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打造兩岸青年深入交融盛會
2020集美國潮文化節暨「手創青村」兩岸青年鄉創研學創作工作營開營儀式舉行
圖一:開營儀式。
推動集美區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工作,傾力打造兩岸文化、兩岸青年深入交融的盛會。10月25日,2020集美國潮文化節暨「手創青村」兩岸青年鄉創研學創作工作營開營儀式在集美大社戲臺廣場舉辦。
活動由共青團廈門市委員會、廈門市文化館指導,共青團集美區委員會、集美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集美區漢服漢禮文化交流協會承辦,集美街道辦事處、廈門網、集美區臺灣青年創業基地聯盟聯合協辦。
圖二:兩岸小朋友共同表演。
傳統非遺項目
與繽紛文創項目共吸睛
傳統香製作、珠光青瓷燒制、錫雕、傳統紙紮、春仔花習俗技藝……一系列非遺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走進了活動現場,向市民展示了自己的非遺傳承作品,並詳細介紹這些閩臺文化傳承技藝的歷史。重陽詩詞接句、投壺、包香囊等文化民俗遊戲活動也紛紛登場國風遊園會,到場觀眾還可以體驗古琴文化、團扇繪畫等國學課堂。兩岸青年國潮文化集市、國風遊園會等活動,搭配大社的閩南村落風貌建築,濃濃國潮風撲面而來,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不少國潮愛好者還主動穿上漢服來「支援」這場國潮文化節。
活動還邀請了來自臺灣的文創青年,在文化集市現場為市民展銷傳統文化魅力及其衍生的文創產品,並將所得收入捐贈給愛心廈門幫扶項目。來自臺灣南投的沈聖峰,就是愛心隊伍的其中一員。他的高山茶產品,得到了現場群眾的歡迎,他表示,希望通過義賣為愛心廈門建設出一份力。
據悉,去年底集美區被確定為全省兩岸融合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出臺了一系列突破性的創新舉措,臺灣青年在集美有了更加廣闊的平臺,兩岸青年有了更多的機會締結友誼,攜手並進。
圖三:現場活動。(本組圖/記者 許曉霞 攝)
兩岸青年鄉創研學創作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仔舉鋤頭要掘芋」 一首耳熟能詳的閩南兒歌《天黑黑》,由一群平均年齡8歲的兩岸小朋友們一起演繹。這群孩子共同參加了今年海峽論壇配套活動「兩岸一家親 從小心連心」研學體驗營中的「城市代言人計劃」,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合作編排了這首在兩岸廣為傳唱的閩南兒歌。晚會還上演了一系列由兩岸青年聯手策劃編排的精彩節目。
晚會上,還舉行了「手創青村」2020年集美區兩岸青年鄉創研學創作工作營的開營儀式。來自兩岸的45名大學生將以「手創青村」為主題,在為期一周的時間內,攜手走進集美街道大社、後溪鎮後溪村、後溪鎮二農社區、杏濱街道山後張社,設計出4個傳統村居的改造提升方案,助力集美的鄉村旅遊發展。成品將由廈門北站臺灣青年雙創基地帶領的臺青團隊,繼續進行創作銜接,最終實現成果落地。
據介紹,這已是集美區第五期兩岸青年創作工作營。2018年起,集美區聯合廈門北站臺灣青年創業基地,以「集美研學記憶」「城市創生」等為主題,整合集美區兩岸研學及文教資源,攜手兩岸青年融入在地,共創共生,前4期活動已吸引91名兩岸青年參加。活動以實際標的物為創作標題,以導師帶團隊的方式集中式產出,讓青年的夢想從紙上走進現實,走進社區老百姓的身邊,實現了兩岸青年的融合發展。(記者 許曉霞 通訊員 方豪騰 來源:集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