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上父母去看看外面世界,別等著父母走不動了再想著抽時間,晚了

2021-01-15 觀天下奇景

隨著生活不斷快速的發展,生活的節奏也非常快,時間也在一點一點的流失。在這不冷不熱的9月,也該陪著父母一起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了。在這快節奏的生活裡,你會發現父母漸漸的老去,一年都在忙碌著,根本沒有時間去陪伴著他們,入秋的氣候最適合帶著老人去旅行了,不如放下手頭上的工作,也讓爸媽在老年的時光裡還能有一份享受,畢竟時間很快就過去,萬一他們老去了,手腳不利索了,就不能享受這美麗的景色了。在這9月是最適合帶著父母出去走走,那麼哪些地方最合適呢?

一、鼓浪嶼:在這座美麗的小島上,沒有城市的喧鬧,反而多了一份寧靜,非常適合長輩們來的一個地方。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裡,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巖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

二、西安: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對於喜歡歷史文化的父母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好地方。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好玩的地方很多。這幾個地方值得一去,兵馬俑、華清池、鐘鼓樓、大唐芙蓉園、大雁塔、歷史博物館、回民街、大唐工藝坊、鐘樓、秦嶺野生動物園、曲江海洋館、秦始皇陵、秦陵地宮、大雁塔、小雁塔等等。

三、大理:藍天白雲和清新的空氣,還有寧靜的氛圍,大理四季的溫差不大,比較適合老年人去小住幾日。大理的景點有很多,蝴蝶泉,大理古城,劍川石寶山,沙溪古鎮(寺登街),蒼山洱海,大理三塔,大理杉陽古鎮,黑井古鎮,大理巍寶山,大理周城,賓川雞足山,元世祖平雲南碑,漾鑾石門關,杜文秀墓,喜洲,洱源U碧湖,花甸壩,海雲居等等。

四、鳳凰古城:沱江邊一排排整齊的吊腳樓,傍晚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裡散散步,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民族氣息。來到鳳凰古城這八絕景點一定不要錯過,1.沱江河邊搗衣的女人。 2.沙灣的吊腳樓。 3.北門外沱江邊上的露天餐座。 4.哺育了沈從文、黃永玉的文昌閣小學。 5.靜靜佇立的萬名塔。 6.文廟、三王廟、武侯祠、文昌閣、筆架城,查地圖可以找到。 7.黃永玉題字的理髮店,師傅有推拿的絕活,專治落枕。 8.古戲臺是當地畫家的聚會地。

五、桂林:以山水風光而出名,帶著父母來這裡感受祖國壯麗的風景。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風景秀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桂林景點:最具代表性的有象鼻山、伏波山、獨秀峰、七星巖、蘆笛巖、冠巖、明代王城、榕杉湖、七星公園等。

我們小的時候人人都有一個夢想,夢想著長大了、有錢了,就帶著父母走遍中國大好河山,可是現在父母已經慢慢的老了,這時候不帶著父母出去走走,在等你就沒有機會了,上訴幾個地方供給大家參考。

相關焦點

  • 趁著孩子們年輕,趁著父母還未老,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父母之間這種似親情一樣的愛情,他們來時的路,到之後的相守,作為子女都希望能把這種情感傳遞到世界的很多角落,這樣最簡單的願望,看似是炫耀,其實只不過是我們能做到的幾件事情當中,最簡單的一樣的了,只要我們抽出一些節假日時間,只要我們為父母留出一些相處時間,只要我們對父母耐心點,沒有什麼是作為子女不能做到,哪怕他們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哪怕他們現在已經久病常醫了,哪怕很多事情我們並不理解他們
  • 我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也許這段時間緊張的氣氛給大家生活帶來很多的困擾。現在來說,我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都是很期待的,突然間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心裡的理想也瞬間化為泡影。你們是否也迷茫?想快點擺脫這困擾,想出去看看這世界的美好。
  • 感恩節:父母在,如鳥兒有巢;父母去,如風箏斷線
    2父母去,如風箏斷線《韓詩外傳》中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間不能重來,父母逐漸老去,等父母不在了,很多人才幡然悔悟,可是一切都已經晚了。後來他在自己的散文《永久的悔》中寫道: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於地下。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 除了「墓地」,父母儘量別帶孩子去這3個地方,有理有據不是迷信
    文/甜心奶爸現在的父母教育觀念不斷進步,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會偶爾帶著孩子出去玩玩,到全國各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些家境比較好的父母,還會帶著孩子到國外去遊玩。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也喜歡相互交流自己去過什麼好玩的地方。
  • 7本遊記推薦: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7本遊記推薦: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20-04-12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美文欣賞」感恩節:父母在,如鳥兒有巢;父母去,如風箏斷線
    1父母在,如鳥兒有巢樹高千尺不忘根,鷹飛千尺終回巢。父母那是我們的根,只要父母在,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還有個家。父母走了,家也就沒了。賈平凹當年在外面受了委屈,唯恐自己撐不過去。很多朋友也不再跟他往來。
  • 怎樣孝敬父母?孝敬父母該怎麼做?
      父母辛苦一輩子,把兒女拉扯大,供孩子上學讀書,直到兒女成家立業,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應該如何關心老人,孝敬他們,為他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常回家看望父母。現在兒女留在父母身邊工作的比較少,即使在同一個城市也基本上不在一起居住。
  • 中秋|父母在,不遠遊
    為此,人們還會扎各種各樣的花燈,在中秋這一天寫上:「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盼著盼著,月亮從上弦月變成了滿月。父親總對我說:「一家人月下相聚才是團圓,等你長大了,也別離父母太遠。」長大後的中秋,是披星戴月地奔波。
  • 你的詩與遠方,其實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
    」你以為,「巨人」就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其實不僅僅是這樣的,這個「巨人」還包括了你的父母。當你越走越遠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的世界,越來越陌生,而你卻依然感覺很溫暖,因為你走得再遠,也不能走出父母的牽掛。
  •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孝順父母?
    什麼樣的表現是真正的孝順父母?孝順父母不只是體現在要給父母多少錢,給父母買多少東西上面。1、父母最希望的是兒女能常回家看看,陪爸爸媽媽散散步,聊聊天自從兒女成人離家後,父母就成了空巢老人,如果退休在家遠離了了職場,更是脫離社會了。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句句扎心
    翅膀硬了的孩子,總想著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是充滿期待的,有時候卻忘了,身後的這個家,才是一生中最大的,最值得牽掛的世界。因為這個家裡有兩個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母親。他們是我們生命的來處,等有一天他們老了,去了最遙遠的地方,再也看不見的時候,所有沒有來得及實現的願望,都成了一聲嘆息。
  • 遠嫁這輩子難報父母恩!
    不記得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過電話,多久又沒有去看過他們,這次湊著孩子暑假給老媽打電話讓她來玩一段時間,因為老媽很少來,七八年沒來過我們這邊住,軟磨硬泡好久老媽答應過來呆一段時間,我也是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蹦蹦跳跳的歡迎老媽的大駕光臨早上興衝衝的起個大早去車站接老媽,以前打電話聽聲音感覺不到父母真的變老了,真實面對老媽才看到歲月真的會去給他們容貌留下印記,看著老媽頭髮上布滿了白髮絲
  • 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的,不是錢,更多可能是陪伴的時光
    回吧,節假日車票緊張,要提前預訂,可是還不知道需不需要加班、值班?路上會不會堵車?回去了,還要聽父母的嘮叨,還要面對家裡的一堆事,想想就怕。不回吧,每逢佳節倍思親,長假睡睡覺,偷個懶,時間也很快就過去了,回過頭想想,父母一定很希望子女能回去,即使再忙再累,都忙得高興,累得開心。
  • 人生最大遺憾,是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卻不能陪父母變老
    於是母親每年來看他兩次,那天他們兩人會一起吃飯,而母親往往搶著付帳,​每次搶帳單時都會說:​「等你將來當了醫生,再請我去高級餐廳吃大餐吧。」母親每次來,都會把他房間收拾的乾淨整潔​:​「每次她走後,我都會在衣櫃裡發現一堆新襯衫,而床上乾淨的被單,會泛著和我童年房間同樣的香氣。」
  • 從前父母懷抱我來到這個世界,如今我帶著父母去看遍這個世界
    高考後離開家,選擇去成都上學。當時甩給父母一句話:離家越遠,越好。心裡想著:我終於要去看更大的世界了!默默盤算一番,成都這地理位置,左靠新疆西藏+大西北,上有寧夏陝西,右臨重慶,下入雲貴,這下可算能自在暢遊!
  • 以前走親戚孩子黏著媽,如今宅在家拽不動,有些原因和父母有關
    記得我們小時候和媽媽走親戚都是熱熱鬧鬧的,現在卻有些不一樣了……以前走親戚孩子黏著媽,如今宅在家根本拽不動記得80後、90後小時候,家長一說要串門子,孩子高興得一躍而起,迅速給自己「武裝」好,還催著媽媽「快一點」。黏著媽媽,必須帶上自己!
  • 母親難產生下兒,兒子卻怨恨父母半生,嶽母一句話讓他無地自容
    那個年代粗茶淡飯,條件不好,兩人從沒虧待過兒子,手頭稍微有點錢,就會給孩子買些好吃的,更沒動過孩子一根手指。何長生長大成人,去了一家汽車修配廠當學徒,老闆看他勤勤懇懇地,人也挺實在,給他介紹了個對象,兩人相處的很好,一年後,女方要求結婚。
  •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齊秦在《外面的世界》裡唱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當你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會在這裡衷心地祝福你......」如果不是為了生活,誰願意漂泊四方。
  • 「我一個人帶娃,我容易嗎?」別拿著父母的不容易,道德綁架孩子
    「我一人帶倆寶,忙不過來的時候孩子跟我吃過酸辣粉吃過方便麵,也吃過冰激凌喝過可樂,我是不是不合格啊?」一位讀者的評論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啊,獨自帶孩子沒有任何人幫忙的媽媽,消耗的體力,承受的精神壓力,都不是你能想像的。
  • 大案解密:消失的父母
    盧家遠年輕的時候在外面打工掙了些錢,家裡蓋了七間瓦房,在村子裡條件算不錯的,現在年紀大了,老兩口除了幹點農活,多數時間賦閒在家,日子過得倒也清閒。兩人膝下只有一個兒子盧亮,但盧亮結婚後,只在家裡住了三年時間就和父母分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