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被逼退位後,政局動蕩,這時候李隆基脫穎而出。先是粉碎韋後集團的陰謀後又當機立斷粉碎太平公主篡權的陰謀。在公元712年,登基成為唐玄宗。
唐玄宗繼位後,勵精圖治,整頓吏治,重用賢臣,修訂律法,推行兵制改革,發展生產,提倡節儉。經濟迅速繁榮,國家強盛,進入開元盛世。
唐朝正值全盛之際。卻突逢安史之亂。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和史思明造反,攻克長安,唐玄宗帶領妃子出逃到馬嵬坡,士兵怪怨楊貴妃兄妹禍國殃民,殺死楊國忠,逼迫楊貴妃自盡。
難道這都是楊貴妃的過錯嗎?
1.李隆基得到楊貴妃後,整日沉迷於女色不理政事,從此君王不早早朝。把政事交給李林甫,朝政綱紀日亂。
2.楊貴妃備受寵愛,百官為了巴結楊貴妃,紛紛進獻珍寶,和美味佳餚。大開奢靡之風,和勞民傷財。特別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見一斑。
3.任人唯親,因為楊貴妃寵愛她的三個姐姐分別被封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安祿山所以唐玄宗就放任她不管,讓安祿山日益做大,導致造反。唐玄宗還任命她哥哥楊國忠擔任宰相。作威作福,禍亂朝廷。
雖然楊貴妃對唐玄宗有一定的影響,其實安史之亂之所以爆發是主要以下原因造成的。
1.社會矛盾尖銳。社會矛盾尖銳土地兼併嚴重,大量的農民喪失土地成為無家可歸的流民。對上層統治怨恨之極。
2.統治集團內部腐敗嚴重。經過開元盛世,唐玄宗也步入老年,開始志得意滿,貪圖享樂,寵信楊國忠和李林甫等奸臣。政治越來越腐敗。
3.中央和地方矛盾日益尖銳。在唐朝有一個通例。就是在外的邊將一旦有功就可以回朝做相,而李林甫和楊國忠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排擠打壓地方將領。要不置於死地,要不打壓不讓回京,導致地方將領對於中央是又懼又怕又恨。
4.地方勢力過於強大。由於唐朝要對抗邊疆少數民族東西突厥,和土谷渾。不得不放權給地方將領,設置了十個兵站。設立了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最後雖然擴展了疆域,卻也導致地方藩鎮割據。對中央形成威脅。
正是在這些原因的影響下,導致安祿山擁兵自重,給予唐玄宗致命一擊。其實有時候在歷史中後人非要把過錯歸到一個女人的身上,這是很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