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香港電影五大弊端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當前位置: > 娛樂 > 影視廣角

解讀香港電影五大弊端


2001-05-11 00:00:00        華夏經緯網

近幾年,香港電影被業界稱為每況愈下。入戲院看電影的觀眾越來越少,和80年代的黃金時期比較,不禁令人嘆惜。正當大家對港產片一沉百踏的時候,業內人士開始認真思考其末落的原因。盲目跟風 不懂潮流走勢這其實不是港片獨有的問題,好萊塢影片也曾出現不少跟風趕潮流的電影。只是港片在這方面的問題比較嚴重,跟風電影太多太濫,而且缺乏潮流觸覺,有時連題材過時亦不察覺。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初,賭片興起,影人便一窩風搶拍同類電影,但是其中水準極低的卻佔大多數。這種風氣漸漸把賭片拍殘,後來觀眾一見賭片就調頭走人。據廣州日報報導,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古惑仔》效應亦如是,就連正牌的《古惑仔》系列亦越拍越差,吸引力已經到達新低點。急功近利 目光短淺香港電影界的一個通病就是急功近利,只看見短期利益,忽略長遠目光。譬如他們看見現在好萊塢盛行電腦特技,港片便應該學習,卻忽略了電影的基本原素其實不是特技。近兩年影人大肆狂拍高科技特技電影,其中當然不乏佳作,但是大多只是圖具科技外殼,卻忽視了根本內容。很多製作人對於高科技和特技的基本認識也不足,但是又要不懂裝懂,使電影出現了不少欠缺邏輯的非預期的惹笑情節。劇本抄襲多,缺個人風格。劇本抄襲多的問題一向是港片的「特色」。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子,首推梁鴻華的電影。其作品《山村老屍》狂抄日本片《午夜兇鈴》,《改正歸邪》則勁抄另一日片《血光光五人幫》,膽色令人佩服,也難令人明白其拍攝電影的心態。除了如此明顯例子外,其他電影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抄襲成分,這種抄風令人對港片的印象大打折扣。當外國人提起港片,也只能想到功夫片種(以李小龍和成龍為首)、黑幫槍戰片(吳宇森和林嶺東為首)以及王家衛的藝術片,其餘的大多缺乏真正個人風格,一味只是東拉西拼的大雜燴,大多難登大雅之堂。雖然去年至今李安和他的《臥虎藏龍》在國際上風光了一把,將武俠片推向了世界,但大多數港片的質量仍是令人搖頭。劇本缺乏邏輯 漏洞百出這也是世界性的問題,其實好萊塢有很多電影也都是漏洞百出的,但是人家不論成本高低,都能做到製作認真。而港片方面,就算是A級大製作,也充塞不少不合邏輯的劇情。如成龍的電影或是近年的大片如《公元2000》等,當中劇情缺乏邏輯的問題十分嚴重,讓人疑惑此等劇本為何能應用在這樣等級數的電影上,其餘的低成本製作就更不用提了。缺乏基本人材訓練 優秀新人奇缺香港的電影界一向缺乏完整的培訓計劃,最多就只有演藝學院或電視臺的訓練班的獨力支撐,實在頗為辛苦。另外影圈缺乏完善的就職機會計劃提供,市道又十分低迷,入職薪酬難以提高,難以吸引新人材入行。在近年來的香港電影頒獎典禮上,觀眾眼前晃動的總是那麼幾張面孔。在今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名單中,除了張曼玉、楊紫瓊兩位大姐,就只有兩位內地的新秀———章子怡和秦海璐。香港影圈後繼乏人,可能是香港電影走下坡路的最主要原因。不專業的偶像派演員獲重用 降低電影質量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近年香港歌壇和影壇的趨勢。以歌壇為例,近年不斷湧現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他們大多靠樣貌和其他方面的特長吸引觀眾,歌藝反而不是重點。唱片出完一張又一張,歌藝卻未見進步者大有人在。但還是有不少年輕人盲目追捧,相反不成功的便立刻淘汰,當中可以看出有關方面的玩票(或賭博)性質,這種現像其實十分不健康。不幸地,影圈亦受此歪風影響。近年真正經過專業訓練出身而成名的演員越來越少。美貌比起演技重要,加上大批「唱而優則演」的歌手以極不專業的演技演出電影,簡直令人搖頭嘆息。當現時一批專業的演員,如梁朝偉、吳鎮宇、劉青雲、黃秋生等年華老去後,香港電影後繼有人否真令人擔心。雖說並不是所有演員都需要接受過專業訓練才可以演戲,例如新人張栢芝便能以天分補足,但電影人找尋演員的時候不應只顧人氣,也需要考慮其人對電影素質的影響。就算一定要用偶像派藝人,也應抽時間讓該藝人揣摸一下角色(最怕是那一些歌影視三棲的藝人,工作忙到根本難以想像他們能放時間研究電影角色嗎?)。例如好萊塢的偶像派演員奇洛李維斯,本身雖然多以外型吸引觀眾,但是卻沒有忘記對電影的尊重,每部電影都能放很多時間研究角色(如拍《黑客帝國》時便花數個月學功夫);又如萬人迷布拉德皮特,也曾為電影角色拔丟幾顆牙齒,其敬業精神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香港影壇經典五大恐怖電影
    香港影壇經典五大恐怖電影恐怖片指的是以恐怖情節和恐怖氣氛貫串全片的影片,多以神鬼妖異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發生糾葛的離奇怪誕情節結構故事,以刺激觀眾的恐怖感。下面,一起來挑戰神經吧!《雙瞳》驚悚恐怖片《雙瞳》,是由陳國富執導,梁家輝、劉若英、大衛·摩斯主演的驚悚恐怖片。
  • 博導痛陳博士論文五大弊端 建議控制博士生數量
    昨天,中國政法大學博導郭世佑教授痛陳博士論文五大弊端。  「衡量博士生的培養質量,論文是最關鍵的,但博士生在讀期間沒有必要對博士生的論文作出量化的規定。」昨天,中國政法大學博導郭世佑教授告訴記者,在一些學校,要求博士生畢業必須要有至少兩篇論文,而且這些論文必須在A類一級學術刊物上發表,這些規定是沒有必要的。
  • 《香港電影血與骨》出版
    《香港電影血與骨》湯禎兆  2010年7月出版  中廣網北京8月23日消息 香港電影最具決定性的文化要素,就是暗渡陳倉、正言側說、虛實交錯——努力迴避黑白分明的判斷陳述,正面去看是容許廣闊的詮釋空間,反面而言也可架起保護網,讓他者難以批評導演的意涵企圖。
  • 香港五大恐怖電影,每一部都是童年陰影,求你們的心理陰影面積
    在說到恐怖電影的時候,想必就有很多的網友和觀眾們就會想到國外的那些恐怖電影,例如《電鋸驚魂》、《咒怨》和《午夜兇鈴》等等。而至於國內的恐怖電影都是處於低潮的階段,很少有拍的好的恐怖電影,不過這部五部的香港出品的恐怖電影,在國內的影評分數上是不錯的,每一部都可能就是你的童年的陰影,求你的心理恐怖陰影面積多大。第一部:《猛鬼差館》,這部恐怖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對警員拍檔,在警局裡展開了人鬼大戰的故事。
  • 香港喜劇電影:看30年香港電影的轉變,探索周星馳的電影世界
    香港電影發展以來,喜劇電影一直是香港電影的靈魂,無論是警匪片、動作片,還是愛情片,都能看到喜劇的影子。喜劇電影不僅是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還為香港電影創造了一系列難以複製的輝煌。20世紀70年代,當時香港現代商業文明的快速發展,使香港喜劇電影開始逐步走向較為成熟的製作,所以70年代被稱為香港喜劇的重要轉型期。
  • 香港名導跳槽 內地電影公司三足鼎立將被打破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連日來有媒體報導,在坎城電影節期間,關錦鵬、徐克、王家衛、許鞍華、周星馳五大導演集體亮相康城,為他們將要執導的《李小龍》《女人不壞》等五部重量級影片造勢,屆時將在坎城掀起一陣華語片的旋風。
  • 解讀香港藝術節的「臺前幕後」
    國際大師雲集、演出場場爆滿、觀眾「跨國追劇」,香港藝術節緣何好評如潮?除了觀賞演出之外,觀眾還能怎樣與藝術大師互動?本屆藝術節又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精彩?記者走訪了香港藝術節行政總監何嘉坤,解讀藝術節的「臺前幕後」。  為何經久不衰?
  • 從香港電影情懷 看關錦鵬縱橫捭闔的電影世界
    要問香港老電影的魅力在哪裡?榮思認為是「情懷」。每當看到熟悉的橋段,聽到親切的旋律,總會在不經意間撩起心底最深處某種不可名狀的感情。特別是能抒發情懷的文藝片,更是將亞洲女性柔情似水的「媚」,與飛蛾撲火的「愛」發揮到極致。
  • 導演胡玫赴香港 解讀全新電影版《紅樓夢》大數據
    推介會現場胡玫展示電影美術設計圖電影《紅樓夢》元妃省親美術概念圖電影《紅樓夢》太虛幻境美術概念圖3月18日,2019年香港國際影視展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導演胡玫攜全新電影版《紅樓夢》亮相「福建館」電影推介會現場,首次公開影片拍攝大數據。
  • 悉數盤點國內電影五大獎,金雞百花華表金像金馬,看誰能一騎絕塵
    盤點中國電影五大獎項,悉數最佳女主角與男主角,看誰一騎絕塵大滿貫; 中國大陸金雞、中國香港金像、中國臺灣金馬,合稱華語電影三大獎項; 中國大陸金雞、百花、華表獎,合稱中國電影三大獎項; 中國電影五大獎項,雖評選標準與側重點不同,比如百花側重觀眾喜歡,金雞追求專業,華表關注業界貢獻等; 但想贏得獎項
  • 去香港購買黃金首飾的確好處多多,但有兩個弊端您也需要知道
    最近香港的事情比較多,朋友間聊起,就忽然聊到了去香港買黃金首飾的事。覺得這個事可以跟朋友們說一說,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去香港買黃金首飾這個事。一說到去香港買東西,朋友們的反應就是香港的東西好,真,還便宜。
  • 香港市民發起聯署聲明內容:呼籲廣大香港市民聲援五大訴求
    香港受夠了!香港市民發起聯署聲明提五大訴求  據央視新聞,15日,香港多份報紙的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來自香港市民的聯署聲明,並發起網上簽名運動(香港暴力事件起因 發生了什麼事、暴力衝突始末)。發起聯署聲明的是一群自稱為「土生土長、熱愛香港」的市民,希望通過該方式凝聚市民力量,發出理性呼聲,齊心捍衛社會秩序。
  • 《無間道》經典解讀:一部好萊塢都「垂涎三尺」的香港電影
    說起香港電影,不得不說警匪片,說到警匪片,就不得不說《無間道》。《無間道》開創了一個時代,也創造了一個巔峰,一個香港電影的巔峰,十六年後的今天再看它依舊是那麼有意義,可以說是香港最好的電影作品之一。無間道該影片由寰亞電影於2002年出品,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演員陣容強大。
  • 擁有三個8度高音歌手,與生俱來的好嗓子,並譽「香港五大巨肺」
    杜麗莎(Teresa Carpio),1956年9月30日出生於香港,華語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擁有二分之一菲律賓血統。1981年,推出首張個人粵語專輯《情深惹恨苗》,從而正式進軍中國香港樂壇。1983年,推出第二張個人粵語專輯。
  • 成龍與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象徵著一個時代,然而這個以地域區分的時代總歸走過了它的暮年,迎向死亡,取而代之是華語電影這個以文化區分的電影時代。說起成龍,總會想起那段香港電影輝煌的時代,而成龍從影這60年來也是伴隨著香港電影的起始萌芽,盛極一時,衰敗沒落,歷經了整個香港電影完整的一個周期,只不過如今的香港電影是真的沒落了,而成龍依然奮戰在一線,依然具備號召力!一.
  • 香港電影資料館:100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第1頁:香港電影資料館慶10周年 第2頁:百部不可不看的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為慶祝成立10周年,邀請此間資深影評人、學者,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並於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名單。
  • 香港歷年影視劇五大「飛虎」男神出爐,想不到張學友也位列其中
    「飛虎」系列作品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在香港一直都有很好的收視與口碑,就好比之前TVB拍攝的《飛虎》系列就大受歡迎,儘管是被安排在周末時段播出,然而收視率依然高得驚人,平均能到28點。幾乎可以說,每一次《飛虎》系列的影片上映,在劇中出演飛虎的演員都能成為大熱人物,好比《飛虎之潛行極戰》中黃宗澤與吳卓羲,倒也不得不承認,這兩位是近期香港明星中人氣度最高的。
  • 香港電影暴力美學絕代雙雄:吳宇森VS林嶺東
    上個世界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在那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裡,吳宇森和林嶺東都是香港影壇風光無限的大導演,他們各自締造了許多有著自己風格的經典影片,受到數代影迷的追捧與熱愛。由於二人都在暴力美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因此,他們常常被拿到一起評說,事實上,作為同一時代的香港傑出電影人,他們確實有很多相似和地方,但是更多的,是不同。現在,我同大家一起來分析分析這兩位大導演的同與異。首先吳宇森和林嶺東的相同點在於:1、都善於刻畫暴力場面,並通過能力場面宣洩情緒,表達精神。
  • 演員與角色的對比:香港電影裡的那些生旦淨末醜
    「生旦淨末醜」是我們平常聽到最多的一個戲劇專有名稱,它指的是戲劇表演裡的五大基本角色,但究竟什麼是「生」什麼是「旦」其實對很多人來說還是有點陌生的。因為畢竟戲劇離我們的生活有一些距離。但是電影就不同,電影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樣都是表演那麼電影裡的演員是不是也可以分為生旦淨末醜了。從娛樂的角度出發,我覺的是可以的,把我們熟悉的香港演員和專業的戲曲角色做個簡單的對比,有助於我們了解戲劇裡的生旦淨末醜,也有助於了解電影演員的專業和優秀。
  • 香港樂壇的五大「巨肺女王」,除了甄妮,你還認識誰?
    文章由夢悅娛樂獨家發布,歡迎大家翻閱往期文章香港樂壇的五大「巨肺女王」,除了甄妮,你還認識誰?自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之後,我們的華語音樂發展的越來越好,香港樂壇也陸續出現了很多偶像明星,他們有的憑藉著超高的顏值走入歌迷的心中,還有著憑藉自己良好的嗓音條件,為大家帶來了很多優秀的經典作品,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香港樂壇那些被稱為「巨肺」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