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藝術館舉行「吳冠中——速寫生活」展覽
新華社香港10月30日電(記者張雅詩)「吳冠中——速寫生活」展覽30日起在香港藝術館舉行,展出約30幅由吳冠中及其家人捐贈的珍貴速寫和畫作,讓參觀者領悟吳冠中對美的追求。 吳冠中60多年的創作生涯離不開在大自然和生活中寫生。從故鄉的漁船、蘆葦,到山川、森林,他以速寫捕捉並發現線條美和構圖美。
-
香港文化行1丨香港藝術館
藝術館入口 展覽約展出100件作品,包括油畫、國畫、速寫、版畫、雕塑等,展現歐洲藝術風潮對20世紀中國畫壇的影響和啟示。展品主要來自巴黎賽努奇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幾所法國重要收藏單位的藏品。 這次展覽從練先生的長青館珍藏中,精挑細選了約270項明清兩代的器物展出,其中更有不少是宮廷御製,包括陶瓷、玉器、犀角、象牙、竹器、畫琺瑯及玻璃等不同種類。展覽以中國文物的材質、色彩、工藝、造型、圖像等角度,分析中國人對美的品味追求,帶領觀眾進入一場美的盛宴,一探中國既工且雅的精緻美學。
-
香港藝術館至樂樓與吳冠中展廳推出新展覽
人民網10月30日香港電(記者陳穎)10月30日起,兩項新展覽「淡泊明志──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選」和「吳冠中──速寫生活」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兩項展覽分別透過中國書畫展現傳統文人的氣節風骨,以及從中國畫壇大師吳冠中的速寫畫作中讓參觀者領悟他對美的追求。
-
香港藝術館將展出吳冠中50件捐贈作品
新華網香港3月25日電 香港藝術館將從26日開始舉辦「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展出著名畫家吳冠中捐贈的50件珍貴作品,其中包括其代表作《雙燕》,以及在公開場合示範即席創作的《維港寫生》。 在25日舉行的開幕式上,香港藝術館總館長鄧海超介紹說,此次展品來自吳冠中1995年以來的多次捐贈,內容豐富,涉及油畫、水墨和手稿等多種形式,除其名作《雙燕》《秋瑾故居》外,還有《鄉情與鄉愁》《東風開過紫藤花》《水巷》《憶江南》《補網》《百衲衣》《扎什倫布寺》等,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公開展出。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參加了開幕式。
-
香港藝術館打造新面貌新方向
「這是香港藝術館的原址擴建,多了些館藏,也帶來外國藝術家如畢卡索的展覽,目的是配合多元化城市發展和定位。」一九七七年六月三十日,大公報報導,當時館長譚志成接受訪問,談及藝術館收藏什麼時表示:「藝術館的收藏方向是與本港的文化背景有關的文化藝術品,包括中國傳統藝術特別是廣東地區的藝術品,如書畫、陶瓷、玉器、銅器、漆器等;其次是本港的現代藝術作品,如雕塑、版畫、水彩、素描等;還有就是十八、十九世紀時期與香港地區有關的一些歷史繪畫;西方藝術品我們也有一些收藏,主要是名畫復製品
-
香港藝術館擴建四年今開放,「小題大作」展香港最早圖像
展出作品中,作於約1816年的《香港仔附近的瀑布》水彩畫所繪是現今香港島香港仔區的瀑布灣,據稱是香港最早的圖像記錄之一。「重開後的展覽重在展示中國書畫、香港藝術、現當代藝術等領域精品。」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說,「藝術館的擴建是館史上重要的一章,我們也希望藉此重要時刻和觀眾一起回望過去,與大家一同重新認識藝術館和屬於香港的重要珍藏,訴說它們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時隔逾四年重新開放 香港藝術館展示吳冠中畫作等精品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泳29日介紹,重開後的展覽重在展示中國書畫、現當代藝術等領域精品,也希望帶給觀眾全新的欣賞體驗。資料圖:2018年8月22日下午,吳冠中家人向香港藝術館捐贈珍貴藏品儀式在香港禮賓府舉行。圖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向吳冠中長子吳可雨頒發感謝狀。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當日,香港藝術館舉行展覽新聞界預覽。
-
萬眾期待的香港藝術館,閉館五年後重開變這麼美了!
香港藝術館自2015年8月閉館後,終於在今年11月開放,並同時舉行11項精彩展覽,向觀眾展現多元藝術世界。此外,藝術館由原來的四層增至五層,新建頂層「新視閣」和「新空間」兩個展廳。藝術館整體格局擴大不少,舉行的展覽亦相對地增加。而為了迎新,館方特設了不同類型的展覽。1)G/F別館(下)–自在風景、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城尋山水
-
藝術生活相融合 香港舉行「藝術島敘」展覽
據香港媒體報導,由香港藝術館籌劃的「藝術島敘」展覽正於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展出兩名香港藝術家的攝影、裝置等作品,與觀眾一同尋回記憶中清靜的香港小島。展覽舉行至三月二十八日,免費入場。 靜舍與無人島嶼 報導稱,展覽包含兩名藝術家張志偉的裝置作品《15.6──創作者的日常生活》和尹子聰的《107個無人島》。二人主題以島嶼為基礎,從不同的角度讓觀眾對於香港的島嶼新的認知。 張志偉自2014年起,在坪洲開設海邊小空間「小島靜舍」,讓不同背景的朋友可自主使用該處和分享經歷。
-
香港藝術館今日重開 展現多元的藝術世界
香港藝術館於2019年11月30日重開(攝影劉志敏)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志敏):經過大型修繕和擴建工程後,香港藝術館30日重新與公眾見面,十一項展覽將同時舉行,展現多元的藝術世界。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收藏超過17,000項藝術珍品。香港藝術館負責現代及香港藝術的館長鄧民亮說,「你看到那個展廳,其實進來走過的路,好像你走在香港的城市裡邊,上下左右你都能看到很多很豐富的不同的東西碰撞在一起,但是這種碰撞放在一起,它又能夠產生一種融合的味道,看到一種整體的風格在裡面,這就是香港的個性。」
-
「饒宗頤的故事」展覽在香港舉行
新華社香港11月26日電 為紀念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一生的成就,香港文化博物館將於27日舉行「饒宗頤的故事」展覽,回顧其「學藝相輝」的一生,展現他為香港、國家以至世界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這次展覽通過展出饒宗頤的生活照片、私人信函、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成果及其他文獻資料等200多項展品,從人生、學術、藝術、文學等多個方面,講述了饒宗頤專注於中國文物和文化研究,並通過自身不懈的努力與堅持,在多方面均獲得極高成就,成為一位享譽國際的國學泰鬥的一生。
-
馬忠建油畫藝術館展覽舉行開館儀式
8月5日上午,職業畫家馬忠建油畫藝術館展覽開館儀式在臨夏市茶馬古市舉行。據了解,本次油畫藝術展覽以中國夢——絲綢之路為主題創作,分為油畫和部分書法作品共50幅,作品內容通過奔馬、作物、風景、人物等形象,反映祖國多樣的歷史文化,展示了民族團結奮進的拼搏精神,吸引了不少我州書畫和藝術品愛好者鑑賞參觀。
-
香港藝術館將於明年11月重開
2018年12月香港藝術館新貌(香港藝術館供圖)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志敏):據香港藝術館最新公告顯示,經過為期三年的大型翻新及擴建工程,香港藝術館將於明年11月以全新面貌開放予公眾參觀。香港藝術館位於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採用通透的建築設計和全新的玻璃幕牆,令建築物變得更開闊。香港藝術館前臨國際知名的維多利亞港,眺望彼岸的港島。翻新工程由香港特區建築署執行,擴建後展覽空間由原來7,000平方米增至約10,000平方米。
-
藝術| 香港藝術館
今天我們報導的是香港藝術館。因為疫情展館多次關閉,小編曾三顧茅廬,最後終於在疫情暫緩時來到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曾多次承辦展覽促進中西藝術文化交流,在2019年完成擴建後重新對公眾開放。2018年4月到8月,有一個名為「心靈的風景」的畫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當中名畫全部來自英國的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的收藏。當時小編特地前去參觀,對這些風景畫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
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巡展開幕式舉行 青島城市藝術館喊你來打卡
□半島記者 孟秀麗8月7日下午3時,「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巡展」開幕式在青島城市藝術館舉行,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書記、常務副館長劉紀獻,中國文字博物館黨委委員、副館長段豔琴,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郝紅,青島出版集團黨委副書記
-
香港藝術館翻新後重開 推吳冠中誕辰百年展
香港藝術館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現場一角。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記者朱宇軒)闊別4年的香港藝術館30日重新開館,再次與公眾見面。包括吳冠中誕辰百年展在內的11項展覽同時舉行,引領觀眾進入多元的藝術世界。
-
香港將舉行博物館日 增設網上展覽
人民網香港5月15日電(記者陳然)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布,將於本月16日及17日舉行「2020香港國際博物館日」,逾40間本地博物館、文化場地及文博單位將增設網上展覽平臺,以嶄新、多角度的方式為市民帶來不一樣的觀賞體驗。
-
法國國家美術協會2019中國區特展活動啟動暨展覽組委會揭牌儀式
2019年5月11日上午,由中國族藝術館、法國國家美術協會、京中華化促進會主辦的「紀念中法建交55周—法國國家美術協會2019中國區特展活動啟動暨展覽組委會揭牌儀式」在北京族化宮中國民族藝術館舉。本次活動是法國國家美術協會繼參與1994年聯合國教科「絲綢之路」項以及2011年與中國民對外友好協會組織的型展覽交流項之後,舉辦的一次型活動。
-
[香港]香港藝術館回顧水墨大師呂壽琨的尋禪之道
香港藝術館八月十三日起舉行「藝術要有形——呂壽琨的尋禪之道」展覽,展出四十一幀香港水墨大師呂壽琨的館藏作品,以及十一幀由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借出的藏品
-
香港藝術館擴建和改造工程
香港藝術館(HKMoA)的擴建和改造工程是一個雙重過程:「封存」,即將原建築封存在其場地和特定的歷史瞬間;「開封」,即將館內的藏品開封,展示給大眾們。封存香港藝術館位於繁華的維多利亞港,緊鄰著香港文化中心與香港太空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