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環球網」報導了我國東部戰區今日舉行實彈射擊演習的新聞。標題是:「烎烎烎!東部戰區海軍火力打擊畫面震撼來襲」。
在讚嘆我偉大海軍的強大戰鬥力的同時,很多網友第一次看到「烎」這個字,不禁心生疑問:「烎」這個字怎麼讀?讀「轟轟」嗎?是什麼意思呀?下面給您解答:
烎:音【yín】,光明之意,現在多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霸氣」、「彪悍」、「制霸」等諸多意。」如:「烎你就像碾一隻螞蟻!」「烎你沒商量!」「男人,重要的不是帥,是烎!」……
烎,作為網路遊戲用語,和戰場上連長喊出「開火」時的鬥志昂揚、奮戰到底,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
除了烎這個字,網路遊戲常用漢字還有「巭閄」、「兲」、「圐圙」、「槑」、「嘂」、「玊」、「砼」、「閄」、「氼」等等。它們又該怎麼讀 ?又是什麼意思呢?
巭:1.讀作bu(四聲)時,本意為功夫;2.讀gū時,引申義為「役工」即工作人員;3.讀pu(四聲)時,意思是「勉學」。在《功夫熊貓》上映之後,「巭」成為了「有功夫的人」的簡稱。如:「巭熊貓」,開始越來越受到喜歡惡搞的年輕人的喜歡。「巭gū閄huò」:功夫門人的意思。#知識# #語文# #生僻字#
閄:1.讀音[ huò ],方言,象聲詞,人躲在暗處突然發出的使人驚駭的聲音。2.讀音[ shǎn ],方言,人躲在隱蔽處突然閃出。
槑:讀音【mei第二聲】,古同「梅」。這個「槑」字由兩個「呆」組成,於是在網絡語言裡被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讀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網絡文化中,它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也常常表示鬱悶的表情。
兲:跟常用來罵人的那種水生動物沒有關係,沒你想的那麼複雜。這個字是「天」字的古體,也念「天」(tiān)。
氼:哈哈,這個字其實好記,人掉水底下了,當然就是溺水,這個字就是「溺」的意思,讀音也一樣:溺(ni第四聲)。
砳:這個字有點不好理解,石頭跟石頭相碰怎麼會是「樂」(le第四聲)的聲音呢?但這個字就是形容石頭相撞的一個象聲詞,就這麼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只要」兩個字快速連讀,你就會很容易找到它正確的讀音:叫(jiao第四聲)。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標的二聲),意思就不用說了吧。
嘂:四張嘴同時叫,當然就是大聲叫了。還念叫(jiao第四聲)。
圐圙:仔細看看這兩個字:兩個口分別框住了四方八面,意為「圍起來的草場」,念【枯略(kūlue)】,內蒙古方言中一般讀作庫倫(kūluan),「圐圙」一詞現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點兒點得不是地方,當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第二聲)。
孖:第一次看到這個字是手機的「孖機」,意思如同字形所示:雙生子。用現在話說就是克隆。念媽(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頭」,哈哈!——就是指混凝土啦,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念【tong第二聲】。
這些個十分生冷的字,竟然能在一夜之間火得燙手,網際網路的威力實在不可小覦。
呵呵,這些網絡新字你認得幾個呢?找的不全,還望各位大神幫忙補充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