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福報有定數,做到這三點,才能避免福報耗盡

2020-12-15 千面略懂先生

星雲大師說過:錢只能這輩子用,福報呢,生生世世都可以用。

佛教認為:福報是比錢還要有用的東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只要堅持善行就能夠積累自己的福報,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也都想著助人行善,以求給自己帶來好運。

但是生活中有些人積德行善積累了一些福報,以為福報會一直跟隨著自己。言行便開始肆無忌憚,再也不復之前的善行,結果導致生活中事事不順,事業和家庭中都煩惱連連。

星雲大師對此就說過:「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一個樂於行善的人一般是不會遭受不間斷的黴運的。」

每個人的福報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若一個人開會黴運連連,那就是他們的福報「漏」了,被消耗殆盡。福報有定數,做到這三點,才能避免福報耗盡 。

01慎言

《妙法蓮華經》有云:

爾時一切大眾皆蒙佛授記,舍利弗身口意三業清淨,而生大歡喜。

這句話的意思是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是由佛來傳教,舍利弗因為身口意這三業都清淨,得到了佛法真諦而覺得歡喜。

其中口業就是告訴我們要慎言,常言道:「話休不想便說。」一個人話要出口時一定要經過思考,千萬不要不經大腦便脫口而出。

星雲法師認為:語言能幫助到一個人,也能傷害一個人。你若不慎言,你的福報一定會被消耗得一乾二淨。

利蹤禪師曾看到一個經常受人戲弄的孩子,他鼓勵那個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佛會保佑你的,不要放棄自己。」

就因為這句話讓那個孩子找回了信心,最終考取了功名。

相關焦點

  • 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聽聽星雲大師、南懷瑾教你如何守住福報
    在佛家,福報比世間所有的金錢名利都要珍貴,有福報的人,好運自當如影隨形,而沒有福報的人,再如何哀求祈禱,也一樣不會有好運加持,還有可能招來禍端。既然在佛教觀念裡,福報如此重要,我們生活中又該如何獲取福報呢?其實不然,福運根本不用我們去刻意獲取,它是人皆有之的。
  •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牢記這兩句話,福報自然長久!
    有的人福報多一些,有的人福報會少一些,福報多的人好運就多,福報少的人厄運就多。要想守住福報,獲得更多的福一定要知道這兩句話才行。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也就是說福報的多少與因果是有關係的,善因種得多福報就大,惡因種得多福報就薄。
  • 南懷瑾的勸誡:人的福報是有定數的,不必一次就透支
    宋丹丹的大意是這樣說的:你完全有能力得第一名,但最好別如願!倘若你一路走得太順,未來如果翻跟頭有可能接受不了,來點挫折好。人生不要太順,總要為自己的未來積攢點好運和福報。宋丹丹的一席勸告讓我不禁聯想到國學大師南懷瑾的一次開示,在開示過程大師說了這麼一番話:「人一生的福報是有定數的,當你享受到了福報帶來的美好時,更加應該慢慢用、省著用。」
  • 福報有定數嗎?福報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將這樣的理論推而廣之的話,那麼老天既然給一個人的酒是有定數的,那說明錢也是有定數的,其他的享受也是有定數的。既然有定數,那奮鬥又有啥用呢?這個福報當中包含很多內容,那我們就以賺錢為福報的根本。很多人一輩子很努力、很勤勞,但最終也沒有錢;有些人很聰明,也沒有錢。有時候我也在想,這個賺錢到底怎麼樣的人才能發財呢?勤奮的人能發財嗎?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自有定數,福報再好,也切忌隨意揮霍
    這世間通過努力改變命運,和因揮霍導致家破人亡的故事比比皆是。如巴西首富愛德華多,白手起家,而他的兒子若熱生來富貴,卻揮金如土,把父親的財富全部敗光,最後變得一貧如洗。因而,人的福禍與命運無關,皆因自己所作而得。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福報如存款,是有定數的,只取不存,終有一天會揮霍殆盡。
  • 南懷瑾的告誡:福報是有定數的,千萬別一次就透支
    著名的佛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享福就是在消福,吃苦就是在了苦。每個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當享受到福報帶來的美好時,就應該省著用,因為不過不儲存,而一味縱情揮霍,就有用完的一天。」很多人難以理解這句話,南懷瑾先生打了個比喻,他表示每個人的福報就如同池子中的水,越用越少,只有一邊用,一邊往裡面注水,才能取之不竭。如果前面用太多,後面池子見底,福報也就沒有了,剩下的人生就只有痛苦了。前面省著用,後面的福報也就越來越多。
  • 人這一輩子,福報或有定數,懂得分享,福報滾滾來
    但是《易經》又說有錢卻不一定都能帶來幸福,這是為什麼呢?看看《圖解易經》中的例子是怎麼說的:人這一生,每一個人都希望福報越多越好。由於我們的潛意識裡,福報就代表著過家財萬貫的生活,坐享人生的榮華富貴,還能夠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想要的物質,都可以擁有。人生一輩子,能夠擁有多少福報,實際上是有定數的,不是無限增長的。
  •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福盡災來,因果不虛!做好三點,福報越來越多
    其實,一個人的貧窮與富貴都是前世修來的,種下了福報的因,才能獲得財富的果。善友們如果想改變自己貧苦的命運,就要廣做布施,獲得吉祥富貴。要有舍才有得,只有這樣才能培植自己的慈悲心。只有喜於布施的人,才能擺脫貧窮,獲得富貴安樂。
  • 佛教:人的福報,確有定數
    這一輩子來到這個世間,都是帶著過去的福祿、福報過來的,都是有定數的。如果你一直都在透支你的福報,早晚有一天會用盡的時候,福報用盡體現在你身上的就是諸事不順。每一個有生命的眾生,一生能吃能用的一切,都源於前世福報,福報盡則命終。因此,要積福惜福。一個人有多少福報,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當留有餘不盡之意。
  • 佛說:人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真理)
    「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要想得福報,就要廣種善因、斷惡修善。人最大的貧窮不是沒錢,而是沒福報。每個人生而帶來的福報是有定數的,是自己前世修行所積攢來的,是多還是少,都不容揮霍,它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如果一味浪費損耗,福報就會大量地被耗盡,福氣沒了,人生就剩下苦了。所以,我們應懂得培福惜福,即「開源節流」。
  • 星雲大師:福報少的人,往往是因為「放不下」這些
    這世間諸多煩惱苦厄,誰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為何有的人卻能消除種種人生中的不如意,獲得自在福報,有的人卻只能沉淪苦海,忍受著生命帶來的萬般不幸?對此佛說:「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只要放下了,人生就自在了,福報就來了。佛門常說放下,眾生也從各種途徑把這個詞聽了無數遍,但是說到放下什麼,許多人可能就難說清楚了。
  • 佛教:一切皆有定數,做到這四點,福報會越來越多!
    佛教:一切皆有定數,做到這四點,福報會越來越多!古人有云:「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福氣的人,不必要到處忙碌奔波,好運與福氣自然會降臨;而無福的人,就算是累死,福氣也不會找上你。這與佛法注重因果業力,而福報的多少,也是因此業力召感而來的。佛法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通三世,今生有沒有福氣,這都是前世積累的善因。冥冥中,一切皆有因緣,一切自有因果。那麼,什麼才是福呢?
  • 佛法:福報快耗盡時,就去做這件事吧,好運自然來!
    當我們福報快耗盡時,就會出現諸事不順的特徵,一旦發現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順,生活中處處可以遇到困難與痛苦之事,我們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福報消耗的太多。再繼續下去會越來越危險。人的福報是需要積累的,如果你只是消耗福報卻不去積累福報,當福報耗盡時,種種不順就會找到你。當我們福報快耗盡時,就去做這件事,福報一定會來找你。因為這件事是積累福報最快的,也是可以獲得更多福報的。農曆的四月初八,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日,這一天也是母親節。
  • 老僧的點撥:若要福報享之不盡,一定要洞悉福報守恆定律
    老僧說過:「佛門有言,世人福報皆有定數,需要積福惜福,才能使福運綿長。積福之法有很多,一個人若要福報享之不盡,除了平日行善積德以外,其中洞悉福報守恆定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僧爽朗地笑道:「其實所謂的福報守恆定律,與世俗所言的能量守恆定律如出一轍。這就好比一個盛水的容器,只能盛放適度的水,多了也就溢出來了;福報也是如此,人的福報皆有定數,福享受多了,福報耗盡,自然就是苦難先行了。」
  • 人這一生,福報都是有定數的
    後來,這一切,我們都實現了,反而覺得不幸福了,生活越來越乏味,吃什麼都不香,看什麼風景都不美……我們這是怎麼啦?人生一生,能夠擁有多少福報,其實是有定數的,不是無限增長的。人生可以享多少福,要失去多少,或者付出多少,是相對平衡的。誰要是打破了這樣的平衡,就心理不平衡了,覺得不快樂了,慢慢迷失了自我。
  • 星雲大師的告誡:一個人對這三件事越重視,他的福報就越厚
    以下是星雲大師對世人的告誡:一個人對這三件事越重視,他的福報就越厚——一、對健康越重視,福報就越厚星雲大師: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根基!一個人只有擁有了健康,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生活。星雲大師指出,在人生的戰鬥中,能否得到勝利,就在於你能否保重身體,保持你的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即使只有一成本領但體力旺盛的人,也可以勝過那些具有十分本領但體力衰弱的人。
  • 星雲大師教你做人的四種智慧,助你福報越積越多,人生越來越順
    星雲大師深信福報與做人息息相關,為此,他總結出四種做人的智慧,助你福報越積越多,人生越來越順。星雲大師一生徒眾弟子無數,世界皆奉他為導師,雖然身外物不屬於他,但他的內心極其富有,思想上影響了無數人,這便是以無為有。擁有高官厚祿,巨額財富固然讓人羨慕,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人的肉體一旦消失,那麼這些身外之物便與自己無關了,而一個人即使身無長物,只要他的內心世界充盈,精神財富便可以流芳百世。
  • 佛教:佛說,做到了這三點的人,一定有大福報!
    佛教:佛說,做到了這三點的人,一定有大福報!世事無常,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春風得意的時候,但同時也會有煩惱失意的時候。俗話說得好:「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為什麼佛法中經常提醒、勸誡世人,有了錢之後還要保持節約的美德,不奢侈不浪費。低調行事,千萬不可炫耀。否則,折損福報而不自知,好日子也就慢慢的到頭了。佛法有云:「一切唯心造」。想要修得大福報,被命運之神眷顧,起決定因素的仍然是我們自己。佛說,做到了這三點的人,一定有大福報。快看你做到了嗎?
  • 高僧說:能做到這四點,會有大福報,看看你是有福之人嗎
    佛說:福報有定數。其實在佛家看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的福分大小、福報多少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活在世間,一生擁有多少錢財,享受多少福壽,冥冥之中早有註定。國慶期間同小區的老同學約我外出旅遊。福報好時要慢慢用、省著用,千萬不可隨便浪費已經擁有的福報。」高僧見老同學滿臉疑問,一知半解,便叮囑他務必記住四句話。我小心地記下高僧所說的這四句話,並分享給大家。
  • 福報:星雲大師的人生財富課
    著有《覺悟的生活》《寬心》《捨得》《厚道》《包容的智慧》《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等。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教大家如何修得福報的心靈勵志書。在書中,星雲大師通過一個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訴大家應該怎樣通過結善緣,修福田來實現財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