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醒來。還能記得起來都夢到了什麼。
可能因為沒有單位上班經歷的緣故,做的夢幾乎都是學生時代。
夢到跟小學的一個女同學,還是同桌,鬧矛盾。整的我心神不寧的。
終於按捺不住,拉她去教室外面溝通。晃著她問到:我們是怎麼了啊!為什麼要這樣…
看來一切煩惱的確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不喜歡在生活裡樹敵。太不喜歡了…
還夢到很多其他同學和老師。夢裡真熱鬧。也能在醒來回味夢時更了解自己。
◆
最近傍晚總是三點多就要出門散步。晚出去的話會呆不了太久:太陽一落山就冷了。
昨天出去,感覺氣溫回升好多。穿著羽絨服走路都有些熱。隱隱的有些春天的感覺。
通常會戴著耳機邊走邊錄音,用語音梳理一下最近的想法。或者,也當是同人說說話了。
然後,會聽一本指導如何冥想的書。
冥想每天都在進行,但同時也學習一些相關的技巧和原理:
用新學到的指導型知識點逐漸精進正在踐行的行為。收穫到一個詞語,「澄澈」。
等踐行和理論學習都更有心得時,專門寫篇文章分享這方面的內容。
◆
注意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習方法的學習。這樣可以事半功倍,減少低水平勤奮。
學習方法裡,成甲說起過「以慢為快」,打通知識阻塞。我在閱讀完他的書後,不時的會提醒自己踐行。
說到打通知識阻塞,讓我想起新收穫的一種閱讀書方法:觸動讀書法。
是說,先大量的閱讀。一旦讀到觸動自己的點,就不要再讀了。而是馬上去寫感悟。
然後在生活中實踐起來,教別人。把這個觸動點與自己進行聯繫。這樣讀書效果特佳。
閱讀時我們不妨試試。不要追求快,而是要讓所讀給我們帶來改變和提升。
◆
散完步,回家前,又在室外的椅子上坐了坐。不思考不聽書,就是靜靜的坐會。
才意識到很久不這樣放空大腦無所事事的呆會了。在無所事事時似乎感受到了時間的停滯。
回來在日記本上寫:" 好安靜。回升的氣溫,突然讓心感到淡淡的寂寥。
似乎是懷念起往日似曾相識時光裡的熱鬧?或者那個輕快雀躍的自己?"
有淡淡的寂寥但又似乎是甜蜜的?還自拍了張照片。寫文章後幾乎沒再自拍過了。
總之,什麼也不想,完完全全靜靜的呆會,感受感受類似春天的溫度。很好。河對岸已經有跑友開始跑步了。
◆
這幾天每天也提醒自己,聽課之後也聽幾首喜歡的音樂+定期做面膜。
最初給記錄時間 APP 加「護膚」板塊時,每次點開它,都能意識到這是「愛自己」的滋養項裡的行為。
而以前或者現在也差不多,是對自己多嚴苛呢?所以要重視均衡。
某件事持續做夠一個月了,記得獎勵自己一下作為鼓勵。我就是太少獎勵太多嚴苛了。
稍微做的不好就會自責。太壞了。要對自己慈悲一點,所以,時間記錄裡護膚板塊要常啟動才好。
◆
回家後翻開一本不是「工具書」的書。是本寫給成人的童話。啊!成人也可以看童話的哈?
想起跟女兒在一起時,走在路上,有時她會要求我講故事給她聽。我才意識到我的腦儲存裡是沒故事的人啊?
童年似乎也沒讀過幾個故事。或者早忘記了。長大後更是沒耐心閒心看故事。
慌張、焦慮…
就在這樣有淡淡春的味道的一天。我翻開一本成人的童話書來讀。
第一個故事是講,在義大利威尼斯,有個很美很美的公主。所有人都羨豔她的美貌。
公主最在乎的是她身邊的一個小矮人男僕。他是那麼矮又那麼醜。光是看見他的樣子人都忍不住想發笑了。
可他又是那麼深得公主依賴。因為他總能給公主講很多故事。在任何公主煩悶的時候,他都會用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帶公主體驗到各種美好和新奇…
對於計劃今天給大家拆書分享「焦慮」相關的內容的我,讀這樣的書也太萌了吧!
可是看的很投入呢!很不錯的體驗。
◆
看了會手機後,收起「略有些不安分」的心。還是乖乖的進廚房做當天的晚飯了。
是啊!人生是點的連續。是一個又一個的瞬間。我們別活在過去,也別過於張望未來。
而是身心合一的,就存在於此時此地。
在偶爾想抱怨生活的時候,問自己:此時此刻,你要感謝自己擁有什麼?
一旦思考起這個問題,就很快能恢復內心的寧靜及平和了。
◆
成人的童話要讀。工具書也要讀。
課要聽。滋養心情的音樂也要聽。
穿插著,保持生活的均衡。
最近還開啟了「寫思維導圖」這項技能:
一開始因為操作不熟練想要放棄,回歸舒適圈,做熟悉的事。
好在耐著性子研究了會,最終會用了!
用「理智腦」戰勝了「本能腦」和「情緒腦」——順帶回顧下昨天的"課"~
對我的獎勵是:
閱讀哪怕一篇公眾號的內容時,出於對作者的認可和重視,也放慢速度認真讀了很久。
果然,讀完外加一副有條有理的圖,對文章的結構和作者的論點更清楚了。
分享一下自製的第一張思維導圖
嗯,今天就寫這麼多吧。
感謝你的閱讀。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