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

2020-12-13 浙江新聞

  從唐代的皇室貢品,到宋代的「天下果實第一」,再到現代的「中國蜜橘之鄉」,具有1700多年柑橘種植歷史的黃巖,孕育了燦爛的柑橘文化,書寫了眾多的佳話傳奇,在世界柑橘發展史上留下了燦爛一筆。

  而今,這份琳琅滿目的榮譽薄上,又增添了新榮光。今年,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黃巖蜜橘——世界蜜橘之源》藍皮書通過驗收,論證了黃巖蜜橘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蜜橘之源。

  眼下,黃巖正以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契機,加強蜜橘文化的挖掘梳理、保護和傳承,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助力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進一步擦亮「中華橘源」這塊金字招牌,為黃巖以奔跑者姿態奮進「永寧江時代」增添活力、動力和魅力。

  蜜橘溯源 找準新定位

  在中國柑橘博覽園北入口,一塊黃褐色巨石上「世界蜜橘之源」幾個大字,在綠意蔥蘢的萬畝柑橘林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11月14日,以「跟著農遺遊鄉村 黃巖蜜橘香飄世界」為主題的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將在這裡開幕。

  柑橘為世界第一大水果,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各類水果之首,中國是柑橘生產世界第一大國。作為「中國蜜橘之鄉」,黃巖蜜橘在世界蜜橘產業發展史的坐標系中,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為了從學術層面搞清楚這個問題,去年以來,黃巖區政府委託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等單位,系統梳理柑橘的起源、分類、傳播、分布與發展,研究論證黃巖蜜橘在世界蜜橘產業發展中所作出的貢獻和地位。

  「黃巖位於南北兩條柑橘傳播線路的交匯處,是中國重要的柑橘次生原產地、寬皮柑橘栽培最適宜區,在產業規模、果品品質、品種傳播、生產技術、柑橘文化、國際交流等多方面成為蜜橘產業發展的策源地,是世界蜜橘集大成者、世界蜜橘集優成者、世界蜜橘集眾成者、世界蜜橘集智成者、世界蜜橘集文成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專家介紹,經過系統研究梳理,得出結論,黃巖是世界蜜橘的重要發源地、世界蜜橘產業的策源地,黃巖蜜橘是世界蜜橘之源。

  據介紹,黃巖蜜橘種植歷史長達1700多年,始祖地就位於頭陀鎮斷江村一帶,曾作為皇室貢品、外交禮品以及重要出口物品,發展歷史光彩奪目。黃巖蜜橘孕育了乳橘、早橘、本地早等一眾知名柑橘品種,特別是黃巖原生品種本地廣橘演化出的300多個溫州蜜柑品種以及100多個溫州蜜柑雜交後代,受到世界眾多柑橘生產者的追捧,為世界柑橘產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黃巖蜜橘不僅品種繁多、品質優良,栽培技術也因先進享譽國內外。近60年來,黃巖為全國貢獻了海塗種橘技術、柑橘高接換種技術、柑橘黑點病綜合防治技術等數十項科技成果,並為國內果樹戰線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黃巖還孕育了豐富的柑橘文化,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影響力。

  「藍皮書的發布,是近年來黃巖柑橘文化研究的重大成果,對黃巖蜜橘產業振興具有重要的提心振氣作用。」黃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除了釐清黃巖蜜橘的貢獻和地位,這次研究還梳理了溫州蜜柑以及以溫州蜜柑為親本的雜柑品種的起源與演變譜系圖,定義了「蜜橘」以及「黃巖蜜橘」的內涵和外延,明確了原生品種本地早和由本地廣橘變異來的溫州蜜柑是黃巖蜜橘的核心品種,為黃巖蜜橘產業振興,進一步釐清了發展思路,指明了發展方向。

  文化傳承 尋覓新突破

  金秋時節,永寧江碧水如練,兩岸橙黃橘綠,美不勝收。

  在茂密的柑橘林中,俯身觀察,可以發現,這裡的柑橘樹,都種植在一個個小土墩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土墩,卻是黃巖祖先們的智慧結晶,演化出了傳承千餘年的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

  永寧江兩岸是黃巖蜜橘的始祖地和主產區。以前,這片含鹽量較高的灘涂地,颱風季節常遭潮水的侵害,雨季常遭遇永寧江上遊下來的洪澇災害。築墩栽培系統,正是黃巖祖先們克服不利條件,創造性發明的一種先進柑橘栽培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黃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刮泥築墩淋滷」方法,使橘墩土壤中含鹽量快速下降,讓潮水與洪水帶來的天然礦物質營養得到有效地利用,減少了施肥量。同時,通過築墩,提高橘樹種植部位的地勢,不僅降低了地下水位,增加了土壤通透性和含氧量,而且提高了抗澇害、潮災和抗病的能力。此外,又在直根的下面放置瓦缸片阻止主根向墩以下深入,促進了鬚根生長,提高了橘墩內土壤養分吸收與利用,保障了橘樹的生長健壯,生產出了延續千年的優質貢橘。

  黃巖蜜橘築墩栽培在諸多歷史文獻都有記載。「未解新禾何早發,始知名橘須高培」,徐霞客在遊歷黃巖時留下的著名詩句,其中「名橘須高培」指的就是築墩栽橘。一千多年來,在築墩栽培基礎上,還演化出了起壟栽培、限根栽培等現代柑橘栽培技術或模式,在很多柑橘產區也得到推廣應用。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的優良品種與技術還傳播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為我國及世界柑橘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年初,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成功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並積極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一旦申報成功,將成為世界唯一的柑橘類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保護區範圍為黃巖區澄江街道、新前街道、頭陀鎮、北洋鎮等7個鄉鎮的行政區域範圍,總面積15000畝。

  在黃巖,獨特的地理條件、悠久的柑橘種植歷史,孕育了先進的柑橘種植技術和燦爛的柑橘文化。以黃巖蜜橘築墩系統為代表的柑橘文化也成為黃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年,黃巖都會定期舉辦橘花節、採摘節,舉行祭橘神活動,舉辦柑橘學術研討會。黃巖還建造了中國最大的柑橘博物館,應用聲光電交互技術,傳播柑橘文化,每年吸引幾十萬人次前來參觀。點間間亮、放橘燈、打橘生、請令旗等民俗流傳至今。2009年,黃巖種橘習俗列入台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眼下,黃巖正以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申報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契機,大力推動黃巖柑橘文化、柑橘民俗的挖掘、保護和傳承工作,進一步擴大黃巖蜜橘的國內外影響力,打造世界蜜橘文化高地。

  文旅結合 提升附加值

  「從15萬人到50萬人再到現在的90多萬人,這幾年,我們村通過舉辦橘花節、蜜橘採摘節,發展鄉村旅遊,人氣越來越旺。村裡燒烤場的租金,也從7萬元一路漲到了41萬元。」近日,中國柑橘博覽園遊人如織,鳳洋村黨支部副書記彭華明掰著手指頭,算起了致富經,「以前果農都要把橘子挑到城區水果市場銷售,現在直接在家門口賣給遊客,不僅更方便,價格還更高。」

  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柑橘產業的蓬勃發展,黃巖蜜橘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在競爭中都已不佔優勢。新形勢下,黃巖及時轉變思路,在加強科技攻關提高柑橘品質、豐富柑橘品種的同時,以文化賦能蜜橘產業,通過文旅結合,助力鄉村振興,提高蜜橘產業附加值。

  在永寧江北岸,與鳳洋村一江之隔的頭陀鎮斷江村、新界村一帶,以橘文化為核心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橘園路、魏家村路等4條路網已基本建好。以這裡為核心,一個佔地約7.7平方公裡的中華橘源小鎮,即將從規劃圖紙走向現實。

  據介紹,中華橘源小鎮分布在永寧江兩岸,總面積約7.7平方公裡,其中北岸為頭陀鎮範圍,以柑橘品質復興為重點,南岸為澄江街道範圍,以柑橘文化復興為重點,建成後將成為黃巖集農業旅遊觀光、農業文化遺產展示、農業生產為一體的蜜橘農旅中心,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這是主打高端市場的『吉祥如意』套裝,一套48個,售價168元,平均一個橘子要3.5元,賣出了差不多一斤橘子的價格。」近日,南城街道蔡家洋本地早合作社負責人林錦榮拿出一個精美的包裝盒,只見裡面分成「吉品天成」「久祥盛譽」「江山如畫」「別出新意」4個子盒,每個子盒都有彩繪圖畫,介紹了黃巖蜜橘的歷史文化典故等內容,讓人印象深刻。

  林錦榮介紹,今年本地早蜜橘剛上市,他們就賣了100多套「吉祥如意」套裝,大多是來自上海黃巖商會的訂單。此外,合作社還與杭州的世紀聯華超市合作,為他們整個浙江地區的超市供應黃巖蜜橘。

  在接軌大上海過程中,黃巖蜜橘也走在了前列。今年,借著上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黃巖積極打造上海農副產品供給地、上海旅遊休閒目的地、上海現代服務業轉移地,將黃巖蜜橘等農產品賣出去,將上海遊客請進來。

  今年柑橘旅遊節期間,黃巖將舉辦上海市民萬人遊橘鄉、蜜橘號動車進上海、新民直選黃巖蜜橘網上直播帶貨、上海西郊國際農產品市場直銷黃巖蜜橘等系列活動,進一步提高黃巖蜜橘附加值,擴大黃巖蜜橘影響力。

  黃巖區委相關負責人說,接下來,黃巖將聚焦打造「中華橘源」地理坐標,深入挖掘蜜橘文化,講好「黃巖蜜橘故事」,以橘為媒唱好鄉村振興「新農歌」,助力黃巖以奔跑者姿態奮進「永寧江時代」,讓黃巖蜜橘真正成為黃巖人民的黃金果、致富果和魅力果。

相關焦點

  • 中國蜜桔之鄉浙江黃巖 打造世界蜜桔文化高地
    11月20日,在2020浙江省農博會「農遺良品,黃巖蜜桔」專題推介會上,圍繞橘文化的歌舞表演、傳統曲藝、情景演繹的節目異彩紛呈紛,引人側目,展現出世界蜜桔之源的文化魅力。世界蜜橘之源黃巖,地處浙江黃金海岸中部,生態資源豐富,農業綜合實力雄厚,躋身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中國明星縣(市)行列。先後被命名為「中國蜜橘之鄉」「中國楊梅之鄉」「中國枇杷之鄉」「中國茭白之鄉」「中國紫蒔藥之鄉」。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大力提升黃巖蜜桔品牌建設,深挖文化內涵。其獨有的橘子栽培技術——橘墩,被評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在這裡,品味黃巖蜜橘的歷史
    永寧江兩岸的連片橘園本報通訊員王敏智攝永寧江潮起潮落,風味獨特的黃巖蜜橘應運而生,千餘年來,享譽國內外。「中華橘源」是黃巖的地理坐標,也是黃巖人骨子裡的驕傲和自信。世界寬皮柑橘始祖地、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1700多年的種植歷史,永寧江兩岸積澱下來的柑橘文化內容豐富、源遠流長,既有黃巖蜜橘築墩栽培系統的農業文化遺產,又有放橘燈、祭橘神等民風民俗。中國柑橘博覽園與貢橘園就是黃巖向世界展示悠久柑橘文化遺產的"客廳",橙黃橘綠的美好時節,讓我們走進這裡,領略獨特風情!
  • 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黃巖柑橘旅遊節舉行
    原標題: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 黃巖峰會暨黃巖柑橘旅遊節舉行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11月14日,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通林,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朱國順,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芮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永波等出席開幕式。
  • 720°VR看黃巖萬畝柑橘園丨永寧江畔,最是橙黃橘綠時
    「中國蜜橘之鄉」黃巖永寧江兩岸萬畝柑橘園裡,蔥綠茂盛的柑橘葉間,成熟飽滿的蜜橘掛滿枝頭,空氣中瀰漫著沁人的果香。11月14日,一場圍繞蜜橘展開的盛大活動——浙江首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會黃巖峰會暨2020年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將在這裡開幕。雖然還不到周末,但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結伴穿行在果園裡,體驗著採摘樂趣。
  • 世界蜜橘之源新鮮直送,每一口都是幸福的味道
    今天,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長三角文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期開幕。這是在疫情衝擊下長三角文化產業重啟繁榮的一次大檢閱,也是作為東道主的上海不斷增強城市核心能力、向周邊地區賦能的一個大平臺。
  • 己亥黃巖橘花詩會開幕 以「詩」頌橘 弘揚「甜蜜」橘文化
    4月27日上午,以「詩韻黃巖 甜蜜澄江」為主題的己亥黃巖橘花詩會在中國柑橘博覽園裡拉開序幕。來自台州各地的70多位詩人相聚澄江街道鳳洋村,以詩會友,同賞橘花香。  黃巖,素有「中國蜜橘之鄉」的美譽,是中華蜜橘的始祖地,也是世界寬皮橘的始祖地,有著1700餘年的柑橘栽培歷史。
  • 官河古道:融匯古今的未來黃巖新地標
    黃巖古城格局已經延續了千年,「官河古道」工程,旨在把原格局重新利用,沿護城河河道延伸構建綠道,建成供市民休閒出行的環城綠帶,打造古城文化傳承地、市民休閒遊憩地、觀光旅遊目的地。官河古道工程將於今年年底基本貫通。
  • 文化黃巖丨永寧江畔的柑橘文化
    幾百年前,在一個橘子黃的季節,明末士子、清初僧人正巖來到古代時曾屬於東甌國的黃巖,嘗到黃巖蜜橘,不禁吟一首《黃巖小橘甚佳喜題一絕》。  黃巖柑橘,曾經走進宮廷,走出中國,享譽古今中外,黃巖也成了「中國蜜橘之鄉」。你可知道它的歷史和故事?
  • 農業文化遺產如何煥發新活力?專家齊聚浙江黃巖專題研討
    央廣網台州11月14日消息(記者李佳)農業文化遺產有何價值?如何煥發新活力?14日下午,首屆浙江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論壇在台州黃巖區舉行,專家們圍繞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跨學科、跨地域的研討。何謂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它是指我國人民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世代傳承並具有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完善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獨特的生態與文化景觀的農業生產系統。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上海歆克勒
    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
  • 這裡不但景點秀色可餐,時令的蜜橘聞名世界,遊景品橘兩全其美哦
    這裡不但景點秀色可餐,時令的蜜橘聞名世界,遊景品橘兩全其美哦,去旅行的話,很少能遇到不動產又便宜又好吃的特產,特別是水果類很難,因為需要時間,所以這個很難,這次去臺灣旅行,得到了很好的機會,錦繡黃巖景區位於「中國蜜橘之鄉」台州市黃巖區江口鎮。
  • 區委書記三赴上海灘 三個角色看黃巖如何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黃巖還是東魁楊梅始祖地,去年獲評「世界蜜橘之源」。而上海,歷來都是黃巖農產品的重要銷售地。尤其是黃巖蜜橘,便是通過上海走向全國各地。黃巖蜜橘至今仍在上海市民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全方位的一體化。
  • 中華橘源有「瑰寶」 探尋「指尖」上的黃巖非遺 | 上海歆克勒
    「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歷史悠久的橘鄉,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了一大批獨特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  2020浙江台州黃巖柑橘旅遊節開幕之際,「跟著農遺遊鄉村」——農遺良品展示也同時亮相。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換個視角來體驗一下黃巖之美。
  • 台州黃巖蜜橘樹等你來認養|上海...
    橘生山海間味道自然甜提起黃巖許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蜜橘浙江台州黃巖是「中國蜜橘之鄉」「世界蜜橘之源」說起「黃巖蜜橘」很多上海人都是耳熟能詳現在黃巖蜜桔已經掛滿了枝頭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雖然蜜橘還沒成熟尚處於果實膨大期離正式上市還有2個月但是黃巖蜜橘樹可以認養啦!
  • 長三角|一棵開花的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巖實踐
    而人氣,給黃巖傳統產業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寧溪糟燒是台州特有的古法釀酒技術,以黃酒糟為原料,經過粉碎、發酵、蒸餾所得,整個過程保留了當地最古老的手工釀造工藝,是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素有「台州茅臺」的美譽。
  • 浙江省有座貢橘園,不僅能吃喝玩樂,還可了解橘子的文化
    說起黃巖,就不得不提黃巖蜜橘。遠在唐宋時期,黃巖蜜橘已是送往朝廷的貢品。如今,黃巖區政府著手打造的貢橘園,成為了集旅遊、採摘、學習參觀於一體的城市綜合園區。貢橘園內還有大片的油菜花更引人注目的是,貢橘園內還以展板的形式呈現了深厚的黃巖蜜橘文化。
  • 一起去黃巖鳳洋村嘗一嘗118個品種,還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
    鳳洋村是黃巖蜜桔的重要發源地,佔地面積5000畝的中國柑橘博覽園坐落其中。中國柑橘博覽園區由黃巖蜜橘始祖地觀光園和柑橘博物館、黃巖名人館組成。經過三年多的精心培育,品種園已育成118個品種的柑橘,可以說是世界柑橘品種的展示園。園內既有國內的重要柑橘品種,也有來自美國、日本的「舶來品」。
  • 打造黃巖都市新形象
    向南擴大發展空間,加快104國道黃巖頭陀至院橋段公路工程建設,同時,推動南部與城區快速融合,重點打造院橋板塊和委羽山板塊,在院橋板塊,推進「一體兩翼」建設,打造城市副中心;在委羽山板塊,以浙東健康城為重點,建成集道學文化、醫療、康養、商業、生活及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發展片區。向西推進,依託綠城、岙岸、模具小鎮、橘源小鎮等區塊,堅持公共設施先行,布局教育、文化、醫療項目,塑造城西拓展區。
  • 海南打造世界錦繡文化交流高地
    8月18日,「2020海南錦·繡世界文化周」新聞發布會在海口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文化周以「傳承·創新·共創錦繡世界」為主題,旨在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錦繡產品展示平臺、中國錦繡文化的舞臺、海南黎錦苗繡文化與世界交流相融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