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志存高遠、仁愛為先的藝術道德理念,心胸坦蕩的情感認識

2020-12-13 話癆範小哥

齊白石的五出五歸後畫風由工筆轉寫意,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通過對藝術及人格盡善盡美的追求,使之成了一位真正的文人畫家,其藝術倫理思想的「善與美」是文人畫者追求真理境界、道德境界和審美境界的完美結合。擺脫功利、淡薄名利,在自然的狀態下享受心靈的真實與自由,這是求「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追求生命的超凡脫俗,使作品具有高雅的意境,這是求「善」;敞開審美的心扉,與超逸、飄逸的自然山水交融,這是求「美」。

正如陳師真所說:「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齊白石的畫始終重視道德價值的訴求、人格境界的提升,他認為只有人品好,才能提高畫品。學藝之至,未始不與精神通,人品不高,落墨無法。繪畫是心靈的藝術,有這樣的心胸,才能有繪畫成就,齊白石不僅注重手下筆墨與技巧,更主要在於內在心靈「真、善、美」的修煉,注重畫品人格、品德修養、氣質與氣魄等。

這樣,他的畫有一種光明之慨,通過這次對祖國大地及各地風土人情的考察,以及與文人墨客的交流,極大地開拓了他的藝術視野和胸襟, 中期齊白石創作之路豁然開朗,對於敏感與憂患意識很強的齊白石來說,他意識到必須在詩、書、畫、印各方面都不斷進取與提升,才能獲得認可。由於天生的執著加上外部環境的壓力,齊白石在創造方面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這個時期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家內憂外患,社會動蕩不安,這種外因與內因的相互作用,為齊白石開闊眼界與豐富知識提供了機遇,也為齊白石後來在藝術上的「衰年變法」提供了前提條件。

通過對外界的了解,齊白石認識到自身修養還有待提高,回家後就把「借山吟館」的「吟」字刪去,以示自己對過去那種自滿的心理及表現進行反思,決心從頭學習。不久他給自己的居所取名為「寄萍堂」,將堂內書室取名「八硯樓」(以他遠遊中所得的八塊硯臺命名),說明他心境上已經悄然發生變化。人生境遇上的變遷以及幾年來奔波與勞苦,深深地體會到人生有許多不確定因素,與他嚮往的田園生活有一定距離,顯示出人生的漂泊與無奈。他把新居命名為「寄萍堂」,意味著齊白石從人生的謀生階段向人生價值追求上的思考與轉變,這種變化說明了齊白石在思想上的慢慢提升與自我超越的形成。

為他晚年的藝術變法做了思想上的鋪墊。從「借山吟館」到「寄萍堂」的轉變體現了他更加成熟和平穩的心態,特別是受到七子之一的羅星的影響,接觸到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愛國思想,他毅然拒絕了樊樊山的舉薦和弟子的捐官,他覺得當時的官場虛偽、腐敗,不想與之為伍,自己應該大愛於國、大愛於民,仁愛逐漸成了他藝術道德的追求。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並取得勝利,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等,給齊白石的生活與思想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加上摯友,進步人士黎松閹、陳師曾等的影響,對他民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齊白石在五出五歸過程中目睹了民生的艱難、官場的腐敗、社會的黑暗,這更加深了他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和對反動勢力的痛恨與蔑視,為今後的作品增加反封建、反苛政的進步內容,形成愛國親民的畫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從「五出五歸」後,他沿途飽覽風景,深得江山之助,並受到了進步思想的影響。於是他將遊歷得來的山水畫稿,重畫了一遍,編成《借山圖卷》。齊白石北遊時認識的陳師曾,在大寫意花卉上頗有心得,他筆致矯健,氣魄雄偉。

陳師曾向來主張畫要有靈性、有思想、有活力,不能像照片那樣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經陳師曾的點撥,齊白石的畫也改用大寫意的筆法,走上了「純任天真、發揮個性、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路子,將自己感情寄於畫中。他所畫的《送學圖》中題跋雲:「處處有孩兒,朝朝正耍時,此翁真不是,獨送汝從師。識字未為非,娘邊去復歸。莫叫兩行淚,滴破汝紅衣。」這些詩文書畫讀來都感人至深,都是他發自肺腑的情感流露與表達。

他這樣積澱下來的情思擴散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情感的表達成了他藝術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來源於他心中的坦蕩無私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童年親近過的生活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同時也是他藝術創作的動力。他總是站在和家人命運相似的老百姓的立場上,以魚蝦、果蔬、農家物什等作為他的創作素材。他的創作體現自然景觀的真切形象和意境,達到畫外的靈動和氣魄、合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了藝術的自然倫理觀,所以陳師曾說他的畫格高。齊白石從此就大刀闊斧、直來直往,毫不掩飾自己的情感抒發。

相關焦點

  • 立己達人 志存高遠
    校訓是一個學校辦學理念和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立達人牢記先驅創建「立達」學社的初心,秉承教書育人的初衷,一步一個腳印,辦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典禮上,揭曉了立達中學的校訓——立己達人。校訓的書寫者,當代文人書法家錢漢東教授向同學們講述了校訓的含義:「立己達人」出自《論語·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 志存高遠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志存高遠,指立志很高遠,有雄心壯志。出自:熊召政《張居正》第三卷第九回:「皇上年紀雖小,但志存高遠,可以料定他長大之後,必然是一位英明君主。」反義詞有:好高騖遠,志存高遠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人的志向。
  • 當代大學生應當「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應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首先,參與擇業的大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能篤定於一種職業。借鑑有工作經歷者的經驗,許多人就業並不是一職定終生,都有從事過多種行業和多個單位工作的工作經歷,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或者在一個單位也有可能在職業生涯中更換不同的工作崗位,才有相對穩定的位置。所以過早地定位自己的職業路線是不合適的。
  • 李存山:儒家仁愛精神歷久彌新
    先秦儒家的仁愛精神被秦後儒家所繼承。如漢儒董仲舒說:「仁之法在愛人……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仁者,愛人之名也……故王者愛及四夷……」唐儒韓愈說:「博愛之謂仁」。宋代的理學家對仁有「愛之理,心之德」之說。近代康有為說:「仁者無不愛,而愛同類之人為先。」相關例證,不勝枚舉。
  • 諸葛亮:修身養德,淡泊明志,志存高遠
    諸葛亮的主靜思想,並非靜止的、不動的,與世隔絕的思想,而是積極地認識客觀事物,關注點在實踐行為上。他認為有些人由於「不接世」,就不能奮發有為。總之,諸葛亮淡泊名利,以靜修身,由靜立德,實際上是為了治國安民,也就是他在家訓中強調的「志當存高遠」。
  • 高一作文|志存高遠,躬身力行
    材料提供的真實情境是:材料①,習主席對青年提出了具體要求,強調青年要「志存高遠」。材料②,魯迅先生對青年提出具體期望,強調青年重在「行」。材料③,樹立標杆,用疫情期間四川女孩「雨衣妹妹」勇於擔當、勇敢抗疫之「行」,為當代青年指明努力方向。三則材料都針對青年,要求他們要立志,要行動,爭當少說多做的「行動派」。
  • 解讀丨儒家仁愛精神歷久彌新
    先秦儒家的仁愛精神被秦後儒家所繼承。如漢儒董仲舒說:「仁之法在愛人……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仁者,愛人之名也……故王者愛及四夷……」唐儒韓愈說:「博愛之謂仁」。宋代的理學家對仁有「愛之理,心之德」之說。近代康有為說:「仁者無不愛,而愛同類之人為先。」相關例證,不勝枚舉。
  •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擔時代使命
    原標題: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擔時代使命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希望全國廣大高校畢業生志存高遠、腳踏實地,不畏艱難險阻,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多作貢獻。」
  • 人民日報大家手筆:儒家仁愛精神歷久彌新
    先秦儒家的仁愛精神被秦後儒家所繼承。如漢儒董仲舒說:「仁之法在愛人……質於愛民以下,至於鳥獸昆蟲莫不愛……仁者,愛人之名也……故王者愛及四夷……」唐儒韓愈說:「博愛之謂仁」。宋代的理學家對仁有「愛之理,心之德」之說。近代康有為說:「仁者無不愛,而愛同類之人為先。」相關例證,不勝枚舉。
  • 崇仁愛:仁愛是中國人心靈家園的基石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和弘揚這些思想理念,首先得清楚其淵源、理解其內涵。為此,我們約請專家,依次解讀這六大思想理念,敬請讀者關注。   仁愛的精神是傳統儒學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念,是整個儒家文化的靈魂。同時,儒家之仁愛精神陶鑄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是中國人心靈家園的基石。仁道精神的闡揚奠基於孔子。
  • 志存高遠,爭做時代新人(勞健煒)
    志存高遠,爭做時代新人(勞健煒)佛山學習平臺當今的中國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國,不再是那個飽受欺辱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在日漸變得強大,交通、科技、醫療等方面的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我們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爭做時代新人,勇擔時代使命,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到社會和國家中去。
  • 《論語》中的志存高遠,切合「時代新人」品格發展
    品格,又稱品性,品質,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品格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基本素質。《論語》中,孔子認為人格有四種層次,分別為聖人、賢人、君子、小人,這四層次人格被賦予不同的品質特點。志存高遠、憂國憂民是君子之重要品格特質,同時也是「時代新人」品格構建的指明燈,為「時代新人」向前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和行動路徑。一定意義上說,新時代是「時代新人」成長和發展的一種歷史機遇,是「時代新人」追逐理想、實現志向、完善自我的時代。
  • 牟平育英藝術中學:德育為先,美育凸顯
    【校長寄語】德育為先,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教育;美育凸顯,做特色鮮明的教育;和諧發展,做全面育人的教育;面向全體,做因材施教的教育。——曲有強煙臺市牟平育英藝術中學是膠東地區唯一一所以藝術教育為特色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中。
  • 朱鴻雁:志存高遠,做自強不息的中國少年
    志存高遠,做自強不息的中國少年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吉聯小學 朱鴻雁這個特殊的寒假,我們共同經歷了新冠肺炎肆虐帶來的傷痛與離別,也見證了疫情防控中的英雄與無畏,大愛與擔當。所有的經歷都是我們最好、最寶貴的教材,所以我向孩子們發出倡議:志存高遠、做自強不息的中國少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馳援武漢,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晝夜奮戰,體現了中華兒女手足情深的家國情懷!我們經歷的這一切,就是一本無比珍貴而深刻的生命教科書,我們要在經歷中反思成長,樹立成長中的榜樣。
  • 勵志姓氏微信頭像:鵬程萬裡志存高遠,雄鷹、萬裡長城主題
    勵志姓氏微信頭像:鵬程萬裡志存高遠,雄鷹、萬裡長城主題,鯤鵬展翅,翱翔萬裡。其實鯤鵬意即雄鷹,鷹的飛翔是在高空滑翔,它的翅膀是不扇動的,因此很節省體力,故而可以飛得很遠。一匹脫韁的馬,會克服重重困難踏遍千山萬水,直到殫精力竭,這是因為它志存高遠!一個不忘初心的人,會竭盡全力實現年少時的夢,直到世界破滅,這是因為他志存高遠!
  • 胸懷祖國 志存高遠,砥礪奮進 綻放青春
    胸懷祖國 志存高遠,砥礪奮進 綻放青春——德陽市金沙江路學校紀念「12.9」愛國運動暨入團儀式活動 2020年12月11日 14:09:47 來源
  • 志存高遠 萬兆領航 H3C萬兆存儲巡展武漢站舉辦
    10月23日,在亞太IP存儲領導廠商H3C舉辦的"志存高遠 萬兆領航"的巡展武漢站上,H3C新發布的創新性萬產存儲產品Neo-ceanIX3620首次在華中亮相,這也是世界第一款採用12GbSAS交換架構融合10Gb乙太網iSCSI技術的高端萬兆存儲產品。
  • 習近平為青年指明方向:勤學、創新、志存高遠
    理想指引方向,堅定信念才能擔負重任「志存高遠、德才並重、情理兼修、勇於開拓」。這十六個字是習近平對青年人提出的新期許。這一次,他把「志存高遠」放在了首位。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青年人只有有理想、有信念,才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志存高遠 不負期望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志存高遠 不負期望 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已經結束,意味著面試準備已經開始。國考面試形式一般分為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半結構化面試、結構化小組面試。
  • 年輕人:願你象靈霄一樣志存高遠!
    說這靈霄呀,它象徵著一個青年人堅韌不撥的意志和志存高遠的威嚴。說的是一個人,只要你是人,在前進的道路上會通往超前,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險阻,都能勝勢難停信步。直至光輝的頂點。如果實在你的力量覺得不夠,這時,你就要象靈霄一樣,借力而為,當牽在他物上時,遇到可輸送營養的更好,可以大力發揮你的一切才能與智慧,且讓他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