層技術骨幹、監測、執法人數1.5萬餘人。

學院每年近3000名學子未畢業就提前被各單位預訂,成為人才市場的「香餑餑」。對此,長沙環保職院黨委書記呂文明提出,學院作為我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為生態文明建設培養一線緊缺人才,既是教育應盡之責,也是生態環境人應盡之責。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伴隨著中國職教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浩蕩東風,百花齊放、鼓角爭鳴的長沙環保職院人才培養之路將越走越寬。

相關焦點

  • 鳳棲梧桐花滿枝 蹄疾步穩啟新篇 2020渝中招商逆勢而上開新局
    在育商、扶商方面,渝中區堅持定向扶持、分層培育、梯度孵化,推動企業「上雲、上規、上市」。2020年,渝中區安排產業扶持資金6.2億元,推動92家企業「小升規」,市場主體新增1.34萬戶、註銷數量同比下降19.4%。
  • 何謂「文字化育」?|「文化」的定義
    文字是傳承人類智慧的根本,因此可謂「本立而道生」[1]。文字微言大義,文以載道。古聖先賢將先人的經驗教訓總結成「道」理,以「文字」為主要載體記錄下來,旨在「化育」後人。故曰:文化者,文字化育也[2]。傳統文化包羅萬象,粗略可以劃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部,涵蓋思想、歷史、文學、天文地理、農牧、醫學、民俗、算學、音樂、美術、飲食、服飾、器物等,每一門文化學科都需要歸納為規律,抽象成文字,記載於書簡,這其中,約定俗成為「文」必不可少,可以說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和綱目。
  • 鳳棲梧桐花滿枝——廈門大學支援寧夏人才培養工作紀實_華禹教育網...
    鳳棲梧桐花滿枝
  • 「天問快訊」2679.5萬!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領銜蘇富比
    在10月9日的香港蘇富比拍賣中,清雍正粉彩過枝福壽雙全盌引起廣泛關注。經過激烈競價,最終以2679.5萬港幣成交。五為吉利之數,中國藝術品常見五紅蝠紋裝飾,「紅蝠」音同「鴻福」,「五蝠」意謂「五福」,高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繪蝙蝠倒飛,「倒」音同「到」,為福到之意。
  • 月明花滿枝——詩詞美圖集
    月明花滿枝。出自唐代溫庭筠的《菩薩蠻·蕊黃無限當山額》蕊黃無限當山額,宿妝隱笑紗窗隔。相見牡丹時,暫來還別離。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明月灑下遍地的銀光,照著院裡黃花滿枝。欲問明月和黃花,你可知道我的心事?這首詞寫思婦離情,為懷舊思遠之作表現她對相聚時短,相別時速的無限怨恨之情。這種怨恨之情貫穿全篇。  上片寫人、記事。開頭即寫初次相會時的突出印象,旨句「蕊黃無限當山額」,先從女主人公的額妝入筆,寫出唐時流行的婦女妝飾美,由妝飾美,映託出女性形象美。
  • 「字在其中」漢字國潮藝術展長沙首展開幕,玩轉漢字新花樣!
    2019年8月24日起,由鹿禾文創打造的「字在其中」漢字國潮藝術展在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 「字在其中」漢字國潮藝術展 本次漢字國潮藝術展,是一個集傳統、潮流、時尚、藝術、互動於一體的豐富性展覽活動
  • 「插花3要素」若得要領,則自生雅趣
    插花作為一個自古流傳的技藝,其本身也擁有一套極端完整的「方位」藝術。其中「方」指的就是方向,「位」指的就是位置;方講究花枝間「天道」發展的情形,位講求花枝盤據「地理」的情形。關於「地理」問題,中國人自古有把花器視為大地及花屋(精舍)的兩大觀念。認為花器就是大地的觀念,源自漢代而發皇於唐代。
  • 「致敬達文西」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空降長沙,來一場時空對話!
    曾經風靡帝都、魔都,創造單日萬人打卡記錄的「致敬達文西」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終終終終終於要來長沙了!「致敬達文西」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長沙站,5月1日正式在長沙IFS盛大開展持續展出至7月22日。關於展覽「致敬達文西」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大展,由李奧納多·達文西唯一官方發言人、義大利達文西博物館館長 Roberta Barsanti 女士擔任外方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美術史博士、美術批評家王春辰教授擔任中方策展人。
  • 中科大「少年班」對手來了!清華「丘成桐領軍計劃」招收優秀中學生
    《北京青年報》1月5日消息,經教育部批准,清華大學今年起增設「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面向「全球」招收「中學階段」綜合優秀且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  領軍人才招生條件  「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每年招生規模不超過「100人」,錄取至「清華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 長沙銀行《數字英雄》看程式設計師「碼」力全開
    12月26日起湖南經視每周六晚9點30分,來長沙銀行《數字英雄》看程式設計師強勢「破圈」,C位出道!18支隊伍,針對「新零售收單系統」、「長沙銀行生態地圖」、「未來銀行」等9個真實場景需求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團隊爭霸賽強勢來襲。比賽分為突圍賽、排位賽及冠軍爭奪戰三個賽段,由9家企業代表、3位專家評審突圍賽和3位碼力見證官共同評分!冠軍爭奪戰中將有5支隊伍進行程序成品的最終展示,共同角逐長沙銀行《數字英雄》總冠軍!
  • 「藝術中國」———王立人國畫藝術
    王立人簡 介王立人,男,湘鄉人,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美術學院,進修於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主要獲獎與展覽:1994 中國畫獲湖南省首屆教師美展一等獎1995 書法作品獲全國教師美術書法大賽三等獎1996 書法作品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書畫大賽優秀獎2000 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龍年「龍崗杯」國際書法展2002 書法作品獲全國「環保世紀行」金獎2002 中國畫獲「環保世紀行」書畫大賽銀獎
  • 「藝術中國」———王立人國畫藝術
    ,進修於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家畫院。主要獲獎與展覽:1994 中國畫獲湖南省首屆教師美展一等獎1995 書法作品獲全國教師美術書法大賽三等獎1996 書法作品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書畫大賽優秀獎2000 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龍年「龍崗杯」國際書法展2002 書法作品獲全國「環保世紀行」金獎2002 中國畫獲「環保世紀行」書畫大賽銀獎
  • 深析「美好生活」下的湖南衛視三大內容布局
    內容創新、媒體價值、品牌服務,其實是可以幫助拉動宏觀經濟的,電視平臺在宏觀經濟的視域下,大有用武之地,大有可為空間,而四者之間的連接點就是基於「美好生活」的基本原點。   事實上,這一基於「美好生活」的內容建設,在此前湖南衛視總監丁誠的採訪中已有相關表述,他表示——隨著中國社會飛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觀眾們慢慢學會從日常的生活情境和人倫關係中尋找生活的品質感和幸福感。
  • 英烈的故土開滿幸福之花 探訪長沙籍英烈故裡
    記者清明節前夕深入探訪長沙籍英烈故裡,在緬懷中感受崇高的家國情懷   英烈的故土開滿幸福之花 昔日沉睡的土地已為他們開滿鮮花,今朝的巨變是對他們最深切的懷念。連日來,長沙晚報記者深入長沙這片英雄輩出的熱土,走進以英雄烈士命名的村莊:黃興新村、郭亮村、開慧村、淮洲村,重溫英烈獻身奮鬥精神,挖掘英烈後人家風故事,見證英烈故裡滄桑巨變。
  • 0-3歲託育市場規範化,「EarlyBird」想幫助家長解決「託幼」難題
    「EarlyBird國際託教中心 (以下簡稱EarlyBird)」副總裁辛靜認為政策正在推動託育行業走向正規化,對於企業而言,進入門檻和標準也會越來越高。「EarlyBird」是一家面向0-4歲嬰幼兒的高端託育機構,成立於2018年。公司針對社區家庭提供的ToC全日託、半日託等託育服務,同時針對企業個性化需求提供ToB業務,目前在北京擁有CBD和望京兩個校區。
  • 金剛猩猩寶寶出生滿10天! 每天躺「新手媽」懷裡曬太陽賣萌
    金剛猩猩寶寶今(10日)出生滿10天,每天都黏在Tayari懷裡賣萌,還會露出天真笑容示眾,就連另一隻母猩猩Iriki都會走到母子倆身旁,一起保護新生兒的安全!據悉,Tayari從第一天產子後,就整天抱著寶寶不放下,時不時擺出甜蜜樣貌,超強母愛光環讓保育員超感動。
  • 獨家揭秘一朵鮮花的生死時速:63城年銷10億枝花,從上遊供應鏈撬動...
    「這東西每天能翻幾倍上來,跟賭博一樣。」在拍市拍了十年的批發商龐軍說。他坐在宜花拍賣師孫玉後面——除了直接到花田收花以外,宜花還會在拍市收花作為貨源補充。拍市,規模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高峰期一天鮮花交易數量達到700萬枝。每天,280餘噸鮮花通過航空、鐵路、公路運往全國80多個大中城市, 全國平均每10枝鮮切花就有3枝來自鬥南 。
  • 「詩詞鑑賞」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往期回顧:「詩詞鑑賞」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詩詞鑑賞」山翁酒熟不出門,殘花滿地無人跡
  • 「黎明拾穗」57期詩詞44首,米蕊芬芳八月黃,山村處處瑞氣香
    「黎明拾穗」57期詩詞44首1.花姿飽滿精神旺,祖德流芳福澤綿。蓄羽雛鷹鴻鵠志,朝陽升起映山川。5.作者:艾建祥(湖南),請勿重複投稿31.瘦柳迎風枝亂舞,餘荷接露體香殘。映霞紅葉多情火,拿進詩房煮酒幹。42.
  • 「河東文化+」樹科聖品牌 育時代英才
    而今,社會發展已進入資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研究張衡以探求人才成長的本質規律,面向未來,樹科聖品牌,育時代英才。古代,南陽地域的精工文化、精髓文化、精英文化孕育了無數聖賢;當下,南陽河東已開啟「文化範兒」,諸多學校已落戶或即將落戶河東,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河東將成為培育英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