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調整今年展覽計劃:三大特展延期,五個特展即將登場

2020-12-10 新民晚報

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上海博物館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則延期至3月29日。特展展期也做了相應調整。原定於5月開幕的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暫定名),將於7月10日到10月11日舉辦。

圖說:上博恢復開放後,觀眾參觀「滄海之虹」特展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黑石號」是中國唐朝時期一艘由阿曼製造的貿易商船,滿載中國貨物駛往西亞,卻不幸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海域觸礁的沉船。它是九世紀上半葉中西文化商貿交流、以及盛唐時期我國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上世紀末經過打撈,「黑石號」沉船出水器物種類繁多,有陶瓷器、金銀器、銅器、鐵器、錢幣、玻璃器及各類香料等。其中又以陶瓷器的數量最多,達到了驚人的67000多件,幾乎涵蓋了唐代南北方最為出名的窯場產品,例如越窯、邢窯、長沙窯、鞏義窯等。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出水了3件完整無缺的唐代青花瓷器,有力地證實了中國的青花瓷器起源於唐代。

圖說:唐「黑石號」出水青花盤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的這次展覽是海底沉睡千年的「黑石號」珍貴文物首次登陸中國,駛進上海灘。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包括168件精選的出水珍貴文物,同時匯集國內出土或收藏的各類可資比對的陶瓷、金銀器等代表性器物,以期揭開「黑石號」神秘莊嚴的面紗之時,邀觀眾領略大唐盛世的磅礴生活,感受其開放包容的文化藝術精髓。

圖說:唐「黑石號」出水人物金杯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今年,上博即將登場的五個特展分別為——

1、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

時間:2020年4月29日—6月2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

2、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1日—7月19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三樓書法館

3、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

時間:2020年5月26日—8月30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一樓第一展廳

4、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暫定名)

時間:2020年7月10日—10月11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二樓第二展廳

5、荷蘭倪漢克捐贈文物展(暫定名)

時間:2020年8月7日—10月18日

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

圖說:上海博物館日前已恢復開放,參觀需要提前預約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此外,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明年上半年舉辦。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小貼士

疫情防控期間,上海博物館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參觀,每日限流2000人,觀眾可通過上海博物館官方網站(www.shanghaimuseum.net)、上海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SH-Museum)提前預約。入館時,參觀者需出示實時綠色隨申碼、實名預約成功二維碼、有效證件原件,並通過測溫、安檢入場。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兩大特展延期至2021年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曾公布過2020年的八大特展展覽計劃。受此次疫情影響,上海博物館與多方溝通協商,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現公布如下:NO.1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時間:2020年4月29日- 6月28日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展覽以旅美華人、賞石收藏家胡可敏女士捐贈上海博物館的文房供石為主要內容,配合陳列館藏清代高鳳翰銘「小方壺」石及與賞石主題相關的若干古代繪畫。
  • 上海博物館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其中,「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等展覽將延期。據悉,上海博物館近日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而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舉辦。
  • 上海博物館開放九個展廳,三大特展延期_上海文化場館陸續恢復開放...
    上海博物館開放九個展廳,三大特展延期 澎湃新聞 2020-03-13 09:22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博物館公布2018年展覽計劃 五大特展三大境外展值得期待
    聲音來源: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  央廣網上海1月12日消息(記者楊靜 林馥榆)近日,上海博物館對外公布了2018年特展計劃,五大特展三大境外展值得期待。元代 剔紅東籬採菊原盒  據了解,在2018年即將開幕的《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暫定名)》、《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暫定名)》、《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暫定名)》、《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暫定名)》等幾大特展。其中,將在12月7日推出「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最引人注目。
  • 上海博物館部分特展延期
    > 上海博物館部分特展延期
  • 上海博物館公布2017年特展計劃
    新華社上海1月18日電(記者孫麗萍)上海博物館17日公布了2017年舉辦8大特展的計劃。包括木乃伊棺槨、金縷玉衣、茜茜公主遺物等在內的國外歷史遺珍都將來滬展出。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說,2017年上海博物館將迎來大修「上半場」,改造具有安全隱患的場館、設施以及保護文物,不過改造期間只在每周一閉館一天,整體上並不影響博物館參觀功能。雖然大修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但今年上博的8大特展仍將舉辦,且內容更加引人入勝。  上博年度大展計劃中,最先登場的是本月23日至3月26日舉辦的「鴻古餘音:早期中國文明展」。
  • 「注意」上海博物館今年展覽計劃調整,部分展覽延期
    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為響應觀眾們的觀展需求,特將「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金石篔簹——金西厓竹刻藝術特展」延期至3月22日,與生肖文化有關的「靈鼠兆豐年——上海博物館鼠年迎春特展」延期至3月29日。
  • 上海特展觀察:「網紅展」越來越多,是特展行業蓬勃發展的序章
    文化藝術類特展基本在美術館、博物館舉行,依託於遺存文物或藝術家作品,展品價值和觀賞門檻較高。文化藝術類特展是今年上海特展市場的主流,約佔全部特展的63%,其中以中國題材(70%)和現當代藝術(75%)為主。雖然「IP衍生類特展隨處都是」是很多人的印象,但該類特展其實只佔上海全年特展的10%,主題包括動漫卡通、遊戲、影視、時尚品牌、文學等等。
  • 上海博物館今恢復開放996人進館參觀 唐招提寺文物特展將延期至4月...
    央廣網上海3月13日消息(記者林馥榆)歷經50多天的閉館之後,今天包括了上海博物館在內的12家市級博物館和5家區級博物館終於在今天恢復對外開放。記者從上海博物館了解到目前每天預約限額2000人,開放首日實際參觀人數996人。
  • 東京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今起閉館,多個特展提前閉幕或延期
    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
  • 上海博物館公布2018年度特展計劃
    人民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博物館近日在滬公布2018年度特別展覽計劃。其中,首個特展「典雅與狂歡:來自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已於1月10日在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廳率先開幕,展期將於1月11日持續至4月8日。 本次展覽選取了兩件來自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
  • 大英博物館公布今年特展:拉斐爾五百年、北極文化、尼祿特展
    澎湃新聞獲悉,大英博物館近日公布2020特展計劃,這份特展名單中,除了2019下半年開幕的《風尚東來——西方藝術中的伊斯蘭影響》和《特洛伊:神話與現實》兩大特展繼續之外,大英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新展,從北極地區文化到託馬斯·貝克特遇刺,從尼祿特展到拉斐爾500年誕辰,再到畢卡索、塞爾敏,展覽將貫通千年的文化藝術史。
  • 首都博物館將推出三大特展 百餘件國寶今起亮相
    今明兩天,首都博物館將推出《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錦繡中華——古代絲織品文化展》、《江山如畫——12到20世紀中國山水畫藝術展》三大特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件國寶級文物薈萃一堂,展錦繡中華、江山如畫,揭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
  • 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舉行終評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楊逸 李細華)12月21日上午,「青花之約--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終評評審在粵博學術報告廳舉行。自粵博於7月12日發布「青花之約--廣東省博物館特展策展人招募計劃」,首次對外公開招募展覽策展人以來,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經粵博陳展委員會綜合初評,從諸多參選者中篩選出五名進入策展人終評評審。評審現場參選者將以抽籤順序進行現場陳述,並有專家提問等環節。評審專家將審閱參選者提交的展覽內容和策劃方案,並根據詳細的評分標準進行實名打分。
  • 「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成上海博物館首個特展
    由義大利烏菲齊(Uffizi)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以及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烏菲齊博物館珍藏展:15世紀——20世紀」,將於3月10日在上海博物館正式開幕。據悉展覽將延伸到上海世博會開幕後的6月6日,是上海博物館在2010世博年期間舉辦的第一個特展。也是其在中國5個城市巡展的第一站。    1581年由著名的梅迪奇家族所創建的烏菲齊博物館,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西方藝術收藏機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美術館,其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收藏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 兩大海外特展開啟上海新一輪「特展季」
    這固然與上海身為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吸引力有關,也同樣離不開申城眾多美術館為觀眾指點藝術「迷津」的努力。中國觀眾欣賞海外藝術尤其是現當代藝術,隔著地域、文化的差異,存在著不小的門檻。而對於申城不少這樣的特展而言,展覽的開幕僅僅是起了個頭,在長達幾個月的展期裡,相應的公共教育活動此起彼伏、各開「腦洞」,培育著藝術的超級粉絲。
  • 「走進博物館」領略梁思成林徽因特展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陳儀衡) 近日,2020年「走進博物館」項目組成員與十數名媒體代表及市民代表來到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舉辦的「窗裡窗外——梁思成林徽因特展」,感受這對學者伉儷精彩跌宕的傳奇人生。
  •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上海大學將圍繞此次展覽舉行多場學術講座,並舉辦「考古工作坊」「美術工作坊」等社教活動。
  • 上海博物館2020年展覽計劃調整
    本報訊(勞動報記者唐一泓)春色好景正當時,上海博物館已於3月13日起恢復對外開放。上博方面表示,經過多方溝通協商,對今年尚未開幕的特展展期做了相應調整,現公布如下:1、高齋雋友——胡可敏捐贈文房供石展時間:4月29日—6月28日地點:四樓第三展廳2、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時間:5月21日—7月19日地點:三樓書法館3、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時間:5
  • 商代青銅小豬賀歲,上海博物館公布七大特展計劃
    一隻體態渾圓的「小豬」,將為上海博物館2019年的展覽拉開帷幕。提到豬年的第一個展覽,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笑言,「它有望成為新晉網紅」。「董其昌大展」掀起的觀展熱潮尚未消散,1月24日,上海博物館又公布了新一年的展覽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