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錯孩子7年,兩家都不願換!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哪個更重要?

2020-12-13 騰訊網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代的醫學技術下,在醫院出生的孩子被抱錯的機率特別低,因為孩子一出生護士就會給他們戴上特殊的手環。但是在十幾年前,醫學手段不如現在發達,所以孩子被抱錯的機率要比現在大得多。

之前上了熱搜的「抱錯門」就成了一起驚呆大眾的事件。

七年前有兩家人在同一家醫院同時生下了孩子,但是當時那家醫院對新生兒的登記和管理並不完善,同時出生的兩個孩子性別又一樣,以至於醫院登記錯而家長也抱錯了。

直到最近,其中一家人生病需要驗血,才發現孩子可能不是親生的。

後來這家人幾經周折找到了親生孩子,但是兩個家庭和孩子都表示不願意對換,因為一起生活那麼多年,孩子雖然由非親生父母養育大的,但是多年的感情已經十分深厚,關係可謂是「無血緣的親血脈」。

現在兩家人都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狀態。

有的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孩子不認回自己的親生父母?生和養到底哪個重要呢?

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並不完全依賴於血緣關係,最重要的是他們一起生活的日子裡,所積攢下來的美好點滴,所以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一樣重要。

想要和孩子培養親密的感情,快樂幸福地生活,父母應該要看看這幾點:

一、給孩子悉心的陪伴和照顧

父母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給孩子充足的陪伴和關心,讓孩子感受到他們是被愛的。

愛是相互的,你給孩子愛,孩子自然也會愛你並且回報你。

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並不是一件難事,作為父母應該要多陪伴他們,用心跟他們相處,這樣雙方才會留下更多美好的回憶。

父母可以多陪孩子散步或者玩遊戲、做家務等,這樣也能教會孩子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應變能力。

二、和孩子多進行溝通

有效的溝通能夠讓父母和孩子關係更密切,也能加深對彼此的了解。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抽出時間和孩子交流,多找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主動交流,這樣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作為父母,不能在空暇時間裡一味地沉迷自己的社交軟體,而忽略與孩子的交談。

經常進行溝通不僅能拉近親子間的關係,更能避免很多矛盾,大部分家庭中出現矛盾紛爭,就是因為缺少有效的溝通導致的。

三、尊重孩子的隱私,給他們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孩子與家庭不合,甚至心理出現了一些問題。

俗話說得好:繃緊的弦易斷。

父母就算是為了孩子好,也不能一味地強迫孩子做些他們不喜歡的事情,剝奪他們有自己的行事思維和獨立成長的機會。

在做出一些決定前,父母應該適當地詢問並且尊重孩子的意見,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和行動力解決問題,過度的幹涉反而會導致孩子產生反感,進而與父母的關係疏遠。

親子之間關係再深厚、再親密也是需要維持的,平常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關愛,相信只要家長能做到這些,促進親子關係並不難。

相關焦點

  • 生育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
    我們都是爸爸媽媽創造出來的,是爸爸媽媽賦予了我們生命。古話說:「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親生父母生育和養育的,所以對父母孝順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很多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從小不是由自己的親生爸爸媽媽撫養長大的。他們在面對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的時候,因該如何選擇呢?現在的組合家庭有很多,組合家庭是指由兩個單親家庭組成的新家庭。往往這種家庭關係都會比較複雜。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相處也很尷尬,當然也有組合家庭過得很快樂很和諧的。
  • 生育之恩VS養育之恩,到底哪一個恩情更大?網友們的回答很暖心!
    文|鵬哥最近,關於中國小女孩被名叫Becca和Dan的美國夫婦領養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個被溫柔以待的孩子,真的很幸運!甚至很多人都說養育之恩要大於生育之恩。那麼,生育之恩和養育之恩,到底哪一個恩情更大呢?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怎麼說。@如果兒:當自己成為一個母親的那一刻,看到被遺棄又或者被拐賣的孩子特別的難受,願小姑娘幸福快樂的長大,記住養大你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生育之恩大,還是養育之恩大?網友的話說到心坎裡了!
    網友:從血緣關係角度有生身和養身之說。其實養父母就是父母,他們傾注了畢生的心血撫養了子女,他們比親生父母更偉大。他們的愛無私,純潔,偉大。親生父母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錯!什麼理由都不能拋棄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太自私!
  • 生育之恩大還是養育之恩大
    養育之恩大還是生育之恩大?俗話說得好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讀懂這句古訓的人都明白了肯定是養育之恩比生育之恩大。我就是生長在這麼樣的一個家庭。我父親出生的第二天開始就被送人了。不過我父親非常的幸運,他被送到了一家家裡生了6個女兒的家庭裡面。
  • 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情
    看到是名女嬰,女嬰被子下留著張小紙條寫著:7月12日5時出生,因家裡已有5女,實在無法撫養。望好心人收養。歐陽明見女嬰實在長的靈氣非常喜歡,便跟老伴商量:「老伴,我們把這女娃抱回去養吧.」歐陽明的妻子也想著,這些年來沒有為歐陽家生個一兒半女的實屬對不起自己的老頭子。便點頭同意了。
  • 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為何還會有人苦苦追尋親生父母
    出門散心了幾天,因為設備和網絡都不行,所以有些天沒有更新了。一趟旅程下來雖然辛苦,但是也見識到了不少的人和事,返程的路上和妻子聊著山區人民的勤勞和樸實,不知不覺談到了「棄嬰」的話題上,而我的表妹中也有一位正在尋找親生父母,所以寫出來和大家聊聊。生身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為何還會有人苦苦追尋親生父母?
  • 《以家人之名》凌霄出國:那些被「生身之恩」的孝道荼毒的人們
    古語有云:​生育之恩大於人,養育之恩大於天,百善孝為先。凌霄和賀子秋還是走了,這個非血緣關係的五口之家還是散了。看到這裡,不禁感嘆,「生身之恩」與「養育之恩」到底哪個更重要?父母對子女只生不養,子女應該盡孝嗎?
  • 養育之恩大於天父子和解歸家園
    本報訊(通訊員劉振濤李貝貝)俗話說:點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生育之恩,當報;養育之恩,亦當報。近日,葉縣法院受理一起特殊的佔有排除妨礙糾紛案件,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一方撤回起訴,雙方達成和解。    說其特殊之處,是因原告與被告是繼父子關係,但兒子把養父告上了法庭。
  • 聾啞新郎當年是棄嬰,婚禮上用手語唱歌給養父母謝養育之恩
    在咱們國家,自古都有父母養育之恩不可忘的傳統。而民間更有養育之恩大於生育之恩的說法。畢竟,生一個孩子不容易,而要把孩子養大成人則更加的不易。有一名網友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拍的是一個婚禮的現場,與別的婚禮不同,這是一對聾啞夫婦的婚禮。
  • 感恩父母,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前一段時間看到一些視頻,感覺挺感動,認為這些視頻可以表達出深深熱愛父母之心,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視頻1主要描述是一位約90歲的媽媽,拿起掃把大約60歲的兒子,兒子的笑呵呵的樣子被母親打,不願意躲避。網友留言,到這個年紀被打是幸福。
  • 生養之恩哪個更為重要?女博士的果斷選擇,為所有人上了一課
    那麼究竟是養育之恩更重要,還是生育之恩更重要?相信這個問題在很多人心中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很多被遺棄或被送養的孩子,他們在成年後往往會面臨艱難的選擇。這不,湖北孝感的晶晶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兒。晶晶是80後,在那個年代,重男輕女思想還比較嚴重。
  • 孩子抱錯7年才發現,找到親生兒子卻不換,兩家人的話讓人感概
    很多影視劇中都出現過,孩子剛出生被抱錯的橋段,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生活中也會出現孩子被抱錯的情況,尤其是在以前醫院醫療服務不完善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孩子抱錯的情況。當時大伯和妻子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當時嬸嬸剛生完孩子,孩子給家屬看一了一眼就被護士給抱走洗澡去啦,而大伯和家人都在等嬸嬸從手術室裡出來。剛出生的孩子基本上都長得一樣,大伯一家看過孩子後,對孩子的樣子也沒記住,而且縣城的醫院也沒有什麼手環之類的。大伯的兒子就和另個一個產婦的兒子抱錯了。這一錯,就是7年,兩家人都沒有發現孩子有什麼不妥。
  • 被遺棄24年後,美籍華人女孩回國尋親,生恩和養恩哪個更重要?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古代有一句話,叫做「生養之恩大過天」。神話傳說中也有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由此可見父母生養之恩對於孩子的意義多麼重大。那麼,當生恩和養恩發生碰撞的時候,究竟是生恩更重要還是養恩更重要呢?對於這一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古往今來都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最近,有一個華裔女孩尋根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同時也再次引起了大家對生恩和養恩更應該偏向哪一方的討論。
  • 百善孝為先,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我們在一天天長大,可是我們的父母在一天天變老,拿什麼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的爸爸媽媽不需要太多的錢財,他們的要求特別簡單,就像生命之初我們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是希望他們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僅此而已,有可能是一個暖心的電話,一個閒談的下午茶,一餐共同做的飯菜,總之,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是父母最大的安慰和補品。
  • 兩家人兒子被錯換五年 親子鑑定難改養育之情
    因為5年前,白家和黃家的兒子「被換子」。  疑點  洗澡後哭聲不一樣了  那是2005年的3月19日,白先生的妻子付女士在溫州友好醫院剖腹產下一子。  3月22日,護士把新生兒抱去洗澡。回來後,付女士發現掛在孩子手上的牌子不見了。
  • 養育之恩大於天:28年錯位人生,媽媽不遠萬裡尋親救子!
    新生兒的降生本應是舉家歡慶的高興事,可老天卻跟兩個孩子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人生互換。就在前幾天,新聞爆出許女士準備割肝救子,可匹配的結果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鏡,養育了28年的孩子竟非親生。對於媽媽來說,這無疑是晴天霹靂,怎麼自己細心呵護了一輩子的孩子跟自己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呢?
  • 金書奇談:是報答養育之恩還是貪圖榮華富貴?還原真實的楊康!
    金書奇談:是報答養育之恩還是貪圖榮華富貴?還原真實的楊康!第17期眾所周知,楊康和郭靖作為郭楊兩家的後代,成長的環境和人物的性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單從家庭環境的因素考慮,無疑楊康的條件會更好一些,但楊康卻成了書中臭名昭著的反派之一,不過在翻看一些書友評論的時候,很多朋友認為楊康雖然為非作歹,認賊作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完顏洪烈對於他的養育之恩,以及一直將其視如己出的感情,導致楊康對完顏洪烈無法下手。
  • 孝親學子 李浩嘉:努力學習 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李浩嘉並沒有向命運低頭,她自己暗下決心,只有努力學習才能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2003年出生的李浩嘉現就讀於天津市54中學高中二年級。由於學習成績始終優秀,高中一年級還獲得過市級三好生的稱號,同時每次考試都在班裡排名靠前。她自己有一個夢想,就是以後考上名牌大學,來報答姑姑的養育之恩。
  • 典故詩話50 七子成行,養育之恩
    《典故詩話》親情友情 恩情離情(第二輯·第1卷)(10)七子成行 養育之恩睍睆[xiàn huàn](睍睆:形容鳥色美好或鳥聲清和圓轉貌)黃鳥,載其好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釋典】:《詩經·邶風·凱風》有「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表示七個兒子對母親養育之恩的詠嘆
  • 兩年的養育之恩,抵不過五千元的人情,情以何堪
    文/飛吧黑烏鴉羊有跪乳之恩,鳥有反哺之情,何況人乎?生命中,我們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不管是別人給了你幫助還是你幫助了別人,我們都該感謝那些曾經在生命中來過的人。從襁褓中的嬰兒到牙牙學語三十年前,母親收養了三叔的孩子,為逃避計劃生育,三嬸子生下來就抱到了我家,母親像對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照顧著,他就是我的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