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

2020-12-21 宿老師語文課堂

池莉讀《花經》

池莉

①一個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裡,我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想來真是痴長。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後有一座大園子,園子裡頭長滿花木蔬菜和中草藥,芙蓉花、雞冠花、桃樹、垂柳、小白菜、香蔥、車前草、雞血藤等混長在一個園子,引得蜂來燕往蝶飛蚓爬,使兒時的我玩得十分著迷。

③當然,這種私家的園子後來很快就沒有了,支援了國家建設。園子變成了一座絲織廠,工廠的圍牆抵在我家屋後,整日整夜哐當哐當地響,我不喜歡這聲音。從此,我一直心懷渴望,非常非常想養花種草。渴望與日俱增,可多年來就偏是沒有機會,既沒有自己的住房也沒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幾年熬過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陽臺上一看,發現竟然留了養花槽。這一高興,頭腦轟地發了熱,不知不覺拿業餘愛好當了正經事做。一連好些日,提只籃子和小桶,四處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陣之後,花種上了,草也養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後,抱著肩來來回回欣賞,倒真有一種了卻了某個夙願的感覺。以後每逢出差或筆會,凡遇上奇花異草,都挺執著地弄點回來栽進盆裡。家裡廚房三天兩頭做魚、肉,也常記得將洗魚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結果並不理想。葡萄才結了幾顆,花兒沒開幾朵,從廬山植物園特意帶回的碗蓮之類也都死了。怎麼回事呢?為此,我特意找了《花經》來讀,讀著讀著,心中漸亮。合上《花經》,扔下花鏟,淡然一笑:我不再養花了。實際上,《花經》這本厚書我翻來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節:序言。

⑥序言裡簡潔地記敘了本書作者之父黃嶽淵先生的一段經歷。黃嶽淵先生在宣統元年的時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時年將三十。有一日黃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該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應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為人的根本,於是,黃先生毅然辭官隱退。他做什麼呢?他購買田地十餘畝(時田價每畝約二十金),漸擴充至百畝。黃先生從此聚精會神,抱甕執鋤,廢寢忘食,盤桓灌溉,甘為花木之保姆。果然,黃家花園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花異草奇,聲名遠揚。每逢花時,社會名流裙屐聯翩,吟詩作賦。更有文人墨客指點花木,課睛話雨。眾人深得啟示:既混濁之世,百無一可,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已。

⑦據說當時的文壇名人周瘦鵑、鄭逸梅等人皆為黃先生的花木摯友。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文明,養出了人間知已,養出了《花經》這等好書,恐怕這才叫養花種草!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豈能憑你心中有一點喜歡?有一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為聰明。把表面的一些由頭借來,實際標榜自己為至情至性之人。這也做做,那也試試,好聽人評價個多才多藝。近年來國家大興經濟,文人紛紛「下海」,我也曾與人發議論說作家的智商是足夠經商的。最近由讀《花經》而獲頓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們終身搞陰謀,商人們終身搞欺騙,情種終身搞愛情(比如賈寶玉),黃嶽淵先生終身搞花草。一生的時間並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實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夠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一生沒有搞好一件事。

⑩總之,我是不敢再說文人經商之類的話了,也不敢再狂熱地養花弄草。就連剪裁時裝、研究烹調之類的興趣也淡了下來,興致所至,偶爾為之,拿得起,放得下,決不長期牽腸掛肚。傻一點兒,笨一點兒,懶一點兒,冷一點兒,就做一件事——寫作,我這一生。

(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文本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自己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是因為自己連養花種草都做不好。

B本文語言整體樸素自然,在第⑥段敘述黃嶽淵先生辭官種花之事時,卻多用四字句租文言詞語,旨在以凝練典雅的語言刻畫黃嶽淵先生的高雅形象

C文末說「傻一點兒,笨一點兒,懶一點兒,冷一點兒,就做一件事—寫作,我這一生」,是說做人糊塗一點,不必趕潮流,反而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D作者對種花草一事的感情變化經歷了未種時的渴望、如願後的高興、秋收時的苦惱、徹悟後的淡然的過程。

A項,「自己在很長一個人生階段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是因為自己連養花種草都做不好」錯誤,結合第⑨段分析可知,作者認為自己「只長年歲不長心眼」,是由於自己受不住誘惑,不能一生專注於寫作這件事,而不是因為自己連養花種草都做不好。選項內容強加因果,曲解文意。

B項,「旨在以凝練典雅的語言刻畫黃嶽淵先生的高雅」的表述有誤,文章旨在凸顯人物專注的魅力。

C項,「是說做人糊塗一點,不必趕潮流,反而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的表述錯誤,文意是說一生要做好一件事。

故選D。

2.文章第⑦段中說「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文明」,試結合⑥⑦段概括這種「精神文明」包含了哪些內容。

①混濁之世辭官隱退。做得天趣之事,立為人的根本

②寫出了《花經》這本好書。

③結交了當世的花木摯友。

④黃先生養花是渾濁時代清新美好的選擇和追求。

3.作者翻閱《花經》本是要尋找種花方法的,卻轉述了「序言」中黃嶽淵先生的事跡,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內容上:作者將黃嶽淵先生養花與自己養花進行對照,突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主旨。

結構上:承接上文,既解釋了「我不再養花」,又為下文抒發「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悟做鋪墊。

審美效果:豐富了作品的文化蘊涵,增加了文採。

有「德」才有「品」,有「品」才有「境」,有「境」才能鑄造高人

寫在九月——選擇復讀,踏上徵程

高興地送你踏上遠行的列車,我留下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九九豔陽天——九月、九年、久久

九月的陽光下,是愛的背影

相關焦點

  • 一生做好一件事
    誠然,一個人若被生活中的事物誘惑,什麼事都想去嘗試,恐怕最終也只會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苦果。正所謂多而不精,遠不如專一做好一件事來得划算。    他的一生獻給了玫瑰的芳馨。法國畫家雷杜德一生只畫玫瑰,整整20年的執著與專一,終於讓170種玫瑰的姿容在他的畫筆下煥發光彩,集成舉世矚目的《玫瑰聖經》,無人逾越。
  • 一生做好一件事就夠了
    如果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就需要有兩個方面的加持,金錢和成就感,那麼對於賺錢這件事來說,是和一個人的能力掛鈎的,所以當你想要賺更多錢的時候,不要只盯著錢,而是多看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讓自身的價值不斷的提升。
  • 王裕文:一生做好一件事
    湖南裕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裕文長沙不缺奇蹟,是因為她不缺創造奇蹟的人。在他的世界裡,「一生做好一件事」,足矣。長沙市雨花區洞井村的村民,最近歡騰了起來,屬於他們自己的商業綜合體——裕天國際商匯中心拔地而起。和許多拆遷戶一樣,他們當年賴以生存的土地拔掉白菜蘿蔔,搖身成為摩天大樓。不同的是,這裡66戶拆遷安置村民,也將從農民變身高端商業樓的新房東,並且人均身價數百萬元。這財富的締造者,是同樣從洞井村走出去的王裕文。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 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把它做得越強越好。這是你未來成功的基礎。1真正的高手,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我們這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裡,把所有的事都做好,但一定能把一件事做好,乃至做到極致。所以,我們這一生,只要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做好一件事,爭取做到極致,我們也可以成為真正的高手。
  • 於傑談公益電影劇本《長春故事》:人的一生只做一件事足矣
    人的一生只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足矣人生的意義,不是你在這條路上走得多遠,而是在這條路上做了什麼,留下多少風景。人生本無意義,你賦予什麼,便是什麼。顧方舟,一生只做一顆小小的糖丸,卻挽救了千千萬萬個兒童;李萬君,一生只做高鐵,卻乘載了千千萬萬的旅客。於傑導演希望他自己的一生只做好藝術創作,用戲劇影視作品影響千千萬萬的人。
  • 夏佳文院士:一生做好一件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同學們還只能在家裡學習工作。 一、踏實做好工作,專心成就事業 「成功不在於你的位置,而在於你工作的態度。」我認為,一個人不一定要在多麼重要的崗位上做出多麼轟動的事情,但一定要做好本職工作,掌握所需的能力,成為業務的專家。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研究問題,都需要能夠坐得下來,能夠腳踏實地,有目標、有決心地去完成。
  • 余光中:與母親相依為命,躲過無數炮火烽煙,我們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終第一次,我不記得是聽你說的第二次你不會曉得我說也沒用但這兩次哭聲的中間有無窮無盡的笑聲一遍一遍又一遍迴蕩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曉得 我都記得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我們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這些高尚的情趣會支撐你的一生,使你在最嚴酷的冬天也不會忘記玫瑰的芳香。理想會使人出眾。孩子,不要為自己的外形擔憂。理想純潔你的氣質,而最美貌的女人也會因為庸俗而令人生厭。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盡人意,而你亦會為此受盡磨難。但是,孩子,你儘管去爭取,理想主義者的結局悲壯而決不可憐。
  • 【致敬掃黑英雄】賴雨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致敬掃黑英雄】賴雨田: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2020-12-11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
    一生只做好一件事。師徒恪守自己的人生準則,全力以赴,做好天婦羅。 最不喜歡和最喜歡的,都是天婦羅 「神」的一大絕活是「聽油」 1月4日早晨,我在工人體育場門口見到早乙女哲哉。一位身材瘦瘦高高的老人,裹在一件長度及膝的黑色羽絨服裡,露出一張笑嘻嘻的臉熱情向我打招呼。
  • 《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中國民間手工藝人的堅持與傳承
    修故宮的人李永革、沉香雕刻大師鄭堯錦、龍泉四老、紫砂徐門……《匠人匠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本書介紹了近20位中國傳統手工藝人及其他們承載的手工技藝,傳達出傳統手工藝人的純粹的精神之美。
  • 河師大新聯學院董事長李香枝:一生做好一件事
    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董事長李香枝女士  「一生做好一件事!」這是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董事長李香枝的人生信條。李香枝堅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精神,深深影響著新聯學院的發展道路,也激勵著每一個新聯人,使新聯的事業蒸蒸日上。但她沒有忘記自己擔負的社會責任,連續六年累計捐款520萬元,幫助貧困大學生。
  • 大凡成功者,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大凡成功者,一生只做一件事。01大凡名家,一生只做一件事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凡能稱為「XXX家」的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一生只做一件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一生專注一件事,難嗎?
    專注一件事,看似簡單,其實是對毅力與恆心的考驗。成功學上有個著名的兩萬小時理論,即經過兩萬小時鍛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卓越.可以想像,兩萬小時的鍛鍊是怎樣的漫長、枯燥、無趣,甚至絕望。但是,如果以責任、興趣為動力,把這兩萬小時分解到活著的每一天,也只要每天半小時、一小時而已。
  • 「制筆匠人」劉好勤:「一生一件事,只做好毛筆」
    對58歲的劉好勤來說,做好一管毛筆是件神聖的事情。  劉好勤出生在河南項城市孫店鎮汝陽劉村,劉家世代製作毛筆。「劉家毛筆為秦朝大將蒙恬所創,後經其手下文書劉氏先祖劉寅傳承發展至今,被歷代文人墨客視為文房精品。自明代傳入皇宮,成為明清兩代宮廷貢品。」每每說到毛筆,平時沉默寡言的劉好勤總有說不完的話。
  • 讀者雜誌社社長彭長城:一生做好一件事
    現在,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發揮《讀者》的品牌效應,為做強做大民族文化產業做更多的事。在集團黨委的支持下,新創辦的《讀者》(原創版)發行量已達50萬冊;在北美發行的《讀者》(繁體字版)也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讀者網開通後在國際網際網路的排名迅速上升……2006年1月18日,依託《讀者》品牌的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讀者》站在了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的新起點上。
  • 蒙特梭利早教(MTSR)創始人:一生做好一件事
    通過他的親身體驗以及博覽了不少教育著作,他發現,一個人人格的發展和「三觀」的建立,是塑造一個人的關鍵,而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便在於嬰幼兒時期。「三歲看到老」這句古話是絕對有道理的。他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身邊鄰居有了孩子,他便會去傳授一些他認為對的「育兒經」。但是,結果卻屢屢慘遭拒絕。勢單力薄的王加勝根本抵禦不了傳統封建教育思想在人們心中埋下的那顆根深蒂固的種子。
  • 心有掛礙就魂魄不齊,專注做好一件事,就是功德圓滿
    大智若愚,很多有大智慧的人呆若木雞,因為他們常常專注於一件事,心無旁騖。好學生容易像個呆子,他們與別人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注意力集中在所學所思上,不會輕易走神。有精神病的人,心思常常被別的東西控制住了,心不由己就會身不由己,做出許多匪夷所思的後悔事來。人想得太多,尤其是晚上會很害怕,害怕發生就糾結在心裡不放,這就是掛礙,糾結不清思維就不容易集中。般若心經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什麼事情都不要想得太多,不該想的事情都不要想,一心專注做好一件事,就不會有掛礙,就不會有恐怖。
  • 哲思|人生,做好一個「慎」字足矣
    因為只有真實的事件說出來才會被信賴,善意的表達不會引起他人反感,重要的事說出來才有價值。古人有言:涉世,以慎言為先。目的是告誡我們處世,以謹慎說話為首先。司馬懿能在亂世之中笑到最後,得益於他一生堅持慎行,從不魯莽行事。李逵人雖仗義耿直,但也因莽撞性急,引來不少禍端。慎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有些事一念懸崖勒馬,一念失足成千古恨。做到事前多思慮,才能事後少後悔。
  • 巴菲特忠告:每個人終其一生,只需要專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為的就是能夠從巴菲特那學到一星半點,但卻足以改變一生的財富智慧。如今巴菲特的午餐從最初的2.5萬美元,一路飆升至19年457萬美元,巴菲特光靠「吃飯」就吃出來了2456萬美元。在孩子教育上,巴菲特第一件事就是讓子女們養成閱讀的習慣。他認為父母不會永遠在孩子身後,未來的世界需要孩子們自己去探索,遇到問題需要自己去解決,而多數的難題在書中都有答案。確實,那些成功的人士,沒有一個不愛學習的,比爾蓋茨每天都要閱讀至少100頁,這一習慣保持了幾十年之久。
  • 一生一人,一生相伴,足矣!(美文)
    一生中也少不了會有幾波接替交換的人伴你左右,可都不是你最終的歸宿,也許你最終的歸宿還在路上,而你不甘寂寞便匆匆找了一個人陪你,但這個人命定是過客。其實,當你想要一個伴你一生的人時,你最理智的做法就是保持一段冷靜的單身,唯有這樣,才會圓滿的遇上命定的他,你倆也能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