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櫃檯,主動「翻牌子」……南京東路步行街多家老字號「化危為機」

2020-12-14 騰訊網

上海老字號做大內需市場、積極化危為機

「不要放水裡煮,要隔水蒸」「如果吃得好,記得上網給個好評」……50多歲的黃海根相貌普通,可在南京東路步行街那麼多商家的那麼多售貨員中,很容易認出他:他要麼在大聲吆喝最新上市的黑毛豬肉粽;要麼在傳授冷粽子再加工的訣竅;看到年輕人買單了,又提醒不要忘了在網際網路平臺給他點讚……就在解放日報·上觀記者拍照的當口,他對著記者吆喝:「妹妹,過來看看我們的新粽子!」

其實,吸引記者駐足的不是黃海根,而是他所在的新雅粵菜館外賣窗口:前一周還是青團,這一周已經變成粽子和月餅。端午節還有兩個多月,中秋節更在5個月後,作為節令食品的粽子和月餅,上市太早了吧?

黃海根(右)在給消費者介紹黑毛豬肉粽

「一點也不早。疫情讓我們看到,只有加快創新,才能化危為機。」黃海根說。仔細一問,他竟然是新雅粵菜館食品部副店長。

早早上市的粽子和月餅,是上海老字號做大內需市場、積極化危為機的縮影。

本地消費助力克服危機

疫情給老字號帶去不小衝擊。新雅、杏花樓等老字號的餐飲部在疫情發生後,客流量明顯減少,最近才逐步回升;第一食品商店、三陽南貨店、邵萬生等步行街上銷售上海伴手禮的熱門商店因缺乏遊客,伴手禮幾乎賣不出去。在疫情最嚴重的的時候,有的老字號的營業額只有平日的一成。

可最先感受到「危中有機」的,也是他們。

包子、熟食、半成品快手菜,這些老字號出品,一律逆勢上漲。工作日15時許,記者走進福州路上的杏花樓旗艦店,10多名消費者排隊等候買包子等中式點心,動輒四五十隻起購,還有帶著小推車排隊的。

杏花樓裡排隊買包子等中式點心的消費者

不能小看平價包子等中式點心的實力。據粗略估算,南京東路步行街及周邊區域一天內銷售的包子可達10萬隻,銷售額節節攀升。

杏花樓餐飲技術總監徐瓔俊說,疫情前包子等中式點心的日均營業額在三四萬元左右,現在每天都能突破10萬元。除此之外,熟食和半成品快手菜也賣得很好。

「這個時候,還是老字號讓人放心。」一口氣買了40隻各色包子的張阿姨說,「我已經來過好幾次了,平均兩周一次。」金先生夫婦從冷櫃裡挑了滿滿一筐半成品快手菜,「老字號的味道有保證,食品安全也放心。」

同樣的場景出現在新雅、邵萬生、三陽南貨店等老字號。今年以來,這些老字號的點心、熟食、半成品快手菜等銷售量上漲明顯,普遍漲幅超過50%。

隔三差五來光顧或一次性選購大量商品的,大多是上海本地消費者。多家老字號覺得,本地消費者是幫助他們克服疫情影響的重要力量。

三陽南貨店總經理沈民說,最近店裡的銷售額已恢復到疫情前六七成,其中本地消費者的購買力恢復了八九成,「糕點、醃臘製品、菌菇等賣得特別好,已經與去年同期持平。」

第一食品商店南東店副店長陸路說,醃臘製品、鮮肉等本地消費者喜歡的產品賣得都不錯,「最近很多上海人家在燒醃篤鮮。」他介紹說,門店銷售額已經恢復七成,「每周都比上一周更好。」

三陽南貨店(上)和第一食品商店(下)中的醃臘製品櫃檯人氣都不弱

老字號將本地消費者的熱情歸結於信任,「這是老字號多年來積累下的口碑。我們要對得起消費者的這份信任,非常時期一定會保證品質、保證供應。」

調整櫃檯投其所好

僅有消費者的信任,還不足以「化危為機」。疫情發生後,多家老字號調整了櫃檯。

新雅把包子鋪從外賣區域的內部移到當街位置。售貨員說,這樣既方便消費者選購,又能避免店裡客流太多。

當街銷售的包子等中式點心

三陽南貨店當街櫃檯上,各色散裝糕點琳琅滿目,還有擺放在保溫櫃檯、「前店後工廠」生產的苔菜月餅;原先當街櫃檯的盒裝糕點則挪到靠後些的位置。

沈民說,疫情發生前,50%客流是本地消費者,50%是遊客,現在遊客客流還未恢復,那就減少遊客偏愛的盒裝產品、增加本地消費者喜歡的散裝產品,再把櫃檯放到更好的市口,這叫「投其所好」。

散裝糕點銷量增加

第一食品商店的櫃檯也在變,門口是散裝糕點、半成品快手菜等產品,還新增了一個櫃檯銷售大白兔雪糕,一天能賣800多根。陸路說,散裝糕點、半成品快手菜櫃檯原先在商店二樓,現在全部移到門口;大白兔是上海消費者熟悉的老品牌,新產品同樣要放在門口。

除了把消費者喜歡的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主動吆喝」也是老字號做大本地市場的法寶。多家老字號裡,吆喝聲此起彼伏。就連賣大白兔雪糕的年輕售貨員,都在吆喝:「這是用光明牛奶做的,網紅雪糕,不甜!」每當有消費者駐足,他們有問必答,耐心講解。於是,不僅年輕人買雪糕,上了年紀的消費者也樂於嘗鮮。頭髮花白的老夫妻買了雪糕後,掏出手機拍照發朋友圈,「我們吃上了『網紅』!」

給大白兔雪糕拍照的老夫婦

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吆喝的黃海根向記者揭秘吆喝的重要性:「不吆喝,消費者怎麼知道產品特點?」新雅黑毛豬肉粽定價是普通肉粽的3倍,可每天能賣出4000多隻,遠超普通肉粽,奧秘全在「吆喝」上:「我們告訴消費者兩者的區別是什麼,再讓消費者自己選擇。如果不介紹,消費者可能不會買貴的。」他還深諳營銷學,「現在多的是上海本地客,我們就建議消費者買一隻嘗一嘗,吃得好,不怕不變成回頭客。」

不斷「翻牌子」,迎合新需求

青團剛落市,粽子和月餅就跟上;夏天還沒有來,雪糕已經登場……如果問起老字號們的創新計劃,會發現源源不斷的美味正在路上。迅速「翻牌子」已經成為上海老字號們「化危為機」的另一條經驗。

徐瓔俊透露說,之所以杏花樓每天能賣掉10多萬元中式點心,新品迭出很重要,「疫情前我們只有10多個品種,最近一個月又上市了10多款新品,包括腊味大燒麥、魚香肉絲大包等。常見常新,消費者才會常來。」

三陽南貨店裡的「苔小酥」是店內明星產品苔菜月餅的升級版,2月上市,如今已是熱銷產品,因為「更酥更脆,年輕人喜歡。」沈民透露說,針對散裝糕點賣得好這一新趨勢,老上海們熟悉的「馬蹄蛋糕」也將回歸,「工藝保留了,但配方改了,減油減糖,並增加抹茶、芝士等新口味,滿足新的消費習慣。」

第一食品店裡的大白兔雪糕是光明乳業和冠生園的跨界產品,上市後供不應求。光明乳業立刻嗅出商機,旗下莫斯利安與米其林二星主廚跨界合作的「可以喝的甜品」迅速上市,新研發的脂肪含量為0的新品乳酸菌即將亮相。

端午節、中秋節等看起來「遙遠」的節日,則成為老字號提前搶奪的市場。杏花樓粽子不日上市,主打廣東特色的裹枕粽,餡料由綠豆、金華火腿、開陽、香菇、瑤柱、五花肉、鹹蛋黃、叉燒、烤鴨、鹹雞等組成。三陽南貨店打算把預包裝的芝麻餡月餅增加現烤現售的新選擇。售貨員信心滿滿:「現烤更香,在店門口飄出芝麻香,相信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新雅卻反其道而行之,打算除了現烤現售月餅,還要通過電商賣半成品月餅,「借鑑半成品快手菜的經驗,把鮮肉月餅做成半成品,消費者用烤箱或煎鍋復原。這樣,就算消費者不來南京路,同樣可以吃到新鮮出爐的鮮肉月餅。」

「這次疫情讓我們意識到,消費者對老字號的信任度非常高。但要保持消費熱情、做大內需市場,老字號必須不斷推陳出新。」不止一家老字號這樣告訴記者。

圖文 / 上觀新聞

編輯 / 孫超慧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疫情防控,每日大轉盤活動暫停

相關焦點

  • 「春」回南京路,老字號滿血復活再戰江湖
    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的南京東路步行街上,雖然還不能稱得上「人流如織」,但還是讓人感覺「春天」終於來了,而在這條街道上的老字號們更是成為了市場風向標。圖說:南京路已有了「春」的氣息 。王先生在泰康食品店的餅乾櫃檯上對營業員說,「你幫我分5隻袋子,我送給同事。」
  • 南京路步行街即將迎來開街20周年,原來誕生了這麼多"銷售冠軍"
    南京路步行街全長1033米,東起河南路、西至西藏路,一頭是新世界城、第一百貨商業中心、世茂廣場組成的「金三角」,一頭是新世界大丸百貨。近年,南京路步行街年客流超過1.5億人次,年銷售額超過180億。品牌集聚是南京路步行街最大特點:老字號傳統品牌集聚,國產、重要民族品牌集聚,網紅創新店集聚,國際品牌首入店集聚。「大量的品牌集中於南京路步行街上豐富的商業載體空間中。
  • 「百貨時代」後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升級與東拓
    期間,南京東路商圈經歷了「百貨獨大」、百貨向購物中心轉變、發力「首店經濟」等歷程。   「百貨獨大」的時代   南京東路東起外灘即中山東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長1599米,其中河南中路以西部分為南京路步行街。   100多年以前,這裡還只是一條小路,1854年,道路延伸至浙江路,俗稱「大馬路」。
  • 影像志 | 南京東路的歷史瞬間
    可見老字號邵萬生店面圖片來源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1910年南京路近外灘。1958年2月26日,上海友誼商店問世於南京東路慈淑大樓。1952年開在上海大廈、後改名「上海國際友人服務部」的上海第一家只供外賓、國際海員和華僑購物的供應站,可謂是其前身。1970年1月,上海友誼商店離開南京東路,搬到中山東一路33號大院的31、32號樓營業。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街區新看點在這裡
    楊東升介紹,為提升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的商業品質,黃浦區按照「經典優雅」的總體定位,全力推進東拓段商業結構調整工作,積極跟進南京大樓、外灘•中央、慈安裡慈昌裡等重點項目及周邊支馬路改造提升。東拓街區以江西中路和四川中路為兩個節點,將東拓段自西向東劃分三個特色區域。
  • 網紅小清新大集合 老字號煥新有驚喜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值得期待
    今年6月24日,位於南京東路233號的南京大樓重開,這座百年老大樓引入全球最大、規格最高的華為旗艦店。開業首日,華為旗艦店即創下客流1.5萬人次,營業額超1000萬元的紀錄。開業至今,店內日客流約5000人次,日營業額約150萬元。
  • 南京路步行街的發展史
    1945年南京路更名為南京東路。它是上海開埠後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1986年,國務院批准了《上海城市總體規劃方案》,在這份方案的指導下,上海市又制定了《南京東路地區綜合改建規劃綱要》,黃浦區對南京路上的第一百貨、時裝公司、第一食品公司等200多家名特商店進行了全面改造。
  • 百廿年朵雲軒再出發,南京東路門店本周六重裝開業
    繼上周末東拓開街「引爆」申城,有「中華商業第一街」之稱的南京東路步行街再迎「換裝」盛典——位於南京東路422號的「中華老字號」朵雲軒門店大樓整裝修繕完畢,本周六將以全新面貌開幕迎賓
  • 南京夫子廟步行街提升文化辨識度促觀光消費
    秦淮河水變清,遊客也變多了  「從最初的一條貢院街,發展成為如今的大型街區,夫子廟步行街的變化反映出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王傳瑞說。  1993年,南京市政府籤署《南京市夫子廟地區管理規定》,2009年,經江蘇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條例》正式出臺。
  • 遊客在上海南京東路平均駐留28分鐘,90後客群佔比超三成
    重要節點調整轉型。有著「中華商業第一街」美譽的南京路步行街,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首批高品位步行街11個試點之一,也是上海唯一入選的一條步行街,近年正在作整體改造提升。從南京路步行街西端(南京路西藏路口)來看,2018年世茂完成環境優化、第一百貨完成格局優化(綜合體之中的六合路也探索創新了「休閒+外擺」的特色),2019年新世界城完成重要改造,已經成為市民遊客休閒購物打卡聖地,很多品牌也選擇在這塊區域搞快閃、體驗活動。再看南京路步行街東端(南京路河南路口),當前正在實施步行街東拓工程,這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延伸,也是全路段的品質提升和業態調整升級,預計九月完工。
  • 高7.8米藝術裝置空降老字號,南京東路門店周六...
    繼上周末東拓開街「引爆」上海灘,南京路步行街再迎「換裝」盛典。 今年是朵雲軒創立120周年。位於南京東路422號的朵雲軒門店大樓日前已整體修繕完畢,並將於9月19日全新整裝開幕,探索打造藝術品「新零售」業態。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繁華夜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租界被廢除,民國政府將南京路分別命名為南京東路與南京西路。1908年5月,通行有軌電車,1953年南京東路拆除有軌電車軌道,重新鋪設了路面,改鋪為柏油路面。南京路在1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各種風格的建築,建築物高低錯落,建築界面凹凸不齊,由於道路拓寬,還留下一段騎樓。
  • 東拓猶如一個新的起點 東拓後南京路步行街如何繼續「長」大
    國慶中秋長假落下帷幕,南京東路商圈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10月1日至8日,南京東路商圈消費金額同比增幅高達30.1%,成為全市最熱門商圈之一。其中,南京路步行街東拓段每天客流超20萬人次,最高瞬時客流突破6萬人次。
  • 街探| 保持傳統和經典的南京東路
    但是,近年來,時尚達人們似乎有了一個不約而同的看法:南京西路比南京東路更加「高大上」。其實,南京西路和南京東路都有自己的特色,南京東路傳統經典的特色一直沒變。南京東路街景南京西路,一百年前就是一條為講究實惠和考究的上海人衣食住行而生的馬路。這條路承接著海派文化的精緻。
  • 南京東路(河南中路—中山東一路)開街倒計時...
    屆時,南京東路(河南中路-中山東一路)從原本的雙向車輛通行改為雙向禁止一切車輛通行。新街開放,想去逛逛,怎麼走最方便?小編帶大家南京東路步行街實地探訪。開車去南京路兜兜風?老司機請收好這份路線圖周末想去南京東路新街逛一逛,自己開車怎麼走?
  • 上海老字號丨百歲朵雲軒如何煥發「第二春」?
    上海南京東路朵雲軒,市民正在挑選商品。   上海南京東路朵雲軒。 在老上海的眼中,朵雲軒是文房四寶的代名詞。筆、墨、紙、硯,只要是在朵雲軒購買的,用起來就特別有神聖感。如今,這家掩映在南京路步行街一片樹蔭中的百年老字號,依然是客來客往,除了銷售文房四寶、藝術禮品,還經紀古玩字畫、藝術品拍賣、藝術展覽等。
  • 南京夫子廟入選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
    熱鬧繁華的夫子廟步行街。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攝7月22日,在北京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現場傳出消息:南京夫子廟步行街成為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為南京市落地落實「新消費」行動計劃又新添重量級砝碼。
  • 南京路步行街東拓,煥新的開端
    黃先生一家一早就從外灘進入步行街,在和平飯店前的「最佳取景點」拍拍照,再沿著大氣舒展的道路一路向西。看風景,也看煥然一新的商店,眾多老字號和新品牌同臺亮相,新世界大丸百貨搭起獨一無二的「商場+戶外小廣場T臺」秀場,過了河南中路,處於西段的商家也重裝迎客……「好多年沒來步行街了,真的不一樣了!」
  • 溧水這3家企業入圍「南京老字號」,速來了解
    近日,歷時6個月的首批「南京老字號」認定活動落幕,17家企業被授予第三批「南京老字號」榮譽稱號,其中,「南京市溧水區茶葉實驗場」、「南京秦源食品有限公司」、「南京飛燕活塞環股份有限公司」被成功認定為「南京老字號」,實現了溧水老字號零的突破。
  • 南京夫子廟「全國示範步行街」揭牌
    日前,國家商務部發布首批5個「全國示範步行街」,南京夫子廟步行街獲此殊榮。7月23日下午,南京夫子廟「全國示範步行街」揭牌儀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