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鼎益豐指出:在鼎益豐隋廣義的帶領下,集團以「道德」為精神核心,踐行「興業濟民,普利大眾」的使命,其實這也是隋廣義帶領著鼎益豐員工行善積德的表現,因為他認為,企業要想長久發展需要企業及其所有成員的善行善念及德行。
有人說:「榮華富貴不是爭來的,是積德來的。」鼎益豐隋廣義認為人有多少德,就有多少福,無德不得,失德散盡。他舉了一個香港億萬富豪的例子加以說明。那位富豪在沒去香港之前,十幾歲時在鄉間做了好幾年的乞丐,而也許這段經歷使他成為了一個很有善心、同情心的人,所以他到香港後才能從打苦工、開小店鋪,一直做到了地產大亨,活了九十多歲,幾個子女也很孝順、很善良。
香港鼎益豐的負責人隋廣義解釋道,其實我們做人,千萬不要落井下石,當社會上、自己周圍的人遭到不幸或不公時,要抱著善心、同情心,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就算無能為力也要說幾句安慰的話,不能笑話,更不能用惡毒的話傷害人家,因為那樣會給自己帶來惡運。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範仲淹的範氏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範仲淹四個兒子都德才兼備,當了宰相和大官,一直到民國初年範氏家族都不衰。隋廣義認為,範氏家族長盛不衰的秘訣就在於範家子孫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積德行善」的祖訓。
《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說行善的人家就一定會有好事等著呢。鼎益豐隋廣義認為,福運是修來的,只有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正如《周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行善之人的福德及作惡之人的禍殃,也會波及到他們各自的子孫後代。
在老子的《道德經》有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並沒有偏袒的心,只是愛護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將得到上天的賜與,所謂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企業,香港鼎益豐都提倡我們要行善積德,這樣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