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VS美國:揭秘一個真實的世界500強

2020-12-19 格隆匯

作者:格隆匯·墨羽楓香

7月19日晚間,美國《財富》雜誌發布了2018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入圍世界500強對於企業來說是莫大的榮耀,而入圍500強企業的數量,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美國126家企業上榜,而中國(包括臺灣)有120家上榜緊隨其後,遠遠超過第三名日本52家上榜企業的數量。

初看榜單,中美都是贏家,但是入圍世界500強的中國企業成色如何?和美國比起來差距有多大呢?

這份備受矚目的榜單以營業收入為標準進行排名,營收規模越大,排名越靠前。榜單前十名中,中美各自佔了3名,美國的傳統零售巨頭沃爾瑪再次獲得第一名,這已經是連續第5年奪魁,另外2家美國公司為埃克森美孚和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分別位列第9和第10。中國企業佔據了第2-4名,分別為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名次與去年沒有變化。其他4家分別是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德國大眾公司,英國石油公司。

除了前4名企業沒有排名的變化以外,其他上榜企業的變化則是有點「翻天覆地」。有的快速上升了,有的下降甚至落榜了,有的是首次上榜。

在整個500強的榜單中,我們觀察中國企業,其表現可謂喜憂參半。

透視中國入圍世界500強企業

1、中國上榜企業數量直逼美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當時積貧積弱。在1989年,中國才有中國銀行1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到了1995年,增至3家;2000年,增至11家;2014年,突破100家;2017年達到115家。今年,中國上榜企業已經達到120家,其中大陸企業佔103家,香港8家,中國臺灣9家。

正如《財富》雜誌所言,從199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同時涵蓋了工業企業和服務性企業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的企業數量如此迅速地增長。

反觀美國,上榜企業已經霸佔了多年的第一。1996年就達到了99家,2006年為歷史的頂峰,高達170家。隨後便開始走下坡路,2017年為132家,今年持續減少到126家。

中美兩國,一升一降,就像兩條不平行的直線總會交叉一樣,這也許也是推特總統焦慮的原因之一。

中國企業不僅僅在數量上增長很快,而且榜單企業的排名升幅上也很快。

從整個榜單的500家公司看出,今年上升最快的是中國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躍升175位。不過,快速上升的原因是其在2017年由中國國電和中國神華兩家國內最大型能源企業合併重組而成,財務並表導致了其營收規模的大飛躍。

另外,排名躍升最快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八家都來自中國大陸,除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其餘七家是:阿里巴巴(上升162位)、騰訊(上升147位)、山東能源集團(上升138位)、廈門國貿(上升134位)、美的(上升127位)、廈門建發(上升126位)和碧桂園(上升114位)。

除此之外,中國部分企業在排名上一升再升。比如中國恆大2016年以496位首次入榜以來,就實現了「三連跳」,從比去年的338位上升108位到今年的第230位。

2、中國入圍世界500強分布不均衡

中國大陸上榜企業省份分布看,北京直接佔了近一半,圍繞資源聚集首都的國企、央企佔據了主導地位。廣東省12家企業上榜,是內陸唯一超過10家企業入圍500強的省份,同時,500強企業入圍企業基本來自中東部,西部僅有新疆兩家企業上榜,四川、雲南等省份上榜企業數量直接掛零。

3、入圍世界500強企業多為傳統行業

在世界500強排行榜上,上榜最多的行業是銀行商業儲蓄為51家,中國也不例外。中國銀行業上榜一共有10家,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集團,數量上超過了上榜的8家美國銀行。加上保險公司和多元化金融企業,金融業公司上榜數量為19家,佔入圍公司40%。

另外,上榜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採礦、原油生產,貿易,金屬產品,車輛與零部件,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居多,而與民生相關的醫療健康、食品生產等以及高端半導體行業,中國大陸基本交了白卷。

中國VS美國:差距有多大

對於這份新的世界500強榜單,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對此發表點評表示:「從115到120,除了數字變化外,別的有變化嗎?除了規模還是規模,能不能看看背後的高槓桿?順便提一句,世界500強是我們一廂情願的翻譯,直譯應該叫財富全球500。如果一定要在500後加個啥,那叫『大』,不叫『強』。」

中國企業風光的背後,軟肋也相當明顯。

第一,盈利能力

今年上榜的世界500強公司的總營業收入近30萬億美元,同比增加8.3%。總利潤達到創紀錄的1.88萬億美元,同比增加23%。

美國上榜的126家企業總營收約為8.89萬億美元,中國(不包括臺灣)上榜的111家企業總營收約為6.77萬億美元,美國是中國大陸的1.3倍。利潤方面,美國企業的總利潤約為6564億美元,而中國大陸約為3472.2美元,美國是中國大陸的1.9倍。

從這個數據對比可以看出,相較美國而言,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確有不足。

此外,從上榜公司的盈利情況來看,中國銀行企業平均利潤高達179億美元,不僅秒殺美國上榜銀行的96億美元,更是遠遠高於全部入榜中國公司的平均31億美元的利潤水平。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10家銀行的總利潤更是佔了111家中國大陸上榜公司總利潤的50.7%;作為對比,美國銀行總利潤僅佔126家美國入榜公司總利潤的11.7%。

從上榜的中美前十大最賺錢的公司名單來看,中國最賺錢的公司除了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巴巴三個公司是金融業之外,其餘七家均為金融行業。

不僅如此,如果拿中國的銀行業與國內的其他行業相比較,你會發現,中國的銀行吸金能力太強了。

以2017年為例,將近3500家A股上市企業,一年賺了3.3萬億元,其中26家銀行,就佔到1.39萬億元!這相當於,佔A股數量7%的銀行,賺的利潤佔了A股所有利潤的42%,銀行的賺錢能力是其他上市公司的近100倍!

有宇宙行之稱的工商銀行,一天就賺7.8億元。

銀行業的利潤佔據了整個中國企業利潤的半壁江山,但這不能說明中國銀行業很強大,反而能窺探出一絲中國銀行業的貪婪。

作為參照,2017年美國最賺錢的公司,多數是蘋果、谷歌、微軟這一類高科技公司,賺的是產業鏈高端的錢。

另外,2018年500強企業銷售收益率為6.3%,淨資產收益率10.9%,都超過了去年。這些數據反映了全球最大企業的經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反觀中國企業的表現,銷售收益率從2015年的5.6%下滑到2017年的5.1%,淨資產收益率從2015年的10.7%下滑在2017年的8.9%。這兩個數據均低於榜單企業的平均水平。

從銷售收益率和淨資產收益率的定義來看,分子均為利潤。在銷售收入與淨資產相對平穩的情況下,整個數據下降了,反應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盈利能力的不足。

從排名第3名的中石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中石油本身屬於國企壟斷性質的企業,本可躺著賺錢,卻在2017年虧損了高達6.9億美元,成為榜單前10名唯一一個虧損的企業。

再看中石化2017年營收為3269億元美元,盈利為15.3億美元,而同處在石化行業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營收不到前者的75%,利潤卻是中石化的10倍還多。

此外,全球網際網路行業上榜的六大公司中,中美兩國各佔三家。中國為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國則為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Facebook。從兩國3家巨頭的總利潤的絕對值來看,美國是中國的1.5倍。當然,營收也是懸殊之大。

第二,產業分布不均

除了盈利能力之外,中美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行業分布差異相當明顯。

中國上榜企業(不包括臺灣)以傳統行業企業為主,但是在涉及體現國家科技實力的高科技領域,尤其是半導體領域,沒有企業上榜。除此之外,尤其是在衛生健康、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批發、保險管理式醫療和娛樂等與人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的產業裡,有美歐、日本、巴西等國公司,中國卻交出了空白答卷。

相反,美國各個行業相對比較均衡,同時,IT、生命健康和食品相關等領域存在眾多大公司,與中國形成強烈反差。

還有醫藥領域,中國醫藥集團上榜在194位,與瑞士的羅氏公司以及美國的輝瑞公司,營收差不了多少,利潤卻差的太遠。

《我不是藥神》能引發國人如此強烈的焦慮感,這和我們的醫藥實力息息相關,而這條路,任重道遠。

而在榜單中,房地產行業的世界500強全部來自中國,這是榜單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

結 語

誠然,中國的上榜企業數量在過去的幾年裡大幅增加,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40年高速增長的奇蹟,要知道,上世紀的80年代,榜單上沒有任何中國企業。

但是,如果你看了中國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名單和美國的企業名單,之間的差距還是值得每一個人思考。

復興中華,長路漫漫。

相關焦點

  • 2018世界500強榜單公布,美國126家,日本52家,中國有多少?
    一說起世界500強,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而要是在幾十年前,我們幾乎是難以企及,這樣的位置極大的部分都被那些發達的歐美國家所佔據。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名單在逐漸發生著變化,並且在近些年來有了極大的改變。
  • 全面趕超美國!世界500強榜單,中國佔了多少席位?
    在財富中文網發布的2020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中國大陸上榜企業124家,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33家企業上榜,再次超過美國上榜企業數量在汽車行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中國車企有7家,美國只有2家。
  • 20年前,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僅10家,如今數量超過美國
    世界500強榜單中的企業,一直都是世界經濟的傑出代表,每年當財富雜誌發布最新一期榜單時世界各地都會非常關注,在這份榜單上不斷有新星企業逐步上升,也不斷有老牌企業倒下,可以說是見證了世界經濟的興衰史,那麼我國的企業在該榜單的成績如何呢?20年前,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僅10家,如今數量超過美國。
  • 世界500強企業「大洗牌」!美國少58家,日本少54家,中國呢?
    競爭是發展的永恆動力,那麼競爭的範圍就很廣了,比如同一個行業的競爭,可以是僅限於某個省,也可以上升到國家,甚至是全球。對於世界500強這個詞很多人都會知道,美國《財富》雜誌,每年都會對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進行排行。
  • 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有121家企業上榜,中國的數量超出意料
    而另一方面,每個國家有多少企業能進入世界500強榜單,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比如在1995年發布第一份世界500強榜單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日本經濟強盛,因此,日本共有149家企業進入了該份榜單,僅次於美國的151家。而日本與美國兩個國家,則佔據了整份榜單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見經濟之強盛。而在1995年的時候,當時的中國甚至一共也只有3家企業進入了世界500強。
  • 世界500強全球分布圖
    《財富》世界500強從前是西方公司用來衡量其優勢的記分板。今天的榜單比以往更加多元化:我們的地圖展示了上榜公司總部所在的城市,底色根據各國在2000年至2010年間國內總收入(GNI)的增幅繪製。 中國 世界500強排行榜最有用的地方,是它告訴了我們世界經濟的新興趨勢。最值得關注的變化是中國上榜公司的數量。
  • 世界500強企業更新,美國減少58家,日本少54家,中國呢?
    據《財富》在2000年時,所發布的世界500強企業上榜名單上來看,當時的美國共有179家上榜,日本也達到了107家。而當時中國企業僅僅只有10家上榜而已。那麼,時隔20年後,中國的企業如今又有多少上榜世界500強呢?其實從某種程度上,全球500強企業的上榜名單,也可以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的生產製造水平,到底是強還是弱?
  • 世界500強,中國和美國分別有多少家企業上榜?誰的利潤比較大?
    世界500強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由《財富》雜誌每年發布一次。2018年的世界500強發布圖中,美國以126家位居首位,中國以120家企業緊隨其後,中美也是僅有2個超100家世界500強的企業的國家,而且遙遙領先於第三名日本,按照我國世界500強的增速(2015年106家,2016年110家,2017年115家,2018年120家),不出2年應該可以追趕上美國了,因為美國這幾年一直在130家左右徘徊(2015年128家、2016年134家、2017年126家,
  • 世界新500強出爐:美國121家,日本52家,中國有多少家?
    推薦語:如今要評價一家實力是否強大,最核心的指標應該就是能否進入世界500強了。在全球範圍內,這500家企業不管是品牌知名度還是自身實力,都領先競爭對手不少,也獲得了大部分消費者的認可。前不久500強榜單正式更新,印度共有7家入圍,而美國有121家,那麼中國有多少企業呢?
  • 世界500強榜單 中國哪些上市公司上榜了?
    日前,《財富》雜誌發布了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那前十名分別是哪些企業?中國哪些上市公司在榜上呢?與去年相比,今年世界500強榜單有什麼變化?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2019年世界500強名單發布與上年相比,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近32.7萬億美元,同比增加8.9%;總利潤再創紀錄達到2.15萬億美元,同比增加14.5%
  • 灼見丨世界500強進入「兩強時代」 ,中企員工人數是美國1.29倍
    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的標誌 去年中國(包括臺灣在內)上榜企業129家,直接登頂,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從仰望500強、追趕500強、入榜500強,到現在領先500強,這是一個百年來未有之大變局。 世界500強榜單就像是企業界的奧運會,展示著大國實力的此消彼長。
  • 世界品牌500強和世界500強對比看,國內的企業還需努力
    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獨家編制的2020年《世界品牌500強》在美國紐約揭曉。與《財富》世界500強等榜單不同的是,《世界品牌500強》的評判依據是品牌的世界影響力。影響品牌影響力的三項關鍵指標分別是市場佔有率、品牌忠誠度以及全球領導力。
  • 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 中國公司上榜133家數量首次超美國
    原標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 中國公司上榜133家數量首次超美國   D近日,2020年《
  • 中國大陸公司首超美國!《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揭曉:中石化第二
    來源:財富中文網、格隆匯格隆匯8月10日丨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無疑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今年,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
  • 世界各國500強企業數量排名,中國穩居第一
    世界各國500強企業數量排名:第一,中國。世界500強企業133家第二,美國。世界500強企業121家第三,日本。世界500強企業53家第四,法國。世界500強企業31家第五,德國。世界500強企業27家以前如果談論起世界500強企業,許多人腦海中蹦出的應該會是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美國企業的名字。
  • 中國首次超越美國!世界500強,看看中石化排第幾?
    昨天,《財富》2020年度世界500強排行榜單發布中國石化再獲世界第二榜單排名前5的分別是沃爾瑪、中國石化、國家電網中國石油、殼牌石油本次榜單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121家)。
  • 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中企數量超過美國
    2020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8月10日,《財富》發布了2020世界500強排行榜,今年是《財富》雜誌連續第26年發布這個排行榜。一定程度上,這份全球大公司排行榜是投資指南,也是全球各大企業對比的參照,常年受到各界的高度關注。
  • 中國菸草總公司利潤全球第一,為什麼不是世界500強?
    過去幾十年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的實力也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企業成功晉升世界500強行列,比如在2019年世界500強當中,我國入榜的企業高達129家,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成為全球擁有世界500強最多的國家。
  • 2018年世界500強中國品牌名單 中國500強企業價值排行榜(附完整表)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入選國家共計28個,其中美國有223個品牌入選,位居第一;  法國和英國分別有43個和42個品牌入選,位居第二第三;  日本、中國、德國、瑞士和義大利以39個、38個、26個、21個和15個品牌入選位居第四五六七八。
  • 世界500強企業:法國31家,德國27家,美國和我國呢?
    世界500強榜單常被稱之為世界經濟的晴雨表。在筆者看來,雖然世界500強不能夠反映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的全貌,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的一些典型特點。世界500強企業:法國31家,德國27家,美國和我國呢?美國(121家)。在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中,共有121家企業來自美國。而在2000年,美國則共有179家世界500強企業。換言之,在過去的20年間,美國入駐世界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縮減了58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企業的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