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社會定律:世上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2021-01-13 騰訊網

文 | 蘇善書

十點讀書原創

人這一生,我們會遇見很多人,也會遇到很多事。

有些人來到我們身邊是為了教會我們什麼,有些事讓我們遇到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

每一次遇見,都是有原因的,沒有哪次相遇是巧合。

正如一句話:「若無相欠,怎會遇見。」

這個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平衡系統,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使然。

總有一些事,讓我們覺得出奇得一致。

比如,有人在這個地方摔了一大跟頭,又在別的地方得到一個寶藏。

有人在感情中,被一個人狠狠傷害,後來又會遇見一個人,被溫柔、妥善地愛著。

我們的世界,無形之中存在一個能量守恆定律:

以為會一直擁有的,常常在不知不覺失去;

以為永遠失去的,又會以另一種形式歸來。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男孩,從小做事比較認真,喜歡較勁,凡事都喜歡爭第一。

如果得不到就會鬱鬱寡歡,執念甚重。

長大之後,他遇上喜歡的對象,他們互相愛慕,交往了一段時間,但是很不巧,女孩一家人要搬到另一座城市生活。

分別的時候,兩人承諾,彼此等候對方。

結果,他等了女孩2年,對方便失去了聯繫。

過了幾年,男人遇見了很多人,但是依舊單身,他心中還是難以放下曾經心中的那個她。

直到有一次,他偶然在另一座城市遇見前女友,發現她挽著老公、孩子,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

原來,只有自己困在原地,別人早就奔向幸福的生活了,他終於釋懷。

後來他遇上了一個女人,剛開始別人都覺得不般配,他們在一起之後,反而日子過得和和美美,並且一直走到了最後。

每個你生命中遇見的人,都是有時間期限的。

有的人跟你緣淺,時間到了自然會離去;有的人跟你緣深,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

遲遲抓住錯的人不放,於是內心也沒有空間接受新的來到。

只有真正接受失去的人,才能夠得到命運安排的另一場遇見。

所有的離開,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相遇,其實是久別重逢。

你在錯誤的人身上多花的一秒鐘,都會讓你推遲遇見生命中那些對的人。

所以,別再縱容自己沉浸在失去的陰霾天,將自己困住止步不前。

打開窗,換一種心情,你會發現外面正在清風吹拂,陽光燦爛,那些對的人,對的事正在來的路上。

有位年輕人請教長者:「怎樣才能快速成功。」

長者回答:「沒有這種辦法,即使成功了,也會很快失去。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一個人只能擁有,和自己相匹配的東西。

你是誰,便會遇見誰;

你是什麼層次,就匹配什麼樣的人生。

以前工作過一家公司,老闆的兒子從國外回來,就空降為公司的一把手。

老闆娘很寵愛兒子,各種說服老闆讓兒子找個位置鍛鍊一下能力,但是遭到了公司幾位元老的集體反對。

理由是年輕人沒有對公司業務不夠了解,並且掌控力,難以服眾。

結果老闆沒有聽從勸告,恰逢當時公司在接洽一個重要項目。

老闆兒子沒有聽從大家的意見,一意孤行,結果不僅沒有賺到錢,還倒賠了一大筆。

恰逢當時經濟環境不太好,公司好幾個月沒接到業務,於是公司就破產了。

德不配位,有時候帶給自身的是一場災難。

《脫口秀大會》快到尾聲的時候,李誕有一次問王建國,要不要把冠軍的位置頒給他。

但是在觀眾心裡,冠軍的位置顯然有更合適的人選。

王建國想了想,說了一句話:「我非常滿足,我覺得我的表現配不上冠軍。」

如果看不到這一點,非要去擁有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必然會招致難以承受的後果。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一個道理:

德位相配,失之得之,德不配位,得之失之。

要想得到什麼,必先付出什麼,並讓自己努力配得上它。

所有的遇見,都是你努力付出之後收穫的成果。

所有的得到,都是你應得的結果。

聽過很有道理的一句話:

人行反常之舉,是對曾經缺失的補償。

一個人如果有了缺失感,勢必總是想方設法在別的地方尋求補償。

比如當一個人缺愛的時候,要麼瘋狂尋求被愛,彌補自己的缺失,要麼低自尊地去愛人,試圖獲取安全感。

無論哪一種補償心理,都很難將失衡的心理恢復平衡,很可能越索取,越失去,越掙扎,越沉淪。

以前認識一位姑娘,連著好幾年春節都沒回過家,我們都很疑惑,有一次她才道出實情。

爸媽從小將她寄養在老家的叔叔家,吃夠了寄人籬下的苦。

長大之後搬回來,跟他們的感情始終疏離。

等工作能掙錢之後,每到假期回家,母親就想方設法問她要錢,而且時不時透露,她嫁人的彩禮,以後是要留給弟弟買房的。

她從自己的家裡逃離了,但感情之路又屢屢受挫。

談了兩段感情,均以失敗收場。

不是她對男孩太好,導致男孩壓力巨大,無以為報,要不然就是談了一個比她大很多的男朋友,然後各種作,覺得男人不愛她,讓別人不堪重負。

但這種索取補償的結果,往往是於事無補的。

正如樊登說過:「如果一個人不會遊泳,換泳池是沒有用的。」

直到有一天,當你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該怎麼做,那些對的事物便會一併出現在你的生命之中。

那就是:只有自己開始正視缺憾,學會愛自己,滿足自己,療愈曾經的創傷,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愛別人,然後接受別人的愛,才能夠真正治癒自己。

聽過一句話這樣講:

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

世上哪有那麼多平白無故的相見,生命中每一個遇到的人,每一段發生的故事,都有它的來由和意義。

我們不知道緣分什麼時候耗盡,眼前的人什麼時候離開,只能盡力趁雙手還能緊握的時候,就別鬆開。

認真做事,溫柔待人,無論遇見什麼,都用心去對待。

不辜負每次相見,不虧欠每次相遇,才是對待緣分最好的珍惜與回應。

感恩生命裡的每個人,有的人帶給你幸福,有的人帶給你成長。

不必憂慮,不必執念。

該相遇的始終會遇到,該遠離的註定會遠離,該留下的最終會留下。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 蘇善書,善良的書寫,自由地行走,於大地之上。

主播| 林靜,聲音和文字的世界裡,與你奔赴山海。

本文海藍博士公眾號經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驚人的社會定律:世上的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和倉央嘉措更像是一種緣分的表達,他說:「我行遍天下之路,只為今生與你相遇,只為這次報答。」我想大部分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某一年某一個月,某人將要離開你,而你內心極不希望另一個人離開,於是用盡一切辦法挽留,但最後那個人還是離開了。你們迷失了,失去了,絕望了,但終有一天,你們會在生命中的其它地方,遇見另一個人,治癒曾經的心傷。
  • 人這一輩子,所有的遇見,其實都是一種償還
    於是,感情豐沛的女人,又對感情失望了,認為這世上,就沒有一塵不染的愛情。的確,這世上是沒有十全十美的愛情,但相逢本就是一種緣分,一種久別重逢。所有的遇見,其實都是一種償還。來世今生,並不是什麼怪誕奇聞。就用能量守恆定律來說,總有一股能量在延續,這也是我們心心念念的來世約定。
  •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禪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每一次遇見,都是為了還一個心願。也許是前世未了的緣,也許是前世相欠的情,所以,此生才能得以見面,所有的遇見,皆是因為相欠。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必過於糾結一個人的離開,也不必詫異一個人的到來,有人離開,就會有人來到你身邊填補那個空白,我們都是因為彼此互相虧欠,才來糾纏。01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種償還,所有的經歷都是生命的恩賜,所有的關係都是因果的輪迴。
  •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這世間所有的相遇,
  • 佛曰: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文/香遲佛曰: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這也讓我更加相信,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怪不得有的人,第一次看到就覺得似曾相識。就如賈寶玉初次見林黛玉的時候,突然來了這麼一句話:「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
  • 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緣來緣去,都是有定數的。 所有的相遇離開,重逢分別,都是上天註定的,誰都無法隨意左右。每一次的遇見,都應該真心對待,如此在緣分散盡分別的時候,才能不留下遺憾。若無相欠,怎會相見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也聽到過類似的話:上輩子一定是欠了你,這輩子才會遇見你。確實,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
  • 所有的緣分,都是一種償還
    當電視劇看完了,過了很多年,我還對這句歌詞念念不忘,我固執地認為,今生遇見的人,都是前世的約定,是苦苦修行的結果,要不然,來自不同地方的人,為什麼也能結為夫妻。「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所有的緣分,都是一種償還。
  • 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所有的遇見其實是一種償還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凡事都有因果。你做了什麼,冥冥之中又會回到你身上,只是回來的方式,不一樣而已。你遇見了誰,其實是你自己積福積德的結果,是前世留下的緣分,今生還要續緣。前世不相欠,今生不相見,所有的遇見其實是一種償還。
  • 佛說:所有的遇見,都是為了償還
    所以,才會在我們初次相見的時候,就那麼不經意的一眼,就會瞬間讓我有了一種異樣的感覺。似曾與你相識,可是卻又實在是想不起來,我們曾經在哪裡見過,那種感覺好像很熟悉,但又是很陌生,那種感覺真的好奇怪、好奇怪的。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是不是愛情也有輪迴,轉世後所有的遇見,都是為了償還?是不是緣來則聚,緣盡則散,欠的多了就多一些陪伴,欠的少了還完也就散了?
  • 佛語: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約定
    佛說:人與人的遇見,是前世註定的。前世的約定今生來相見,每一次相見都是再續前緣,前世緣分深一點彼此今生相伴的久一些,緣淺一些,相伴短一些,你所遇見的人都是前世相約的人,你愛上不愛你的人是前生你傷害的人,今生能陪你一生的人是前生你對她有恩的人,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約定!
  • 驚人的社會定律(建議收藏)
    代替定律:就算出於好意,你也不能代替別人做什麼。傻瓜定律:把別人都當傻瓜,那自己一定傻到家了。藉口定律:不要等明天交不上差找藉口,現在就找好了。炫耀定律:戴金表的愛拍腿,鑲金牙的愛咧著嘴,拿錢包的沒有口袋。
  • 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詩中瀰漫著一種別後的悲戚。白居易不僅表達了對湘靈的思念之情,也相信對他一往情深的湘靈,會獨自在西樓倚著欄杆等待他的歸來。貞元年間,二十九歲的白居易考上進士。他滿心以為能夠如願以償娶到湘靈,母親卻仍然堅持不允。
  • 驚人的社會定律(經典)
            2、長期徵稿,體裁不限,按讚賞發稿費並同步多家主流媒體,詳情關注公眾號可查看投稿須知,投稿請先加主編微信:2060885181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
  • 所有遇見,都是一種償還
    詩中瀰漫著一種別後的悲戚。白居易不僅表達了對湘靈的思念之情,也相信對他一往情深的湘靈,會獨自在西樓倚著欄杆等待他的歸來。貞元年間,二十九歲的白居易考上進士。他滿心以為能夠如願以償娶到湘靈,母親卻仍然堅持不允。元和元年,白居易參加制科考試,再次考中,調任周至縣縣尉。已經三十四歲的白居易,仍然單身未娶,似乎在做著最後的掙扎。
  • 驚人的社會定律,越早知道越好(2021年必讀)
    驚人的社會定律,越早知道越好(2021年必讀) 人生哲理 2021
  • 佛語:不是所有的遇見,都能夠擁有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在冥冥註定中,被牽引,遇見都是最好的安排,別等來日方長,過去的不再去想,現在的好好珍惜;所有的遇見,都是償還,願你勇敢!所有的遇見,都最好的安排,願你珍惜!生活,其實就是一場場的遇見,無緣的就無須去挽留,強迫不來,因為不是所有的遇見,都能夠擁有。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一種償還每一個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一次擦肩,是五百年的修行;一次遇見,是上千年的等待;一次相知,是幾世修行才換來的福緣。哪有無緣無故的遇見,愛恨情仇,喜怒悲歡,都有來由,沒有誰會平白無故的對誰好,上輩子的愛,這輩子的情,上輩子的恩,這輩子的債。
  • 驚人的3大「強者定律」:蘑菇定律、飛輪定律、尖毛草定律
    那些越活越強大的人,早早懂得了這3大定律。蘑菇定律2009年,是演員Rachele爆火的一年,短短幾個月內她就接到了許多她做夢都不敢想的演出邀約。此時,所有的停滯不前和怯懦擔憂,都會延長這個蘑菇期。反之,只要耐得住煩,咽得下委屈,忍得了寂寞,總會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後的重逢,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
    02相遇別離自有時,正因如此,你若要走,我不送;你若要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都起身相迎。握不住的沙,不如揚了它,留不住的人,不如選擇放手。這世上最美妙的事就是你愛的人她也愛著你,相信緣分,也要爭取緣分,努力過不後悔!有些人兜兜轉轉,往往返返最後還回到你身邊,相信感覺,相處不累讓婚姻堅如磐石。
  • 哲思| 15個簡單卻驚人的社會定律 (受益匪淺)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總有一些定律真言,最簡單,卻又真實深刻。你對它們一笑而過,它們卻讓你刻骨銘心。1、錯誤定律別人全部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同理,你把所有人都當傻瓜,那一定是自己傻到了家。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或者是活的太「聰明」,都會讓別人遠離你。2、成就定律如果你沒有成就,你就會因平庸而沒有朋友,因為他們覺得眼界不一樣的人很難交流;如果你有了成就,你卻可能會因卓越而失去朋友,因為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的人飛黃騰達。
  • 驚人的三大強者定律:荷花定律,鴨子定律,尖毛草定律
    最後一天的圓滿,等於此前所有努力的總和。沒有積累和沉澱,就沒有最後鋪天蓋地的成功。01哪有什麼人生開掛,不過都是厚積薄發。正如季羨林老先生說,人和花一樣,有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極其驚人的擴展蔓延的力量」。也有人一開始努力盛開,卻在時光的消磨中,漸漸地,感到枯燥甚至是厭煩,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時候,選擇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