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板塊迎來多重利好 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創歷史新高
日前,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1.1%,較今年10月份上升近7個百分點,遠高於市場預期,也是2018年2月份以來最高增速。由於出口表現強勁,當月貿易順差754.3億美元,創出有數據記載以來的新高。
-
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 出口企業「一櫃難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中國外貿航運之困:運價連創歷史記錄,出口企業「一櫃難求」「商家的貨早都備好了,但是遲遲拿不到貨櫃,無法運出。現在不論是上海、寧波,還是鹽田、廣州,所有港口都缺櫃。」針對上述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提問時指出,運力供需不匹配是缺櫃、爆艙、運價大幅上漲的直接原因,貨櫃周轉不暢等因素又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穩定市場價格。
-
運價「漲上天」的貨櫃,在中國一箱難求,國外多到無處安放
今年自3月以來,跨境行業阻礙重重,從年初開始增長到目前的300%。還不僅僅是價格的問題,願意出這個錢也不能夠保證留位置給業主才是目前貨櫃貨運的真實情景。一個貨櫃從中國出發運到英國地區,運費的價格是5000美元,是貨櫃物流歷史以來的最高價格。
-
一隻貨櫃的「奇幻漂流」——從「海陸空指數」看中國經濟暖意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題:一隻貨櫃的「奇幻漂流」——從「海陸空指數」看中國經濟暖意新華社記者齊中熙、樊曦、魏玉坤海、陸、空是全球貿易的通道,從它們「指數」的波動可以窺見經濟的冷暖。雖然習慣了「大風大浪」,但這些貨櫃怎麼也想不到,它們的命運今年會如此「大起大伏」。11月中,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約為1857點,比4月中足足上漲了1000多點!到12月初,指數已上升到約2129點,創2008年以來新高。
-
中美貨櫃運價持續刷新紀錄,馬士基將恢復太平洋航線運力
此前《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據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最新公布的數據,8月從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數量同比增長19%,達到106萬8257個(按20英尺貨櫃計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航運交易所了解到,連日來,上海至美國西海岸貨櫃貨運價格正不斷刷新紀錄。
-
PMI指數創3年來新高,中國經濟迎來暖冬?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宋笛 杜濤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11月PMI(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2.1%,創2017年9月以來的新高,財新11月PMI指數54.9%則達到十年來的高點。三駕馬車PMI的攀升受多種動力推動,其中新增出口訂單是重要的原因,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繼續回升0.5個百分點至51.5%,連續第7個月反彈,連續3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創2018年以來新高。
-
貨櫃航運亮點頻現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由2020年12月4日的2129.26,漲到12月11日的2311.71,漲幅達到182.45點。資深業內人士Tracy提到:「缺箱是整個行業的問題,倒不僅限於歐洲航線。船東內部為了搶箱子,航線之間也有競爭。美線因為今年年初價格就漲到很高,船東在分配箱子時,美線會優先。
-
航運板塊走出「至暗時刻」,兩大指標重回階段高位
來源:Wind資訊築底過後,航運板塊業績反彈趨勢漸顯。Wind梳理顯示,截至目前,BDI(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年內漲幅已超八成,並重回10個月高點位置,TDI(沿海貨櫃運價價格指數)則觸底回升,並創兩個月新高。
-
全球港口輪番缺箱運價高企 明年行情霧裡看花
貨櫃短缺的問題已經引起商務部關注。12月3日,商務部發言人指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
全球港口輪番缺箱運價高企 2021年行情霧裡看花
貨櫃短缺的問題已經引起商務部關注。12月3日,商務部發言人指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
3個月漲了1000美元,貨櫃緣何「一箱難求」?
「現在外貿業務量大,貨櫃確實比較緊張,而且出口海外的貨櫃回流不暢,我們只能儘量協調。」據李彬透露,從今年10月開始,前灣港碼頭周邊的貨櫃租賃公司幾乎都將箱子租了出去。受國外疫情影響,在歐洲、美洲等地的港口,貨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積壓,導致很多空箱回不來。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於12月11日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下歷史新高。
-
想要高櫃貨櫃,加價1000美元!瘋狂的貨代首次驚現黃牛
李峰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出口的高櫃一櫃難求,運費也水漲船高。例如非洲卡薩布蘭卡的海運費前兩個月3850美元,現在已經漲到了6399~7500美元。更誇張的是東南亞的船費,年初最低的時候只要180美元一個高櫃,10月份也只要300美元,現在價格是2300美元,漲了近8倍。同樣幫客戶搶柜子的馮芬,每天都踩著點搶,手慢了,貨櫃一下就沒有了,跟雙11購物一樣拼網速和手速。
-
航運股走強招商輪船連續兩日漲停,四季度運價有望再上臺階丨牛熊眼
10月11日,航運板塊盤中持續拉升,招商輪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漲停,截至發稿,招商輪船仍漲停,中遠海能漲超9%,中遠海控、ST中安、中遠海科等紛紛跟漲。10月8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航運景氣報告。
-
中國外貿正面臨愈演愈烈的「貨櫃荒」
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與上半年低點相比,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已大漲170%以上。美國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人 短短16天,全球確診病例又激增1000萬。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
-
航運後疫情時代:鋼材木材航運需求銳減 中小船舶公司倒閉
來源:中國經營報航運後疫情時代本報實習記者/鄭丹/記者/孟慶偉/北京報導到7月17日,朱傳金的「海洋勇士」號船舶,已經在長江口停了12天,他也在海上連續工作了252天。現貨報價方面,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SCFI美西分航線指數為2794,較上期上漲11,美西線綜合報價為2178美元/FEU(Forty-foot Equivalent Unit,長度為40英尺的貨櫃計量單位),較上期交易日持平。中國船東協會辦公室主任趙慶豐告訴記者,貨櫃市場通過減少運力保持運價,在以往淡季是一種常規操作。
-
11月,全國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8.7%!
國內方面,經濟貿易繼續穩定恢復,製造業市場活力增強,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環比繼續回升。 11月下旬,中國港口協會監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小幅回落0.4%,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3.4%;長江港口生產全面提速,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24.7%。
-
全國三分之二貨櫃不見了?砸錢、搶櫃、奪船,真·八仙過海
在華南歐美遠洋運輸樞紐港深圳鹽田港,今年8月創造全球單一碼頭單月貨櫃吞吐量世界紀錄,9月又一次刷新自己創造的紀錄,10月、11月仍在高位運行。 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率先恢復,全球製造業仍在「半癱瘓」之中,全球外貿訂單湧向中國,廣東家電、紡織、家具等出口訂單井噴。
-
貨櫃運費飆升——亞洲聚合物價格「水漲船高」
或迎新一輪漲價貨櫃運價飆升已經導致亞洲聚合物價格上漲。11月中旬,亞洲地區許多貨櫃航運公司宣布將每箱運費上調100~150美元,而新一輪的漲價預計將從12月初開始實施。一位馬來西亞聚合物交易商表示:「由於賣家找不到貨櫃,亞洲多地的聚合物運輸都面臨延誤。即使賣家設法弄到貨櫃,也很難找到船上的空間。」中國的聚合物賣家已經尋求重新談判聚合物價格,以緩解運費飆升帶來的壓力。印度孟買的一位聚合物交易商表示:「運費上漲將侵蝕賣家的利潤,因此他們已經要求買家承擔上漲運費的一半以上。」貨櫃運輸成本的上升也推高了亞洲聚合物的價格。
-
航運貨櫃一箱難求,為何還有人不敢輕易接單?
據1℃記者進一步現場調查,貨櫃緊缺的情況,刺激了國內的新造箱動能,生產原材料、人工等價格上漲,新箱出廠價隨之水漲船高,這進一步加重了航運企業的運力負擔,面對居高不下的運價,最終利潤受損的還是外貿企業。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並且,近幾個月貨櫃緊缺問題一直存在,出口商提前預定時間不斷加長,從一周、10天一直拉長到20天、一個月,甚至部分還需要搖號拼運氣。11月12日,東莞市鼎致家具有限公司外貿主管Frank Cheng對記者表示,貨櫃非常緊缺,需要提前20天預定。公司的家具主要出口歐美、中東、澳洲等地區,所有線路的柜子都緊缺,都需要提前預定。