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書《秋聲賦》太美了!

2020-12-04 書法小教程

文徵明被列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詩、書和畫無一不精絕,而單憑書法就可以稱霸整個中國書法界,他能夠書寫書法諸體,並且樣樣都是拿手好戲,最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書,此帖是文徵明的行書作品《秋聲賦》。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趙孟曾以行書寫《秋聲賦》,被譽為是媲美「蘭亭」之作,其實文徵明此帖行書《秋聲賦》亦毫不遜色,請欣賞。

釋文:

《秋聲賦》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

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

聞人馬之行聲。餘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

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

其為聲也,悽悽切切,呼號憤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

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

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

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

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

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嘆息。

徵明書。

相關焦點

  • 文徵明行書《秋聲賦》,太美了
    文徵明被列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詩、書和畫無一不精絕,而單憑書法就可以稱霸整個中國書法界,他能夠書寫書法諸體,並且樣樣都是拿手好戲,最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書,此帖是文徵明的行書作品《秋聲賦》。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
  • 看文徵明行書《秋聲賦》簡直太美了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以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
  • 欣賞文徵明的行書《秋聲賦》,品味秋天的味道!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暑氣將退,涼爽將至,欣賞文徵明的行書《秋聲賦》,品味秋天的味道! 《秋聲賦
  • 立秋,欣賞文徵明的《秋聲賦》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立秋了,暑氣將退,涼爽將至,欣賞文徵明的行書《秋聲賦》,品味秋天的味道!《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文徵明《秋聲賦》,太美了
    文徵明被列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詩、書和畫無一不精絕,而單憑書法就可以稱霸整個中國書法界,他能夠書寫書法諸體,並且樣樣都是拿手好戲,最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書
  • 文徵明小楷《秋聲賦》2種拍品精品書法作品欣賞
    文徵明 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更字徵仲,號停雲生、衡山,江蘇長洲人。畫師沈周,書畫雙絕,為明四大家之一。因其享年甚高,且畫藝、德行皆為時人所重,受其影響者甚多並有所成就,如其子文彭、文嘉,侄兒文伯仁,學生陳淳、陸治、錢榖等人,都是吳派之中堅人物。
  • 文徵明丨《秋聲賦》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暑氣將退,涼爽將至,欣賞文徵明的行書《秋聲賦》,品味秋天的味道!《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釋文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
  • 文徵明行草書作品欣賞:美文美書,美不勝收
    文徵明的行書書法作品,流傳於後世的數量也是極其豐富的,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赤壁賦》、《樂志論》、《遊西山詩十二首》、《秋聲賦》、《琵琶行》、《獨樂園記》等。文徵明的行書嫻熟自然,溫文儒雅,不激不厲,清麗灑脫,沉靜勁健,牽絲美妙,映帶優雅,使轉隨心,有呼有應,俯仰生姿。明人陶宗儀在他所著的《書史會要》裡這樣評價文徵明:「待詔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筆法,大書仿涪翁尤佳,如鳳舞瓊花,泉鳴竹洞。」陶宗儀對文徵明的小楷和行草書法,真是妥妥的美評。
  • 文徵明《秋聲賦》,字字清涼
    ——————江蘇書協—————— 文徵明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文徵明與《赤壁賦》
    文徵明極為喜愛《赤壁賦》,一生之中曾以不同筆法多次書寫,據戴立強《明文徵明行書前赤壁賦冊記》中統計,僅傳世之作就有16件,而周道振先生《文徵明年譜》中記載,更不止此數。
  • 賞文徵明《秋聲賦》,感受字字清涼
    文徵明《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 新書丨人美書譜·文徵明行書三帖
    明 文徵明 《新燕篇》(局部) 紙本行書 故宮博物院藏文徵明為明代書法家中的佼佼者,兼擅楷書、行書、草書,除章草以外其他均有涉獵。他大量臨寫宋元乃至晉唐的書跡,加之其平生仰慕趙松雪,深諳其筆法特色,繼而成為趙孟之後又一位集書法之大成者。文徵明行書書作甚多,總體風格清雅、純正、醇和,具有文人士氣和隱逸之風。
  • 文徵明絕筆之作,太美了
    此篇《赤壁賦》乃文徵明作於嘉靖戊午年冬(1558年),此時他已88歲高齡,在寫完這篇佳作後的3月,一代才子就此隕落! 眾所周知,明代書法大師文徵明極為喜愛《赤壁賦》,他一生中曾以不同筆法多次書寫過這篇賦,據戴立強《明文徵明行書前赤壁賦冊記》中統計,僅傳世之作就有16件,而周道振先生《文徵明年譜》中記載的更不止此數。 只要與《赤壁賦》相關的書、畫他也都喜愛,都感興趣。
  • 立秋時節,看三位大書家寫名篇《秋聲賦》,你更喜歡哪一家?
    趙孟頫的《秋聲賦》,被譽為可以媲美「蘭亭序」的創作;董其昌的《秋聲賦》,更是其行書的代表作;文徵明不僅用行書創作了《秋聲賦》,其小楷的《秋聲賦》也是一絕;王寵的《秋聲賦》古樸典雅,讓人過目難忘>當代著名書法家孫曉雲用女性獨有的視角和感悟書寫了名篇《秋聲賦》,細膩的情感在筆觸間一一呈現。
  • 書法欣賞 ||秋已至,賞《秋聲賦》兩種
    《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於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主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抒發草木被風摧折的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人,感嘆「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
  • 文徵明|傳世書法
    行書五言詩軸 尺寸: 156.5×67.7cm 鈐印:文徵明印、衡山(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文徵明》34、100按語:文徵明正、行書學黃庭堅,然黃書展捺舒撇,神情灑脫;文書出規入矩,氣力內斂。黃書以豪宕擅勝,文書以謹嚴取長,性格自具,徵明可稱善學。此軸結體儼正,精力內蘊,不率不懈,氣度堂皇,當是他較晚時期佳作。
  •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拓本,一筆不苟,極見敬謹之心境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拓本,著錄於《契蘭堂帖》,嘉靖戊申(1548年)四月十日書於玉磬山房,徵明時年七十有九。《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文物出版社出版)和周道振先生編著的《文徵明書畫簡表》兩本書收錄文徵明傳世書畫作品有千餘件之多。這個數量在我國古代書畫家存世作品中實屬罕見。而且,其涉獵書畫的門類相當廣泛,繪畫中的山水、花鳥、工筆與小寫意,水墨和重彩;書法中的行書、草書、楷書無所不精,尤其是小楷書法更是不與凡同,九十歲的老人依然可以寫一手漂亮的小楷,的確讓人景仰。
  • 文徵明66歲行書題西山雨觀圖
    文徵明66歲行書題沈周西山雨觀圖卷,故宮博物院藏。釋文:高人不見沈休文,子寅寄示,石田先生畫卷感而有賦,嘉靖乙未正月既望,徵明。
  • 文徵明最巔峰的行書作品,這字不輸王羲之《蘭亭序》!
    妍美風格的行書則是強調書法用筆的精緻,表現書法細膩婉轉柔和的一面,妍美風格的代表有趙孟的《洛神賦》、文徵明的《獨樂園記》等。文徵明《獨樂園記》在所有的行書中,最富有盛名的莫過於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其真跡已經流失,
  • 【法書欣賞】明 · 文徵明《行書七律詩大軸》
    明 文徵明 行書七律詩大軸 紙本 北京藝融國際2011秋拍 成交價943萬元尺寸:248×77cm作品鑑賞在有明一代的書壇上,文徵明(1470-1559)是無可爭議的泰山北鬥。說到文徵明的字,王世貞《藝苑卮言》裡的一段評論非常全面:「待詔小楷臨二王,精工之甚,惟少尖耳。亦有作率更者。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黃、米及《聖教》。晚歲取《聖教》損益之,加以蒼老,遂自成家。」照這個說法,文徵明的書法共有八種路數:①「二王」體小楷,②歐陽詢體小楷,③懷素體草書,④蘇軾體行書,⑤黃庭堅體行書,⑥米芾體行書,⑦《集王聖教》體行書,⑧「文體」行書(由第⑦種發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