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君主制誕生以來,基本都遵循「父死子繼」的繼承制度,即由兒子繼承父親的君主之位,但除了父死子繼這個主要繼承制度,兄終弟及也很常見,即由弟弟來繼承哥哥的君主之位,可以是同母兄弟,也可以是異母兄弟。
其實偶爾出現弟弟繼承哥哥君主之位的情況,不是真正的兄終弟及,比如宋太宗趙光義繼承哥哥宋太祖趙匡胤這種就不是,中國歷史真正實行過兄終弟及的朝代只有商王朝,出現過陽甲、盤庚、小辛、小乙連續四個兄弟(是否同母無法考證)繼承王位的情況,這是中國歷史兄終弟及的最高紀錄。
另外,英國歷史也實行過兄終弟及,就是英國歷史第一個朝代威塞克斯王朝,出現過第三代國王巴德一世、第四代國王伯特一世、第五代國王雷德一世、第六代國王阿爾弗一世連續四個同母兄弟當上國王的情況,這是英國歷史、乃至歐洲歷史兄終弟及的最高紀錄。
不過對於兄終弟及,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歐洲歷史的最高紀錄,都比不過這個國家歷史的最高紀錄,這個國家就是西亞的沙烏地阿拉伯。至今仍然統治沙烏地阿拉伯的朝代沙特王朝,因為實行兄終弟及,出現了連續六個異母兄弟當上國王的情況,世界歷史僅此一例。
沙特王朝的建立不得不提到沙特家族。沙特家族是公元18世紀生活在沙烏地阿拉伯半島的遊牧民族,過著部落酋長模式的生活。公元1932年,沙特家族族長伊本·沙特通過多年的戰爭和聯姻等手段,成功在沙烏地阿拉伯建立穩定的勢力,隨即登基稱國王,以家族姓氏沙特,定國號「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定國都利雅得,從此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誕生,由沙特王朝統治。
開國國王伊本·沙特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之後,廢除了阿拉伯世界一直遵循的父死子繼的繼承制度,改用兄終弟及,自己的王位必須由自己的兒子按順序繼承,當繼承到最小的兒子時,就由最小的兒子的所有兒子繼承,以此類推。
伊本國王把王位繼承法修改為兄終弟及的原因不得而知,外界只知道他娶了很多個妻子,生了很多個兒子,除了比他先去世的兒子,長子阿齊茲、四子費薩爾、五子哈立德、六子法赫德、十三子阿卜杜拉、二十五子薩勒曼連續六個異母兄弟先後繼承王位,是世界歷史兄終弟及的最高紀錄,第二十五子薩勒曼是現任國王。
不過根據外界證實,開國的伊本國王除了現任的薩勒曼國王這個兒子,已經沒有在世的兒子,因此薩勒曼國王在公元2015年從兄長阿卜杜拉國王手中接過王位之後,立自己的長子穆罕默德為王儲,但是未能肯定薩勒曼國王是否廢除兄終弟及,改回父死子繼。
由於薩勒曼國王繼承王位時已經80歲高齡,身體欠佳,所以大部分政務都由年輕的穆罕默德王儲代勞,實際上穆罕默德王儲利用手中實權,對自己王位有威脅的王室成員進行了一番大清洗,這是今年沙烏地阿拉伯發生的重大事件。
因此,可以確認一點,統治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沙特王朝,連續六個異母兄弟先後當上國王,是世界歷史兄終弟及的最高紀錄,並且在往後的世界歷史不會再有打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