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2020-12-06 最美詩畫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首詩刻畫細膩,造句優美,構思新穎,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感,既詠早春,又能攝早春之魂,給人以無窮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繪畫所不能及的。

2、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此詩作於815年(元和十年),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於到過嶺南的韓愈來說,北方的春天來的稍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3、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這首詩似乎只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其實,它還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意思。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為晚春增添一景,雖然不美,但盡了努力,這種精神是值得讚揚了。

4、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這首詩開頭兩句點明時令,勾畫出五月裡石榴花開時的繁茂爛漫景象;後兩句點明地點,表明石榴花無人遊賞以致美景寂然零落,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全詩描述景致清新自然,並在描摹客觀景物中寄寓著人生哲理。

5、聞梨花發贈劉師命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這首詩先寫惜花,再寫友情,以惜花託友情。全詩景美情真,飄逸灑脫,是韓詩短章中的佳制。

6、池上絮池上無風有落暉,楊花晴後自飛飛。 為將纖質凌清鏡,溼卻無窮不得歸。

這是韓愈一首描寫柳絮的詩。微風不興,柳絮滿天,夕陽之下,詩人坐在明澈如鏡的池塘岸上,靜心地看著柳絮怎樣輕輕地飄落在水中,那纖細的絨毛又是怎樣被水一點一點地潤溼而再也不能飛起。這樣的觀察和描繪,說明詩人對大好春光是有無限情趣的。

7、題百葉桃花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玲瓏。應知侍史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此詩抒發作者遷吏部考功郎中知制誥,職務近樞要,得與朝事的愉快心情。桃花象徵著春天。雙桃暗示韓愈身兼兩大重任,感覺到自己春天的來臨,只是人生四十以後晚了些。

8、遊太平公主山莊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押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該詩寫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春,韓愈三為博士時。作者所遊太平公主山莊的故址,他通過寫太平公主大肆修建亭臺樓閣,以此來譏諷她的奢華和貪慾,便作下該首詩。

9、湘中酬張十一功曹休垂絕徼千行淚,共泛清湘一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全詩用湘江泛舟的樂趣來排解往昔的憂傷,用朋友情誼的溫暖來慰藉當前的苦悶,用語奇崛,筆力遒勁,體現了中唐以後的絕句注重煉意的特點。

10、題張十一旅舍三詠·葡萄新莖未遍半猶枯,高架支離倒復扶。若欲滿盤堆馬乳,莫辭添竹引龍鬚。

這首詩通過描繪葡萄生長之態,表達自己仕途困頓、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託物言志,詠物與言志融為一體,表面寫葡萄,實際是表達自己謫後的希冀。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詩詞賞析
    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而韓愈又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是著名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
  • 唐宋八大家為什麼是韓愈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現在再說到唐宋八大家就會想到高中的時候,那時候的語文老師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告訴我們一定要記住,當時聽得只覺得老師囉嗦,而且永遠也記不住,但是現在,沒有了老師在耳邊的念叨,我卻發現原來記住唐宋八大家也不是很難。
  • 韓愈:是什麼讓韓愈成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也就是現在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傑出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韓愈是唐朝古文活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南陽鄧州人。因河北昌黎系韓氏郡望,世稱「韓昌黎」。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韓愈早年喪失父母,由兄嫂撫養長大成人。唐貞元八年(792年)考中進士,任監察御史、國子博士等職。他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簡介-硬筆行書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簡介-硬筆行書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簡介-硬筆行書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經典古詩詞名篇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著名古詩詞名篇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 (蘇軾,蘇洵,蘇轍父子三人稱為三蘇)、歐陽修、王安石、曾鞏(曾經拜過歐陽修為師)。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是韓愈,而不是更全面的蘇軾?原來是這樣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蘇洵、曾鞏、王安石、蘇軾、蘇轍八位大家的合稱,為什麼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而不是詩、詞、文、書、畫俱佳的全面天才蘇軾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韓愈除了文章寫的好,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白話寫詩的風氣,他影響力也很大,後面許多宋代的詩有吸收他風格的,所以說,唐宋八大家排第一的也就只能是韓愈了。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功績是最大的。說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韓愈之所以會作為「唐宋八大家」的首要代表人物被推選出來,是因為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先驅。
  • 韓愈為什麼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千多年來,人們在不斷的祭拜著韓愈,也在傳承著韓愈的思想,並從韓愈的哲學思想、古文運動、散文創作和教育思想中吸取精華,滋養和溫潤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傳統美德。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當之無愧。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河南河陽昌黎人,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
    唐代文人韓愈的好多文章被節選到中學課本之中,由於其在文學史上的貢獻及影響力都很大,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一說是河南南陽人,也有說是河南修武縣人,還有一種說法是河北昌黎人。具體不做過多的考證。韓愈的父親做過官,但是在他3歲時就去世了,因而對其影響不大,父親死後母親改嫁,他是由哥嫂教養成人的。幼時的韓愈,讀書用功,又精又博,24歲時便考中進士,但一直未受重用,直到28歲才到汴州(今河南開封)做官。由於自身性格,直言不隱,官場一直不很得志,多次調任。
  •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他的這首詩卻精彩無比
    在唐代文學當中,韓愈的名字是不能不提的。他不僅寫出了《馬說》、《師說》等著名文學作品,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文被後代評價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蘇軾:這個我服!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誠然,八大家中只有韓愈和柳宗元是唐朝人,其他六位都是宋朝人,而韓愈又比柳宗元年長五歲。但是,這絕非韓愈高居首位的主要原因,因為,「唐宋八大家」根本就不是按照年齡排序的,比如,王安石比蘇軾年長了整整15歲,卻排在了蘇軾的後面,而曾鞏比王安石還要大上兩歲,卻排在了最後。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更是百代文宗,韓愈這十句話,富含人生哲理
    提起「唐宋八大家」,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但能張嘴就說出八個人名字的,估計做到的就很少了,可如果我問你,你知道「唐宋八大家」之首是誰麼?如果你能答出是韓愈,那你對詩詞向,了解的可以。沒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文學家,除此之外,韓愈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杜牧把韓愈跟杜詩並列。蘇軾說他的詩文「文起八代之衰」,可見,韓愈在古文運動倡導中的重要作用和偉大建樹。
  • 唐宋八大家的由來,韓愈之所以出名的原因,蘇軾對韓愈的評價
    在唐代宋代有著八個人,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很大,他們的作品進去到了中小學的課本裡。所以說每一個上學的人都學過他們的詩。一般我們說起唐宋的詩詞,我們會首先想到誰呢,李白啊,杜甫啊。可是他們並沒有在唐宋八大家裡。 那麼唐宋八大家是怎麼來的呢?
  • 為什麼說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直到韓愈站出來為古文運動發聲,呼籲恢復古代的文學傳統,才徹底了扭轉了當時陳腐的文風。韓愈的散文一時間成為人們爭相傳頌和模仿的範文。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今孟州)人,因郡望昌黎,世人成為韓昌黎。又因做過吏部侍郎,故稱韓吏部。韓愈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從小由哥嫂撫養。10歲時,他隨兄長南遷到了廣東韶關。
  • 為什麼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韓愈而不是蘇軾,如何評價他
    韓愈和蘇軾,一個是唐代復興儒學的急先鋒,一個是宋代罕見的文學天才,都是唐宋八大家中光芒耀眼的扛鼎人物。那麼為何韓愈居於唐宋八大家之首呢?請看唐宋八大家都有誰: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曾鞏、王安石。八大家中,唐二,宋六。
  • 「何德何能」,韓愈居然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文|江楓月夜韓愈,唐代詩人,文學家,提起他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中學時學過的那篇《師說》了,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批判了當時流行的「恥於從師」的社會風氣,他為師者正名,開一代之文風,被後世尊稱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 韓愈:論名氣,論才華,為何他偏偏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要說這唐宋八大家,為首的就是韓愈。很多人說蘇軾也很優秀啊,知名度那麼高,為何蘇軾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呢?其實不光蘇軾,另外六個人哪個不是文採卓絕,那韓愈之所以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是有一番道理的。說到韓愈,他是古文運動的發起人,打破了從東漢起到隋朝八個朝代六百年的駢體文發展,而駢體文多用對偶,重視音韻,看起來十分華麗然而相當空洞。到了中唐時期,韓愈還對抗起道教和佛教,因為駢體文實在不適合表達儒家思想,所以他就借鑑了先秦兩漢時期的文體,也就是古文,發起了古文運動。
  • 為什麼蘇軾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韓愈比起來究竟差在哪?
    耳熟能詳的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這個排名最早是明代的茅坤排定的。茅坤在《唐宋八大家文鈔》中是這樣寫的,即韓柳打頭,三蘇在後。八大家之首是韓愈,而這八人中,論成就、名氣,無疑是蘇軾更高,那為何八大家之首不是蘇軾,或其他人呢?蘇軾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一文中高度評價韓愈:「文起八代之哀,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
  • 唐宋八大家·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