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真的禍國殃民嗎?是她引發的安史之亂嗎?這都是無稽之談

2021-01-07 我是不會遊泳的魚啊魚

武則天被逼退位後,政局動蕩,這時候李隆基脫穎而出。先是粉碎韋後集團的陰謀後又當機立斷粉碎太平公主篡權的陰謀。在公元712年,登基成為唐玄宗。

唐玄宗繼位後,勵精圖治,整頓吏治,重用賢臣,修訂律法,推行兵制改革,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經濟迅速繁榮,國家強盛,進入開元盛世。

唐朝正值全盛之際。卻突逢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

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

1.李隆基得到楊貴妃後,整日沉迷於女色不理政事,從此君王不早早朝。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朝政綱紀日亂。

2.楊貴妃備受寵愛,百官為了巴結楊貴妃,紛紛進獻珍寶,和美味佳餚。大開奢靡之風,和勞民傷財。特別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見一斑。

3.任人唯親,因為楊貴妃寵愛她的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安祿山所以唐玄宗就放任她不管,讓安祿山日益做大,導致造反。唐玄宗還任命她哥哥楊國忠擔任宰相。作威作福,禍亂朝廷。

雖然楊貴妃對唐玄宗有一定的影響,其實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是主要以下原因造成的。

1.社會矛盾尖銳。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農民喪失土地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對上層統治怨恨之極。

2.統治集團內部腐敗嚴重。經過開元盛世,唐玄宗也步入老年,開始志得意滿,貪圖享樂,寵信楊國忠和李林甫等奸臣。政治越來越腐敗。

3.中央和地方矛盾日益尖銳。在唐朝有一個通例。就是在外的邊將一旦有功就可以回朝做相,而李林甫和楊國忠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排擠打壓地方將領。要不置於死地,要不打壓不讓回京,導致地方將領對於中央是又懼又怕又恨。

4.地方勢力過於強大。由於唐朝要對抗邊疆少數民族東西突厥,和土谷渾。不得不放權給地方將領,設置了十個兵站。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最後雖然擴展了疆域,卻也導致地方藩鎮割據。對中央形成威脅。

正是在這些原因的影響下,導致安祿山擁兵自重,給予唐玄宗致命一擊。其實有時候在歷史中後人非要把過錯歸到一個女人的身上,這是很不公平的。

相關焦點

  • 安史之亂為何算在了楊貴妃頭上?
    提起楊貴妃,很多人便能聯想到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她最喜歡吃的荔枝也因為她 看著這樣悲涼的情景,很多人都哭了,連唐玄宗也掩面而泣。 郭從謹這時對唐玄宗說道:「安祿山居心不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曾經有人到京城告發他,但陛下您卻把告密的人給殺了。」 「所以安祿山才有機可乘,這才害得陛下您流亡。」
  • 安史之亂動蕩不堪,矛盾加劇社會不安,是一場可怕的戰爭
    然而在貞觀之治年間即唐玄宗末年間,唐玄宗驕奢淫逸,每天縱情歡樂,他在晚年和楊貴妃一起每天玩樂,而楊貴妃連帶著他的家人和親戚,全部都享受著皇族的待遇,極大的剝削了百姓的勞動力,賦稅更加嚴重,百姓苦不堪言。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唐朝的兩名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聯合發動了政變,反抗唐朝統治,謀朝篡位。在安史之亂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爭,因為是唐朝由繁盛轉為衰敗的重要點。
  • 難道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嗎?為什麼她的屍骸至今成謎?
    世界對美好的東西,從來都不吝惜自己的讚美。所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色」,白居易這個美人,就是唐玄宗所寵愛的楊貴妃。據有關史書記載,在安史之亂爆發時,楊貴妃被迫自殺身亡。但是,兩年後,人們挖掘出它的墓穴時,奇怪地沒有發現任何屍體。難道楊貴妃真的死在馬嵬坡嗎?
  • 三水國學│盛極而衰的安史之亂
    ,把她當作引起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顯然有失公允。楊貴妃也確實做過些出格的事,但是還未到烽火戲諸侯般禍國殃民的地步。說安祿山為得到楊貴妃而發動叛亂,更是無稽之談。那安史之亂的到底是怎麼發生的,難道真的只是因為盛久必衰?從歷史研究上講這樣的答案太過草率。
  • 山口百惠真是楊貴妃後人?楊貴妃真的逃亡日本?都是一首詩惹的禍
    這當然是無稽之談,試想馬嵬驛當時被亂軍圍困,而陳玄禮就是提出殺楊國忠還不夠,還要殺掉楊玉環的人,他怎麼還會放跑她。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說,完全是因為一首詩,一首非常有名的詩,白居易的《長恨歌》。遼代壁畫裡的楊貴妃,臉很圓《長恨歌》這首長詩有許多耳熟能詳的詩句,比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說的是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城一片混亂。更有名的就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楊貴妃深受寵愛,一場安史之亂,為何要殺了楊貴妃?
    天寶十五載,安祿山發動叛亂,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貴妃是於馬嵬坡之變中自盡身亡,死得很悽美。那楊貴妃為何會死於安史之亂呢?所以楊家的其他人也都得到了十分尊貴的禮遇,尤其是楊貴妃的叔叔。她的叔叔楊國忠後來當上了丞相,權力非常的大。楊國忠就開始放飛自我,吃喝玩樂,但是呢不認真的管理政事,這使得老百姓對楊家人十分的不滿。這樣最終引發了一場以殺掉奸臣為名義的叛亂。
  • 安史之亂歷時多久,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
    唐朝曾經開創了"開元盛世","貞觀之治"一片盛唐景象,唐朝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一場安史之亂,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漸漸沒落。安史之亂是如何爆發的?最後安史之亂又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會為你一一揭曉。安史之亂簡介唐朝後期,由於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
  • 都是楊玉環惹的禍: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
    就在楊玉環演繹「貴妃醉酒」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了。洛陽淪陷了,潼關失守了,長安城危在旦夕。老皇帝要跑路了,帶著老婆孩子一起跑,還有皇親國戚、禁衛軍,一大堆人馬。往哪兒跑呢?往成都跑,那兒「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叛軍打不進去,又是楊貴妃的娘家。
  •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楊玉環會是什麼結局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多少人曾吟誦著這句詩,想像著千百年前的美人楊貴妃的容貌。楊玉環生對了時代,生在了以胖為美的唐朝,得到了君王的寵愛。但她也是不幸的,君王無情,戰爭一發,她就成為了逃不掉的犧牲品。那一夜她被賜死在馬嵬坡,昔日溫情都隨著一尺白綾消失殆盡,玉體在馬嵬坡被匆忙掩埋,出場完美,結局悽涼。我常常想如果沒有安史之亂,紅顏是否就不會薄命?其實沒有安史之亂,楊貴妃也可能活不長,因為她可能有糖尿病。
  • 楊貴妃和安綠山是情人關係嗎
    凡是讀過唐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有個「安史之亂」,也知道楊貴妃與安綠山的「緋聞」。近些年來,一些影視劇的極力渲染,使得「楊、安情史」成為俘獲觀眾注意力的一個噱頭。那麼,歷史上的楊貴妃與安綠山真的是情人關係嗎?非也!
  • 三千寵愛集一身的楊貴妃,安史之亂中,卻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她膚如凝脂,眼含秋水,麗質天成。在父母精心培養下,小小年紀就精通音律,擅長歌舞。尤其是胡旋舞,讓她跳得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734年,唐玄宗的女兒鹹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被寄養在三叔楊玄珪家的楊玉環,也應邀參加了這場婚禮。鹹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念念不忘。
  • 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輾轉逃到了日本,一位日本女星稱…
    楊貴妃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輾轉逃到了日本,一位日本女星稱… 提起中國古代最禍國殃民的傳奇女子,楊玉環必然會在榜單之中,她讓歷史上有名的明君李隆基都變得昏庸了,李隆基本來是一代明君,就是因為她的出現才把大好河山給葬送了,多麼的唏噓,又是多麼的可悲啊!
  • 歷史中的楊貴妃:「六宮粉黛無顏色」楊玉環的傳奇一生
    但「四大美女」真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裡長得最漂亮的四個人嗎?如今,我們顯然不能查證她們的究竟在相貌上能不能配得上美女這個稱號,畢竟四個女子分別身處春秋、西漢、三國,這四個時代的跨度實在太大,對美女的定義與當今顯然是有差異的,但我們可以依據史料記載確定的是這四個女子在她們的時代確確實實攪動了時代的風雲,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 安史之亂中,陳玄禮逼殺楊貴妃,唐玄宗為何沒有殺他?
    唐玄宗李隆基和乾隆一樣,都是個幸運兒,充分繼承前代帝王的基業,沒有花費太多的力氣就開創了盛世的局面。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陷入了開國以來最嚴重的動亂時期。唐玄宗帶著楊貴妃一路逃亡,當他們逃到了馬嵬坡的時候,唐玄宗一生的最痛苦的時期來了,他的心腹大將陳玄禮背叛了他,逼殺了楊貴妃,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 皇家的愛情與世俗的小說,當紅千年的文學「流量」——楊貴妃
    安史之亂之後,楊貴妃的故事成為了許多文人創作的主要題材,不同文體、不同角度的文學作品隨之出現,而楊貴妃本人也從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變成了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文學作品中的楊貴妃形象各異,她的故事經過文人的精心雕琢變得生動形象。以楊貴妃為題材的文學較為寬泛,既包括以楊貴妃為主題的文學作品,也包括以唐玄宗為主、楊貴妃為襯託的文學作品。
  • 楊貴妃真的與安祿山有私情?野史上記載的是真的?答案被人說出!
    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讓繁華富強的唐朝開始走下坡路,也讓美貌的楊貴妃死於非命,不過安祿山發動政變的原因,都有很多種猜疑,有人讓你為安祿山是有當皇帝的野心,所以才發動政變,而有的人認為安祿山是不滿唐玄宗當初把他貶至邊關,但還有一種樹批發流傳許久,那就是安祿山跟楊貴妃有不正當的關係,所以才發動安史之亂只是為了楊貴妃
  • 日本女星高調公開身份,祖上是楊貴妃,為何貴妃後人會在日本?
    楊貴妃是我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關於她的奇聞軼事有很多,有一個就是她並沒有死於馬嵬坡,而是流亡到了日本,因病去世後被葬在了山口縣。而似乎也有證據證實這一點——日本的知名影星山口百惠,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還拿出了家譜。
  • 安史之亂並非安祿山的錯,根源在於楊貴妃的「三大神助攻」
    自李世民協助李淵開創大唐王朝後,貌似唐王朝就一直沒怎麼消停過,先是「玄武門之變」手足相殘。緊接著又差點被武則天給改了姓,好不容易狄仁傑連忽悠帶拉扯的,把大唐又重新拽回了李家,結果「安史之亂」還是令這個強大的古王朝,一度走向了滅亡。安史之亂的發動者,叫做安祿山。
  • 安史之亂長達八年,有什麼積極影響,有什麼消極意義
    只要你稍微接觸到一點歷史,那你一定聽說過安史之亂。其實這次的戰爭不算是非常光榮,因為這畢竟是一場皇家的內亂。他不是因為皇帝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導致許多大臣不願意支持他,而想要挑選一個適合的人來幫助治理國家。而是因為當時在皇位上的唐玄宗十分的寵愛他的妃子楊玉環。
  • 自古皇族的愛情故事很少,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絕唱是真的麼?
    還有就是安史之亂的主謀安祿山因為賄賂了楊玉環的哥哥,掌握了兵權才有了安史之亂之說。開元二十八年,楊玉環被招進宮裡,天寶四年,楊玉環正式被冊封為貴妃,從此開始了她和唐玄宗的專寵生活,在此期間,楊貴妃和唐玄宗食則同席,寢則同塌,是真真正正的專寵後宮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