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觀音山: 「文化+旅遊」成為可持續發展新引擎-新快網-新快報...

2020-12-17 新快網

十九年砥礪奮進 打造國內文化旅遊景區新標杆

19年是什麼?是一家旅遊企業近7000個日夜對夢想的踐行。11月30日,我國首個國家級民營森林公園——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將迎來她19歲生日。十九年篳路藍縷又一載春華秋實,這座曾經名不見經傳的荒蕪青山已成為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和佛道文化於一體的大型綜合生態旅遊區,2017年全年入園遊客量突破120萬人次。

在逆境中尋找發展契機

建園伊始,觀音山的經營一度面臨資金短缺、景區爛尾的窘境,1999年,東莞商人黃淦波孤注一擲接下觀音山的經營管理權並與樟木頭鎮石新村村委會籤訂了承包期限為50年的《聯合開發合同》。

然而,東莞觀音山公園歷史遺留問題嚴重,穿越觀音山的三項大型工程項目對景區的整體收益和未來規劃發展也造成了影響。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東莞最大的綜合型旅遊景區之一,儘管目前發展有較大壓力,在日常運營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困難,但觀音山對未來前景仍充滿信心和熱忱,對旅遊發展絲毫不懈怠。19年來,觀音山持之以恆地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關於旅遊業發展精神,激發了旅遊市場的活力和潛力,為推動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公園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在著重保護生態資源、沉澱歷史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景區旅遊服務水平,為遊客提供更舒適、身心愉悅的優質旅遊產品及服務,不斷探索新的融合方式,運用現代元素,將傳統的文化和歷史文明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展示給廣大遊客,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邁向新臺階。為此,觀音山每年都組織舉辦近百場豐富多樣的文化系列活動,從佛教文化、觀音文化、森林文化、姻緣文化、傳統文化、公益文化等幾個方面展開文化的挖掘與傳承。

在競爭中提高經營本領

生態文明建設,關乎民族未來。作為中國首家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東莞觀音山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廣東省生態保護建設中獨樹一幟。「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和長板,生態環境美起來,人民生活好起來,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追求。」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觀音山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生態建設和保護上,努力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廣東觀音山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是一座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和佛道文化於一體的民營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環境清幽的觀音山,在18平方公裡的面積內繁衍著近千種野生植物和300餘種野生動物,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原始次生林蒼茫連綿,被讚譽為「南天聖地,百粵秘境」。

早在2007年,國家林業局省林業局匯同公園便對18平方公裡的森林資源進行了區域規劃,根據山體的走勢和植被的生長環境劃定了保護區、生態核心區、適度開發區三大區域,側重於保護,並針對不同區域進行建設與維護。同時,隨著景區經營業績的蒸蒸日上,觀音山還加大了生態區的保護和修復力度,尤其是名貴樹木的保護。

在傳承中造就文化名山

距今1100多年歷史的觀音古寺、於2001年底開始重建,現有大悲殿、圓通殿、觀音殿、伽藍殿、鐘鼓樓、三聖堂、藏經閣、講經堂、客堂、寮房等建築設施,有世界至大花崗巖觀音聖像、耀佛嶺、送子觀音、觀音廣場、祈福苑、菩提徑等景點。

走進東莞觀音山,處處可見濃厚的佛文化氣息,虔誠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自建園起,觀音山積極尋求將佛教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途徑,致力於將景區打造成歷史人文首推之地、旅遊休閒首訪之地、文旅品牌首席之地。不過,過去由於種種原因,觀音山旅遊以觀光為主導,主要收入來自「門票經濟」。此時,觀音山的優質佛教文化資源、生態資源還未得到充分的開發。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轉型升級,觀音山吸引廣大遊客前來朝聖、祈福、靜心,不遺餘力弘揚觀音文化的同時加大轉型力度,舉辦眾多融合佛教元素的文化活動。其中每年的正月初十至二十六,觀音山觀音寺都會舉行盛大的「觀音開庫」祈福活動,是嶺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祈福求財」民俗活動,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的十萬餘市民遊客慕名而來求願闔家幸福、吉祥如意;此外,每年的7月份被定為觀音山觀音文化月,觀音山迎來一年一度的盛典——東莞觀音山觀音文化節為廣大信眾提供修身養心、朝拜悟佛的殊勝體驗;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山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月初八浴佛節、七月十五盂蘭盆節等殊勝佛教節日,景區都舉辦盛大的法事活動,十方善信藉此前來結緣、積無量功德。

2018年10月27日(農曆九月十九),為世界至大花崗巖觀音聖像開光十七周年,恰逢觀音菩薩出家日,萬人遊客信眾慕名來到佛教聖地觀音山,參加隆重的祈福大法會,法會以此功德祈願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眾生皆聞佛法,深恩開顯智慧,福德圓融。

在探索中成就姻緣聖地

廣東未婚人口絕對數量較多,而且比例也較高,廣東大齡青年單身問題嚴重性已不容忽視。辦好相親大會,服務單身青年,為單身青年牽線搭橋,成就美好姻緣,經過九年的沉澱,東莞觀音山至今已成功舉辦32屆萬人相親會,參與人群涵蓋的城市包括東莞、深圳、惠州、廣州、中國港澳等地,覆蓋的人口高達1億2千多萬,累計吸引了十萬人次的單身男女前來尋覓愛情,有9000多人現場牽手成功,追訪了解有6600多人已邁入婚姻殿堂,是廣大單身男女的姻緣福地,已成為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參加人數最多、最具影響力的相親盛會之一。

同時,受到姻緣文化和萬人相親會的感召,央視七頻道《鄉約》欄目九進觀音山取景拍攝聚焦不同人群的相親,營造了濃鬱的尋緣相親的氛圍,為都市青年尋找愛侶提供了面對面相親的便捷方式,無疑彰顯了觀音山姻緣文化對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無形中提升了觀音山的品牌形象,為打造愛情名山形成了良好參與性和廣泛的知名度。

在發展中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是中華歷史長河中遺留的一顆閃亮明珠,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文旅融合的發展不僅讓瀕臨遺忘的傳統文化有更大展示舞臺,也讓遊客在前來遊玩的同時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據悉,觀音山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如每年舉辦的青少年啟智行傳統文化體驗行動、廣東省傳統文化節、傳承家風·金秋敬老重陽登高旅遊節等大型文化傳承活動。

自2015年起,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與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大型公益惠民文化項目——百場公益群藝匯演每周日在觀音山會展中心上演、種類多樣、雅俗共賞的模式已成為觀音山一個公益文化品牌。與此同時,觀音山每年都會關注珠三角地區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曾多次舉辦關愛「小候鳥」專場公益活動。

2018年9月9日,為慶祝第34個教師節,一萬多平方米的東莞觀音山會展中心被前來參加廣東省第二屆傳統文化節暨祭孔大典的學生和家長圍得水洩不通,依稀還能聽見童聲在朗誦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耳熟能詳的《論語》語句。作為此次傳統文化節的重頭戲,今年的祭孔儀式莊嚴肅穆,沿襲了傳統禮制,吸引了近千名熱愛傳統文化的社會人士和學生及家長前來參加,致敬孔子先師,追慕至聖師德,恪守中華傳統師道。

19年來,觀音山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品牌影響力,形成了成熟的營銷模式,有一支團結奮進的團隊,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觀音山公園發展的近景與遠景目標是:在未來3-5年內,將公園建設成為達到國家5A級旅遊標準的風景名勝區;20-30年內成為中國第二大觀音道場;30-40年內成為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與此同時,公園依託森林資源,積極探索森林養生、森林體驗、森林康養等健康旅遊新模式,加快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森林旅遊新業態,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守住綠水青山,留生態名山,文化名山於後人。(吳浪 楊蔓)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東莞經典地標打卡,觀音山旗袍盛宴,冬日另類新玩法
    經了解,原來這是東莞觀音山聯合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一起舉辦的一場活動。這些身著旗袍的優雅女人們撐著油紙傘、整齊端莊地邁著輕快而統一的步伐行走在園區之中,引得周圍遊客駐足觀看,回頭率百分之三百!雖然氣溫仍是有些不太友好,但是這百餘名旗袍佳麗還是憑藉著女性的堅持和韌性,呈現著華服之美,弘揚著中國服飾文化的魅力。旗袍秀成為當天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甚至連怒放的異木棉都顯得遜色了不少。航拍視角下,她們和景區互相成就、相映成景,共同形成了一副古韻古風的優美畫卷。
  • 東莞觀音山網紅景點被圍蔽 遊客呼籲早開放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輾轉坐飛機、搭火車近距離接觸充滿神奇魅力的廣東觀音山,而且一定要登上觀音廣場「打卡」網紅景點——花崗巖石雕觀音塑像。然而,聲名遠播的廣東觀音山如今卻遇到網紅景點被圍蔽的煩心事,遊客在觀音廣場「打卡」也成為泡影。今年國慶和中秋雙節期間,一些到廣東觀音山旅遊的遊客在網上留言:「為什麼要把觀音廣場圍蔽起來,不讓遊客近距離觀看?」
  • 東莞觀音山尋下聯 夯實觀音山景區文化內涵
    2019年11月7日,「觀音山上觀山水」妙聯品鑑座談會在素有「文化名山」美譽的東莞樟木頭觀音山旅遊風景區舉行,來自北京、天津、安徽、湖北等全國各地的楹聯家,雅聚一堂,以聯會友,交流互動。徵聯活動再升級 誓尋絕佳下聯2019年中秋佳節,一向熱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音山旅遊風景區,順勢推出了吟詩作對的文化互動體驗活動。
  • 東莞旅遊好去處: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等你來
    東莞樟木頭鎮,素有「小香港」之稱。觀音山森林公園位於東莞市樟木頭鎮內,公園總面積為18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達99%以上,是集生態觀光和宗教文化旅遊為一體的自然風景區,別號「南天聖地」。觀音山歷史悠久,山勢雄偉,林木茂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中國紅輝映東莞觀音山
    同時,東莞觀音山在國慶期間還有民樂綻放,廣大遊客可一享民樂盛宴。還有系列文化旅遊休閒的文化活動!休閒放鬆的自駕出遊、登高賞秋景、賞特色歌舞,在森林綠海中,感受最柔情的生態幽境,享受不一樣的金秋假期。「可羨人間福地,山如天上仙境」。如今的東莞觀音山以「廟門敞開,僧道同寺」在南粵佛教界已獨樹一幟,其凝重深邃的佛教文化更是讓人迷戀神往。東莞觀音山森林公園其魅力獨特的是,擁有18平方公裡原始次生林,並承載著千年佛教文化,而山頂供奉著盛稱世界上最高大的花崗巖石雕觀音聖像。
  • ...觀音|旅遊景區|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觀音山|東莞|廣東楹聯...
    「從廣州市到東莞觀音山到底有多遠?其實非常方便,快捷、便利!我從廣州東站搭乘動車,50分鐘便到達東莞站,之後,打的士15分鐘便到達觀音山。廣州的市民周末或者節假日,可以攜帶一家老少一起到觀音山大氧吧去旅遊。
  • 最美人間四月天,網紅同袍齊聚觀音山
    近年來,隨著漢服之風的盛行,東莞觀音山作為傳統文化名山,景區內充滿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近期,吸引了眾多漢服同袍前來旅遊體驗,打卡拍照。驚鴻漢舞 才藝展示4月12日下午,東莞觀音山景區迎來了一群漢服同袍,組隊前來觀音山參加驚鴻漢舞才藝展示秀活動。
  • 這個端午節到東莞觀音山體驗傳統文化
    DIY包粽子」、「送粽子」、「旱地龍舟」等系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遊客在觀音山可體驗到濃濃的端午文化。端午節期間,觀音山每間店鋪門口都將懸掛菖蒲、艾葉,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讓遊客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氛圍。除此之外,端午假日期間,觀音山將舉行「DIY包粽子」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體驗傳統的端午節文化習俗,並品嘗到自己製作的粽子。據景區負責人透露,觀音山精心選取食材,將準備美味的粽子,於節日當天贈送給遊客,讓遊客品嘗到廣東傳統風味粽子。
  • 「觀音山上觀山水」,東莞觀音山70萬元徵下聯倒計時
    在東莞觀音山旅遊景區,為期一年的「觀音山看水」活動已啟動70萬人。距離截止日期2020年12月31日不到一個月,已經進入截止倒計時。近日,70萬「觀音山景觀」評估籌備會在東莞市觀音山風景區召開。因為這個活動太受歡迎了,已經成為傳統對聯的一個眾所周知的文化事件。很多網友通過廣東對聯協、觀音山景區以外的很多官方渠道得到了事件的消息,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華,挑戰困難,卻不知道文聯的具體要求和提交方式。最終徵集投稿期間,徵集投稿組委會號召想要參與的市民和網友編輯好郵件「觀音山看山看水+姓名+聯繫地址+聯繫電話+身份證號下行」,發到官方投稿郵箱,讓他們順利參與。
  • 聯妙詠山名奪冠 景新描夢美縈心——東莞觀音山7字70萬尋下聯
    2019年11月7日,「觀音山上觀山水」妙聯品鑑座談會在素有「文化名山」美譽的東莞樟木頭觀音山旅遊風景區舉行,來自北京、天津、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廣西、河北、山東、浙江、貴州、天津、瀋陽等省、市、自治區和廣東各市縣的楹聯家,雅聚一堂,以聯會友,交流互動。
  • 第四屆東莞觀音山書畫論壇順利舉辦
    「中國畫是傳統的國粹,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由於中國畫是一種古老的文化藝術,在新的時期,怎麼來使得我們傳統文化藝術更好的與時代相結合,貼近實質,貼近生活,反映時代,為我們的中華民族復興做貢獻,這是每個藝術家應該深思的問題。」鄒繼海說。
  • 觀音山在大灣區明信片上首露臉,呈現無限風景
    那裡有著山水相依、森林密布的自然風貌,那裡森林植被優、空氣品質優、環境恬靜優,吸引了無數旅行者與愛美之人,那裡就是東莞觀音山,是大灣區獨具魅力的一方淨土。近日,在香港國際旅遊展舉行之際,由香港商報、香港經濟導報、全球商報聯盟主辦的「國際旅遊新商機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城區明信片全球首發啟動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 大閩「鼠」年新玩法 東莞觀音山魁星苑、金鰲落地迎客結福緣
    在告別2019年,迎來二十世紀2.0時代,素有「南天靈秀勝境森林康養福地」美譽的東莞樟木頭觀音山風景區,換上了迎新「靚裝」,在新年嶄新氣象中迎接充滿期待的2020年。近期觀音山又有新動作,除新晉姻緣「新寵」鵲橋吸引了眾多情侶、夫妻打卡,開啟浪漫之旅;2019年12月31日,為挖掘觀音山文化內涵,展現景區優美風景,魁星苑與金鰲雙雙落地觀音山。
  • 中秋佳節—和嫦娥邂逅於東莞觀音山
    不妨去東莞觀音山吧。它坐落於樟木頭,是和家人一起休閒踏青,祈福轉運的好地方。這裡的森林覆蓋率高達99%,走在其中,還能夠吸收大自然的負離子空氣,清洗肺腑。因為中秋節快到了,景區裡也綴入了中秋的元素,陽光普照下來,揮灑在呆萌的文化藝術長廊,兩邊綠油油的樹葉,蔓延開來。
  • 忻府區北合索村:鄉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忻府區北合索村:鄉村旅遊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0-06-0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其實,東莞觀音山比你想像中更唯美
    大自然的的每個領域都是美妙絕倫的---------亞里斯多德生物學家說:「森林是生命的之源,進化論的誕生地」植物學家說「森林是物種基因庫」動物學家說「森林是動物的天堂,鳥類的樂園,培育動物新種的基地」近年來生態旅遊成為旅遊發展的潮流趨勢,生態旅遊不再是純粹在旅行中品鑑自然景觀,已上升為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強調自然環境與人類之間的和諧相處。
  • 東莞:鐵路沿線好風光,最美還是觀音山
    文|配圖:應傳鋒 東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東莞觀音山是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鐵路交通便利,吸引大批國內外、省內外的朋友前來觀光旅遊。早就聽說廣深鐵路沿線風光旖旎,風景如畫。今天,東莞人民沒有忘記捍衛祖國和維護領土完整的民族英雄。袁崇煥紀念園面積不大、但景點濃縮性強。讓遊客既遊玩了景點,又感受到英雄的氣概。既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又體驗到東莞的人文精神。整個紀念園的文化氛圍濃厚,不愧為東莞一個旅遊景點。
  • 文化產業成為首都經濟發展新引擎
    正在「雲端」召開的深圳文博會,發布了第十二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及提名名單。來自北京的完美世界、光線傳媒、博納影業等企業上榜「全國文化企業30強」,歌華傳媒、北京演藝集團、四達時代、掌閱科技等企業獲得「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入選企業總數居全國各省市首位,顯示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實力和實績。
  • 諾獎作家與東莞觀音山共築「文化藝術林」
    10月27日,中國文學對話諾貝爾文學——首屆觀音山國際文學與生態文化座談會在東莞觀音 山景區舉行,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勒克萊齊奧出席了本次的座談會。勒克萊齊奧先生一直致力於生態文學的創作,在他的寫作理念中認為文化與自然緊密相聯,文化在自然中形成自然在文化下形成自然的多樣性孕育了文化多樣性,文化的多樣性守護著自然多樣性,文化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生態文化。
  • 文化消費成為擴大內需新引擎
    上半年文化產業營收增長7.9% 國內旅遊收入預計2.78萬億元文化消費成為擴大內需新引擎今年以來,中國文化消費快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