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上海青浦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及答案考了哪些題目?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2019上海各區高考一模試卷及答案匯總,預祝大家都能考個好成績!
》》全國各地2019屆高三一模考試試卷及答案匯總
》》上海2019屆高三一模試卷匯總(各區完整版) 上海一模時間
》》2015-2018年上海一模二模試卷完整匯總
》》更多資料請點擊進入:高中生試題資料庫
青浦區2018學年第一學期高三年級期終學業質量調研測試
語文試卷 Q2018.12
1.本考試設試著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題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著上一律不得分
2.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注意,不能錯位。
3.考試時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一、積累與運用(1-5題)(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苒苒物華體。(柳永水《八聲甘州》)
(2)營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 。(《(詩經・小雅)》
(3)杜甫《月夜》中,「 , 。」兩句藉助想像寫對妻子的思念。
2.按要求選擇。(5分)
(1)每年「11.11」購物節,小張總是買買買停不下來,奶奶苦口婆心教育她。以下用語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由儉入侈易,由奢入儉難 B.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C.博觀而約取,厚積而博發 D.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2)將下列編號的語句依次填入語段空白處,語意連貫的一項是(。(3分)
倒逼,是一種天然容易不舒適的感受。只有真心意識到, , ,, , , ,這次進博會「倒計時」,僅公開報導的推進會,就有200天、150天、100天、90天、80天、60天、55天、30天、10天等各種節點。
①說到做到的重要
②才會由此出發
③結果效果的重要
④走向「實幹為要
⑤習慣於甚至是樂於打破舒適區
⑥擺脫空對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⑥⑤④ D.①③②⑤⑥④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3-7題。(16分)
1網約車合規化整治在各地不斷推進。據報導,近日,上海要求16家平臺企業在12月31日前全面清退不符合條件的車輛和駕駛員,並基本實現網約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合規化。隨著不合規網約車被大量清退,巡遊計程車正重新進入網約車平臺視野,成為重要的「開墾地」。據了解,目前多家網約車平臺都已接入計程車。
2統籌傳統計程車和網絡預約計程車的融合,從而促進兩個業態都能健康發展,其實是2015年《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所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不過,時隔三年後來看,( )網約車合規化與傳統計程車改革都取得了一定進展,( )兩者真正走向融合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突破。此次在網約車合規化整治加速的背景下,多地巡遊計程車開始重新接入網約車平臺,不啻為一次新契機。
3事實上,早在網約車平臺剛誕生不久,一些地方的傳統計程車企業也就開始效仿打造自己的計程車網絡預約平臺。但由於這些平臺都有著嚴格的區域限制,加之運營經驗不足,鮮有成功案例。相對來說,能夠接入全國性網約車平臺,既可免除運營成本,還可以藉助平臺的管理優勢,在整合資源的同時,方便乘客並倒逼服務質量的提升。
4置於更大的背景下來審視,傳統計程車改革,無法迴避當前計程車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一方面,網絡預約叫車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的一種主流選擇,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數據就顯示,2017年全國巡遊出租汽車總量僅139.58萬輛,且客運分擔率連年下降,傳統計程車確實得思考如何在服務方式上滿足社會的新需要;另一方面,破除計程車「份子錢」模式,打造動態調價機制,探索新型的司企分配形式,在現有條件下,也很難完全撇開與網約車的融合發展,而另起爐灶。
5推動計程車領域新老業態的融合發展,計程車接入網約車平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鑑和利用網約車模式目前已經取得的一些運營和管理成果,實現從運營模式到管理模式的真正革新。如上個月,交通部門要求各網約車平臺加強安全管理的投入,像添加一鍵報警等安全應用,目前傳統計程車領域還少有涉及。另外,前不久召開的「巡遊出租汽車改革發展政策研討會」也明確提出,要鼓勵巡遊車企業藉助現代新興技術實現運營全過程的監督。這些其實都是傳統計程車轉型難以繞開的一環。
6當然,網約車與傳統計程車的融合發展,( )只是網約車平臺與計程車企業的事,( )離不開監管模式的統籌融合。當前對於網約車的管理,無論在準入門檻,還是服務質量的要求等方面,都大大高於計程車,這在客觀上不利於統一監管和新老業態融合發展,也容易出現「顧此失彼」的漏洞。
7如在網約車安全整治加碼的9月份,全國價格投訴分析報告就顯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果:當月平臺共受理計程車、網約車舉報2713件,其中網約車類174件,環比下降16.3%,但計程車類則達到了2539件,環比上升2.1%。這直接說明統一監管標準的重要性。目前這方面已有地方率先作出了嘗試,安徽蕪湖新修訂的網約車細則就全面取消了缺乏上位法依據的網約車行政許可條件,將網約車與傳統巡遊車車輛標準拉平,可謂切中了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的肯絮。
8無論是之於網約車的規範發展,還是傳統計程車的改革轉型,兩者融合都是大勢所趨,也是可以預見的多贏之舉。當然,融合發展不是排擠競爭和多樣性,而是藉助技術優勢和統一平臺,實現新老業態更充分更公平的競爭,在此基礎上共同提高計程車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增進社會的出行福利。在這方面,從網約車平臺到計程車企業,再到監管部門,都應該敞開心懷,轉變觀念,為新老業態的融合與革新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摘自《光明日報》
3.第1節中「開墾地」一詞在文中的含義是: (2分)
4.第2節與第6節空白處的關聯詞,填寫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即使······但 雖然······但 B、儘管······但 不僅僅······更
C、即使······但 不僅僅······更 D、儘管······但 雖然······但
5.以下各項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傳統計程車接入網約車,既能免除運營成本,又能方便乘客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
B.因為網絡預約叫車正成為社會的主流選擇,所以傳統巡遊計程車要改變服務方式。
C.網約平臺為了加強安全管理,要求接入平臺的傳統計程車添加一鍵報警等安全應用。
D.網約車與傳統計程車的融合發展,可以使兩種業態實現更充分更公平的競爭。
6.第6節中,作者認為網約車與傳統計程車的融合發展,離不開監管模式的統籌融合,後文是如何對此展開論證的?(4分)
7.聯繫全文,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分析最後一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內容
(2)結構
(二)閱讀下文,完成8-11題。(15分)
繩子的故事
莫泊桑
1這是個趕集的日子。戈德維爾的集市廣場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壓壓一片。整個集市都帶著牛欄、牛奶、牛糞、乾草和汗臭的味道,散發著種田人所特有的那種難聞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氣。
2布雷奧戴村奧士高納大爺正在向集市廣場走來。突然他發現地下有一小段繩子,奧士高納大爺具有諾曼第人的勤儉精神,他彎下身去,從地上撿起了那段細繩子。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冤家對頭馬具商馬朗丹大爺在自家門口瞅著他,頗感坍臺【注】。他立即將繩頭藏進罩衫,接著又藏入褲子口袋,然後很快便消失在趕集的人群中去了。
3教堂敲響了午禱的鐘聲,集市的人群漸漸散去。朱爾丹掌柜的店堂裡,坐滿了顧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裡響起了一陣鼓聲,傳達通知的鄉丁拉開嗓門背誦起來:「今天早晨,九、十點鐘之間,有人在勃茲維爾大路上遺失黑皮夾子一隻。內裝法郎五百,單據若干。請拾到者立即交到鄉政府,或者曼納維爾村烏勒布雷克大爺家。送還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4午飯已經用畢,這時,憲兵大隊長突然出現在店堂門口。他問道:「布雷奧戴村奧士高納大爺在這兒嗎?」坐在餐桌盡頭的奧士高納大爺回答說:「在。」於是憲兵大隊長又說:「奧士高納大爺,請跟我到鄉政府走一趟。鄉長有話要對您說。」
5鄉長坐在扶手椅裡等著他。「奧士高納大爺,」他說,「有人看見您今早撿到了曼納維爾村烏勒布雷克大爺遺失的皮夾子。馬朗丹先生,馬具商,他看見您撿到了啦。」
6這時老人想起來了,明白了,氣得滿臉通紅。「啊!這個鄉巴佬!他看見我撿起的是這根繩子,您瞧!」他在口袋裡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繩子。但是鄉長搖搖腦袋,不肯相信。
7他和馬朗丹先生當面對了質,後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親眼看見的。根據奧士高納大爺的請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麼也沒抄著。最後,鄉長不知如何處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時告訴奧士高納大爺,他將報告檢察院,並請求指示。
8消息傳開了。老人一走出鄉政府就有人圍攏來問長問短,於是老人講起繩子的故事來。他講的,大家聽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著走著,凡是碰著的人都攔住他問,他也攔住熟人,不厭其煩地重複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轉來給大家看。他生氣,著急,由於別人不相信他而惱火,痛苦,不知怎麼辦,總是向別人重複繩子的故事。
9第二天,午後一時左右,依莫維爾村的農民布列東大爺的長工馬利於斯•博邁勒,把皮夾子和裡面的鈔票、單據一併送還給了曼納維爾村的烏勒布雷克大爺。這位長工聲稱確是在路上撿著了皮夾子,但他不識字,所以就帶回家去交給了東家。
10消息傳到了四鄉。奧士高納大爺得到消息後立即四處遊說,敘述起他那有了結局的故事來。他整天講他的遭遇,在路上向過路的人講,在酒館裡向喝酒的人講,星期天在教堂門口講。不相識的人,他也攔住講給人家聽。現在他心裡坦然了,不過,他覺得有某種東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聽他講故事時,臉上帶著嘲弄的神氣,看來人家並不信服。他好像覺得別人在他背後指指戳戳。
11下一個星期二,他純粹出於講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維爾來趕集。他朝克裡格多村的一位莊稼漢走過去。這位老農民沒有讓他把話說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衝著他大聲說:「老滑頭,滾開!」然後扭轉身就走。奧士高納大爺目瞪口呆,越來越感到不安。他終於明白了,人家指責他是叫一個同夥,一個同謀,把皮夾子送回去的。
12他想抗議。滿座的人都笑了起來,他午飯沒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聲中走了。他回到家裡,又羞又惱。憤怒和羞恥使他痛苦到了極點。他遭到無端的懷疑,因而傷透了心。於是,他重新向人講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長出一點來,每天都加進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議,更加莊嚴的發誓。他的辯解越是複雜,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13他眼看著消瘦下去。將近年底時候,他臥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臨終昏迷時,他還在證明自己是清白無辜的,一再說:「一根細繩……鄉長先生,您瞧,繩子在這兒。」
8.結合8、10兩節從人物描寫角度分析作品是如何刻畫奧士高納形象的?(3分)
9.第1、2兩段屬於環境描寫,請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10.小說若以「老實人的故事」為題,你認為是否合適?請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4分)
11.評析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意義。(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2-14題。(8分)
臨江仙
(五代) 牛希濟
洞庭波浪颭1晴天,君山2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裡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3。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4下,有路暗相連。
【注】1颭:風吹物使其顫動 2君山:湖南岳陽市西南800裡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3參然:參差不齊的樣子。 4羅浮山:在廣東惠州,為道教的「第七洞天」,相傳為葛洪煉丹處。
12.下列關於作品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從標題看應是一首詞 B.從相對整齊的句式看應是古體詩
C.從標題看出作品寫的是神仙故事 D.從寫作的對象看是一首詠物詞
13.以下評價適用於本詩的一項是( )(2分)
A.慷慨激昂 B.深沉含蓄 C.清新明麗 D.明快簡潔
14.扣住「一點」,賞析「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兩句。(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15-20題。(18分)
鴻門宴 (節選)
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範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範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2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僕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鹹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常以身翼蔽沛公( ) (2)殺人如不能舉( )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雨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 )(2分)
(1)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A.跟從 B.隨從 C.使······跟從 D.指揮
(2)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 )
A.大王 B.稱王 C.封王 D.以······為王
17.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18.請用簡潔的文字分別概括兩段的主要內容。(2分)
1 2
19.結合選文概括劉邦在鴻門宴上轉危為安的因素有哪些?(4分)
(1) (2)
(3) (4)
20.結合第2段的內容分析樊噲人物形象。(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1-25題。(13分)
寶繪堂記(宋)蘇軾
1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寓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樂,雖尤物不足以為病。留意於物,雖微物足以為病,雖尤物不足以為樂。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然聖人未嘗廢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劉備之雄才也,而好結髦①。嵇康之達也,而好鍛鍊②。阮孚之放也,而好蠟屐③。此豈有聲色臭味也哉,而樂之終身不厭。
2凡物之可喜,足以悅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書與畫。然至其留意而不釋,則其禍有不可勝言者。鍾繇至以此嘔血發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複壁④,皆以兒戲害其國,兇其身。此留意之禍也。
3始吾少時,嘗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貴而厚於書⑤,輕死生而重於畫,豈不顛倒錯繆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復好。見可喜者雖時復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惜也。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⑥,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念也。
4駙馬都尉王君晉卿雖在戚⑦裡,而其被服禮義⑧,學問詩書,常與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遠聲色,而從事於書畫。作寶繪堂於私第之東,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為記。恐其不幸而類吾少時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幾全其樂而遠其病也。
熙寧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記
【注】①結髦:織毛物 ②鍛鍊:打鐵。③蠟屐:製鞋子。④桓玄打仗時把書畫放在戰船上不離身,王涯把書畫藏在夾牆中怕被人發現。⑤書:書畫。⑥百鳥的鳴叫聲從耳邊掠過。⑦戚:皇親國戚。⑧被服禮義:牢記並遵循禮儀。
21.可填入第1段方框處的虛詞是( )(1分)
A.哉 B.也 C.乎 D.耳
22.對本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寶繪堂坐落在駙馬都尉王晉卿住宅的東面。
B. 寶繪堂收藏了駙馬都尉王晉卿喜歡的書畫。
C. 蘇軾年少時輕視富貴生死而特別看重書畫。
D.駙馬都尉王晉卿喜愛詩書也喜歡與人角鬥。
23.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話,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3分)
於是乎二物者常為吾樂,而不能為吾病。
A.第1段末尾 B.第2段末尾 C.第3段末尾 D.第4段末尾
24.分析第1段所用論證方法的作用。(3分)
25.概述本文的寫作思。(4分)
三、寫作(70分)
26.根據以下材料寫作。
佛家語:「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
看了上面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