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都塞的辯證唯物主義釋義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阿爾都塞的辯證唯物主義釋義

2016年02月25日 13:4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朱彥明

字號

內容摘要:阿爾都塞的辯證唯物主義釋義?筵朱彥明馬克思主義哲學被描述為辯證唯物主義體系,而最初幾步是由恩格斯邁出的。據此,阿爾都塞一方面反對把辯證唯物主義解釋成一種世界觀哲學,一方面又反對盧卡奇、葛蘭西、薩特等人將歷史唯物主義解釋為一種實踐的、歷史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哲學。在他看來,這些哲學解釋並沒有擺脫黑格爾總體哲學的神話以及啟蒙以來的主體哲學意識形態,並沒有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的革命性和獨特性,反而將之混同於資產階級哲學或意識形態。總之,阿爾都塞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解釋中,貫穿一致的思想是:他並沒有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可能性,但是他認為作為一般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尚是「闕如」的。

關鍵詞:阿爾都塞;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意識形態;辯證唯物主義;階級鬥爭;政治;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學術

作者簡介:

  為了反對理論實用主義或工具主義,阿爾都塞堅持的理論檢驗標準的內在性和自主性,實際上等於取消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直接性、必然性。從這裡,阿爾都塞也打開了馬克思主義學術化的大門。在最好的情況下,它保持了一種通過理論批判現實的責任。但是,隨著職業化、體制化、精英化程度的加深,學院理論也墮落成了學術名聲的手段,理論喪失了它關懷現實的初衷。

 

  馬克思主義哲學被描述為辯證唯物主義體系,而最初幾步是由恩格斯邁出的。在恩格斯後期著作中,哲學是科學的、總體的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或者他所說的唯物辯證法,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領域中的一般規律。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不僅把辯證唯物主義歸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學觀點,而且還把世界的外部實在性以及認識的「複寫」理論解釋成唯物主義的核心。沿著這一路線,史達林確立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辯證唯物主義體系,將歷史唯物主義看成是它的「必要組成部分」,將科學社會主義看成是它的「應用」。作為法國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者,阿爾都塞一方面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這個表述即辯證唯物主義,但另一方面為了擺脫史達林主義的意識形態壓力,又對之進行了不同的釋義。

  理論實踐的理論

  20世紀60年代,阿爾都塞從法國認識論思想中繼承了「認識論的中斷」的思想,認為在科學與前科學的哲學或意識形態之間有著「質」的差別或「中斷」,有著不同的「問題域」。只有與哲學或意識形態「劃清界限」,真正的科學理論才能確立。據此,阿爾都塞一方面反對把辯證唯物主義解釋成一種世界觀哲學,一方面又反對盧卡奇、葛蘭西、薩特等人將歷史唯物主義解釋為一種實踐的、歷史主義的、人道主義的哲學。在他看來,這些哲學解釋並沒有擺脫黑格爾總體哲學的神話以及啟蒙以來的主體哲學意識形態,並沒有突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真正的革命性和獨特性,反而將之混同於資產階級哲學或意識形態。因此,必須從認識論上進行澄清。

  從認識論上解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核心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科學(歷史唯物主義)進行區分,並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是在經歷了「認識論的中斷」實現的。就馬克思本人來說,他青年時期的意識形態作品受困於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的「問題域」,比如《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把共產主義看成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而從1845年起,馬克思同一切把歷史和政治歸結為人的本質的理論徹底決裂,確立了新的「問題域」,比如在歷史理論中用生產力、生產關係等新概念代替個體和人的本質這套舊範式,取消了主體的經驗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舊的假定,代之以實踐的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就辯證唯物主義來說,阿爾都塞認為,它是一種「理論實踐的理論」。它的存在,就是抵抗意識形態對科學的威脅,發揮著捍衛馬克思主義科學即歷史唯物主義的作用。但是,阿爾都塞認為,「理論實踐的理論」不能混同於一般的哲學意識形態,它是一種「以實踐狀態存在的」特殊理論。它有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但並沒有上升和概括成一般理論。比如,馬克思從來沒有寫過關於辯證法的書。同樣,在1917年革命的階級鬥爭實踐中,在列寧的思想中,同樣存在著以實踐狀態存在的辯證法,而不是一般理論。阿爾都塞堅持這種理論的實踐狀態,但也認為,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相比較,它註定是要被超越的。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阿爾都塞
    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 1990) 法國著名哲學家、「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出生於阿爾及利亞首都附近的比曼德利小鎮,其父是一家銀行的經理。1924—1930年在阿爾及爾上小學。1930—1936年在法國馬塞上中學。畢業後考入巴黎國立高等師範學校預科班學習。
  • 吳昕煒:阿爾都塞對義大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的批判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葛蘭西;阿爾都塞;義大利;意識形態; 作者簡介:   以往對阿爾都塞哲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對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理論的闡述上。其實,阿爾都塞對義大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的研究也是其理論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 阿爾都塞與中國:相隔與相遇
    本書的「編者後記」準確概況了編者對於阿爾都塞的思考角度,並對阿爾都塞著作的幾個關鍵詞的中文譯法進行了分析和推定,筆者在這裡無需贅言。本文只想對阿爾都塞在中國被譯介的簡單歷程做一點介紹,以期為讀者朋友閱讀此書的提供一些參考。  在諸多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當中,路易·阿爾都塞應該算是最關注中國的人之一。
  • 馮波:早期阿爾都塞的斯賓諾莎主義
    阿爾都塞繞道斯賓諾莎來解釋馬克思,開啟了當代西方激進左翼政治理論的斯賓諾莎復興思潮,因此對當代西方左翼的研究就有必要釐清阿爾都塞理論尤其是其意識形態批判理論中的斯賓諾莎主義。晚期阿爾都塞就自我批評道,他和巴利巴爾等人不是結構主義但被誤解為結構主義,因為他們都存在另一種「過失」,即「我們曾經都是斯賓諾莎主義者」。(阿圖塞,第149頁)早期阿爾都塞甚至聲稱,「我們可以從哲學的意義上直接把斯賓諾莎看做是馬克思的唯一祖先」。(阿爾都塞、巴裡巴爾,第111頁)為什麼阿爾都塞是一個斯賓諾莎主義者?斯賓諾莎何以在哲學上是馬克思唯一的祖先?
  • 阿爾都塞:謎一樣的人生和哲學
    天主教徒的阿爾都塞,黑格爾哲學的阿爾都塞,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阿爾都塞以及晚年提出「偶然相遇唯物主義理論」的阿爾都塞,他的角色在不同的理論傾向中跳躍,在我們面前呈現出的是一個多元的阿爾都塞,複雜的阿爾都塞。如同他傳奇的人生經歷一樣,充滿著各種非同尋常的驚奇和謎團,吸引著人們進入他的思想內部去探索挖掘。
  • 阿爾都塞對唯物辯證法的闡釋及其意蘊
    在此背景下,阿爾都塞對唯物辯證法的科學主義或結構主義的解讀模式,對這種傾向起到了重要的糾偏作用。  實質上,主體活動與客觀結構之間的關係問題是阿爾都塞對於辯證法基本結構的判定。之所以作此斷言,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阿爾都塞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實質也在回應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提出的「環境的改變」與「人的活動和自我改變」這一關係問題。其又取決存在於馬克思理論體系中的兩種彼此存在著內在張力而又相輔相成的邏輯。
  • 阿爾都塞對唯物辯證法的闡釋及其意蘊
    實際上,從阿爾都塞提出的「過度決定」「結構因果觀」等術語中,不難發現一種旨在替代黑格爾辯證法的對於唯物辯證法的新解讀模式。實質上,主體活動與客觀結構之間的關係問題是阿爾都塞對於辯證法基本結構的判定。之所以作此斷言,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量。一方面,阿爾都塞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實質也在回應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提出的「環境的改變」與「人的活動和自我改變」這一關係問題。
  • 阿爾都塞給出答案
    本次會議以阿爾都塞的哲學為中心,主要圍繞以下議題進行研討——從馬克思到阿爾都塞:一元決定抑或多元決定及其當代效應;唯物主義與偶然決定論的可能性;馬克思、阿爾都塞與當代意識形態;從阿爾都塞的「斷裂論」到後期的精神分析情結:後馬克思主義思潮的浮現等。
  • 論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及其幽靈
    阿爾都塞後來才發現了馬基雅維裡,認為他在很多方面比馬克思走得更遠,發現了政治的殘酷與客觀性、政治的純粹性。此一馬氏而不是馬克思,發現政治表現為「偶然的形勢(情境)」或「偶然的真實性」⑩。阿爾都塞把馬基雅維裡視為馬克思政治哲學之近祖,自有其深意與充分根據與道理。
  •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馬列手冊》到《分析手冊》—— 阿爾都塞...
    這一回顧,不只將豐富我們對阿爾都塞本人思想的理解,也將深化我們對整個法國當代哲學在1968年前後所經歷的邏輯轉折的歷史認知,更加有助於我們走入由阿爾都塞曾經的學生巴迪歐、朗西埃、巴裡巴爾等構成的今天法國激進哲學話語。
  • 「保衛馬克思」——阿爾都塞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建構和啟發
    路易-阿爾都塞,1918年出生於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全家移民到法國以後趕上二戰他參戰被俘,在戰俘集中營被關閉五年,這五年時光給他留下了狂躁型抑鬱症的嚴重後果,這個病困擾了他一生。為了將馬克思主義更好地闡釋,特別是反對當時風靡一時的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和人本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兩大流派,和對馬克思主義庸俗化和經濟主義解讀的錯誤思潮,阿爾都塞創新和應用了很多概念群,比如多元決定論,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症候閱讀,偶遇的唯物主義,理論的反人道主義,總問題式分析等。
  • 南哲思享|張一兵:阿爾都塞:生產-剝削的勞動意識形態批判...
    阿爾都塞提高聲調說,這種觀點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欺騙(l'imposture idéologique)。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來看阿爾都塞的具體分析。這一點,又極其深刻地連結於阿爾都塞下面要討論的意識形態國家裝置,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正是在教育等非暴力裝置中再生產出來的。
  • 南哲思享丨張一兵:阿爾都塞:社會再生產中的國家意識形態規訓裝置...
    其實,阿爾都塞在不指名地批評馬克思,因為在《資本論》關於勞動力再生產的討論中,馬克思沒有具體分析今天資本主義新型社會技術分工中技術工人的非物質條件問題。阿爾都塞的批評並不成立:如同阿爾都塞不可能知道在他的「後天」中後工業資本主義信息產業出現的編程勞動者的非物質條件(「數字勞動」)一樣,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但是,阿爾都塞的提醒是對的。
  • 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自覺
    辯證唯物主義植根實踐、服務實踐,將唯物主義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從實踐自覺的高度科學統一起來。這讓辯證唯物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從客觀實際出發進行實踐活動。辯證唯物主義強調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
  • 辯證唯物主義在指導實踐中創新發展
    內容提要: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任務在於闡明人類社會存在的歷史形態及其發展規律,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富有前導性的哲學理念和時代精神。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在實踐觀、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等方面的創新發展,彰顯出立足實踐、指導實踐的鮮明特徵。
  • 用辯證唯物主義看王陽明
    今天我們就使用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來打一打那些說王陽明是唯心主義的人的臉。王陽明受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影響很深,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提出了心學理論。現在很多人將王陽明的心學看作唯心主義,實際上是對王陽明非常徹底的誤解,在我看來,他的心學理論是徹頭徹尾的辯證唯物主義!先總結一下心學的核心內容,無非三個字:心即理。心即是理。什麼意思?
  • 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問題
    ,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這為我們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牢記根本宗旨,永做人民公僕,打牢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問題的思想基礎。
  • 辯證唯物主義是我們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我們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 孫正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孫正聿: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網  作者:  2019-01-18 點擊上圖觀看視頻2019年第1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邏輯
    (資料圖片)習近平總書記在《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指出:「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